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药商品鉴别菊花

m****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853KB
约19页
文档ID:593316629
中药商品鉴别菊花_第1页
1/19

菊花(Dendranthemamorifolium•概述•菊花药品简述•菊花规格等级•菊花生药材鉴别•菊花采收后加工技术•菊花药用及应用•菊花生长管理•菊花相关诗句 菊花(Dendranthemamorifolium)多年生草本植物,菊科菊属,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出的名贵观赏花卉,也称艺菊,品种已达千余种菊花用扦插、分株、嫁接及组织培养等方法繁殖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中国菊花传入欧洲,约在明未清初开始中国人极爱菊花,从宋朝起民间就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会古神话传说中菊花又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中国历代诗人画家,以菊花为题材吟诗作画众多,因而历代歌颂菊花的大量文学艺术作品和艺菊经验,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名谱佳作,并将流传久远 •药名:菊花 汉语拼音:ju hua 英文名:Chrysanthemum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 Tzvel.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 科属分类:菊科 功效分类:解表药;清热解毒药 别名:节华、日精、女节、女华、女茎、更生、周盈、傅延年、阴成、甘菊、真菊、金精、金蕊、镘头菊、簪头菊、甜菊花、药菊。

性味:味甘;苦;性微寒 归经:归肺经;肝经 功能: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消肿 主治:外感风或风温初起;发热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疔疮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或泡茶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药用菊花以河南、安徽、浙江、栽培最多 •药材基源:为区科植物菊的头状花序 采收储藏:11月初开花时,待花瓣平展,由黄转白而心略带黄时,选晴天露水干后或午后分批采收,这时采的花水分少,易干燥,色泽好,品质好采下鲜花,切忌堆放,需及时干燥或薄摊于通风处加工方法因各地产的药材品种而不同;阴干,适用于小面积生产,待花大部开放,选晴天,割下花枝,捆成小把,县员通风处,经30-40d,待花干燥,后摘下,略晒;晒干,将鲜菊花薄铺蒸笼内,厚度不超过3朵花,待水沸后,将蒸笼置锅上蒸3-4min,倒至晒具内晒干,不家翻动;烘干,将鲜菊铺于烘筛上,厚度不超过3cm,用60℃炕干 炮制方法: 菊花:拣净叶梗、花柄及泥屑杂质 菊花炭:取拣净的菊花,置锅沟炒至焦褐黄色,但须存快,喷洒清水取出晒干 •菊花 - 用药禁忌•1、 《本草汇言》 :气虚胃寒,食少泄泻之病,宜少用之。

2、凡阳虚或头痛而恶寒者均忌用•菊花 - 中药化学成分•花含挥发油,成分主要为龙脑(borneol),樟脑(camphor),菊油环酮(chrysanthenone),还含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7-glucoside),大波斯菊甙(cosmosiin)即芹菜素-7-O-葡萄糖甙(apigenin-7-O-glucoside),刺槐甙(acacetin-7-Orhamnoglucoside),芹菜素(apigenin),芹菜素-7-O-鼠李葡萄糖甙(apigenin-7-O-rhamnoglucoside),刺槐素-7-O-葡萄糖甙(acacetin-7-O-glucoside)槲皮素-3-O-半乳糖甙(isorhamnetin-3-O-galactoside),木犀草素-7-O-鼠李葡萄糖甙(luteolin-7-O-galactoside),木犀草素-7-O-鼠李葡萄糖甙(luteolin-7-O-rhamnogside),木犀草素(luteolin),β-榄香烯(β-elemene),百里香酚(thymol),二十一烷(heneicosane),二十三烷(tricosa-ne),二十六烷(hexacosane),以及糖类和氨基酸 •生长环境生长环境喜光,为典型的短日照植物,人工控制光照时间,可以提早或延迟开花。

