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上传人:g****z 文档编号:595868032 上传时间:2024-12-1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湖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湖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逼真”与“如画”这两个常见的批评用语,给人一种矛盾感。“逼真”是近乎真,就是像真的。“如画”是像画,像画的。这两个语都是价值的批评,都说是“好”。那么,到底是真的好呢?还是画的好呢?更教人迷糊的,像清朝大画家王鉴说的:人见佳山水,辄曰“如画”,见善丹青,辄曰“逼真”。(染香庵跋画)丹青就是画。那么,到底是“如画”好呢?还是“逼真”好呢?照历来的用例,似乎两个都好,两个都好而不冲突,怎么会的呢?这两个语出现在我们的中古时代,沿用得很久,也很广,表现着这个民族对于自然和艺术的重要的态

2、度。直到白话文通行之后,我们有了完备的成套的批评用语,这两个语才少见了,但是有时还用得着,有时也翻成白话用着。这里得先看看这两个语的历史。照一般的秩序,总是先有“真”,后才有“画”,所以我们可以顺理成章的说“逼真与如画”将“逼真”排在“如画”的前头。然而事实上似乎后汉就有了“如画”这个语,“逼真”却大概到南北朝才见。这两个先后的时代,限制着“画”和“真”两个词的意义,也就限制着这两个语的意义;不过这种用语的意义是会跟着时代改变的。后汉书马援传里说他:为人明须发,眉目如画。唐朝李贤注引后汉的东观记说:援长七尺五寸,色理发肤眉目容貌如画。可见“如画”这个语后汉已经有了,南朝范晔作后汉书马援传,大概

3、就根据这类记载;他沿用“如画”这个形容语,没有加字,似乎直到南朝这个语的意义还没有什么改变。但是“如画”到底是什么意义呢?我们知道直到唐初,中国画是以故事和人物为主的,东观记里的“如画”,显然指的是这种人物画。早期的人物画由于工具的简单和幼稚,只能做到形状匀称与线条分明的地步,看武梁祠的画像就可以知道。画得匀称分明是画得好;人的“色理发肤眉目容貌如画”,是相貌生得匀称分明,也就是生得好。但是色理发肤似乎只能说分明,不能说匀称,范晔改为“明须发,眉目如画”,是很有道理的。匀称分明是常识的评价标准,也可以说是自明的标准,到后来就成了古典的标准。类书里还举出三国时代诸葛亮的黄陵庙记,其中叙到“乃见江

4、左大山壁立,林麓峰峦如画”,上文还有“睹江山之胜”的话。清朝严可均编辑的全三国文里说“此文疑依托”,大概是从文体或作风上看。笔者也觉得这篇记是后人所作。“江山之胜”这个意念到东晋才逐渐发展,三国时代是不会有的;而文体或作风又不像。文中“如画”一语,承接着“江山之胜”,已经是变义,下文再论。“如画”是像画,原义只是像画的局部的线条或形体,可并不说像一个画面;因为早期的画还只以个体为主,作画的人对于整个的画面还没有清楚的意念。这个意念似乎到南北朝才清楚的出现。南齐谢赫举出画的六法,第五是“经营布置”,正是意识到整个画面的存在的证据。就在这个时代,有了“逼真”这个语,“逼真”是指的整个形状。如水经注

5、沔水说:上粉县堵水之旁有白马山,山石似马,望之逼真。这里“逼真”是说像真的白马一般。但是山石像真的白马又有什么好呢?这就牵连到这个“真”字的意义了。这个“真”固然指实物,可是一方面也是老子庄子里说的那个“真”,就是自然,另一方面又包含谢赫的六法的第一项“气韵生动”的意思,惟其“气韵生动”,才能自然,才是活的不是死的。死的山石像活的白马,有生气,有生意,所以好。“逼真”等于俗语说的“活脱”或“活像”,不但像是真的,并且活像是真的。“逼真”也就是近于自然,像画一般的模仿着自然,多多少少是写实的。(摘编自朱自清论逼真与如画)材料二逼真和如画是艺术批评的两个标准。看到一幅画,一个雕塑品,赞美它好,说逼

