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17 诗词五首诗词五首水调歌头水调歌头一、新课引入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水调歌头?终究有何魅力呢?二、新课讲解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二、新课讲解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丙辰〔1076年〕中秋节当时作者41岁,被贬为密州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而他的弟弟苏辙〔子由〕也因与变法派意见不合,远在济南,此时兄弟二人已有六七年不曾相见,他心情抑郁不欢但作者没有因此梦想超脱尘世,而是热爱着人间的现实生活他认为,一个人一生很难十全十美,只要大家都能在月光下过得很好,也就可以了二、新课讲解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水调歌头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quèqióngqǐchán juān二、新课讲解疏通大意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场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现在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以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安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二、新课讲解深入探究小序局部有什么作用?小序交代了写作时间、背景和写作目的——思念弟弟子由二、新课讲解深入探究上阕主要写了什么?词的上阙——对月饮酒作者从对月的奇思遐想下笔,先写饮酒赏月,流露出作者内心郁抑、苦闷而向往天上、超脱尘世的心绪。
但又不堪月宫孤寂清寒而眷恋人间,于是在月下翩然起舞,陶然自乐,因而想到天上哪有人间这样的乐趣终于战胜了超尘出世的消极念头,从梦想中回到了现实中在这里作者写出了新鲜的意境,表现了作者特有的艺术才能二、新课讲解深入探究怎样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我欲乘风归去〞,明白地说出了他的这种矛盾的意念他梦想忘掉一切,使精神有所寄托,可是他又顾虑“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未能忘情于现实在这时,天上和人间,梦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两方面都吸引着他,使他处在极度的矛盾之中二、新课讲解深入探究“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月下慢慢起舞,虽然只有清影随人,但也令词人陶醉这境遇没有天上的高寒,却有人间的温暖何似在人间〞是词人“起舞弄清影〞的感受这时作者的思想从天上的幻境回到了地上的现实,表现了作者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热爱,也显示了他积极的人生态度二、新课讲解深入探究下阕主要写了什么?词的下阙——对月怀人作者逃避现实的思想一经否认,对亲人的思念就更加深切当月光悄悄转过红色的楼阁,穿过窗口,照着房中未能入眠的人时,作者由赏月而怨月:月亮,你为何偏在人们别离之时圆呢?这岂不加深了人们的离愁吗?最后,从月有阴晴圆缺的自然规律联想到人有悲欢离合也是难免的,进而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把全词推进到一个更高的意境,表现出作者旷达、乐观的精神。
二、新课讲解深入探究作者对人生的感悟表达在哪些词句上?你如何理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词人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诗人借中秋明月抒发感情,借骨肉离情表达出全缺观念全〞是理想境界的现象,“缺〞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一轮光辉灿烂的明月,从篇始照到篇终,从现实生活照到理想世界作者虽有犹豫,并无悲哀;虽有怨恨,并无颓唐表达了苏轼豁达的心胸与乐观的心态二、新课讲解深入探究体会“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内涵人生的聚散离合如明月的阴晴圆缺一样,并非人力所能左右,这是人生无法摆脱的遗憾,既然如此就不必伤悲,在这里作者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出一种普遍而深刻的道理,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同时表达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乐观精神,以及美好的祝愿——希望人人年年平安,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享美好的月光三、归纳小结这首词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去与入世的矛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态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梦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四、强化训练 1.“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是: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情感是: 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句: 4.词中最富有哲理的一句是: 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乐观旷达的情怀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五、布置作业美好的诗词意境总能引发人们无穷的创造试发挥想象力,根据这首词的内容画一幅简笔画或编一段舞蹈或创造一幅书法作品或制作电脑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