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四川省广安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

刚**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765.74KB
约11页
文档ID:595304288
四川省广安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1/11

广安二中高2023级2024年秋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一、必修第二册;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2.答题前请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3.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鹊桥二号卫星是一颗中继通信卫星,主要在探月四期工程执行月球南极地区样品采集任务中提供地月通信中继服务,其绕月运行轨道属于十分特殊的大倾角椭圆轨道,轨道面与月球赤道面的夹角达到了54.8°,下左图示意鹊桥二号卫星的绕月运行轨道下右图示意嫦娥五号在月面工作期间,实现了国旗展开,该国旗采用了适应月球环境的新型复合材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与位于月球赤道上空的轨道相比,鹊桥二号选择大倾角轨道更有利于( )A. 获得光照 B. 接近月面 C. 服务极区 D. 联系地球2. 地球上与鹊桥二号椭圆轨道的设计原理有关的地理现象是( )A. 太阳直射点回归 B. 北半球夏季更长C. 昼夜长短的变化 D. 南半球河流左偏【答案】1. C 2. B【解析】【1题详解】读图并结合材料分析可知,与月球赤道上空的轨道相比,在大倾角轨道上运行的中继通信卫星能够到达月球更高纬度地区的上空,并在远月点附近因速度慢可停留更长时间,从而更好地为月球南极样品采集提供服务,C正确:位于太空的卫星可以通过调整太阳能电池板的朝向获取最佳光照,与其所对应的月面纬度无关,A错误;在月球赤道上空也可以通过调整轨道高度来接近月面,B错误:在月球赤道上空联系地球与大倾角轨道上没有明显差异,D错误。

故选C2题详解】读图可知,中继卫星运行轨道的远月点位于月球南极上空,运用地球公转至远日点时的运动特征可知,当中继卫星运动到月球南极上空时速度慢,可以更长时间服务于月球南极的采样车北半球夏季更长,是因为北半球夏季时,地球处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运动速度慢,B正确:太阳直射点的回归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因为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绕日公转轨道是否为椭圆无关,AC错误;南半球河流左偏是地球自转的意义,D错误点睛】在很多情况下,月球都被认为是被真空环绕着与地球以及太阳系内其他的行星的大气层相比,月球的大气层是可以忽略不计的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于2024年4月25日20时58分57秒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最接近( )A. 13°N B. 8°S C. 15°N D. 15°S4. 相较于我国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基地,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优势在于( )①纬度高,自转线速度大 ②降水少,晴天多,能见度高③交通便利,适合大型运载火箭运输 ④地广人稀,便于航天器回收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答案】3. A 4. D【解析】【3题详解】4月25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动,经查证,该日太阳直射点最接近13°N,A正确,BCD错误。

故选A4题详解】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比文昌卫星发射基地纬度高,自转线速度小,①错误;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云量少,能见度高,便于航天器的追踪,②正确;与文昌发射基地相比,酒泉位于内陆,较为偏僻,交通不便利,文昌卫星发射基地邻近海洋,大型运载火箭可以利用船舶运输,运输的火箭直径不受限制,③错误;地广人稀,植被稀疏,视野开阔,便于火箭残骸及返回舱的回收,④正确点睛】卫星发射基地的选址一般是:低纬度,初速度大,节省燃料;人烟稀少,有建立禁区的可能;地势平坦开阔,地质结构稳定;良好的气象条件,晴天多,风速小,湿度低;良好的水质;交通便利;科学技术状况;其中,最关键最直接的因素是气象因素宋代诗人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描述了农民劳作的场景: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诗中描写的劳动场景与下列哪种地理现象密切相关( )A. 昼夜现象 B. 昼夜交替 C. 时差 D. 生物节律6. 诗中所描绘的地理现象的成因是( )A. 地球公转 B. 地球自转 C. 日地距离适中 D. 月的阴晴圆缺【答案】5. B 6. B【解析】【5题详解】依据诗中描述的劳动场景为白天耘田、夜晚搓麻绳,推断与昼夜交替现象有关,而不是昼夜现象,A错误,B正确;没有体现出地方时差异和生物节律,CD错误。

故选B6题详解】诗中所描绘的是昼夜交替现象,这种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与地球公转、日地距离和月相变化无关,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睛】地球的自转运动产生了昼夜交替、地方时差、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移;地球的公转运动导致了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第24届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2月20日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举行完成下面小题7. 在冬奥会期间,地球的公转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A. a B. b C. c D. d8. 在冬奥会期间,太阳直射点( )A. 位于北半球,向南移动 B. 位于北半球,向北移动C. 位于南半球,向南移动 D. 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答案】7 C 8. D【解析】【7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左侧地球位于夏至点,右侧地球为冬至点,上侧地球为春分点,下侧地球为秋分点在冬奥会期间为2022年2月4日-2月20日,地球位于冬至-春分之间,因此最接近图中cC正确,ABD错误,故选C8题详解】冬奥会期间为2022年2月4日-2月20日,此时位于冬至-春分之间,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

