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问题学生”家校沟通的心理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例谈“问题学生”家校沟通的心理策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例谈“问题学生”家校沟通的心理策略01引言中小学生是成长发展中的人,生理和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如学业困难、 行为偏差、 社交障碍等。有些学生的问题表现轻一些,稍稍施以教育便可见效果;有些学生的问题表现严重一些,而且反复出现,比较难矫正。后者通常被称为“问题学生”,即在学业、行为、心理或社交方面存在显著困难,偏离了常规发展轨道的学生。一个班级中总会有几个这样的学生,他们在某些方面的表现会拖班级的后腿,令教师头痛不已,教师通常需要在他们身上付出几倍于其他学生的努力,才能够促成他们的转变。 “问题学生”的成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可能来自家庭环境(如父母教育方式不
2、当、家庭关系不和谐等)、学校教育(如教学方法不适合、师生关系不佳等)和社会环境(如不良风气的影响等),也可能与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如性格内向、自卑、敏感等)和生理发展(如青春期的身心变化)有关。因此,教师需要经常与家长打交道,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征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家校协同,帮学生克服困难,走出眼前的困境。 当前,“问题学生”的家校沟通工作主要存在如下问题,影响了沟通效果:(1)指责式沟通:沟通时,教师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认为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失职;家长则指责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双方互相推诿责任。(2)沟通内容不深入:只是表面化地提及学生的表现,如成绩差、违纪等,而没有深入探讨问题的根源
3、和解决办法。(3)缺乏有针对性的策略,双方未能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育和改进方案。(4)沟通效果难以持续:一次沟通可能达成某些共识,但后续的跟进和监督不足,导致问题反复出现。上述问题导致家长产生抵触心理,使家校沟通流于形式,有时还会起到相反的效果。那么,如何避免上述情况,提升家校沟通效果,促成学生的转变?实践表明,在家校沟通中适当运用一些心理学技术,有助于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争取家长的支持。下文将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详细阐述。02运用同理心技术与家长结成同盟同理心指的是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理解和感受他人的情感、想法和经历,如同自己亲身经历一般1。同理心技术包括积极倾听、情感反映、理解
4、性的回应等方面。积极倾听要求倾听者全身心地关注对方的言语、 非言语信息,不打断、不评判;情感反映是指准确识别并反馈对方所表达的情感;理解性的回应旨在让对方感受到被真正理解和接纳。同理心技术的运用有助于减少误解和冲突,增加彼此的信任和亲近感,提升沟通效果。在家校沟通时,教师运用同理心技术可以让家长感受到被尊重和被关注,从而更愿意敞开心扉,探索和解决自身的问题,教师也可以由此更好地理解家长的问题和困扰,提供更有效的支持和指导。教师在运用同理心技术与家长沟通时,需要做到以下四点。 首先,全神贯注地倾听。在与家长交流时,停下手中其他事务,保持眼神接触,给予家长充分表达的机会,不打断,不急于下结论。通过
5、点头、微笑等肢体语言和简短的回应,如“嗯”“是的,我在听”,让家长知道你在认真倾听。其次,尝试理解家长的情绪。留意家长的语气、表情和用词,感受他们的焦虑、愤怒、无奈等情绪。例如,如果家长声音颤抖、泪水在眼眶中打转,那么他可能正处于极度的担忧之中,教师可以说:“我感觉到您现在非常担心孩子的情况,我能理解您的心情。”需要注意的是,在刚开始沟通时,教师不要急于给出解决方案,先充分倾听和表达理解,让家长的情绪得到一定的宣泄和释放。 再次,设身处地去思考。教师可尝试换位思考,想象自己正处于家长的位置。然后,用语言表达共鸣。避免简单地说“我理解您”,而是更具体地描述你所理解的内容。例如,“如果我是您,孩子
6、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也会感到着急和不知所措。”“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您不仅要操心他的学习,还要担心他的未来发展,这确实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 最后,分享类似的经历(如果有合适的),适当地讲述自己或他人遇到类似问题时的感受和处理方式,让家长看到眼下面对的困难不是自己独有的,别人也有这样的情况。例如,教师可以说:“我曾经也遇到过类似的学生,当时家长和我们一起努力帮助他,最终他有了很大的转变。”由此为家长赋能,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信心。综上,在家校沟通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多花一点时间照顾家长的情绪和感受,体谅他们的“不容易”,就能够让他们卸下心理防御,愿意与教师结成同盟,共同解决学生的问题。03运用奇迹
