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正弦与余弦

上传人:j**** 文档编号:100170682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正弦与余弦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正弦与余弦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正弦与余弦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正弦与余弦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正弦与余弦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正弦与余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正弦与余弦(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本小节主要学习正弦、余弦的概念,30、45、60角的正弦、余弦值,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以及应用上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包括引言中的问题)等.2重点、难点分析(1) 正弦、余弦函数的定义是本节的重点,因为它是全章乃至整个三角学的预备知识.有了正弦、余弦函数的定义,再学习正切和余切、解直角三角形、引入任意角三角函数便都有了基础.(2) 正弦、余弦的概念隐含着角度与数值之间有一一对应关系的函数思想,并且用含有几个字母的符号组sinA,cosA来表示,学生过去未接触过,所以正弦、余弦的概念是难点.3理解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的唯一性,是理

2、解三角函数的核心.锐角的正弦、余弦值是这样规定的:当一个锐角确定了,那么这个锐角所在的直角三角形虽然有无穷多个,但它们都是彼此相似的.如上图,当 确定时,包含 的直角三角形有无穷多个,但它们彼此相似: 因此,由于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所以这些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都是相等的.这就是说,每当一个锐角确定了,包含这个角的直角三角形的上述2种比值也就唯一确定了,它们有确定不变的对应关系.为了简单地表达这些对应关系,我们引入了正(余)弦的说法,创造了sin 和cos这样的符号.应当注意:单独写出三角函数的符号 或cos等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们离开了确定的锐角是无法显示出它的含义;另一方面,这些符号和角

3、写在一起时(如 ),它表示的就不再是角,而是一个特定的三角形的两条边的比值了(如 ).真正理解并掌握这些,才真正掌握了这些符号的含义,才能正确地运用它们.4 我们应当学会认识任何位置的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的表达式.我们不仅应当熟练掌握如图那样的标准位置的直角三角形的正弦、余弦的表达式,而且能熟练地写出无论怎样放置的直角三角形的正弦、余弦的表达式.如, 如图所示,若 ,则有有的直角三角形隐藏在更复杂的图形中,我们也应能正确地写出所需要的三角函数表达式,如图中,ABCD是梯形, ,作 , 我们应正确地写出如下的三角函数关系式:很显然,这些表达式提供给我们丰富的边与角间的数量关系.5特

4、殊角的正弦、余弦值既容易导出,也便于记忆,应当熟悉掌握它们.利用勾股定理,很容易求出含有 或 角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比;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定义,有另一方面,可以想像,当 时,边 与AC重合(即 ),所以当 时,边AB与CB重合(即AB=CB),AC的长缩小为0,于是,有把以上结果可以集中列出下面的表: 01106教法建议:(1)联系实际,提出问题通过修建扬水站时,要沿斜坡铺设水管而提出要求水管最顶端离地面高度的问题,第一步把这问题归结于直角三角形中,第二步,再把这个问题归于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个锐角和斜边的长,求这个锐角所对直角边的一个几何问题同时指出在这种情况下,用已学过的勾股定理

5、是解决不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索新途径,迫切需要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在这章的第一节课,应抓住这个具有教育性,富于启发性的有利开端,为引进本章的重要内容:锐角三角函数作了十分必要的准备(2) 动手度量、总结规律、给出定义以含 的三角板为例让学生对大小不同的三角板进行度量,并引导学生得出规律: ,再进一步对含 的三角板进行度量,在探索同样的内容时,要用到勾股定理,又类似地得到,所有的这种等腰直角三角形中,都会得到 ,这时,应当即给出 的正弦的定义及符号,即 ,再对照图形,分别用a、b、c表示 、 、 的对边,得出 及 , 就这样非常简洁地得到锐角三角函数的第一个定义,应充分利用课本中这种

6、简练的处理手段,使学生建立起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3)加强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解直角三角形”编在几何教材中,突出了它的几何特点,但这只是从知识的系统性方面讲的,使它与几何前后知识可关系更紧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并没有改变它形数结合的本质,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部分教材,帮助学生掌握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方法,提高在几何问题中注意运用代数知识的能力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都固定这一事实。2.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3.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二、学法引

7、导1教学方法:引导发现和探索研究相结合,尝试成功教法。2学生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思维,相互讨论,动手感知,探索新知。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这一事实。2难点:学生很难想到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事实,关键在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得出结论。3疑点:无论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为何值,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总是固定不变的。4解决办法: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讨论,解决重难点和疑点。四、教具准备自制投影片,一副三角板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1如图,长5米的梯子架在高为3米的墙上,则 、 间距离

