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植物地理学绪论课件

M****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7.27MB
约77页
文档ID:591388428
植物地理学绪论课件_第1页
1/77

植物地理学Phytogeography Email: Email: : 57127314 : 57127314 手手手手 机机机机: 18166191980: 18166191980 植物地理学植物地理学Phytogeography引引 言言0.1 概念概念0.2 研究内容研究内容0.3 植物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植物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0.4 植物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植物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0.5 植物地理学的作用与地位植物地理学的作用与地位 植物地理学植物地理学 Phytogeography0.1 概念植物地理学(Phytogeography, Geobotany)是研究生物圈中各种植物和各种植被的地理分布规律、生物圈各结构单元(各地区)的植物种类组成、植被特征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是地理学和植物学的交叉学科 0.2 研究内容研究内容经经过过200多多年年的的发发展展,,《《植植物物地地理理学学》》的的研研究究内内容逐步完善并逐渐分化成出独立的学科容逐步完善并逐渐分化成出独立的学科Ø区系植物地理学区系植物地理学Ø生态植物地理学生态植物地理学Ø历史植物地理学历史植物地理学此此此此外外外外,,,,还还还还有有有有::::生生生生态态态态地地地地球球球球植植植植物物物物学学学学ecological ecological geobotanygeobotany、、、、实实实实验验验验地地地地植植植植物物物物学学学学experimental experimental geobotanygeobotany、、、、森森森森林林林林地地地地植植植植物物物物学学学学forest forest geobotanygeobotany和和和和指指指指示示示示地植物学地植物学地植物学地植物学indicative geobotanyindicative geobotany等。

等 ((((1 1)区系植物地理学(植物种属地理))区系植物地理学(植物种属地理))区系植物地理学(植物种属地理))区系植物地理学(植物种属地理) 是研究各种植物分布规律、各地区植物区系的种是研究各种植物分布规律、各地区植物区系的种是研究各种植物分布规律、各地区植物区系的种是研究各种植物分布规律、各地区植物区系的种类组成和形成原因的科学类组成和形成原因的科学类组成和形成原因的科学类组成和形成原因的科学 一个地区内所有植物种类的总称一个地区内所有植物种类的总称一个地区内所有植物种类的总称一个地区内所有植物种类的总称——植物区系植物区系植物区系植物区系((((FloraFlora))))2 2)生态植物地理学)生态植物地理学)生态植物地理学)生态植物地理学 也叫植被地理也叫植被地理也叫植被地理也叫植被地理 ,它研究各地区植被的结构、动态,它研究各地区植被的结构、动态,它研究各地区植被的结构、动态,它研究各地区植被的结构、动态和分布规律,以及外界环境因素对植物的影响和分布规律,以及外界环境因素对植物的影响和分布规律,以及外界环境因素对植物的影响。

和分布规律,以及外界环境因素对植物的影响 一个地区内所有植物群落共同形成植物覆被层,一个地区内所有植物群落共同形成植物覆被层,一个地区内所有植物群落共同形成植物覆被层,一个地区内所有植物群落共同形成植物覆被层,称为称为称为称为植被(植被(植被(植被(VegetationVegetation)))) ((((3 3)历史植物地理学)历史植物地理学)历史植物地理学)历史植物地理学 历史植物地理学研究植被的时间发展规律,通过历史植物地理学研究植被的时间发展规律,通过历史植物地理学研究植被的时间发展规律,通过历史植物地理学研究植被的时间发展规律,通过研究植物分布的时空演变规律,了解气候变化、构造研究植物分布的时空演变规律,了解气候变化、构造研究植物分布的时空演变规律,了解气候变化、构造研究植物分布的时空演变规律,了解气候变化、构造运动、海平面上升、人类活动等对植物分布区的扩张运动、海平面上升、人类活动等对植物分布区的扩张运动、海平面上升、人类活动等对植物分布区的扩张运动、海平面上升、人类活动等对植物分布区的扩张收缩和群落植被波动等的相互影响,从而揭示植物时收缩和群落植被波动等的相互影响,从而揭示植物时收缩和群落植被波动等的相互影响,从而揭示植物时收缩和群落植被波动等的相互影响,从而揭示植物时空分布与环境演变的关系。

空分布与环境演变的关系空分布与环境演变的关系空分布与环境演变的关系 0.3 植物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植物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植植植植物物物物地地地地理理理理学学学学属属属属于于于于自自自自然然然然地地地地理理理理学学学学的的的的分分分分支支支支学学学学科科科科,,,,常常常常与与与与动动动动物物物物地地地地理理理理学学学学((((ZoogeographyZoogeography))))合合合合称称称称为为为为生生生生物物物物地地地地理理理理学学学学((((biogeographybiogeography)与植物地理学关系密切的相邻学科与植物地理学关系密切的相邻学科Ø自然地理的各个分支学科自然地理的各个分支学科自然地理的各个分支学科自然地理的各个分支学科:地质学、水文学、气候学、:地质学、水文学、气候学、:地质学、水文学、气候学、:地质学、水文学、气候学、土壤学,等等土壤学,等等土壤学,等等土壤学,等等Ø植物学植物学: :植物学从植物或植物群落的特性方面研究植物分布;植物学从植物或植物群落的特性方面研究植物分布;植物学从植物或植物群落的特性方面研究植物分布;植物学从植物或植物群落的特性方面研究植物分布;地理学将植被作为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重要组分,是鉴别区域地理学将植被作为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重要组分,是鉴别区域地理学将植被作为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重要组分,是鉴别区域地理学将植被作为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重要组分,是鉴别区域特征、进行自然区划的不可缺少的参量。

