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背诵提纲

上传人:wen****18 文档编号:596222772 上传时间:2024-12-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7.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背诵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背诵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背诵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背诵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背诵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背诵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背诵提纲(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背诵提纲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第1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1.1 我与社会 1.2 在社会中成长1.感受社会生活的方式?读书看报,看电视、听广播,上网查询; 到社区进行社会调查; 参加志愿者活动等 到农村、社区、工厂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2.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不同的社会关系,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3.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4.个人成长与社会的关系?或社会对个人成长的作用?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社会生活中,我们的知识

2、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5.亲社会行为的表现: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注社会发展6、亲社会行为举例:公交车上给老人、孕妇让座 向灾区人民捐款捐物 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参加志愿者活动7.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

3、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8.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第2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2.1 网络改变世界 2.2 合理利用网络1.网络怎样丰富日常生活?表现?(网络的积极作用)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网络让我们的生活

4、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2.网络怎样推动社会进步?表现?(网络的积极作用)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3.网络的消极作用?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4.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危害?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大量冗余信息干扰人们的选择,耗费人们的时间;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一些人因沉迷于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5.综合题:怎样理解“网络是把双刃剑”?(谈谈网络的利与弊)(1)网络是把双刃剑,有

5、利也有弊。(2)网络的积极作用: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 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3)网络的消极作用:6.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网络无限,自由有界。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7.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空间充满正能量,

6、高扬主旋律。8、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9.综合题:谈谈怎样合理利用网络?(1)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2)传播网络正能量: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3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3.1维护秩序 3.2遵守规则1.常见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2.社会秩序的作用?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秩序是每个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3.规则的种类:道德、纪律、法律等。4.规则

7、与秩序的关系?或社会规则的作用?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5.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自由与规则不可分。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违法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受相应的处罚。6.如何遵守社会规则?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

8、于心,外化于行。7.如何维护规则?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8.如何改进规则?(措施)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9.为什么要改进规则?(哪些规则需要改进和调整?)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变迁,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第4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4.1尊重他人 4.2以礼待人 4.3诚实守信1.为什么要尊重他人?(为什么说尊重是交往的起

9、点?)尊重是交往的起点,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尊重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2.怎样尊重他人?(如何践行尊重从我做起?)尊重从我做起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平等对待他人 学会换位思考 学会欣赏他人3.平等待人的原因和做法?P35原因:我们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法: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发自内心的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以家境、身体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4换位思考的做法?P35我们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不

10、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应该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5.礼的含义? 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6. 礼的主要表现? 礼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7.文明有礼的重要性?(原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文明有礼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8.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怎样以礼待人?)“五要”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

11、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9.诚信含义: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10.不诚信举例:学校生活:考试作弊、抄袭作业、对老师家长撒谎、答应别人的事不去做社会生活:缺斤少两、学历造假、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11.为什么要讲诚信?(诚信的重要性、意义、作用?)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12.如何践行诚信?(怎样做一个诚信的人?)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

12、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运用诚信智慧,当尊重隐私与对他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13.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尊重是交往的起点,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第5课 做守法的公民 5.1 法不可违 5.2 预防犯罪 5.3 善用法律1.法律的规范作用是什么?(法律的重要性)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法律是评价人

13、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2.违法行为的含义?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3.违法行为的分类?(1)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 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2)根据危害和情节轻重,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犯罪)4.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的各自含义?民事违法行为: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该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行政违法行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该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刑法),应该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5、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的区别

14、?联系?区别: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又称为犯罪。联系: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是违法行为,都有社会危害性,都要承担法律责任。6.身边违法行为的表现?(一般违法行为)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7.如何预防一般违法行为,做到遵章守法?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在社会生活中,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在社会交往中,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既要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5.2 预防犯罪8.刑法作用: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刑法内容:刑法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9.犯罪含义? 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10.犯罪的基本特征? 严重社会危害性 刑事违法性 应受刑罚处罚性11.犯罪的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必然法律后果。犯罪的三个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