7、问句为家长赋能奇迹问句是焦点解决短期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技术2,教师可将其运用在家校沟通中,以假设性的提问方式,引导家长想象问题得到解决后的理想状态。奇迹问句在家校沟通中发挥着如下四方面的作用:(1)激发改变动力:使家长暂时摆脱当前问题的困扰,大胆地想象理想的状况,从而激起内心的希望和积极情绪。当家长能够主动想象问题解决后的美好情景,会更有动力去采取行动,帮助孩子作出改变。(2)转变思维模式:使家长从关注问题本身转向关注可能的解决方案,培养自身积极的思维方式。(3)明确目标方向:帮助家长清晰地描绘出他所期望达到的目标状态,使家校双方明确努力的方向。(4)发现潜在资源:在想象奇迹的过程中,家长可能会
8、发现一些自己以往未关注到的优势和可用资源,为解决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如何运用奇迹问句提升家校沟通效果?以下通过一个案例作具体阐释。 案例一:学生小 A 最近语文成绩下滑得非常厉害,并且表现出破罐子破摔的迹象,教师请家长来到学校面谈,运用奇迹问句与家长展开了如下对话。 教师:家长您好,小 A 最近在学习上遇到了一些困难,不过别太担心。我想问您一个特别的问题,如果今晚您和孩子睡下后发生了一个奇迹,明天一早醒来,孩子在学习方面的所有问题都解决了,您觉得最先会看到他什么样的变化? 家长:嗯 我想应该是他会主动早起背课文,不再需要我反复催促。 教师:那真是太好了。那您再想想,他在学校会有什么不一样的表现
9、呢? 家长:可能他会积极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写作业也不再拖拉。 教师:那您觉得要实现这个奇迹,咱们现在可以一起做点什么呢? 家长:我觉得我得多鼓励他,帮助他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也请您在学校多给他一些展示的机会。 教师:好呀,那咱们就一起朝着这个美好的奇迹努力! 从案例中可看到,奇迹问句这一富有创意和启发性的沟通方式,有助于增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信任和理解,让家长相信即使当前面临困难,未来仍有变好的可能,看到解决问题的希望,从而增强心理韧性和应对挫折的能力。04运用例外提问提升家长的效能感例外提问是焦点解决短期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技术,它强调关注问题未发生、状况较好或有积极改变的时刻和情境3。在家
10、校沟通中,例外技术具有以下重要作用:(1)发现积极因素,帮助家长找到学生在学习、行为或心理等方面表现出色或有所改善的例外时刻,从而挖掘出学生潜在的优点和能力,为鼓励和引导学生提供依据。(2)让家长看到问题并非一成不变,学生有能力克服困难和取得进步,由此增强对解决问题的信心,看到学生未来发展的希望。(3)通过分析例外情况发生的条件、环境和相关因素,为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和可行的方法。 如何运用例外提问提升家校沟通效果?以下通过一个案例作具体阐释。 案例二:学生小 B 最近沉迷于玩手机不能自拔,教师请家长来到学校,就学生的手机沉迷问题探讨解决方法。教师运用例外提问与家长展开了如下对话。
11、教师:家长您好,今天想和您交流一下孩子沉迷手机的问题。 家长:我真的特别发愁,这孩子玩手机太上瘾了,管都管不住。 教师:您先别太焦虑。请好好想想,有没有什么时候孩子玩手机没那么厉害,或者能比较好地控制使用时间呢? 家长:(思索片刻)好像周末带他出去爬山、露营的时候,他就不怎么惦记手机。 教师:您觉得在那种情况下,是什么原因让他对手机的依赖减少了呢? 家长:可能是户外活动比较有趣,他的注意力被分散了。 教师:有道理。那在平时的生活中,您觉得有没有可能创造一些类似的条件,来减少他玩手机的时间? 家长:嗯也许可以多安排一些家庭活动,像亲子一起做手工、下棋。 教师:那就先尝试一下,多观察孩子的变化。您
12、还想到其他例外情况了吗? 家长:还有就是他考试前复习那段时间,为了提升成绩,玩手机也少了。 教师:那这是不是说明当他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时,就能自觉控制玩手机? 家长:好像是这样的。教师: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帮孩子制定更具体的学习计划,让他有目标地去学习,从而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家长:老师您说得对,我回去试试,也请您在学校多帮助他。 综上,例外提问能够使家长从关注问题本身转向寻找解决办法,关注积极的例外,以更积极的态度对待孩子,提升解决问题的效能感。 综上所述,教师在“问题学生”家校沟通中运用以上心理策略,能使家长卸下心理防御,缓解焦虑情绪,减轻无助感和内疚感,使家校双方建立起稳固的信任关系;能帮助家长转换思维方式,从关注问题到关注解决方法,看到改变的希望;能使家长发掘自身已经拥有的资源,提升自我效能感,进而与教师结成同盟,家校协同,促进学生的有效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