8、为多少米?2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 为30靠在墙上,则 、 间的距离为多少?3若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40架在墙上,则 、 间距离为多少?4若长5米的梯子靠在墙上,使 、 间距离为2米,则倾斜角为多少度?前两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引起学生的回忆,并使学生意识到,本章要用到这些知识,但后两个问题的设计却使学生感到疑惑,这对初三年级这些好奇、好胜的学生来说,起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同时使学生对本章所要学习的内容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些问题单靠勾股定理或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是不能解决的,解决这类问题,关键在于找到一种新方法,求出一条边或一个未知锐角,

9、只要做到这一点,有关直角三角形的其他未知边角就可用学过的知识全部求出来。通过四个例子引出课题。(二)整体感知1请每一位同学拿出自己的三角板,分别测量并计算30、45、6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学生很快便会回答结果:无论三角尺大小如何,其比值是一个固定的值,程度较好的学生还会想到,以后在这些特殊直角三角形中,只要知道其中一边长,就可求出其他未知边的长。2请同学画一个含40角的直角三角形,并测量、计算4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学生又高兴地发现,不论三角形大小如何,所求的比值是固定的,大部分学生可能会想到,当锐角取其他固定值时,其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吗?这样做,在培养学生动手

10、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对本节课要研究的知识有了整体感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大胆地探索新知。(三)教学过程 1通过动手实验,学生会猜想到“无论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为何值,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总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怎样证明这个命题呢?学生这时的思维很活跃,对于这个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能解决它,因此教师此时应让学生展开讨论,独立完成。2学生经过研究,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若不能解决,教师可适当引导:若一组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相等,可以把其顶点 , , 重合在一起,记作 ,并使直角边 , , 落在同一条直线上,则斜边 , , 落在另一条直线上,这样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引导学生独立证明:易知, , , ,

11、 ,因此,在这些直角三角形中, 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通过引导,使学生自己独立掌握了重点,达到知识教学目标 ,同时培养学生能力,进行了德育渗透。而前面导课中动手实验的设计,实际上为突破难点而设计。这一设计同时起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3练习:教科书P3练习。此题为 作了孕伏,同时使学生知道任意锐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能求出来。(四)总结、扩展1引导学生作知识总结:本节课在复习勾股定理及含30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基础上,通过动手实验、证明,我们发现,只要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教师可适当补充:本节课经过同学们自己动手实验,大胆猜测和积极思考,

12、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结论,相信大家的逻辑思维能力又有所提高,希望大家发扬这种创新精神,变被动学知识为主动发现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2扩展:当锐角为30时,它的对边与斜边比值我们知道,今天我们又发现,锐角任意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如果知道这个比值,已知一边求其他未知边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看来这个比值很重要,下节课我们就着重研究这个“比值”,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提前预习一下,通过这种扩展,不仅对下、余弦概念有了初步印象,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六、布置作业 本节课内容较少,而且是为正、余弦概念打基础的,因此课后应要求学生预习正余弦概念。七、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

13、解正弦、余弦概念;能够较正确地用 、 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熟记特殊角30、45、60角的正、余弦值,并能根据这些值说出对应的锐角度数.2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3渗透教学内容中普遍存在的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等观点.二、学法引导1教学方法:指导发现探索法.2学生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正弦、余弦概念.2教学难点 :用含有几个字母的符号组 、 表示正弦、余弦;正弦、余弦概念.3疑点:锐角的正弦、余弦值的范围.4解决办法:通过旧知创设情境,采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从而解决重难点及疑点

14、.四、教具准备三角板一副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1引导学生回忆“直角三角形锐角固定时,它的对与斜边的比值、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2明确目标:这节课我们将研究直角三角形一锐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二)整体感知当直角三角形有一锐角为30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为 ,只要知道三角形任一边长,其他两边就可知.而上节课我们发现,只要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它的对边与斜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固定,这样只要能求出这个比值,那么求直角三角形未知边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通过与“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相类比,学生自然产生想学习的欲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以下要研究的内容有了大体印

15、象.(三)教学过程 正弦、余弦的要领是全章知识的基础,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都十分重要,因此确定它为本课重点,同时正、余弦概念隐含角度与数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函数思想,又用含几个字母的符号组来表示,因此概念也是难点.在上节课研究的基础上,引入正、余弦,“把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称做正弦、余弦”.如图请学生结合图形叙述正弦、余弦定义,以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师板书:在 中, 为直角,我们把锐角 的对边与余边的比叫做 的正弦,记作 ,锐角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 的余弦,记作 .若把 的对边 记作 ,邻边 记作 ,斜边 记作 ,则 , .引导学生思考:当 为锐角时, 、 的值会在什么范围内?得结论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