特征、进行自然区划的不可缺少的参量特征、进行自然区划的不可缺少的参量特征、进行自然区划的不可缺少的参量Ø生态学生态学生态学生态学:::: 植物地理学及相关学科n n动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Zoogeography):(Zoogeography):主要研究动物在地球主要研究动物在地球上的分布以及分布的方式和规律一般可分为生态动上的分布以及分布的方式和规律一般可分为生态动物地理学和历史动物地理学物地理学和历史动物地理学 n n生物地理学(Biogeography)(Biogeography)::Biogeography is Biogeography is the study of the past and present geographic the study of the past and present geographic distributions of plants and animals and other distributions of plants and animals and other organismsorganismsn n生态学生态学(Ecology):(Ecology):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边缘、交叉学科?如何理解? 0.4 植物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植物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1)中国古代关于植物地理学的零星认识山有榛,隰有苓:榛子生长在高山上,赤药生长在低地方;山有枢,隰有榆……山有漆,隰有栗:山上分布有刺榆,低地分布有榆树……山上分布漆树,低地分布栗树;阪有桑,隰有杨:坡上有桑树,低地有杨树 《《诗经诗经》》(周代,公元前(周代,公元前1066-4031066-403年年) ) u《《《《本本本本草草草草纲纲纲纲目目目目》》》》((((明明明明代代代代李李李李时时时时珍珍珍珍,,,,1518-1593)1518-1593) ,,,,就就就就植植植植物物物物与与与与水水水水分分分分的的的的关关关关系系系系而而而而言言言言,,,,在在在在中中中中有有有有不不不不少少少少记记记记载载载载,,,,“ “三三三三棱棱棱棱多多多多生生生生荒荒荒荒废废废废坡坡坡坡池池池池湿湿湿湿地地地地" ",,,, " "菖菖菖菖蒲蒲蒲蒲凡凡凡凡五五五五种种种种,,,,生生生生于于于于池池池池泽泽泽泽" ",,,,等等等等等等等等。

李李李李时时时时珍珍珍珍还还还还按按按按植植植植物物物物生生生生长长长长环环环环境境境境来来来来分分分分类类类类植植植植物物物物,,,,例例例例如如如如在在在在草草草草部部部部之之之之下下下下,,,,他他他他分分分分为为为为" "山山山山草草草草" "、、、、" "隰隰隰隰草草草草" "、、、、" "水水水水草草草草" "、、、、" "石石石石草草草草" ",,,,显显显显而而而而易易易易见见见见这主要是按环境水分状况来划分植物的这主要是按环境水分状况来划分植物的这主要是按环境水分状况来划分植物的这主要是按环境水分状况来划分植物的u《《《《左左左左传传传传》》》》((((公公公公元元元元前前前前722-722-前前前前453453)))),,,,“ “松松松松柏柏柏柏之之之之下下下下,,,,其其其其草草草草不殖不殖不殖不殖” ”意思是在松柏林下,草长得不好,不繁茂意思是在松柏林下,草长得不好,不繁茂意思是在松柏林下,草长得不好,不繁茂意思是在松柏林下,草长得不好,不繁茂 uu《《《《晏晏晏晏子子子子春春春春秋秋秋秋· ·杂杂杂杂下下下下之之之之十十十十》》》》((((晏晏晏晏婴婴婴婴,,,,????~ ~公公公公元元元元前前前前500500年年年年))))::::“ “婴婴婴婴闻闻闻闻之之之之::::橘橘橘橘生生生生淮淮淮淮南南南南则则则则为为为为橘橘橘橘,,,,生生生生于于于于淮淮淮淮北北北北则则则则为为为为枳枳枳枳,,,,叶叶叶叶徒徒徒徒相相相相似似似似,,,,其其其其实实实实味味味味不不不不同同同同。

