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多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适应性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多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适应性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多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适应性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 (35分)(一) 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梁启超最终形成并明确地提出爱国主义的思想主张,当是在1899年。其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当年2月发表的长文爱国论。该文是近代史上论爱国的第一篇文章。就现代意义的对爱国的理解而言,梁启超的爱国论诸文提出的以下观点,尤其值得重视。其一,爱国是现代的理念。 爱国论认为,中国人并非缺乏爱国心,而是因为中国自古一统,称禹域,谓之天下,故无现代国家的概念。“既无国矣,何爱之可云 ”如果说这已经是在强调爱国是现代的理念,那么,1902年在论民族竞
2、争之大势一文中,梁启超明确指出近代“民族建国”的历史趋势与欧洲各国爱国思潮的关系,无疑是将此一理念进一步深化了。他说,欧洲中古前也常视其国为天下,“以误用此思想,故爱国心不盛,而真正强固之国家不能立焉。按吾中国人爱国心之弱,其病源大半坐是”。近数百年来,欧洲民族主义产生,各国因势利导,建造民族国家,爱国思潮也因此大盛。梁启超认为,“民族主义者,实制造近世国家之原动力也”。同年,他在新民说中对“民族建国”作了更进一步的说明: “民族建国问题,一国之人,聚族而居,自立自治,不许他国他族握其主权,并不许干涉其毫末之内治,侵夺其尺寸之土地,是本国人对于外国所争得之自由也。”而“组织民族的国家”,还需创
3、建代议制度,使人民得以参政预政,“集人民之意以为公意,合人民之权以为国权”。所以,梁启超强调,中国当务之急就是“先建设一民族主义的国家而已”。其二,民族危亡激发了国人的爱国情感。梁启超说,甲午以前,士大夫忧国难、谈国事者几绝,但战后中国割地赔款,创深痛巨,“于是慷慨爱国之士渐起,谋保国之策者,所在多有”,原因即在于民族危亡的刺激。明白这一点,也就不难理解何以备受外人歧视、欺凌的海外华人与香港人,其爱国情感要较内地更为强烈。若华人都能了解当下的中国与列强如何不平等,“则爱国之热血,当填塞胸臆,沛乎莫之能御也”。其三,爱国是现代社会的伦理。梁启超强调,“国家为近世史新产”,“夫国家者,一国人之公产
4、也”,它与被专制君主视为一人私产的传统国家已是不可同日而语。故“我国自昔未尝以爱国大义为伦理一要素”,而爱国大义却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大伦理要素。这即是说,“爱国乃天下之盛德大业”,国人当明白个人“小我”对于国家“大我”的责任。他说: “吾非敢谓身家之不当爱也,然国者,身家之托属,苟非得国家之藩盾,以为之防其害患,谋其治安,则徒挈此无所托属之身家,累累若丧家之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然非先牺牲其身家之私计,竭力以张其国势,则必不能为身家之藩盾,为我防害患而谋治安。故夫爱国云者,质言之自爱而已。人而不知自爱,固禽兽之不若矣。”由上不难看出,梁启超于戊戌前后形成的爱国主义思想,不仅体现了民族危亡
5、、资产阶级反封建要求与社会进化论三大要素整合的时代特点,而且明显地已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简单的进化论层面,跃升到了以建立民族国家为基点的社会政治论的基础之上,从而具备了更加完整的现代意义。(摘编自郑师渠梁启超的爱国论)材料二:人们用“爱国主义”来标示对自己民族的爱。人们通常不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爱别人的孩子,也不像爱自己的民族那样爱另一个民族。“爱”这个词被广泛用来指人对民族的依恋,其实并不完全达意,因为我们也用同一个词描述对情人、孩子、朋友和神的依恋。事实上,有些人还真诚地爱着全人类。因此,也许把爱国主义理解为忠于在一个领地内生存的共同体,会更有意义。这样可以把一个人对情人或孩子的“爱”
