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风电场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文***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10.21MB
约24页
文档ID:595377286
风电场质量通病预防措施_第1页
1/24

玉湖48MW风电场项目质量通病预防措施目 录1.目的.12.编制依据.13.质量通病及技术预防措施.13.1 土方工程.13.2.钢筋混凝土.23.3.墙体裂缝.43.4.屋面工程(卷材屋面防水).43.5.抹灰工程.53.6.涂料工程.83.7.地面工程.93.8.门窗工程.133.9.电力变压器.133.10.母线安装.133.11.接地装置安装.143.12.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153.13.蓄电池.153.14.电缆管.153.15.电缆桥架.164.质量通病管理控制措施.174.1.施工队伍的选择.174.2.技术力量配置.174.3.人员组织.174.4.加强质量目标管理.174.5.过程控制.174.6.治理和消除质量通病工作的开展.185 .通病预防组织保障.185.1.组织领导小组.175.2.组内职责.196.奖罚考核条款.187记录.2 01.目的为了保证玉湖48M W风电场项目施工质量目标的顺利实现,全面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加强预防及过程监控,强化质量意识,把缺陷消除在萌芽状态,打 造“精品工程”,展现公司的公司形象,特制定本预防措施2.编制依据2.1 与工程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文件;2.2主要相关规范、规程、标准、图集等;2.3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技术经济指标;2.4工程设计文件;2.7工程施工范围内的现场条件,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2.8与工程有关的资源供应情况;2.9我公司的生产能力、机具设备状况、技术水平。

3.质量通病及技术预防措施3.1.土方工程3.1.1质量通病3.1.1.1填方边坡塌方填方边坡塌陷或滑塌3.1.1.2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回填土经碾压或夯实后,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3.1.2预防措施3.1.2.1永久性填方的边坡坡度应根据填方高度、土的种类和工程重要性按设计规定放坡;按要求清理基底和做阶梯形接槎;选用符合要求的土料,按填土压实标准进行分层、回填碾压或夯实;在边坡上下部做好排水沟,避免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3.1.2.2选择符合要求的土料回填;按所选用的压实机械性能;通过实验确定含水量控制范围内每层铺土厚度、压实遍数、机械行驶速度;严格进行水平分层回填、压(夯)实;加强现场检验,使其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如土料不符合要求,可采取换土或掺入石灰、碎石等措施压实加固;土料含水量过大,可采取翻松、凉晒、风干或掺入干土重新压、夯实;含水量过小或碾压机具能量过小,可采取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大功率压实机械碾压等措施3.2.钢筋混凝土3.2.1质量通病3.2.1.1蜂窝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类似蜂窝的空隙3.2.1.2麻面 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3.2.1.3孔洞 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露3.2.1.4露筋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3.2.1.5缺棱掉角结构或构件边角处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则,棱角有缺陷3.2.1.6表面不平整 混凝土表面凹凸不平,或板厚薄不一,表面不平3.2.1.7沉降收缩裂缝裂缝多沿结构上表面钢筋通长方向或箍筋上断续出现,或在埋设件的附近周围出现,裂缝成棱形,宽度不等,深度不一,一般到钢筋上表面为止多在混凝土浇筑后发生,混凝土结硬后即停止3.2.2预防措施3.2.2.1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合适;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 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 5 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 免 出 现“烂脖子”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 :2或1 :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 面 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3.2.2.2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板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3.2.2.3 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子混凝土浇灌,在模板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或配人工捣固;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口,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黏土块,工具等杂物掉入混凝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洒水充分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3.2.2.4 浇灌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浇筑高度超过2 m,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刀片或振捣棒进行振捣;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直修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 棱 角。

表面露筋:刷洗净后,在表面抹1:2 或 1:2.5 水泥砂浆,将充满露筋部位抹平;露 筋 较 深:凿去薄弱混凝土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3.2.2.5 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L2MPa以上强度,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吊运 模 板,防止撞击棱角,运输时,将成品阳角用草袋等保护好,以免碰损缺棱掉角,可将该处松散颗粒凿除,冲洗充分湿润后,视破损程度用1:2 或 1:2.5 水泥砂浆抹补齐整,或支模用比原来高一级混凝土捣实补好,认真养护3.2.2.6 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浇筑混凝土后,应根据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抹子找平、压光,终凝后浇水养护;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支在坚实地基上,有足够的支撑面积,并防止浸水,确保不发生下沉;在浇灌混凝土时,加强检查;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上,方可在已浇结构上走动3.2.2.7 加强混凝土配制和施工操作控制,水灰比、砂率、坍落度不要过大,振捣要充分,但避免过度;对于截面相差较大的混凝土构筑物,可先浇灌较深部位,静 停 23 小时,待沉降稳定后,再与上部薄截面混凝土同时浇灌,以免沉降过大导致裂缝,适当增加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

治理方法同“塑性收缩裂缝”3.3墙体裂缝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1)砌筑砂浆应采用中粗砂,严禁使用山砂和混合粉2)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出厂停放期宜为4 5 d (不应小于2 8 d)上墙含水率宜为5%8%混凝土及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龄期不应小于2 8 d,并不得在饱和水状态下施工3)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一定的空隙,填充墙砌筑完并间隔1 5 d 以后,方可将其补砌挤紧,或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嵌填密实,补砌时,双侧竖缝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嵌填密实4)砌体结构坡屋顶卧梁下口的砌体应砌成踏步形5)砌体结构砌筑完成后宜3 0 d 后再抹灰6)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应一次浇筑完成7)框架柱问填充墙拉结筋应满足转模数要求,不得使用膨胀螺栓,不得拆弯压入砖缝8)采用粉煤灰砖、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的填充墙与框架柱交接处,应 用 1 5 mmX 1 5 mm木条预先留缝,粉刷前用1:3 水泥砂浆嵌实3.4.屋面工程(卷材屋面防水)3.4.1 质量通病3.4.1.1 开裂 沿预制板支座、变形缝、挑檐处出现规律性或不规则裂缝3.4.1.2 鼓泡、起泡防水层出现大量大小不等的鼓泡、气泡,局部卷材与基层或下层卷材脱空。