性喜凉爽气候其生长最适温度为18-25℃,忌高温有一定的耐寒性,其中尤以小菊类耐寒性更强部分品种在华北地区可露地越冬,在东北地区可覆盖越冬适宜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忌积涝及连作 •菊花 •一等 干货菊花头较小,圆形,花瓣密、白色花蒂绿色,花心小,淡黄色,均匀不散朵,体轻、质柔软气芳香,味甘微苦无枝叶、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 干货花头较小,圆形色白,花心淡黄色,朵欠均匀气芳香,味甘微苦无枝叶、杂质、虫蛀、霉变   三等 干货花头小,圆形白色,花心淡黄色,朵不均匀气芳香,味甘微苦间有散瓣无枝叶、杂质、虫蛀、霉变 •亳菊花  •一等 干货呈圆盘或扁扇形花朵大、瓣密、肥厚、不露心,花瓣长宽、白色,近基部微带红色体轻,质柔软气清香,味甘微苦无散朵、枝叶、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 干货呈圆盘或扁扇形花朵中个,色微黄,近基部微带红色气芳香,味甘微苦无散朵、枝叶、杂质、虫蛀、霉变   三等 干货呈圆盘或扁扇形花朵小,色黄或暗间有散朵叶棒不超过5%,无杂质、虫蛀、霉变 •滁菊花 •一等 干货呈绒球状或圆形(多为头花),朵大色粉白,花心较大,黄色气芳香,味甘微苦不散瓣,无枝叶、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 干货呈绒球状圆形(即二水花)朵均匀,不散瓣无枝叶、杂质、虫蛀、霉变   三等 干货呈绒球状,朵小,色次(即尾花)间有散瓣、并条,无杂质、虫蛀、变质•   杭白菊 •一等 干货蒸花呈压缩状朵大肥厚,玉白色花心较大,黄色气清香,味甘微苦无霜打花、浦汤花、生花、枝叶、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 干货蒸花呈压缩状花朵厚,较小,玉白色,心黄色,气清香,味甘微苦无霜打花、浦汤花、枝叶、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 干货蒸花呈压缩状花朵小,玉白色,心黄色气清香,味甘微苦间有不严重的霜打花、浦汤花无枝叶、杂质、虫蛀、霉变 •  •贡菊花• 一等 干货花头较小,圆形,花瓣密、白色花蒂绿色,花心小,淡黄色,均匀不散朵,体轻、质柔软气芳香,味甘微苦无枝叶、杂质、虫蛀、霉变.二等 干货花头较小,圆形白色,花心淡黄色,朵欠均匀气芳香,味甘微苦无枝叶、杂质、虫蛀、霉变 三等 干货花头小,圆形白色,花心淡黄色,朵不均匀气芳香,味甘微苦间有散瓣无枝叶、杂质、虫蛀、霉变 •汤菊花 •一等 干货蒸花呈压缩状朵大肥厚,色黄亮气清香,味甘微苦无严重的霜打花和浦汤花、生花、枝叶、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 干货蒸花呈压缩状。

花朵小,较瘦薄,黄色气清香,味甘微苦间有霜打花和浦汤花无黑花、枝叶、杂质、虫蛀、霉变 •药菊 •怀菊、一等 干货呈圆盘或扁扇形,朵大,瓣长、肥厚川菊、资菊),花黄白色,间有浅红或棕红色质松而柔气芳香,味微苦无散朵、枝叶、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 干货呈圆盘或扁扇形朵较瘦小,色泽较暗间有散朵无杂质、虫蛀、霉变 •1、亳菊:  一等:呈圆盘或扁扇形花朵大、瓣密、肥厚、不露心,花瓣白色,近基部微带红色体轻,质柔软,无散朵、枝叶 二等:花朵中大,色微红,近基部微带红色,余同一等 三等:花朵小,色黄或暗音有散朵,叶梗不超过5%,余同二等  •2、滁菊:  一等:呈绒球状或圆形(多为头花),朵大、色粉白、花心较大、黄色不散瓣,无枝叶 二等:呈绒球状圆形(即二水花),色粉白朵均匀,余同一等 三等:呈绒球状,朵小,色次(即尾花)间有散瓣、并条,余同一等  •3、贡菊:  一等:花头较小,圆形,花瓣密,白色花蒂绿色,花心小,淡黄色,均匀不散朵,体轻,质柔软 二等:花心淡黄色,朵欠均匀,余同一等三等:花头小,朵不均匀,间有散瓣,余同一等  •4、杭白菊: 一等:蒸花呈硬度缩状朵大肥厚,玉白色花心较大,黄色,无霜打花、浦汤花、生花枝叶。

