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3-2024学年浙江省义乌市六校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6.52KB
约8页
文档ID:605753173
2023-2024学年浙江省义乌市六校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1/8

2023年秋季学期五校第一次学情调查七年级语文2023.10亲爱的同学: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景物美不胜收,班级开展了“走进大自然”的语文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卷面分:3分活动一:走进书中的“春夏秋冬”(7分)完成下面小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欣遇春天,我们在赏景之余聆听牧童①liáo ______亮的笛声;触摸冬季,我们能感受温暖澄清的湖水②zhù____蓄的绿色;拥抱盛夏,夏雨热烈而又粗③guǎng____然不同的生活……无论是生生不息的大自然,真挚动人的亲情,还是天真④làn______漫的童年,都是闪烁的点点繁星,使我们的人生天空熠熠生辉2. 阅段以上文字,我们陶醉于四节美景的风采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校园中的桂花也盛开了,请以桂花为写作对象,写几句话,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活动二:走进书中的“山海星月”(8分)3. 根据所学古诗词,将下面这段话中的诗文名句填写完整一切景语皆情语同样的季节,在不同的文人骚客眼中也是各着色彩①___________,百草丰茂②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是曹孟德眼中豪情壮志的秋日胜景峨眉山月半轮秋,③___________”这一轮秋月却让离乡外出的李白百感交集。

早春时节,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感慨时序交替,新旧更迭:“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置身江南暮春的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中发出了个人与时代的悲叹:“⑥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将月亮人格化,以寄托自己离愁的诗句是:⑦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活动三:走进书中的“湖光山色”(42分)4. 阅读名著,回答问题1)小语在阅读《朝花夕拾》时,看到有关书籍的三段话想不起它们涉及的书名,请你帮她依次写出下表三个选段所涉及的三本书: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①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却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②哦,原来世界上竟还有一个赫胥黎坐在书房里那么想,而且想得那么新鲜??一口气读下去,“物竞”“天择”也出来了,苏格拉第、柏拉图也出来了,斯多噶也出来了③“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

2)请在上表选段的书目中任选一本,结合《朝花夕拾》中的具体篇目和下面的材料,谈谈你是如何理解鲁迅先生的儿童教育观的鲁迅先生活着的时候,给予海婴的教育是: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他打击,甚或不愿多拂逆他的喜爱,除非在极不能容忍,极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内他自己生活在大家庭中,一切戕贼儿童的待遇,受得最深,记得最真,绝对不肯让第二代的孩子再尝到他所受的一切许广平《鲁迅先生与海婴》)现代文阅读(16分)开在心灵深处的荞麦花ㅤㅤ①盛夏的阳光,火一样炙烤着大地荒芜的山坡上,因春旱而大片缺苗,原来的良田竟然变成了荒地我汗流浃背地在前面刨地开垄,母亲在后面撒播荞麦种补苗ㅤㅤ②七月的天空像个大火炉,把我十七岁的青春曝晒成村夫般的沧桑,我的心情就像这暴热的天气一样暴怒无常请原谅一个刚刚得知以三分之差名落孙山的少年,在生命之初沉重的打击下,没有人安慰和鼓励,却要像个农夫一样在农田里拼命劳作ㅤㅤ③我心情烦乱地嚷道:“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来补种荞麦,不是白来遭这个罪吗?你看这满地的草,将来荞麦还不荒死!”ㅤㅤ④母亲直起腰擦一把头上的汗水,望着荒芜的田地说:“浪费了这片地多可惜,只要下半年雨水调和,荞麦会很快长起来,等冬天给你做饸饹面吃哈。