3.4.1.3 变形缝漏水变形缝处出现脱开、拉裂、泛水、渗水等情况3.4.4女儿墙、山墙、檐口、天窗等处渗水漏雨3.1.2 预防措施:3.4.2.1 在预制板接缝处铺一层卷材作缓冲剂;作好砂浆找平层;留分格缝;严格控制原材料和铺设质量,改善沥青胶配合比;控制耐热度和提高韧性,防止老化;严格认真操作,采取撒油法粘贴治理方法:在开裂处补贴卷材3.4.2.2严格控制基层含水率在6%以内;避免雨、雾天施工;防止卷材受潮;加强操作程度和 控 制,保证基层平整,涂油均匀,封边严密,各层卷材粘贴平顺严实,把卷材内的空气赶 净;潮湿基层上铺设卷材,采取排气屋面做法治理方法:将鼓泡处卷材割开,采取打补丁办法,重新加贴小块卷材护盖3.4.2.3变形缝严格按设计要求和规范施工,铁皮安装注意顺水流方向搭接,作好泛水并钉装牢固缝隙,填塞严密;变形缝在屋檐部分应断开,卷材在断开处应有弯曲以适应变形缝伸缩需要治理方法:变形缝铁皮高低不平,可将铁皮掀开,将基层修理平整,再铺好卷材,安 好 铁皮 顶 罩(或泛水),卷材开裂按“开裂”处理3.4.2.4女儿墙、山墙、檐口天沟以及屋面伸出管道等细部处理,做到结构合理、严密;女儿 墙、山墙与屋面板拉结牢固,防止开裂,转角处做成钝角。

垂直面与屋面之间的卷材应设加强层并分层搭槎,卷材收口处,用木压条钉牢固并作好泛水及垂直面、绿豆砂保护层;出檐抹灰做滴水线或鹰嘴;天沟严格按设计要求找坡;雨水口要比周围低2 0 m m,短管要紧贴在基层上;雨水口及水斗周围卷材应贴实,层 数(包括加强层)应符合要求;转角墙面作好找平层,使其平整;对防水层定期维护治理方法:将开裂或脱开卷材割开,重铺卷材,其他可针对原因进行处理3.5.抹灰工程3.5.1 质量通病3.5.1.1 墙体与门窗框交接处抹灰层空鼓、裂缝脱落3.5.1.2内墙面抹灰层空鼓、裂缝3.5.1.3 墙面抹灰层析白3.5.1.4 墙面起泡、开花或有抹纹3.5.1.5外墙抹灰层空鼓、裂缝甚至脱落,窗台处抹灰出现裂缝3.5.1.6外墙抹灰后向内渗水3.5.1.7外墙抹灰接槎明显,色泽不匀,显抹纹3.5.1.8外墙抹灰分格缝不直不平,缺棱错缝3.5.2预防措施:3.5.2.1(1)不同基层材料交汇处应铺钉钢板网,每边搭接长度应大于1 0 c m门洞每侧墙体内木砖预埋不少于三块,木砖尺寸应与标准砖相同,预埋位置正确3)门窗框塞缝宜采用混合砂浆并专人浇水湿润后填砂浆抹平缝隙过大时应多次分层嵌缝。

加气混凝土砖块墙与门框联结时,应现在墙体内钻深1 0 c m孔,直径4c m左右,再以相同尺寸的圆木沾1 0 7胶水打入孔内每侧不少于四处,使门框与墙体连接牢固3.4.2.2(1)抹灰前对凹凸不平的墙面必须剔凿平整,凹陷处用1 :3水泥砂浆找平2)基层太光滑则应凿毛或用1:1水泥砂浆加1 0%1 0 7胶先薄薄刷一层3)墙面脚手架洞和其它孔洞等抹灰前必须用1:3水泥砂浆浇水堵严抹平4)基层表面污垢、隔离剂等必须清除干净5)砂浆和易性、保水性差时可掺入适量的石灰膏、或加气剂、塑化剂6)加气混凝土基层面抹灰的砂浆不宜过高7)水泥砂浆、混合砂浆、石灰膏等不能前后覆盖混杂涂抹8)基层抹灰前水要湿透,砖基应浇水两遍以上,加气混凝土基层应提前浇水9)分层抹灰1 0)不同基层材料交接处铺钉钢丝网3.5.2.3(1)在保持砂浆流动性状况下加减水剂来减少砂浆用水量,减少砂浆中的游离水,则减轻了氢氧化钙的游离渗至表面2)加分散剂,使氢氧化钙分散均匀,不会成片出现析白现象,而是出现均匀的轻微析白3)在低温季节水化过程慢,泌水现象普遍时,适当考虑加入促凝剂以加快硬化速度3.5.2.4(1)待抹灰砂浆收水后终凝前进行压光。

2)纸筋石灰罩面时,须待底子灰5-6成干后进行3)石灰膏熟化时间不少于3 0 d,淋灰时用小于3 m m X3 m m筛子过滤,采用细磨生石灰粉时最好提前卜2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