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专题22:八上古诗词对比阅读精练一、(23-24八年级上·福建泉州·期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甲】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乙】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中写诗人居于喧嚣扰攘的人境,却没感受到尘世的喧扰B.甲诗中“见”字,最能呈现出诗人“无意得之”的悠然心境C.乙诗结尾化用典故,表明诗人效仿古代名士以死明志的决心D.甲乙两诗中“已忘言”“无相识”,极具口语化,读来亲切2.[甲][乙]两诗分别描绘了秋天日暮的什么画面,请简要概括二、(2024·湖南株洲·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甲】野望(唐)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乙】野望(唐)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3.下列对诗歌理解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把诗人的情感与笼罩四野的秋色暮景巧妙的联结起来,给读者带来美的愉悦B.【甲】诗借猎人带着猎物满意而归的热闹景象反衬出诗人的寂寞和孤独之感C.【乙】诗由近及远描写所望之景,由三城戍引发诗人对蜀地战乱的深沉担忧D.【乙】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风尘喻战争,表现诗人和其他兄弟都散居各地4.这两首诗都由“望”感慨而发,尾联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三、(2024·广西河池·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5.下列关于《黄鹤楼》的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A.本诗首联扣题,从神话传说落笔,可谓起笔高远,既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又大大丰富了诗歌内容B.前四句中连用三个“黄鹤”,使诗意一气贯通,顺势而下重复用词是格律之大忌,本诗读来有滞碍感。
C.颈联境界阔大,色彩鲜明阳光照耀下的汉阳平野中,树木葱翠,清晰可辨;鹦鹉洲上,芳草茂盛,生机勃勃D.这首诗本身具有美学意蕴,集中体现在:一是意中有象、虚实结合的意境美;二是气象恢弘、色彩缤纷的绘画美6.《黄鹤楼》的尾联和《咸阳城东楼》的首联都出现“愁”字,这两联在情感表达方式上有何异同?附诗:咸阳城东楼许浑【唐】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四、(23-24八年级上·山东临沂·期末)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甲】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乙】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7.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首联、颔联从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写世事难料之感慨:【乙】诗首联点题,以叙事为主,交代地点和事由B.【乙】诗第二联,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一个“入”写出了气势的博大,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和昂扬的激情,用语贴切。
C.【甲】前两联中的两个“空”字,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角度来写,抒写了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D.【甲】诗颈联写诗人想象登楼时所见的明丽之景:晴空下的大江对岸,汉阳川上的树木历历可见,而江中的鹦鹉洲上长满了茂密的青草,呈现出一派芳草萋萋的景象,两句仗工整,各用一个叠词,声调铿锵,音韵清朗8.这两首诗尾联都表达了思乡之情,但其手法各有其妙,请结合诗句比较赏析五、(23-24八年级上·湖北黄冈·期末)赏析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各题甲】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乙】寒食江畔①(唐)白居易草香沙暖水云晴,风景令人忆帝京还似往年春气味,不宜今日病心情闻莺树下沉吟立,信马江头取次②行忽见紫桐花怅望,下邽③明日是清明注释】①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禁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此诗作于公元817年,诗人被贬任江州司马②取次:随便,任意③下邽(guī):地名,在中国陕西省渭南县,白居易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9.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展现出的景象10.两首诗的尾联在抒情方式上有何共同之处?请结合诗句内容作简要赏析。
六、(23-24八年级上·湖北黄石·期中)阅读古诗,完成各题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菩萨蛮·黄鹤楼①毛泽东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②滔滔,心潮逐浪高!注:①菩萨蛮·黄鹤楼:1927年春,大革命处于低潮八七”会议决定武装反击,找到出路②酹(lèi):把酒洒在地上表示祭奠11.选出下列对《菩萨蛮·黄鹤楼》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茫茫”、“沉沉”、“苍苍”叠音词突出景物广阔、沉郁的特点,勾勒出萧索压抑、苍茫无际的画面,传达了诗人低沉、苍凉的心绪B.一个“锁”字,连结两山大江,形象地描绘了龟山与蛇山夹江对峙,好像要把长江锁住一样C.“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与“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意境相似,但所传递的情感凸显了毛主席对革命前途的困惑与迷茫D.此词写黄鹤楼不落前人窠臼,开篇从小处着笔,写景由近而远,具体描绘烟雨江山莽莽胜境,继而引用神话传说,最后抒发登临感受12.两首诗词的作者都写到登楼所见所想,但所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分别结合律诗的尾联和词的下阙分析作者的不同情感。
七、(2024·山东青岛·二模)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凉州词三首(其一)【唐】张籍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①,应驮白练②到安西③注释】①碛(qì)戈壁、沙漠②白练:白色的绢这里泛指丝绸③安西:地名,贞元六年为吐蕃所陷1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至塞上》首联交代地点及事由,描写自己轻车简从,要经过属国前往边疆慰问将士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诗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C.《凉州词三首(其一)》的前两句写了边城阴沉昏暗的雨景,同时有力地暗示了边城的骚乱不安、荒凉萧瑟D.张籍想起往日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而现在的安西都护府被吐蕃所控制,骆驼商队再也不能到达安西了,不由生出了无尽的沉痛之情14.请根据下列诗句,结合两组诗句探究“雁”这一意象在古诗词中寄托的情感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张籍《凉州词三首 (其一) 》八、(2024·河北邯郸·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乙】从军行①吹角动行人②,喧喧行人起笳③悲马嘶乱,争渡金河水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尽系名王④颈,归来献天子注释】①从军行:乐府古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内容多写军旅生活之辛苦诗人王维谪济州司仓参军以后目睹一次普通的规模不大的出征,写下了这首诗②行人:征人③笳(jiā):胡笳,一种管状吹奏乐器古时为塞北、西域一带少数民族所喜用④名王:指匈奴首领15.“征蓬出汉塞”中的“征蓬”在这里如何理解?16.两首诗均为王维所作,所表达情感却不一致,请具体分析九、(23-24八年级下·福建宁德·期中)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小题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乙】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7.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诗“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一联是诗人劝慰朋友的话,意思是说诗人即将“宦游”远行,离别是常事,不必感伤B.甲诗“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一联中,“无为”的意思是“不必、无须”,诗人不想像热恋中的男女一样离别时泪眼涔涔,表达了对友人的真挚情谊。
C.乙诗开篇点题,交代地点和事由,用语简洁,以叙事为主D.乙诗是作者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所作,写出了诗人心境的变化18.甲、乙两首诗中划线处都是作者情感的体现,请任选一处进行赏析十、(23-24八年级上·浙江宁波·期末)诗歌赏析,完成下面小题甲】渡荆门送别 【乙】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李白 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注释】(1)杜二甫:即杜甫2)徂徕(cú lái):山名19.【甲】诗中一个“ ”字,表达了作者初次离开故乡的情思,【乙】诗中“ ”字,抒写了作者豪迈、洒脱之情20.“送别之情”在两首诗中都运用了借景抒情手法,但不尽相同,请结合诗句,试比较其不同之处十一、(23-24九年级上·河南南阳·期末)阅读《水调歌头》和《渡荆门送别》,完成下面小题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21.《水调歌头》是一首咏月词作者将美好的月色、丰富的① 情感以及人生哲片将人世的“② ”和月的“阴晴圆缺”进行比照,悟出③ 的人生哲理22.李白《渡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