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防火规范与奥运场馆

大米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42.99KB
约42页
文档ID:607559708
防火规范与奥运场馆_第1页
1/42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现行防火规范与奥运场馆的防火设计,建筑防火研究所李引擎,体育场馆是一种特殊的具有高大内敞空间的公共建筑由于这类建筑要在特定时间段内大量聚集几千以至十万以上的公众,所以其消防安全性是建筑设计关注的最重要问题之一一、现行国标对体育场馆的防火要求,我国现行的涉及体育馆防火要求的规范有三本,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而专门用于体育场设计的防火要求,在上述国家规范中尚无体现现行国标有关体育馆的防火要求包含如下内容一)耐火等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体育馆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但其观众厅的长度和面积可以根据需要确定,而不受相应级别防火分区限值的控制要达到一、二级的耐火等级,建筑物的有关构件必须满足下表1所列指标的要求二)安全疏散,1安全出口的数量,体育馆观众厅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少于两个,且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宜超过400 700人2疏散通道,体育馆观众厅内的疏散走道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0.6m计算,但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1.0m,边走道不宜小于0.8m。

3疏散宽度指标,体育馆观众厅的疏散门以及疏散外门,楼梯和走道各自宽度,均应按不小于表2的规定计算4疏散标示,体育馆疏散走道和疏散门均宜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三)消防车道,超过3000个座位的体育馆,宜设环形消防车道,这是基于这类建筑体型大,占地面积多,人员密集等因素确定的四)装修要求,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中专用针对体育馆建筑提出了具体的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要求如表3所示五)自动灭火系统和室内消防给水,超过3000个座位的体育馆、观众厅的吊顶上部、贵宾室、器材间、运动员休息室等部位应设置闭式自动喷水灭火设备超过1200个座位的体育馆应设室内消防给水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超过3000个座位的体育馆观众厅、有可燃物的吊顶内及其电信设备室,应设火灾自动报警装置二、国外的相关做法和要求,由于各国的国情不一样,防火设计规范的表现形式和具体要求也有很大的不同就目前所掌握的、不全的资料,介绍一下有关几个国家在体育馆建设时防火设计的要求一)加拿大,加拿大在对体育场馆防火设计中没有具体的设计规范在北美的防火设计中都是参照美国的NFPA101 Life Safety Code(生命安全标准)进行设计或者是参照ICC(International Code Council)编写的International Building Code(国际建筑规范)中的有关防火设计条款。

对一些简单的建筑,设计者依据上述标准或规范即可完成相关的防火设计,对于复杂建筑或重点建筑,性能化设计的方法来进行评价(采用一些计算机软件),加拿大的设计理念是以性能设计为本二)美国,美国有两个主要的建筑规范及标准组织,它们是制定国际建筑规范(International Building Code)的国际规范机构(ICC)以及拥有新版“NFPA 5000-Building Code”的国家防火协会(,NFPA,)另外,,NFPA,已经更新的“生命安全规范”,含盖了所有火灾及生命安全的问题这两个建筑法规组织提供了一般性的对于火灾及生命安全的要求,这些要求包括结构的抗火性能,建筑面积的限制,消防通道等防火安全的要求涉及建筑物使用的危险性、人员安全疏散出口、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及限制火的内部传播等在美国建造了很多的体育馆,但是其中只有很少的一些是专门为奥林匹克比赛设计的尽管一些特定的运动项目在体育馆的建设上是相类似的,但是显然奥林匹克体育馆有更高的防火和生命安全要求为了满足要求,防火和生命安全设计必须精心考虑以满足奥林匹克体育场馆的空间性和纪念性在建筑设计上得以自由展现事实上,美国的现行条文式规范无法适用体育馆,尤其是大型奥林匹克体育馆的防火设计。