二等:花朵厚,较小、余同一等三等:花朵小,间有不严重的霜打花和浦肠花,余同一等  •5、药菊:(怀菊、川菊) 一等:呈圆盘或扁扇形朵大、瓣长、肥厚花黄白色,间有淡红或棕红色质松而柔无散朵、枝叶、杂质 二等:朵较瘦小,色较暗,间有散朵,余同一等菊花出口以杭菊为主,分甲、乙两级 •性状鉴别性状鉴别•1、毫菊 头状花序倒圆锥形或圆筒形,有时稍压扁呈房形,直径1.5-3cm总苞碟状,总苞片3-4层,卵形椭圆形,草质,黄绿色或褐绿色,外被柔毛,边缘膜质,花托半球形,无托片或托毛舌状花数层,雌性,位于外围,类立色,劲直,上举,纵向折缩,散生金黄色腺点;管状花多数,两性,位于中央,为舌状花所限藏,黄色,先端5齿裂瘦果不发育,无冠毛体轻,质柔润,干时松脆气清香,味甘、微苦  •2、滁菊 不规则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5-2.5cm舌状花白色,不规则扭曲,内卷,边缘皱缩,有时可见淡褐色腺点;管状花大多陷藏  •3、贡菊 扁球形或不规则球形,直径1.5-2.5cm舌状花白色或类白色,斜升,部反折,边缘稍内卷而皱缩,通常无腺点;管状花少,外露  •4、杭菊 碟形或扁球形,直径2.5-4cm,常数个相连成片舌状药类白色黄色,平展或微折叠,彼此粘连,能常无腺点;管状花多数,外露。

  以花朵完整不散瓣、色白(黄)、香气浓郁、无杂质者为佳 •显微鉴别显微鉴别•粉末特征:黄棕色,气清香 ① 花粉粒黄色,类圆形,直径22-38μm,有3孔沟,表面有刺,刺长3.4-7μm,每裂片4-5刺 ② 花冠表皮细胞表面以垂周壁波状弯曲,表面有微细致密的角质纹理 ③ 苞片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表面有稍粗的角质纹理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3-6个 ④ 花柱及柱头碎片的边缘细胞呈绒毛状突起 ⑤ T形毛少见,大多碎断,顶端细胞长大,基部2-5细胞 ⑥ 腺毛少见头部鞋底形,4、6或8人细胞,两两相对排列,长径32-127μm,短径22-74μm,外被角质层此外,有药隔顶端附属物及基部细胞、花粉囊内壁细胞、分泌道、纤维、子房表皮细胞等 菊花采收后加工技术  •一、采收•一般于霜降至立冬采收以管状花(即花心)散开2/3时为采收适期,若将全部开放的花朵采下后加工质量差采收菊花要选晴天露水干后进行,否则容易腐烂、变质、色逊、质差•二、加工•菊花品种繁多,各地均有独特的传统加工方法1.亳菊•在花大部分盛开齐放、花瓣普遍洁白时,连茎秆割(折)下,分二、三次收完扎成小捆,倒挂于通风干燥处晾干3至4周,不能曝晒,否则香气差。

干燥快的色白,干燥慢的为淡黄色,至花有八成干时,即可将花摘下,置熏房内用硫磺熏白熏后再摊晒1天即可干燥然后装入木板箱或竹篓,内衬牛皮纸,1层菊花一层纸相间压实贮藏一般亩产50千克,高产达150千克•2.滁菊•菊花采后阴干、熏白,晒至六成干时,用竹筛将花头筛成圆球形,再晒至全干即成晒时切忌用手翻动,可用竹筷轻轻翻动晾晒•3.贡菊•菊花采后置烘房内烘焙干燥,以无烟的木炭作燃料烘房温度控制在40至50℃之间烘时将贡菊摊在竹帘上,当第1轮菊花烘至九成干时,再转为第2轮第2轮的温度较第1轮低,约30至40℃当花色烘至象牙白时,即可从烘房内取出,再置通风干燥处阴至全干此法加工菊花,清香而有甘味,花色鲜艳而又洁白,且挥发油损失甚少,较晒熏、蒸法加工质量为好尤其是采用硫磺熏蒸,菊花被硫和硫化物污染,严重影响药菊的质量和卫生 菊花 - 应用及药用 •菊花为园林应用中的重要花卉之一,广泛用于花坛、地被、盆花和切花等被山西省太原市作为市花菊花除具有观赏价值外,还是一种实用植物实用菊包括食用菊、茶用菊和药用菊等•食用菊食用菊,,主要品种有蜡黄、细黄、细迟白、广州红等,广东为主要产地这些食用菊主要作为酒宴汤类、火锅的名贵配料,流行、畅销于港澳地区。