ㅤㅤ⑤在那个贫穷的旧时光里,能吃上一顿面食多么令人向往啊,我似乎闻到了荞麦面的香味,也看到满地荞麦花开,在微风中荡漾我又有了力气,继续在烈日下挥汗如雨继续劳作ㅤㅤ⑥傍晚时分,荒芜的山坡都种完了,我和母亲已累得筋疲力尽,但我却看到母亲欣慰地笑了下山的路上,母亲看着狼狈的我心疼地说:“你看种地的活又苦又累,一辈子也别指望有出息了,你还是去复读吧,你一直学习那么好,放弃可惜了,我和你爹再累也能供你上完学ㅤㅤ⑦我心灰意冷,摇摇头说:“不上了,我还是在家帮你们种地吧,不能再拖累你们了母亲絮絮叨叨说了农村的苦,和盼望我能有出息的决心但我没有听母亲的劝,决意留在家中务农ㅤㅤ⑧一个多月后,到了秋季开学的日子,我的心里也长了草失魂落魄的我整天跟着父母亲在农田里辛苦劳作,【甲】我企图用劳累驱逐心灵的空虚,但是没有用,我的心里仍然杂草丛生ㅤㅤ⑨一天傍晚,回家后发现母亲没回来趁着月色,我在荞麦地里找到了母亲乙】月光下,荞麦花一片雪白,晚风轻拂,淡淡的花香在空气中氤氲我微醉于如此静好的月夜,此时我忽然想起一句诗“月明荞麦花如雪”,真的好美啊!ㅤㅤ⑩月光下,母亲弯腰弓背,在地里拔草看着辛苦的母亲,刚才欣赏美景的兴致荡然无存,心酸得几乎要落泪,母亲为了这点荞麦的收成,为了给我吃一顿美味的饸饹面,竟然在月下坚持劳作!ㅤㅤ⑪母亲发现了我,直起腰兴奋地对我说:“你不是说怕种晚了荞麦熟不了吗,你看现在已经开满了花,有的已经结籽,我们就等着收荞麦了!”ㅤㅤ⑫母亲的自信,让我感动,她在如此艰苦的生活中,仍然能够坚定信念,充满希望地生活,在这片面临绝收的土地上,播种了希望,让荞麦花开遍了田野。

而我年纪轻轻怎么就轻言放弃了呢?ㅤㅤ⑬几天后,我终于下定决心重返校园,临走前,母亲竟然激动而自豪地说:“我就说我儿子不会窝在这个山沟里,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那一刻我也一样激动万分,暗暗下决心发奋读书后来终于在第二年榜上有名,满足了母亲的心愿,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ㅤㅤ⑭从此,每当生命中再遇到挫折和痛苦时,我都会想起那个“月明荞麦花如雪”的夜晚,那一片开在心灵深处的荞麦花,和在荞麦地辛苦劳作的母亲5. 请结合全文内容,补全“我”的情感变化过程6. “开在心灵深处的荞麦花”对文章内容和结构有什么作用?请根据文意简要分析7. 有感情的朗读利于融入文本请从文中划线的甲乙两句中选择一句进行朗读设计并说明理由甲】我企图用劳累驱逐心灵的空虚,但是没有用,我的心里仍然杂草丛生乙】月光下,荞麦花一片雪白,晚风轻拂,淡淡的花香在空气中氤氲朗读”知识卡片:朗读时,为适应传情达意的需要,重读——对于语句中的某些词或者短语以重读的形式加以强调停连——朗读时语流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8. 结合本文,分析文章中母亲形象,并结合具体情节谈谈作者是如何表现这一人物形象的古诗词赏析(5分)定林①所居  [宋]王安石屋绕弯溪竹绕山,溪水却在白云间。