而在美国,法律上允许用性能化设计去解决条文式规范无法解决的一些专门问题亚特兰大奥运会的体育场馆的防火设计就是通过性能化的方法解决的三)澳大利亚,进入90年代,澳大利亚开始用现代化的概念改革当时的建筑规范1996年出台的澳大利亚建筑规范(Building Code of Australia)就在传统的规范体系中加入性能化设计的新思想形成了条文式规范与性能化规定并行的设计规范体系对体育场馆这类大型、特殊的公共建筑,澳大利亚是通过性能设计的方法去实现规范设定的基本目标悉尼2000年奥林匹克的体育场馆全部采用了性能化的防火设计其中主体育场占地16公顷,地上高度为58米、七层,运动会期间观众席为12万个,结束后,临时看台被撤去,观众席减至现在的8万个通过性能化的设计,该体育中心实现了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目标四)日本,日本在体育场馆建设时,规范中也有一些相应的防火要求但在设计时,这些条文一般均无法适应工程实际的需求因此也是通过类似性能设计的办法,提出综合性的防火对策来解决问题三、奥运场馆设计采用现行防火规范面临的问题,我国现行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法及规范与国外发达国家有许多共同点,但也有不少相异之处。

比如在设计理念和方法上都有较大的差别建筑的平面构图和设备为防止灾害提供了一个基本条件,但是我国传统的设计理念没有或极少考虑人与这些设施互动所导致的防灾效果国外新的设计理念则首先考虑人是否会受益或实现这些防灾设计的目标,以及灾害发生时,人对各种防灾设施的作用、利用的可靠程度当然也要估计人员错误操作行为会对建筑防灾体系带来的严重后果我国现行的建筑防火规范体系是单一的条文式体系条文式规范因其自身所固有的滞后性、通用性而常常无法适用新的建筑型式,制约了技术的发展就我国现行防火规范中针对体育场馆的条文而言,我国奥运场馆设计将面临如下一些具体问题一)规范要求过于滞后和原则,从总体看,我国现行防火规范有关体育馆的要求过于原则,线条也太粗其所依据的数据均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工程实践,因此它所表现的只是80年代的设计水平所以说规范在此方面已大大滞后社会技术的发展1规范中将体育馆定为一、二级建筑,而什么规模的是一级,什么规模的是二级却没有说明,设计中如何掌握?,2规范只谈到体育馆的防火规定,而未涉及体育场的问题那么体育场设计遵循什么?另外现代体育建筑常常采用活动屋顶,可开可闭,此类建筑形式如何定性?,3现行规范针对80年代中国体育馆的建设的现状将体育馆容纳人数的上限值定为2万人。

而现代奥运场馆势必要大大超过此限值,人们将如何处理?,4体育场馆所特有的大空间性质,决定了防火分区划分的困难现行规范对体育馆如何划分防火分区,在事实上并未做具体的规定二)结构防火问题,体育馆建筑的屋顶承重一般采用钢网架体系而从防火角度看,必须考虑对钢网架实行防火保护现行规范规定一级耐火的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为1.5小时,而二级耐火时为0.5小时这中间的差值是很大的而如何定性体育馆的耐火级别就显得很重要了另外,由于体育馆屋顶网架的裸露特点,又决定了对其保护的材料必须兼有美观性和耐久性的特征现代体育场馆已采用了膜材料作为屋架的覆盖物,而如何要求膜材料的防火性,目前并无相应的标准规范要求三)安全疏散问题,现行规范安全疏散距离和出口的规定是以3.5分钟内疏散完毕的人群条件确定的而且所面对的体育馆总容纳人数不超过2万人奥运场馆的体型、规模以及内含人数都会比以往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现行规范的安全出口数量、宽度以及疏散时间指标等要求都会不适应奥运场馆的设计四)防排烟问题,当发生火灾时,有效地控制烟气流动和蔓延,对确保人员疏散安全,改善灭火条件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在建筑中设置防排烟系统是必要的但体育馆因其内敞空间高大,所以在防排烟设计上,与其它标准层高的建筑有很大的不同。