6、真。用现代话来说,就是画得活像,雕塑得像真的一样,这是说“逼真”好。我们游览风景,赞美风景好,说风景如画,就是“如画”好。究竟作品像真的事物好呢,还是真的事物像作品好呢?再说“逼真又有什么好?“如画”又有什么好呢?用到文学批评上来,作品描写一个人,写得活像,是好的。作品描写风景,诗中有画也是好的。就作品说,究竟“逼真”好呢,还是“如画”好呢?还是两者都好呢?弄清这些问题,对掌握这两个批评标准是有帮助的。先说逼真,水经注沔水:“有白马山,山石似马,望之逼真。”山石像真的白马又有什么好呢?逼真的好处是有生气,有生意,是活的,所以光求外形相似是不够的。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

7、邻。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就是光求外形相像,只是儿童的见识;好的画,要把东西写活,要传神,这才是逼真的要求。再说如画,风景如画,或作品中所写的景物如画又有什么好呢?画是艺术品,艺术品是从生活中来的,但它又和生活不一样,它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那么说风景如画,就是说这里的风景像艺术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比起普通的风景来具有典型性,那自然是好的。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因此就文学作品来说,写得逼真,同真的一样,把人和物写活,写得有生气,或写得如画,写得形象,有画意,而这形象要具有典型性,这都不容易。能做到这样,都成为好作品。(摘编自周振甫逼真和

8、如画)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逼真”与“如画”这两个词语历来都是说“好”且不冲突,两词传达出我们对自然与艺术的态度。B先有“如画”再有“逼真”,这样的先后顺序不合常理,出现的时代也限制着这两个词语的含义。C清人严可均认为黄陵庙记是后人伪作,理由是“江山之胜”这个意念在三国时代是不会有的。D谢赫的画的六法中,“气韵生动”放在第一应是最为重要,其与“逼真”中的“自然”关系紧密。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逼真”与“如画”所适用对象有别,不能同时用在一个对象上。B“如画”中的“画”经历了由“画的局部”向“整个画面”的发展过程。C两则材料都引用了水

9、经注沔水中的文字来表达相近的观点。D“逼真”与“如画”两语的意义随时代发展而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3下列选项中的“如画”与材料一中“林麓峰峦如画”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B“其姊字惠芳,面目粲如画。”(魏晋左思娇女诗)C“客省萧条柿叶红,楼台如画倚霜空。”(唐皮日休开元寺客省早景即事)D“茂苑城如画,冒门瓦欲流。”(唐李商隐陈后宫)4“逼真”在材料中有哪些含义?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5归园田居中的环境描写历来为人称道,用“如画”与“逼真”哪个艺术批评标准来评价更好?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陈奂生上城(节选)高晓声陈奂生走

10、到门口柜台处,朝里面正在看报的大姑娘说:“同志,算账。”“几号房间?”那大姑娘恋着报纸说,并未看他。“几号不知道。我住在最东那一间。”那姑娘连忙丢了报纸,朝他看看,甜甜地笑着说:“是吴书记汽车送来的?你身体好了吗?”“不要紧,我要回去了。”“何必急,你和吴书记是老战友吗?你现在在哪里工作?”大姑娘一面软款款地寻话说,一面就把开好的发票交给他。笑得甜极了。陈奂生看看她,真是绝色!但是,接到发票,低头一看,陈奂生便像给火钳烫着了手。他认识那几个字,却不肯相信。“多少?”他忍不住问,浑身燥热起来。“五元。”“一夜天?”他冒汗了。“是一夜五元。”陈奂生的心,忐忑忐忑大跳。“我的天!”他想,“我还怕困掉

11、一顶帽子,谁知竟要两顶!”“你的病还没有好,还正在出汗呢!”大姑娘惊怪地说。千不该,万不该,陈奂生竟说了一句这样的外行语:“我是半夜里来的呀!”大姑娘立刻看出他不是一个人物,她不笑了,话也不甜了,像菜刀剁着砧板似的笃笃响着说:“不管你什么时候来,横竖到今午十二点为止,都收一天钱。”这还是客气的,没有嘲笑他,是看了吴书记的面子。陈奂生看着那冷若冰霜的脸,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得罪了人,哪里还敢再开口,只得抖着手伸进袋里去摸钞票,然后细细数了三遍,数定了五元;交给大姑娘时,那外面一张人民币,已经半湿了,尽是汗。这时大姑娘已在看报,见递来的钞票太零碎,更皱了眉头。但她还有点儿涵养,并不曾说什么,收进去了