6、 与对民族的“爱” 区分开来。一个人对自己的民族怀有爱心,常常有不同的原因。比如,可能是因为它的律法、习俗或宗教。对应于这些不同因素,通常有关于民族的许多不同甚至相互冲突的观点。然而,一个无法逃避的事实是,个体常常偏爱自己的民族同伴。但这种偏爱,不必表现为憎恨那些非本民族成员的人,或者对他们持有偏见。爱国主义不必否定民族成员不断变化、各不相同的追求,也不必拒绝接受民族成员关于民族的不同理念。这常常是民族主义的表现。从爱国主义包含的人对国家兴旺的责任感来考虑,它其实为解决民族各个成员间的分歧,提供了一个基础。其中包括合理协商,找出折中意见。出于对促进国家兴旺的关心,爱国主义有助于解决成员间在民族
7、应如何发展方面的分歧。关心民族的兴旺,包括愿意协商和解,是民族成员间文明相处的关键。当人把世界分成两个互不相容、不断争战的阵营,将自己本民族和所有其他民族对立,把后者视为自己不共戴天的敌人,就产生了与爱国主义截然不同的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民族主义拒绝接受文明方式及其对分歧的包容,试图消除一切不同的观念和兴趣,以维护关于民族历史及现状的一家之言。例如,法国民族主义包含的理念也许是,要成为法兰西民族的良民,一个人必须憎恨英格兰和日耳曼的所有事物; 不这么做的人,都非“真正的”法国人。民族主义是一种系统的、不妥协也不现实的世界观。它丝毫不懂得折中,总是试图扫除在生活中实际存在的许多复杂情况。(摘编自
8、 美 斯蒂芬格罗斯比民族主义)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梁启超认为中国人爱国心弱是因为中国与欧洲中古前一样,是“大一统天下”,没有“国家”的概念。B. 梁启超所提到的“民族建国”,实际上就是指建立一个民主平等,具有民族主义特色的现代国家。C. 不同民族往往有不同的律法、习俗或宗教,并且在这些方面有的民族之间甚至是相互冲突的。D. 当民族成员间就民族发展问题产生分歧时,爱国主义可以使他们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并和解。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民族危亡可以刺激民族成员的爱国情感,因此,我们不难理解当年海外华人表现出的爱国情感比内地更
9、为强烈。B. 关于“民族建国”,梁启超提到需创建代议制度,使人民能参政预政。这一主张无疑受过西方观念影响。C. 一个民族主义者常常表现为,偏爱自己的民族同伴,而对那些非本民族的成员持有偏见、拒绝包容分歧。D. 民族主义是与爱国主义截然不同的一种意识形态,容易造成民族分割与民族对立,是人类文明的敌人。3.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梁启超认为爱国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伦理要素,并在文章中系统论述了“小我”与“大我”的关系。B. 格罗斯比认为不同民族的生存不应是争战对立,而应是互容共存。这为解决民族主义问题指明了具体途径。C. 在论证各自观点时,两则材料使用的论证方
10、法各有侧重。材料一主要运用引用论证,而材料二主要运用对比论证。D. 在论证的结构和层次上,材料一采用总分总结构,三个分论点逐层递进; 材料二采用对照式结构,对比鲜明。4. 请结合材料二谈谈“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主要区别。(4分)5. 根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爱国主义思想具有的特点,并简评其意义。(6分)(二) 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徙汪曾祺县立第五小学历年毕业了不少学生。他们多数已经是过六十的人了。他们之中不少人还记得母校的校歌,有人能够一字不差地唱出来。西挹神山爽气,东来邻寺疏钟校歌的作者是高先生,有些人知道,有些人不知道。先生名鹏,字北溟,三十后
