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校联盟2026届高三联合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和本试卷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周王朝热衷于将刻有铭文的青铜器分发给各地诸侯,但各诸侯国未能掌握铭文刻于青铜器的技术,未能创造出自己的青铜器铭文平王东迁后,这一状况发生极大改变这一变化反映出东周时期( )A. 王室衰微导致技术垄断体系瓦解B. 铁器牛耕推广了提升手工业水平C. 分封制崩溃引发了官僚体系变革D. 民族交流交融加强推动技术交流2. 云南的河泊所遗址中出土了大量两汉时期的简牍与封泥,内容包括司法文书、户版名籍等事务,其中所提到的地名或郡县名基本以当时的西南地区为主此外,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的无字简牍这反映了当时( )A. 西南地区生产技术落后 B. 王国问题基本得到解决C. 行政运转体系较成熟 D. 边疆与中原间交流频繁3. 南朝时期,御史中丞出行时享有“专道而行”特权,与尚书令分道互不避让,其余官员皆需停驻让道,甚至可弹劾皇太子以下违法者。
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A. 门阀士族对抗皇权膨胀 B. 官僚体系制衡机制成熟C. 君主强化中央集权体制 D. 寒人阶层打破政治垄断4. “以诗证史”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表所引唐诗中,能够作为史料用于直接佐证对应历史问题研究的一项是( )选项唐诗出处历史问题A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唐代市民生活与城市管理B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李白《永王东巡歌》唐代文人华夷观念的变化C胡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白居易《赠友》唐代租庸调制的执行情况D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刘沧《及第后宴曲江》唐代科举制的改革与发展A. A B. B C. C D. D5. 有学者对清朝进行研究,认为清朝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借鉴明代制度,设督抚,理藩院统辖蒙藏地区;完成西北、西南等边疆地区的统一,并调整国家机构;新疆、台湾建省,强化边疆治理请推测该学者的研究视角是( )A. 边疆治理 B. 官僚制度 C. 国家建构 D. 版图变迁6.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李贽“非名教之所羁络”,顾炎武则认为李贽“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同时期的王夫之也以“循礼”“秉礼”为“君子之道”,并主张严君子、小人之辨。
他们的思想主张( )A. 肯定了离经叛道的时代价值 B. 彰显了经世致用的精神追求C. 未突破传统思想羁绊与束缚 D. 向传统道德发起公开的挑战7. 《中法新约》某条款规定:“法国约明现与越南议改条约之内,决不插入妨碍中国威望体面字样,并将以前与越南所立各条约关涉东京者尽行销废该条款反映了( )A. 清政府通过外交手段维护了宗藩体制B. 中国在中法战争中不败而败主动求和C. 越南借外交斡旋部分维护了国家主权D. 传统朝贡体系面临近代国际法的冲击8. 据统计,近代中国1896年至1911年间的988种译书中,历史书籍占238种,世界历史占175种,其中以维新变法史、亡国史、革命史等类译作最为集中这反映了当时( )A. 清廷限制西方科技传播 B. 民众对封建制度的不满C. 列强对华文化侵略加深 D. 民主革命思想成为主流9. 1923年《前锋》杂志发文质问:“民国八年学生大运动的时候,国民党在什么地方?民国四年反对日本二十一条要求的运动中有没有国民党?”由此质问可知,当时国民党( )A 迷失了革命原则 B. 防范中国共产党 C. 对日本妥协退让 D. 反对群众性运动10. 1935年9月,爱国人士成舍我在上海主办《立报》,并在创刊词中特别强调“他们的大众化,是使报馆变成一个私人牟利的机关,而我们的大众化,却要准备为大众谋福利而奋斗,我们要使报馆变成一个不具形式的大众公园和大众学校。
这一主张( )A. 促进了民众思想觉醒 B. 蕴含了时代价值追求C. 维护了大众基本利益 D. 推动了文化教育发展11. 据统计,1950年4月至10月,京、津、沪、汉四大城市面粉成交量增加45%,大米增加2.89倍,棉纱增加1.28倍,棉布增加1.33倍仅上海一地,10月份较5月份食米增加97%,面粉增加99%,棉纱增加2.26倍,煤增加1.64倍,食油17%,棉布则增加了近10倍这表明当时( )A. 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 B. 多重经济成分并存格局初步建立C. 私营工商业获得恢复与发展 D. 新生政府具有强大经济调控能力12. 如图为波斯国王大流士为宣扬自己的功业而镌刻的浮雕——贝希斯敦铭文铭文用当时帝国境内所通行的波斯文、埃兰文、巴比伦文等三种不同的楔形文字刻成作为历史的见证,它反映了( )A. 波斯帝国的中心地位 B. 区域文明的早期交流 C. 西亚地区的艺术繁荣 D. 两河流域的经济实力13. 中世纪早期,法兰克王国将巴黎的宫廷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培训中心”,各地贵族的子女纷纷前来学习王室需要的政治和文化知识加洛林王朝查理曼对萨克森贵族恩威并施这( )A. 有利于推动巴黎城市自治 B. 推动了法国民族国家的形成C. 侧面反映了西欧的政治分裂 D. 确保了西欧社会的和谐稳定14. “太阳王”路易十四在位期间(1643年—1715年),“国王之手”在法国盛行,即国王通过亲自用手触摸为病患“治疗”,被“治疗”者不仅感到治愈,还感到无上的光荣。