菊花脑,则为江苏南京地区老百姓喜爱的菜蔬,通常用于作汤或炒食,具有清热明目之功效•茶用菊茶用菊,,主要有浙江杭菊、河南怀菊、安徽滁菊和亳菊茶用菊经窨制后,可与茶叶混用,亦可单独饮用饮用茶用菊泡出的茶水,不仅具有菊花特有的清香,且可去火、养肝明目•药用菊药用菊,,主要有黄菊和白菊,还有安徽歙县的贡菊、河北的泸菊、四川的川菊等上面提到的茶菊亦可列入药用区为之中药用菊具有抗菌、消炎、降压、防冠心病等作用•还有野菊花也有药用价值,野菊花别名野黄菊花、苦薏 、山菊花、甘菊花•多年生草本,高达1m茎基部常匍匐,上部多分枝叶互生,卵状三角形或卵状椭圆形,长3~9cm,羽状分裂,裂片边缘有锯齿,两面有毛,下面较密;叶柄下有明显的假托叶头状花序直径2~2.5cm,排成聚伞状;总苞半球形,总苞片4层,边缘膜质,外层椭圆形;花小,黄色,边缘舌状,先端3浅裂,雌性;中央为管状花,先端5裂,两性花期9~11月,果期10~11月生于路旁、山坡、原野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采制 秋、冬季花初开放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花序呈类球形,直径0.3~1cm,棕黄色总苞由4~5层苞片组成舌状花一轮,黄色,皱缩卷曲;管状花多数,深黄色。

体轻气芳香,味苦 菊花生长管理•菊花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风姿绰约,色彩瑰丽,美不胜收盆栽菊花以株形矮壮、花大色艳、脚叶不脱为佳,如果植株过高,则影响观赏效果要使菊花矮化,可采取以下措施:1、新翻土地,浇透水,给足肥,用新高脂膜600——800倍液喷雾土壤表面,可给地面保肥保墒防水分蒸发、防晒抗旱、保温防冻、防土层板结,窒息和隔离病虫源2、浅插浅栽: 浅插既可避免高温、干燥的影响,提高扦插成活率,又可降低菊花的高度扦插1个月后,可进行第一次移栽移栽时要浅栽,以防水分和养分过多导致植株徒长幼苗移栽后,喷施新高脂膜,可有效防止地上水分不蒸发,苗体水分不蒸腾,隔绝病虫害,缩短缓苗期,快速适应新环境,健康成长3、控制水肥:培育株矮花大的菊花,在水肥管理上必须按“前控后促”的原则进行,即在营养生长期要扣水扣肥,以防徒长,达到植株矮化的目的4、在营养生长后期和孕蕾开花期要增加浇水、施肥、除草,喷施花朵壮蒂灵,可促使花蕾饱满强壮、花瓣肥大、花色艳丽、花香浓郁、花期延长 •4.杭菊•杭菊花加工采用烧柴的小灶蒸花的办法铁锅外缘直径50多厘米,把菊花铺放在蒸花盘内(蒸花盘用竹篾编成,周边斜上,添约5厘米,上缘直径约37至39厘米),厚约3厘米,过厚不易蒸好。

锅水烧开后,放入2至3只蒸花盘,上盖木锅盖蒸花火力要猛而均匀,每蒸一次加一次热水锅水不宜过多,以免水沸到蒸花盘,影响菊花质量蒸的时间约4至4.5分钟,过生过熟过头成“湿腐状”,不易晒干;蒸的时间过短,则出现生花,刚出笼时花瓣不贴伏,颜色灰白,经风一吹则成红褐色过久花熟都影响质量蒸好的菊花放在竹帘上晒,菊花未干不要翻动,晚上收进室内不能压,晒3天后翻身一次,约晒6-7天后,收起贮藏数天以后再晒1-2天,花心完全变硬即可贮藏 菊花 - 相关诗句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唐·黄巢《咏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唐·杜甫《云安九日》: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唐·白居易《咏菊》: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