大空间的观众厅类似一个巨大的贮烟区,它在火灾的初期可以容纳很多的烟气而不致影响人们的疏散视线我国现行规范对体育馆的防排烟问题未做任何的规定因此体育场馆的防排烟设计将面临全新的问题五)火灾探测监控,规范规定超过3000个座位的体育馆观众厅等部位应设自动报警装置但对于体育馆而言,消防监控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大空间部分(比赛场地及看台)的火灾监控点型感烟探测器因其适用场所比较广泛,以及便于安装、调试和维修等优点已被广泛采用但是,如果将点型感烟探测器安装在大空间的屋顶下,无论安装工作还是日后的维修工作,都是很困难的并且规范规定点型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高度不允许超过12米所以在体育馆中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报警系统,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六)火灾自动灭火系统,我国现有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喷头,一般工作高度为8m,采用快速响应早期拟制喷头,在仓库用时的高度为12m所以对于超过12m以上的大空间体育馆尚无法采用固定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上分析表明,在奥运场馆防火设计中,会有许多困难,而奥林匹克中心的建筑将会是多用途的,这些设施包括为运动员和旅游者提供的公共交通及住房、训练场地、广播中心、行政部门、救护中心等这些部位的每一处,都应有其独特的防火保护特性,而将这些用途集于一体,情况就更为复杂了。

四、建议和设想,如果说二十世纪的建筑设计主要竞争于造型和功能要求的话,则二十一世纪建筑设计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将体现在预防灾害发生上因此包括防火在内的防灾设计是判定建筑设计方案好、坏的重要条件之一一)体育场馆的设计应引入性能化的思想,国外已开始实行性能化设计与条文式设计并行的规范体系即常规的防火问题遵循条文规范的要求,特殊建筑的防火设计则通过性能化评估计算的方法去解决无疑奥运体育场馆的设计就属于现行条文式规范无法全面涵盖的特殊类建筑,对其只有采用性能化的评估计算方法,才可以实现整体安全的目标二)用模拟的方法设定人员安全疏散的路线和出口,避难安全设计的最终要求为,验证实际所需的避难时间应低于避难容许时间所以避难安全设计时,需先分析建筑物特性(楼板面积、走道、步行距离、出口宽度、楼梯宽度、数量及分布、建筑物高度、排烟设备等)及人员特性(人数、步行速度、反应能力、分布情形、环境熟悉度等)等资料后,设计火源及火灾场景,推算避难所需时间和避难容许时间,验算合理后,完成设计避难安全性能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确保人命安全,然而人的属性却是非常复杂的,如年龄、身高、体重、反应能力、敏捷度、耐心、行动能力等个人的特质因人而异,因此对于人口密度高、人数多的场所,在避难评估时若针对每一个人去评估避难结果,则相当费时费力,非人力采用公式验算所能及。

因此许多国家纷纷建立电脑模拟模式,以验算公式及相关观察实验结果为基础,评估分析各种建筑的模拟结果,以验证设计结果是否可以确保人的生命安全奥运场馆体型大、内容人多,紧急疏散设计是个很关键的问题,因此采用计算机模拟设计是最佳选择三)火灾烟气蔓延评估与控制系统的设计,在浓烟密布的火场中,由于能见度低所引起的人们心理恐慌会加大安全疏散的难度,而烟气中所包含的烟粒子、刺激物及毒性物质可以快速地窒息人的生命因此防排烟系统的设计与评估是性能设计的另一支柱对烟气蔓延过程评估时,常常综合考虑烟气固有的浮力特性、体积变化、夹带作用及天花板喷流等效应对烟气蔓延规律模拟的目的在于从设计上提高烟层的流动高度,稀释烟团的浓度,减低烟流的温度和阻止烟气进入特定的区域空间烟气模拟要设定火源模式,即考虑燃烧的状态与火势的发展、质量容积的流速等,继尔要估算烟流量值、温度值、烟层沉降速度等,接下来要确定排烟系统的工作时机(同时考虑风机、通风口、阀门等),以及综合考虑自动灭火系统开始工作后对烟气过程的影响等国外在烟气模拟计算程序开发方面进展的最快、最成熟一些商业软件已可在特定的工程中应用体育场馆的独特空间构成,决定了火灾烟气蔓延评估的必要性。

因此建议选用适当的成熟的烟气模拟程序对不同的场馆进行计算分析评估,并以此确。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