12、。陈奂生出了大价钱,不曾讨得大姑娘欢喜,心里也有点儿愤愤然。本想一走了之,想到旅行包还丢在房间里,就又回过来。推开房间,看看照出人影的地板,又站住犹豫:“脱不脱鞋?”一转念,愤愤想道:“出了五块钱呢!”再也不怕弄脏,大摇大摆走了进去,往弹簧太师椅上一坐:“管它,坐瘪了不关我事,出了五元钱呢。”他饿了,摸摸袋里还剩一块僵饼,拿出来啃了一口,看见了热水瓶,便去倒一杯开水和着饼吃。回头看刚才坐的皮凳,竟没有瘪,便故意立直身子,扑通坐下去试了三次,也没有坏,才相信果然是好家伙,便安心坐着啃饼,觉得很舒服。头脑清爽,热度退尽了,分明是刚才出了一身大汗的功劳。他是个看得穿的人,这时就有了兴头,想道:“这等

13、于出晦气钱譬如买药吃掉!”啃完饼,想想又肉痛起来,究竟是五元钱哪!现在别的便宜拾不着,大姑娘说可以住到十二点,那就再困吧,困到足十二点走,这也是捞着多少算多少。对,就是这个主意。这陈奂生确是个向前看的人,认准了自然就干,但刚才出了汗,吃了东西,脸上嘴上,都不惬意,想找块毛巾洗脸,却没有。心一横,便把提花枕巾捞起来干擦了一阵,然后衣服也不脱,就盖上被头困了,这一次再也不怕弄脏了什么,他出了五元钱呢即使房间弄成了猪圈,也不值!可是他睡不着,他想起了吴书记。这个好人,大概只想到关心他,不曾想到他这个人经不起这样高级的关心。不过人家忙着赶火车,哪能想得周全!千怪万怪,只怪自己不曾先买帽子,才伤了风,才

14、走不动,才碰着吴书记,才住招待所,才把油绳的利润搞光,连本钱也蚀掉一块多那么,帽子还买不买呢?他一狠心:买,不买还要倒霉的!想到油绳,又觉得肚皮饿了。那一块僵饼,本来就填不饱,可惜昨夜生意太好,油绳全卖光了,能剩几袋倒好;现在懊悔已晚,再在这床上困下去,会越来越饿,身上没有粮票,中饭到哪里去吃!到时候饿得走不动,难道再在这儿住一夜吗?他慌了,两脚一踹,把被头踢开,拎了旅行包,开门就走。此地虽好,不是久恋之所,虽然还剩得有二三个钟点,又带不走,忍痛放弃算了。他出得门来,再无别的念头,直奔百货公司,把剩下来的油绳本钱,买了一顶帽子,立即戴在头上,飘然而去。一路上看看野景,倒也容易走过;眼看离家不远

15、,忽然想到这次出门,连本搭利,几乎全部搞光,马上要见老婆,交不出账,少不得又要受气,得想个主意对付她。陈奂生自问自答,左思右想,总是不妥。忽然心里一亮,拍着大腿,高兴地叫道:“有了。”他想到此趟上城,有此一番动人的经历,这五块钱花得值透。他总算有点儿自豪的东西可以讲讲了。试问,全大队的干部、社员,有谁坐过吴书记的汽车?有谁住过五元钱一夜的高级房间?他可要讲给大家听听,看谁还能说他没有什么讲的!看谁还能说他没见过世面?看谁还能瞧不起他,唔!他精神陡增,顿时好像高大了许多。老婆已不在他眼里了;他有办法对付,只要一提到吴书记,说这五块钱还是吴书记看得起他,才让他用掉的,老婆保证服帖。哈,人总有得意的时候,他仅仅花了五块钱就买到了精神的满足,真是拾到了非常的便宜货。他愉快地划着快步,像一阵清风荡到了家门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大姑娘为人势利,看吴书记的面子才对陈奂生热情周到并给他优惠了房钱。B陈奂生下决心掏5元房钱,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想讨得这个漂亮大姑娘的欢心。C用提花枕巾擦嘴等不怕弄脏房间的行为,写出了陈奂生不讲究卫生、邋遢。D好心送人的吴书记考虑不周,给陈奂生带来了麻烦,但陈奂生并不怪罪于他。7关于文中画线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冷若冰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