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师说》测验(含答案)【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3《师说》测验(含答案)【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师说测验答案卷子共三大题,时间为45分钟,满分100分。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总分一、解释下列划线的字。(每小题1分,共35分)1.古之学者必有师:求学的人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用来;同“授”,传授3.人非生而知之: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4.孰能无惑:疑问代词,谁;5.惑而不从师:跟从6.其为惑也:动词,成为7.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岂、哪8.道之所存:名词性词组,相当于“存在的地方”9.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的风尚10.其出人也远矣:超出(一般)人11.犹且从师而问:尚且,还12.今之众人:一般人13.而耻学于师:意动用法,以为羞耻14.圣益圣:圣人15.圣人之所以为圣:的原因16
2、.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揣度,大约 17.彼童子之师:代词,那,那些18.或不焉:通“否”19.不耻相师:拜别人为师20.士大夫之族:类21.曰弟子云者:如此之类22.则群聚而笑之:名词作状语,成群23.彼与彼年相若:年龄差不多24.官盛则近谀:谄媚、奉承25.君子不齿:并列26.圣人无常师:固定的老师27.郯子之徒:这些人28.弟子不必不如师:不一定29.闻道有先后:懂得道理30.术业有专攻:专门研究31.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全面32.不拘于时:时俗33.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许;古人从师之道34.作师说以贻之:赠送35.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二、重点实词:师(每小题1分,共7分)1.古之学者
3、必有师:老师2.师者,所以传道 受业解惑也:老师3.吾师道也:学习4.吾从而师之:以.为师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尊师学习6.则耻师焉:从师学习7.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有专门技艺的人三、重点虚词(每空1分,共15分)乎:1.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推测,吧2.生乎吾前:在3.固先乎吾:比于:1.耻学于师:介词,向2.学于余:介词,向3.其皆出于此乎:介词,从4.于其身也:介词,对于5.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比6.不拘于时:表被动,被 而:1.惑而不从师:表转折,却2.小学而大遗:表转折,却3.人非生而知之者:表承接4.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表并列5.群聚而笑之:表修饰6.如是而已:语助词,罢了 四、
4、特殊句式(每小题1分,共15分)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2.群聚而笑之:省略句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省略句4.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省略句5.吾从而师之:省略句6.生乎吾前:省略句7.或师焉,或不焉:省略句8.学于余:状语后置句9.耻学于师:状语后置句10.师不必贤于弟子:状语后置句11.不拘于时:被动句12.师者,所以传道 受业解惑也:判断句1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判断句14.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判断句1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判断句五、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14分)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 受业解惑也。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
5、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因此,不论地位高还是低,不论年龄大还是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3.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不理解文句,疑惑得不到解决,有的请教老师,有的却不向老师请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5.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实在令人羞愧,以官职高的人为老师,就近乎谄媚了。6.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自有专门的研究,如此罢了。7.不拘于时,学于余不受世俗的限制,向我学习。五、知识点回顾(每空1分,共14分。)1.师说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的职责:传道受业解惑从师的必要性: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从师的标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2.师说作者:韩愈,字退之,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倡导古文运动,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3.师说用了哪三种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