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欧洲福利国家制度,2,学习目标,理解欧洲福利国家的内涵、历史与分类标准理解欧洲福利国家面临的困境与改革举措了解欧洲三个代表性的福利国家,英国、德国和瑞典的福利制度3,本章内容,欧洲福利国家概述,欧洲福利国家的危机与改革,欧洲主要福利国家的福利制度,第一节欧洲福利国家概述,一、欧洲福利国家的内涵与历史,(一)福利国家的含义,福利国家是各个主权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在许多种社会服务项目之间进行取舍,最后组合而成的作为生产社会化长期发展的产物,福利国家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其内涵、特征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同时由于涉及社会多个领域和多种因素的作用,福利国家又是一个复合的概念,加上西欧各国之间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和历史文化传统差异很大,具体制度形式也不尽相同,因此很难给其下一个为众多学者所共同接受的定义4,“,福利国家”作为一种特定的概念主要是指以推行覆盖所有社会成员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为基本特征的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可以理解为在这些国家实施的具体社会福利制度本身,或者理解为一种与美国自由市场经济相区别的一种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
二)欧洲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6,19,世纪,80,年代,德国首相俾斯麦将社会保险计划引入社会改革,开始了“福利国家”的架构和建设20,世纪,40,年代,1942,年,贝弗里奇提交,社会保障及相关服务,的报告,提出福利制度六原则:管理责任统一的原则、区别对待的原则、保险费标准一致的原则、全面性和普遍性的原则、补贴必须充分的原则成为日后福利国家建设的基石1945,年,英国工党提出,让我们面向未来,的竞选纲领,开始正式采用“福利国家”的提法1948,年,第一届工党政府首相艾德礼宣布英国建成“福利国家”20,世纪,60,年代,欧洲许多国家,如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瑞士、瑞典、挪威、芬兰、丹麦和冰岛等国,都相继宣称本国是“福利国家”表,7-1,欧洲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福利国家具有传统国家所不具备的许多功能从,理论层面,上讲,福利国家强调享有福利是公民的权利,提供福利保障是国家的义务,体现了公民权和国家义务的统一;,从,制度框架,上讲,福利国家是一套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公共服务在内的制度和政策体系;,从,模式特征,上说,福利国家是强调经济发展和社会公正协调并进的一种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核心是国家主导下的“高税收、高支出、高福利”的社会福利模式;,从,民族国家建设,的角度看,福利国家是国家公民地位转变的象征,是民族国家“建成”的标志。
福利国家涉及的基本问题是资本主义国家与市场、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资本和劳工的关系,核心是资本主义国家要不要以及在何种程度上介入经济活动,以实现经济效率和社会公正之间的平衡二、欧洲福利国家制度的分类与特征,(一)欧洲福利国家的分类,根据福利覆盖的范围和实施水平,将“福利资本主义”划分为“三个世界”:,“自由主义”福利体制,“保守主义”福利体制,“社会民主主义”福利模式,8,(,1,)“自由主义”福利体制源于“济贫法”的传统制度,所给付的对象主要是那些收入较低、依靠国家救助的工人阶层在这种福利体制中居支配地位的是不同程度地运用经济调查和家计调查式的社会救助,辅以少量的“普救式”转移支付或作用有限的社会保险计划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是英国,即主要是盎格鲁,撒克逊国家确立的制度2,)“保守主义”福利体制,其特点是社会权利的资格以工作业绩为计算基础,即以参与劳动市场和社保缴费记录为前提条件,取决于一个人的工作和参保年限、过去的表现与现在的给付之间的关联程度,带有保险的精算性质这类制度最初发生在德国并得到长期发展,而后扩展到整个欧洲大陆,目前包括奥地利、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许多国家都属于这类国家3,)“社会民主主义”福利体制,缘于贝弗里奇的普遍公民权原则,资格的确认几乎与个人需求程度或工作表现无关,而主要取决于公民资格或长期居住资格。
定额式的给付原则是其福利津贴给付的一个基本原则,该福利制度还被称为“人民福利”模式寻求相当水平的甚至能够满足新中产阶级品味的平等标准的服务和给付,而不是像有些国家那样只满足于最低需求上的平等,非商品化程度最强,给付最慷慨,被称作福利资本主义的“福利橱窗”采用国家数量较少,只存在于瑞典、丹麦和和挪威等几个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二)欧洲福利国家的共同特征,实行私有和国有经济成份并存的混合经济,强调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实施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政策;,把创造就业机会,实现充分就业作为政府扩大有效需求和消除社会矛盾的一个重要措施;,以社会平等为基本价值目标,并把经济上的平等,尤其是“收入均等”作为实现社会平等的一个重要前提12,第二节欧洲福利国家的危机与改革,一、欧洲福利国家的困境,(一)经济领域的困境,财政负担过重是福利国家在经济领域困境的首要表现福利国家用于社会福利方面的开支也不断增加,福利国家的财政困境产生于福利支出缺乏理性增长失业是福利国家在经济领域遇到的又一棘手问题福利国家在经济领域的又一困境表现为各项福利制度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力的成本,削减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进而导致国家的经济增长迟缓,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13,(二)行政领域的困境,福利国家在行政领域的困境主要表现在国家管理机构臃肿庞大,管理机构官僚主义盛行、部门利益滋生,对公民权利要求的回应性差等几个方面福利国家的本质就是国家社会管理职能的扩大和加强随着国家承担社会管理职能的不断扩大和社会福利支出项目的不断增多,国家必须要对社会福利支出做出计划和管理,这样便导致国家的福利管理队伍不断膨胀、日益臃肿14,(三)社会结构转变带来的困境,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欧国家经济和社会的结构性变化,造成这种制度模式的相对滞后,是导致福利国家“全球化危机”的社会原因从社会角度来看,福利国家是针对工业社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需求而设计的一种福利制度模式社会形态的转变需要建立新的福利保障制度以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15,福利国家制度使欧洲经济陷入了恶性循环16,图,7-1,欧洲福利国家的困境,二、欧洲福利国家的改革,(一)“福利社会”论,从消极的福利国家到积极的福利社会,新自由主义学者对福利国家弊端的揭露和批判,成为推进福利社会化的有力佐证,而福利国家的现实危机则直接推动了“福利社会”论的成型福利社会”论是西欧社会民主党人在总结了传统福利国家制度的经验教训和吸取新自由主义部分主张的基础上融会贯通的产物。
