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理】期末复习总结-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 理】期末复习总结-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总结一、地球的宇宙环境1.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从小到大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2.太阳系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3.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1)宇宙环境(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八大行星各行其道,安全的宇宙环境;(2)自身条件:质量、体积适中,存在大气;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二、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_;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麦哲伦环球航行;卫星照片(最直观);在海边看远处驶来的轮船,先看到船杆,再看到船身;月食;登高望远。2.描述地球大小:赤道周长约_;平均半径约_;表面积约_。三、经线
2、和纬线经线纬线形状半圆弧圆圈长度等长赤道最长,越往南北两极越短相互关系相交于南北两极平行度数范围0180090符号西增是西经W,东增是东经E北增是北纬N,南增是南纬S起始线0经线(本初子午线)0纬线(赤道)四、五带和纬度带 五带的特殊现象: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温带四季变化明显;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五、 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周期:一天。产生的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异(东早西晚);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2.地球的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产生的现象:四季;五带;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节气太阳直射点日期昼夜分布情况(北半球)春分日赤道3.21昼夜等
3、长夏至日北回归线6.21昼最长,夜最短秋分日赤道9.23昼夜等长冬至日南回归线12.22昼最短,夜最长写出下列三幅图对应的节气 _ _ _六、地图的阅读1.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大,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详细;比例尺小,表示的范围大,内容简略。2.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指北; 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3.图例4.等高线地形图(1)区分陡坡和缓坡: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2)区分山脊和山谷:凸低为脊,凸高为谷。山脊:等高线向低处突出;山谷:等高线向高处突出,易发育河流。(3)陡崖:等高线重叠
4、。 注意: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固定不变。 _ _5.分层设色地形图平原:200米以下,低而平;高原:500米以上,内平外陡;盆地:中间低四周高;丘陵:500米以下,低而缓;山地:500米以上,高而陡。七、美化校园1.步骤:选择美化主题;确定美化目标;描述如何美化。2.工具:电子地图、指南针(确定经纬网位置)、兰图绘。3.实践思路:实地考察获取数据绘制地图。八、陆地和海洋1.海陆分布特点:七分海洋多一点(71%),三分陆地少一点(29%),海陆分布不均匀。2.七大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1)完成下列问题赤道穿过的大洲_、_、_、_;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_、_;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_;
5、跨热、温、寒带的大洲_、_;热带范围最广的大洲_;跨纬度最广的大洲_;跨经度最广的大洲_;跨经度最广的大洋_;纬度最高的大洲_;纬度最高的大洋_。(2)完成洲界线的填写: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_-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_;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_运河;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_运河。3.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1)海洋的特点:互通互联;海峡或运河沟通的海洋巴拿马运河太平洋_白令海峡太平洋_苏伊士运河红海_马六甲海峡太平洋_(2)海洋对人类的意义:提供丰富的资源(资源的宝库);孕育生命(生命的摇篮); 通过海洋运输,进行对外贸易。九、世界的地形
6、1.陆地地形: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非洲地形单一,以高原为主;亚洲地形复杂,以高原、山地为主。2.主要地形区:世界上最高的山脉_(亚洲中南部);世界上最长的山脉_(南美洲西部);世界上最高的高原_(亚洲中南部,中国西南部);世界上最大的高原_(南美洲中部);世界上最大的平原_(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3.海洋地形:_十、板块运动1.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运动;海平面升降;填海造陆。2.板块构造学说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各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_的地带,地壳比较_。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_。3. 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
7、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4.板块运动形式:碰撞挤压形成山脉;张裂分离形成海洋或裂谷;5.解释具体现象: _与_发生_运动,使得喜马拉雅山脉不断升高; 红海不断扩大是由_和_发生_运动形成的; 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是由_和_发生_运动形成的; 日本多火山地震:日本位于_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十一、气温和降水1.气温的变化(1)一天之中,最高气温出现在_,最低气温出现在_ 。(2)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_,最低气温出现在_; (海洋)最高气温出现在_,最低气温出现在_。2.气温的分布规律(1)受_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2)受_影响,同纬度地区,夏
8、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3)受_影响,在山地和丘陵地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3.降水的分布规律(1)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2)_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3)_,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海陆位置);(4)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地形因素)。十二、世界的气候1.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1)受纬度位置影响,从赤道向两极,依次分布有_、_、_、_;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_; 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_、_; 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2)受海陆位置影响,中纬度地区,
9、沿海地区气候湿润,大陆内部气候干旱;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东岸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内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3)受地形因素影响,高海拔地区气候寒冷。2.气候的特征(1)描述气温特点: (2)描述降水特点:月降水量100mm,多雨100mm月降水量50mm,湿润50mm月降水量,少雨/干燥(3)气候的特征_ _ _ _ _ _ _ _3.影响气候的因素(1)纬度位置:纬度高的地方,接受的太阳光热少,气温低;纬度低的地方,接受的太阳光热多,气温高。(2)海陆位置:距海近的地方,降水_,气温变化幅度_; 距海远的地方,降水_,气温变化幅度_。(3)地形因素: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
10、温高;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十三、人口和人种1. 人口自然增长率,表示人口增长的速度。_=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2. 人口问题:(1)人口增长过快,数量过多:交通拥挤;资源短缺;就业困难;住房紧张。控制生育(2)人口增长过慢,数量过少:人口老龄化;养老负担加重;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鼓励生育3.人口的分布(1)四大人口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自然条件优越, 发展早); 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 发展早,经济发达)。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区。(2)四大人口稀疏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地;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十四、城镇和乡村:乡村和
11、城镇因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呈现不同的景观特征。乡村主要从事耕种、放牧、捕鱼等农业生产活动;城镇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方面的工作。十五、多样的文化1. 世界主要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_: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_: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2. 世界三大宗教:_(信仰人数最多)、伊斯兰教、佛教,都发源于_(大洲)。发源地创始人典籍信徒基督教亚洲的西部耶稣圣经基督徒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穆罕默德古兰经_佛教亚洲的南部释迦摩尼佛经和尚、尼姑3. 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1)西亚:平顶屋当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土楼,砂石广布,就地取材;墙厚,隔热;窗小,防风沙;平顶,便于收集雨水。(2)东南亚:双层木屋当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木楼、竹楼,森林广布,就地取材;双层结构,防潮、防虫,通风散热;墙体薄而透风,便于通风散热;屋顶坡度大,便于排水。(3)黄土高原:窑洞当地气候干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