临溪放杖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注释】①定林:地名,为名胜之地9. 《定林所居》中的“溪”、“山”分别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10. 有人认为“溪鸟山花共我闲”中的“闲”字运用得极为传神,请你做简要的赏析文言文阅读(14分)【甲】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乙】余忆童稚时,能张目①对日,明察秋毫②,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③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④又留蚊于素帐⑤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⑥云端,怡然称快选自《闲情记趣》)注释:①张目:睁大眼睛②明察秋毫:形容视力好③物外: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以外④项为之强:脖子因此变僵了项,颈,脖颈强,通“僵”,僵硬的意思⑤素帐:未染色的帐子⑥唳:鸟鸣11. 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思①问其故②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③日初出大如车盖④徐喷以烟12. 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徐喷以烟B. 问其故                必细察其纹理C. 及日中则如盘盂        则或千或百D. 问其故                故时有物外之趣13.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孰为汝多知乎?②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14. 【甲】【乙】两段文字都是表现了儿童的聪明智慧,但各有侧重甲】段通过对话表现了儿童_________的特征,【乙】段则通过描写表现了儿童__________的特征你欣赏这两则材料中儿童的表现吗?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活动四:倾听大自然的声音(40分)15.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流水潺潺、鸟语嘤嘤是大自然美妙的声音;车轮滚滚、机器隆隆是时代发展的声音;声声叮咛、殷殷嘱咐是妈妈温柔的声音;谆谆教诲、循循善诱是老师慈爱的声音……在这些声音中,总有一种声音萦绕耳畔,激荡人心请以“那声音特别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写作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正确,思想健康;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答案】1嘹 贮 犷 烂2.参考:一阵凉风吹过,那星星点点的花瓣,零零散散地飘落下来,像一只只漫天飞舞的精灵,停在了我的头上身上鞋上,像奶奶一样香香的,轻轻的,抚摸着我……我不禁张开双臂,紧闭双眼,享受让人心醉的一刻我情不自禁地与这小小的黄黄的精灵共舞3.略4.(1)《山海经》;《天演论》;《鉴略》(2)示例:鲁迅先生的教育观是尊“天性”,贵“自然”,反对扭曲和残害。

如《五猖会》中,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情绪,却因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而冲淡,展示了旧式教育对于儿童天性的压制作者反对、批判封建教育对孩子天性的压制因为深受其害,所以对自己的孩子采用的是“顺其自然”、尊重喜好的教育5.①暴怒无常 ②心情烦乱,心灰意冷 ③失魂落魄,心灵空虚 ④心酸,感动6.内容上,“开在心灵深处的荞麦花”象征着母亲乐观、坚强、自信的精神品质,也象征着母亲对儿子的爱,含蓄点明了对母亲赞美、感激的文章主旨;意境优美,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结构上,“荞麦花”贯穿全文,是文章线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7.示例一:停顿:我/企图用劳累/驱逐/心灵的空虚,/但是/没有用,/我的心里/仍然杂草丛生重读:用劳累、但是、仍然示例二:月光下,/荞麦花/一片雪白,/晚风轻拂,/淡淡的花香/在空气中氤氲重读:雪白、氤氲8.答案关键句子参考:运用了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并且通过作者的心情感受,直接和间接描写并用,生动地表现了母爱的伟大无私,刻画了一位关爱孩子、辛勤劳苦、坚强自信的母亲形象无具体情节酌情扣分,言之有理即可)9.弯曲;高耸10.运用拟人的手法,将山水、花鸟拟人化,写溪水、鸟儿、鲜花和我一起共享这份悠闲,表达了诗人纵享山水的闲适之情。

答出两点即满分)11.(1)原因;(2)距离(3)像(4)慢慢地12.C. A项,认为/用B项,代词,他们/代词,它的C项,就D项,原因/所以13.谁说你见多识广呢?(2)(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14.探求事理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凝神观察,大胆想象,富有好奇心示例:欣赏第一则材料中儿童的表现,是因为他们能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大胆质疑欣赏第二则材料中儿童的表现,是因为他能专注地观察事物,且能驰骋想象,这能大大地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15.半命题作文【分析】“那声音特别________”是半命题作文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的能力半命题作文,学生首先要突破补题,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补题,使之成为命题作文,然后再按照考场作文的命题作文进行写作创新,力求做到:首先,立意要有突破,不写大众化观点和中心,能把握时代脉搏,选择别人很少涉及的中心主旨;其次,选材有所突破,选择具有时代气息,典型的熟悉的和真实的材料进行写作,能做到贴近生活;再次构思要新,无论从内在技法和外在包装能做到与众不同,独立出众;最后语言要新,善用修辞,能学写富有哲理性的语句,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