这一现象( )A. 体现了君权神权开始融合 B. 有利于民族认同观念的凝聚C. 反映了宗教改革运动成果 D. 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15. 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指出:“那并不是国际把工人推向罢工,相反,却是罢工把工人推向国际的队伍”这深刻揭示了第一国际( )A. 是国际工人运动的产物 B. 以建立工人政权为目标C. 是民族民主运动的成果 D. 以经济斗争为主要手段16. 独立后的非洲,初等教育的入学率由1965年的41%上升到1980年代中期的69%;中等教育的入学率由2%提高到14%,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也有很大的提升这反映了非洲( )A. 教育体系摆脱殖民色彩并趋于完善 B. 各国经济发展为教育提升提供保障C. 教育领域的发展契合民族振兴需求 D. 人口素质提升促使国际地位的提高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知识群体致力于“学术中国化”研究在史学研究中,他们立足于现实又着眼于未来清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解释中国历史演变的规律性;在哲学研究中,他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待传统文化,批判国民党的御用哲学家,产生不少大众化、通俗化的哲学作品;在文学艺术研究中,围绕文艺民族性、文艺现实主义和主观主义三大领域展开论争,建立了中国化的文艺理论体系。
而在延安,毛泽东于1938年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张——摘编自于文善、牛和平《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知识群体“学术中国化”研究特点与启示》,《历史教学问题》,2022年第4期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战时期“学术中国化”研究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18. 为考证秦初所置郡中是否含“洞庭郡”“苍梧郡”,某学习小组收集了以下史料阅读史料,完成下列要求类型文献记载文献说明文献来源传世文献(1)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书中没有列出三十六郡的名称;全书不见洞庭、苍梧郡名西汉司马迁《史记》(2)“三十六郡者,三川……黔中、长沙凡三十五,与内史为三十六郡”列举了司马迁所谓三十六郡的具体名称,其中并无“洞庭郡”与“苍梧郡”约公元5世纪,南朝裴骃《史记集解》出土文献(3)秦始皇“廿七年二月丙子朔庚寅,洞庭守礼(郡守)谓县啬夫……”2002年在湖南里耶出土大量秦简,多为官署档案,其中频繁出现“洞庭郡”“苍梧郡”等郡名,但不见黔中郡、长沙郡名摘编自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里耶秦简》(4)秦始皇“三十四年……及苍梧为郡九岁乃往岁田辨析以上史料,估算秦置“洞庭郡”和“苍梧郡”的时间,并对上述史料的矛盾之处提出至少一种合理解释。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元代体育娱乐项目与管理地域内容上都及周边摔跤、骑射、马球、打石阿(一种投射运动)、鹿棋(模拟狗鹿争斗的棋类游戏)等大都及周边竞技艺:如围棋、象棋、双陆棋等;竞技巧:有捶丸(以杖击球入穴的运动)、马球、踢气毬、打秋千等;智力游戏:如顶针续麻、拆白道字(文人拆字游戏);助兴游戏:如行酒令、猜枚、藏钩、投壶等等;杂艺活动:斗鸡、斗雀、斗草等江南一带朝廷禁江南民持弓矢、挟弹弓、习角抵、竞渡(龙舟)等注:上都位于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据马杰华《元代体育治理研究》等整理材料二 “我国古时列射御于六艺,战国时角觝蹴鞠之风盛,习于战斗,亦犹希腊、罗马时也自秦汉以降,专制愈烈,重文轻武,深入人心,国民习为文弱,至今以病夫名于世界,则较欧洲中世之衰,殆有甚焉今日学堂日兴,奈何肩教育之任者,犹沿社会之旧习,而视体育为无足轻重之事,其亦不思之甚矣——1909年《教育杂志》所载《论学堂轻视体育之非》材料三 1908年,据直隶武清县(位于北京周边)的调查,本县14所小学堂中有12所开设了体操课调查者观摩了两所小学堂的体操课,其中一所“体操有纪律而少精神”,另一所“观其体操一小时,纪律整齐,精神活泼”。
1909年,据浙江松阳县的调查,本县13所学堂中有9所开设体操课,3所无体操课,另1所因乏教员,先设后停——摘编自董艳国《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兴起(1901-1911)》(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代体育运动呈现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中国古代体育运动由盛而衰的原因,并指出作者倡导体育教育的目的3)材料二作者认为当时教育工作者轻视体育,材料三的调查结果能否支持这一观点,并说明理由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民国时期出版期刊2万多种,涌现出了许多具有代表性和划时代意义的期刊以下为其中部分期刊刊名发行时间发行地点主导者/创办者备注东方杂志1904-1948上海、长沙、香港、重庆商务印书馆以“启导国民,联络东亚”为宗旨科学1915-1950上海留学青年创刊最早、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科学期刊,为我国第一本左起横排的书刊家庭1922-1922上海世界书局世界书局善于为迎合大众而出版通俗刊物向导1922-1927上海中共中央中共中央机关报时事月报1929-1944南京国民政府所刊文章大多数学术性较强,规格较高,并不空洞边事研究1934南京边事研究会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即组建成立边事研究会——摘编自王胡伟《民国时期上海都市家庭文化的建构——以家庭期刊为中心的探讨》等任选一种杂志,请你为该刊物设计栏目(至少设计3个栏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设计理由。
要求:写出栏目名称;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第6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