11、,以字行。家世业儒。祖父、父亲都没有考取功名,靠当塾师、教蒙学,以维生计。三代都住在东街租来的一所百年老屋之中,临街有两扇白木的板门,真是所谓寒门。他也曾像他的祖父和父亲一样,开设私塾教几个小小蒙童,教他们读三 (字经)、百(家姓)、千 (字文),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然而除了少数极其守旧的人家,都已经把孩子送进学校了。文章不能锅里煮,百无一用是书生,一家四口,每天至少要升半米下锅,如之何 如之何正在囊空咄咄,百无聊赖,有一个平素很少来往的世交沈石君来看他。沈石君比高北溟大几岁,开笔成篇以后,到苏州进了书院。书院改成学堂,革命、 “光复”他就成了新派,多年在外边做事。他有志办教育,在省里当督学。
12、回乡视察了几个小学之后,拍开了高家的白木板门。他劝高北溟去读两年简易师范,取得一个资格,教书读师范是被人看不起的。师范不收学费,每月还可有伙食津贴,师范生被人称为“师范花子”,但这在高北溟是一条可行的路,而且“简师”只有两年,一晃也就过去了。简师毕业,高先生在“五小”任教。按规定,简师毕业,只能教初、中年级,但高先生中过秀才,声名藉藉,因此,破格担任了五、六年级的国文。即使是这样,当然也还不能展其所长,尽其所学。高先生并不意满志得。然而高先生教书是认真的。讲课、改作文,郑重其事,一丝不苟。高先生看起来是个冷面寡情的人,其实不是这样。他只是把他的热情倾注在教学之中。他讲书,眼睛首先看着这些学生,
13、看他们领会了没有。改作文,改得特别仔细。听这些学生回讲课文,批改他们的作文课卷,是他的一大乐事。只有在这样的时候,他觉得不负此生,做了一点有意义的事。他不吃烟,不饮酒,不打牌,不看戏。除了学校和自己的家,哪里也不去,每天他清早出门,傍晚回家。拍拍白木的板门,过了一会,门开了。进门是一条狭长的过道,砖缝里长着扫帚苗,苦艾,和一种名叫“七里香”其实是闻不出什么气味,开着蓝色的碎花的野草,有两个黄蝴蝶寂寞地飞着。高先生就从这些野草丛中踏着沉重的步子走进去。木板门又关了,把门上的一副春联关在外面。高先生家的春联都是自撰的,逐年更换。不像一般人家是迎祥纳福的吉利话,都是述怀抱、舒愤懑的词句。这年是辛未年
14、,板门上贴的春联:辛夸高岭桂未徙北溟鹏也许这是一个好兆,“未徙”者“将徙”也。第二年,即壬申年,高北溟竟真的“徙” 了。沈石君是想有一番作为的,他下决心对县里的初级中学进行改组。国文教员,他聘了高北溟。许多人都感到意外。高先生自然欣然同意。他谈了一些他对教学的想法。沈石君认为很有道理。高先生要求“随班走”。教一班学生,从初一教到初三,一直到送他们毕业,考上高中。他说别人教过的学生让他来教,如垦生荒,重头来起,事倍功半。教书教人,要了解学生,知己知彼。不管学生的程度,照本宣科,是为瞎教。学生已经懂得的,再来教他,是白费; 暂时不能接受的,勉强教他,是徒劳。他要看着、守着他的学生,看到他是不是一月
15、有一月的进步,一年有一年的进步。如同注水入瓶,随时知其深浅。他要求在部定课本之外,自选教材。他说教的是书,教书的是高北溟。只有我自己熟读,真懂,我所喜爱的文章,我自己为之感动过的,我才讲得好。他强调教材要有一定的系统性,要有重点。他也讲苛政猛于虎、晏子使楚、项羽本纪、出师表、陈情表、韩、柳、欧、苏。集中地讲的是白居易、归有光、郑板桥。最后一学期讲的是朱自清的背影、都德的磨坊文札。他好像特别喜欢归有光的文章。一个学期内把先妣事略、项脊轩志、寒花葬志都讲了。他要把课堂讲授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课上讲了卖炭翁、新丰折臂翁,同时把白居易的新乐府全部印发给学生。讲了一篇潍县署中寄舍弟墨,把郑板桥的几封主要
16、的家书、道情和一些题画的诗也都印发下去。学生看了,很有兴趣。这种做法,在当时的初中国文教员中极为少见。他选的文章看来有一个标准:有感慨,有性情,平易自然。这些文章有一个贯串性的思想倾向,这种倾向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人道主义。他非常重视作文。他说学国文的最终的目的,是把文章写通。学生作文他先眉批一道,指出好处和不好处,发下去由学生自己改一遍,或同学间互相改; 交上来,他再改一遍,加总批,再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誊一遍,留起来; 要学生随时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文章。他说,作文要如使船,撑一篙是一篙,作一篇是一篇。为了帮助学生将来升学,他还自编了三种辅助教材。一年级是字形音义辨,二年级是成语运用,三年级是国学常识。在县立初中读了三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