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的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在赤道上没有偏转下图为某一河段的剖面,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 此河流位于( )A. 南半球 B. 赤道上 C. 北半球 D. 回归线上10. 若此河流是一条自东向西流动的河流,它哪一岸的河堤需要特别加固( )A. 北岸 B. 南岸 C. 东岸 D. 西岸【答案】9. C 10. A【解析】【9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因此两岸的形态主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读图可知,该河段右岸受侵蚀更加明显,左岸泥沙沉积,说明地转偏向力偏向右,此段河流位于北半球,C正确,AB错误回归线有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D错误10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该河流位于北半球,若流向为自东向西,则北岸为右岸,易受河流侵蚀,河堤需要特别加固,A正确;南岸是沉积作用明显的一侧,自东向西流动的河流,东西岸不明显,BCD错误点睛】地球自转偏向力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球表面运动物体受到与其运动方向相垂直的力。

地转偏向力不会改变地球表面运动物体的速率(速度的大小),但可以改变运动物体的方向我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如图所示),视太阳从春分点出发,在黄道上每前进15°为一个节气完成下面小题11. 关于太阳周年运动轨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它是地球自转运动的反映 B. 它是地球公转运动的反映C. 它是太阳真实的运动轨道 D. 它是太阳每日的运行轨迹12. 下列相邻的节气间,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的是( )A. 春分到清明 B. 夏至到小暑 C. 秋分到寒露 D. 冬至到小寒【答案】11. B 12. B【解析】【11题详解】在地球上观察到太阳周年运动,反映了地球围绕太阳公转,B正确,C错;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昼夜交替,而24节气是季节变化的表现,A错误;太阳周年运动是从地球上观察的一年内的太阳的相对运动,D错误12题详解】7月初,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慢,夏至到小暑,最临近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慢,B正确;春秋分附近,地球公转速度均较快,冬至到小寒,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快,ACD错误点睛】地球公转线速度在不断变化,位于近日点(1 月初)时速度最快,位于远日点(7 月初)时速度最慢,其平均速度约为30千米/秒。

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同样是在不断变化的,近日点最大,远日点最小,其平均角速度约为1°/日地球在不停地自转,产生了若干地理现象下图为某半球地球自转运动示意图据此完成以下小题13. 若某日M地与N地同时日出,则( )A. 太阳直射北半球 B. M地出现极昼现象 C. 全球昼夜等长 D. N地日出东南方向14. 若N地日出时中时区时间为23时,则此时N地昼长约为( )A. 8小时 B. 10小时 C. 12小时 D. 16小时【答案】13. C 14. B【解析】【13题详解】读图,MN位于同一经线上,M地与N地同时日出,说明MN均位于晨线上,此时晨线与经线重合,该日为两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N地日出正东日落正西,C正确,排除ABD14题详解】读图,N地经度为120°E(东八区的中央经线),当中时区为23时,N地日出时间(东八区)=23+(8-0),即次日7时,昼长=(12-7)*2=10小时,B正确,排除ACD点睛】昼长=日落时刻-日出时刻=昼半球所占据的弧/15=(12:00-日出时刻)×2=(12:00+日落时刻)×2=24小时-夜长广州塔(23°06′N113°19′E)高600米,是我国第一高塔。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 一年中,广州塔日影最短长度及出现的次数分别是( )A. 0米1次 B. 300米1次 C. 0米2次 D. 300米2次16. 广州塔日影朝向正北时,北京时间最接近( )A. 12:00 B. 12:15 C. 12:30 D. 12:45【答案】15. C 16. C【解析】【15题详解】本道题主要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广州塔地理坐标为(23°06′N,113°19′E),位于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两次太阳直射机会,当太阳直射时,正午日影最短,为0米因此A、B、D排除,应选择C16题详解】当广州塔日影朝向正北时,此时太阳位于正南部,为当地时间正午12:00北京时间为120°E所在地方时,广州塔经度为113°19′E,因此两地时间差约为:7°×4=28分钟,因此东加西减原则,北京时间最接近12:30因此排除A、B、D,选择C点睛】据日出、日落时日影的朝向,推知太阳直射半球:若日出时物体的影子朝向西南方,日落时物体的影子朝向东南方,则说明太阳直射北半球;若日出时物体的影子朝向西北方,日落时物体的影子朝向东北方,则说明太阳直射南半球;若日出时物体的影子朝向正西方,日落时物体的影子朝向正东方,则说明太阳直射赤道。

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下图为某日地球昼夜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区域表示黑夜,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GOD为120°,其内的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