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修辞手法(上) •【什么是修辞手法?】•修辞手法: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式或方法 初中阶段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顶真等••本讲重点: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中考真题:•⒈请你指出下面广告语运用的修辞方法• ⑴显然刚被飞利浦吻了一下剃须刀广告)• ⑵彩蝶纷飞,多姿多彩(手帕广告)• ⑶眼睛一眨,东海岸变成西海岸航空公司广告)•【比喻】•(一)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恰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二)结构•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三)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①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②表示揣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③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儿•④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2.甲乙之间必须有恰似点•(四)比喻的种类• 1.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如“像、似、仿佛、犹如” 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配合• 典型形式:甲像乙•例: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 典型形式:甲是乙• 例:孩子们是祖国的花朵 • 3.借喻•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例:他摇曳着一头的蓬草,冲出门外去上学去了•4.博喻• 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淳;低低的,轻轻的,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五)比喻的作用•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4.化冗长为简洁 • 生动形象•【比拟】•(一)概念•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和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两种形式 •(二)种类•1.拟人•例: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2.拟物•例: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三)比拟的作用• 1.色彩鲜明; • 2.描绘形象; • 3.表意丰富 • 生动形象•【借代】•(一)概念•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二)借代的种类•1.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例:四眼儿对着窗外沉思了一会儿•2.具体代抽象例:枪杆子里面出政权•3.专名代泛称例: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4.形象代本体例: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5.部分代整体例: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三)借代的作用•1.以简代繁;•2.以实代虚;•3.以奇代凡;•4.以事代情•【夸张】•(一)概念•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二)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二)种类•夸张可分为三类: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例: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例: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三)夸张的作用•1.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2.烘托气氛,创造气氛;•3.增强联想;增强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