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一、二单元测试题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第一、二单元测试题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学习历史要分清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历史解释是关于历史事实的基本判断。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远古居民过着群居生活 B元谋人是目前我国已知最早的远古居民C山顶洞人掌握了人工取火 D北京人使用天然火2阅读素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素养。“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据此可知,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保留了某些猿的特征 懂得人工取火 已经学会原始狩猎ABCD3右图是在浙江发现的一粒距今一万年的碳化
2、稻米,这一发现再次印证了A稻米是当时最主要的食物 B水稻栽培起源于中国南方C南稻北粟局面已基本形成 D使用耒耜提高了水稻产量4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的状况反映了母系氏族公社的社会结构,都过着定居生活。促使他们定居的最主要因素是A学会使用火B会建造房屋C种植农作物D会打渔狩猎5城子崖遗址是龙山文化的命名地,其制陶工艺最具特色。在对城子崖遗址首次发掘中,出土的龙山文化的标志性陶器是A彩陶B红陶C灰陶D黑陶6玉琮是长江下游良渚文化中发现的一种玉器,是表明贵族身份的重要礼器。四川三星堆文化的前期已出现了良渚玉琮。此外,良渚文化的兽面纹还出现在陕西的石峁遗址中。这表明A中华文明起源于良渚文化B良渚文化领先
3、其他文化C三星堆是良渚文化的扩散D区域文化之间相互影响7“今大道即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这段话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人们按照母系血缘确定亲疏关系B部落联盟之间征战频繁C部落联盟实行禅让制D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8初步掌握计算历史时间是新课标对初中学生的要求之一。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破镐京,西周灭亡,历史进入东周时期。按照公元纪年法,这一年处于A公元前7世纪前期 B公元前7世纪晚期 C公元前8世纪前期 D公元前8世纪晚期9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下图中所对应的朝代的是A确立世袭B盘庚迁殷C大兴分封D国人暴动10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
4、鲁国国君亲自去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一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A鲁国进贡周天子 B鲁主动与齐晋结好 C周王室地位衰落 D周天子依附于诸侯11下列关于春秋争霸的影响,不正确的一项是A给社会带来灾难 B促进了民族融合 C加剧了分裂的趋势 D加快了统一步伐12如果把“铁器牛耕的推广”“争霸兼并战争”与“变法强国”作为一个学习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A早期国家产生B奴隶制繁荣C社会大变革D统一国家建立13三字经中这样描述: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其中“七雄”中地处最南边的是A齐B楚C秦D燕14“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
5、主张不谋而合。这位思想家是A老子B墨子C韩非子D庄子15春秋战国时期,有学派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政治理想是“无为而治”。该学派是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16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有利于这些问题解决的是A因材施教B温故知新C有教无类D仁者爱人17下列有关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表述,错误的是A墨子“兼爱”“非攻”B韩非“春秋无义战”C庄子“无为而治”D孙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18提出用“望、闻、问、切”四诊法来诊断疾病的济南籍名医是A扁鹊B张仲景C华佗D李时珍19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下
6、列图示中的工具按材质出现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ABCD20商朝的青铜器在铸造技术上主要采用泥范铸造法,经过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液态金属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铸造而成。这体现了当时青铜铸造业A工艺水平高超B生产规模宏大C历史源远流长D铸造种类繁多二、非选择题(21题18分、22题22分,共40分)21.(18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证实了我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为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建筑房屋惠民生】(1)观察以上图片,分别写出这两种房屋的名称和导致两种房屋样式迥然不同的主要因素?(4分)【远古传说见起源】 赫赫始祖,吾华荣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先被遐荒
7、,建此伟业,雄立东方。毛泽东(2)材料中的“始祖”和炎帝被后人尊崇为什么?(2分)【文明探源话感悟】考古发现证实,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在距今5800年前后,西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中游等区域,都出现了社会分化即文明起源的迹象。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区域文明阶段,呈现出多元文明百花齐放的局面,最终在相互交流借鉴中形成了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一体化格局,并绵延数千年不曾中断。-摘编自王巍中华 5000多年文明的考古实证(3)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特点。(2分)【早期国家显维形】如下图。(4)上面两幅图片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2分)这一制度设立的目的是
8、什么?(2分)【思想文化强国梦】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 “诸子百家”。各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出现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5)材料中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被称为什么?(2分)此局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22.(22分)同学们在学习了先秦史之后,开展了一次历史微专题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政治篇】图1 大禹治水画像石拓片(局部) 图2青铜器利簋(1)请从政治角度解读图1人物的历史贡献。图2青铜器刻有铭文:“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
9、尚书牧誓也记载:“时甲子眛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利簋和尚书共同记载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从史料运用的角度,谈谈这两段记载对我们学习历史的启示。(5分)【经济篇】我国的铁器使用始于春秋初年铁器应用于农业,出现了铁犁牛耕,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有可能开辟更多的“私田”。诸侯、贵族和周天子争夺“公田”。从贵族奴隶主中分化出来的一批地主采用征收实物地租的办法剥削农民。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2)据文字材料指出当时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原因。由所学知识写出图中水利工程的名称,该工程是由谁主持修建的?(4分)【文化篇】图3刻有文字的牛骨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秦风无衣图4屈
10、子行吟图(3)写出图3文字的名称及其史学意义。由材料诗句和图4可知,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是什么?(4 分)【思想篇】(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钱穆国史大纲韩非子(4) 材料中的“他”是哪一思想学派的创始人?“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是指什么?“他”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作为对照,右图书中主要宣扬什么政治主张?(4分)【改革篇】在群雄逐鹿,山河日变的“大争之世”,在英雄辈出的战国时代,华夏大地的西陲一泰国,正经历着一场亘古未有的“黑色裂变”,以期改变落后的状态。大秦帝国:第一部黑色裂变(5)材料中的“黑色裂变”指的是什么事件?
11、(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裂变”起到了什么作用?(3分)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测试试题评分参考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BBBCDDDCB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CBADCBACA21.(1)半地穴式圆形房屋(1分)干栏式房屋(1分)自然条件不同(2分)(2)人文初祖(2分)(3)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不曾中断。(2分,“多元一体”和“绵延不断”是两个关键得分点)(4)分封制(2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2分)(5)百家争鸣(2分)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成为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古代思想文化
12、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4分)22.(1)建立夏朝,标志着我国王朝的产生(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2分)事件:牧野之战(武王伐纣)。(1分)启示:文物史料与文献史料可以相互印证,增加史料的可信度。(2分,区分开两类不同史料得1分,说出“相互印证”得1分)(2)出现了铁犁牛耕。(2分)都江堰;李冰。(2分)(3)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2分)诗经和“楚辞”。(2分)(4)儒家学派;兴办私学。(2分) 以德治国(为政以德、按西周制度和文化来重建社会政治秩序);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2分)(5)商鞅变法(2分)使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面貌有了根本的改变,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而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3分)第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