积极的福利社会的思想将把贝弗里奇所提出的消极概念置换为积极的:变被动为自主,变疾病为健康,变无知为一生中不断持续的教育,变悲惨为幸福,变懒惰为创造17,(二)撒切尔夫人的“福利社会”实践,撒切尔夫人力行新保守主义经济和社会政策,大力推行市场化、私有化和放松国家管制,对福利国家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对福利“社会化”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撒切尔夫人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推崇机会平等,反对结果平等;推崇福利社会化,反对福利国家化;推崇福利市场化,反对福利计划化在具体政策方面,围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和减少国家公共福利支出、推进社会福利的市场化和私人化这两个方面强调个人的责任,强调国家与社会机构的合作和推行市场化进程18,撒切尔实行“福利社会”的尝试获得巨大的经济成功,长期困扰英国的“滞胀”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出现了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超过了同期美国和欧共体国家的平均水平;,通货膨胀率低于同期大多数发达国家;,公共借贷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比例大幅下降;,劳动生产率、人均年收入和企业竞争力有所增长或有所增强由于撒切尔奉行新保守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在“福利社会”的理解上也走到了偏激的程度,改革也使社会不公平问题日益严重,付出了沉重的社会代价。
三)“第三条道路”的理论与实践,“第三条道路”针对福利国家的改革措施大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确立新的社会公平观,消极福利向积极福利转变,福利国家向福利社会转变,20,1.,确立新的社会公平观,追求社会公平是社会民主主义区别于其它思想流派的重要思想特征第三条道路”认为公平不仅意味着每个人不论地位如何都应该享有平等的人权,不论经济上是否成功都能获得有尊严的物质保障,而且还应该成为促进个人发展的动力因素基于这种认识,“第三条道路”主张“需要发展一套动态的、提供生活机会的模式,这种,模式首先强调机会均等2.,消极福利向积极福利转变,“第三条道路”思想自产生以来就把自己定位于适应社会各种变化而采取的适应性政策纲领,因此解决传统福利国家所面临的难题也是“第三条道路”政策实践的重要内容对于传统的福利政策,“第三条道路”认为它是一种“无责任的权利”第三条道路”理论强调责任的重要性,作为一项伦理原则,“个人主义不断扩张的同时个人义务也应当延伸”的思想必须适用于每一个人以此理念为基础,积极福利的重要口号是“无责任即无权利”传统的福利政策的目标是维护人的生存,其手段是外在的物质或现金给付而积极的福利政策的目标是推动人的发展,其手段是增强人自身的生存能力。
3.,福利国家向福利社会转变,福利国家向福利社会的转变主要体现在社会福利的提供者和社会福利的接受者两个方面在社会福利的,提供者,方面,改变原来的社会福利只有国家负担的传统,向投资主体多元化方向发展除了国家之外,企业、个人、整个社会都要承担为自身和社会提供福利的责任在社会福利的,接受者,方面,“第三条道路”认为传统的只对穷人实行救济的方法是导致社会排斥的原因之一为此,除了采取以上积极福利措施来使贫困者融入到社会中来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关注社会中的中上层阶级第三节 欧洲主要福利国家的福利制度,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将济贫工作制度化的国家,也是欧洲最早形成社会保障理念的国家,同时也是“自由主义”福利国家的代表;,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对社会保障立法的工业化国家,并率先全面实施了社会保险政策,同时也是“保守主义”福利国家的代表;,瑞典被视为由贫穷落后逐渐迈向共同富裕社会的典范,有着“福利国家橱窗”的美誉,同时也是“社会民主主义”福利国家的代表24,一、英国的福利国家制度,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的国家之一,二战后的“福利国家”制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运行良好随着经济的持续衰落,英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面临严重的经济与社会危机。
20,世纪,80,年代,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政府对福利国家制度进行了较大的调整20,世纪,90,年代后期,主张“第三条道路”的工党政府上台执政,把英国的福利国家改革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总的看来,和多数西欧国家相比,目前英国的福利国家制度已经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26,图,7-2,英国福利制度,(一)英国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20,世纪,20,到,30,年代,英国在长期经济停滞的基础上爆发了经济危机,激化了英国经济中己有的各种矛盾,导致工业生产指数和进出口贸易指数的下降,失业人数激增政府建立了失业保险法委员会和失业救济管理局,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失业保险制度;国家也开始全面建立福利制度,社会政策的涵盖面急剧扩大二战后,工党上台,工党政府把贝弗里奇报告作为自己施政纲领中最重要内容,先后通过了,家庭补助法,(1945,年,),、,社会保险法,(1946,年,),、,国民保险法,(1946,年,),、,国民卫生保健服务法,(1946,年,),、,国民救济法,(1948,年,),以及其他相关措施和法令,构成了英国新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27,(二)英国福利国家制度的问题与改革,由于长期实行福利国家政策,不断增加社会福利开支,英国社会保障费用增长过快,政府负担过重,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种种问题。
保姆式”的制度使一些人不愿再勤奋工作,激励机制弱化,经济效率不断下降,整个国家经济失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