所所所所以以以以然然然然者者者者何何何何????水水水水土土土土异异异异也也也也” ”这这这这是是是是关关关关于于于于温温温温度度度度、、、、土土土土壤壤壤壤等等等等引引引引起起起起植植植植物物物物变变变变异异异异的的的的思思思思想想想想在在在在我我我我国国国国文文文文献献献献中中中中的的的的较较较较早早早早记记记记录录录录实实际际上上橘橘和和枳枳是是不不同同的的物物种种,,橘橘Citrus reticulataCitrus reticulata属于柑橘属,枳属于柑橘属,枳Poncirus trifoliataPoncirus trifoliata属于枳属)属于枳属)uu《《《《岭岭岭岭表表表表录录录录异异异异》》》》((((列列列列恂恂恂恂,,,,公公公公元元元元904904年年年年))))中中中中提提提提到到到到,,,,“ “广广广广州州州州地地地地热热热热,,,,种种种种麦麦麦麦则则则则苗苗苗苗而而而而不不不不实实实实” ” “地地地地热热热热” ”就就就就是是是是温温温温度度度度太太太太高高高高的的的的意意意意思思思思因因因因为为为为麦麦麦麦类类类类发发发发育育育育早早早早期期期期需需需需要要要要经经经经过过过过一一一一低低低低温温温温时时时时期期期期进进进进行行行行“ “春春春春化化化化” ”,,,,“ “春春春春化化化化” ”以以以以后后后后,,,,才才才才能能能能过过过过渡渡渡渡到到到到开开开开花花花花结结结结实实实实,,,,否否否否则则则则就就就就只只只只长长长长苗苗苗苗不不不不结结结结实实实实。

列列列列恂恂恂恂在在在在这这这这里里里里明明明明确确确确注注注注意意意意到到到到温温温温度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度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度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度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我我我我国国国国古古古古代代代代对对对对于于于于植植植植物物物物地地地地理理理理现现现现象象象象已已已已有有有有许许许许多多多多观观观观察察察察和和和和记记记记录录录录,,,,可可可可惜惜惜惜没没没没有有有有总结形成系统的理论总结形成系统的理论总结形成系统的理论总结形成系统的理论 ((2)西方古代的植物地理学研究)西方古代的植物地理学研究uu萌芽阶段萌芽阶段萌芽阶段萌芽阶段 ØØ提提提提奥奥奥奥夫夫夫夫拉拉拉拉斯斯斯斯特特特特( (古古古古希希希希腊腊腊腊学学学学者者者者TheophrastusTheophrastus,,,,公公公公元元元元前前前前372-287372-287年年年年,,,,亚亚亚亚里里里里斯斯斯斯多多多多德德德德的的的的学学学学生生生生) )发发发发现现现现植植植植被被被被的的的的地地地地理理理理变变变变化化化化,,,,他他他他于于于于公公公公元元元元前前前前334-332334-332年年年年远远远远征征征征印印印印度度度度,,,,观观观观察察察察到到到到不不不不同同同同的的的的地地地地方方方方有有有有不不不不同同同同的的的的植植植植被被被被,,,,并并并并把把把把这这这这些些些些观观观观察察察察记记记记述于述于述于述于" "植物历史植物历史植物历史植物历史" "和和和和" "关于植被的论文关于植被的论文关于植被的论文关于植被的论文" "二书中。

二书中ØØ 中中中中世世世世纪纪纪纪,,,,提提提提奥奥奥奥夫夫夫夫拉拉拉拉斯斯斯斯特特特特的的的的地地地地理理理理观观观观念念念念完完完完全全全全被被被被遗遗遗遗忘忘忘忘,,,,当当当当时时时时的的的的“ “科科科科学学学学” ”还在证明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植被的相同性还在证明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植被的相同性还在证明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植被的相同性还在证明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植被的相同性ØØ十十十十八八八八世世世世纪纪纪纪,,,,关关关关于于于于植植植植物物物物的的的的地地地地理理理理分分分分布布布布的的的的思思思思想想想想又又又又重重重重新新新新出出出出现现现现于于于于科科科科学学学学文文文文献献献献中 uu 学科形成阶段学科形成阶段学科形成阶段学科形成阶段 ØØ 亚亚历历山山大大· ·洪洪保保德德((17691769~~18591859))为为植植物物地地理理研研究究成成为为一一门门科科学学奠奠定定了了基基础础在在洪洪保保德德以以前前,,虽虽然然积积累累了了不不少少有有关关植植物物地地理理学学的的事事实实和和零零碎碎资资料料,,但但井井未未总总结结成成为为独独立立的的科科学学,,洪洪保保德德把把这这些些个个别别事事实实和和零零碎碎资资料料组组织织起起来来,,使使之系统化,成为独立的科学。

之系统化,成为独立的科学ØØ 洪保德在洪保德在18071807年发表年发表“ “植物地理学知识植物地理学知识”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本植物地理专,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本植物地理专著著( (洪堡德因此被称为洪堡德因此被称为“ “植物地理学之父植物地理学之父” ”) )第一次提出了植物地理学这个第一次提出了植物地理学这个名词名词, ,清楚地论证了植被与气候的联系,指出等温线在植物分布上的意义第清楚地论证了植被与气候的联系,指出等温线在植物分布上的意义第一次在科学史上建立了关于植物外貌类型的概念,也注意到植物在大自然中一次在科学史上建立了关于植物外貌类型的概念,也注意到植物在大自然中的分布并不是散生孤立的,而是遵循一定的规律集合成为群落的的分布并不是散生孤立的,而是遵循一定的规律集合成为群落的 洪保德以后,丹麦人斯考(洪保德以后,丹麦人斯考(洪保德以后,丹麦人斯考(洪保德以后,丹麦人斯考(SchouwSchouwSchouwSchouw,,,,1789-18521789-18521789-18521789-1852)推动了植)推动了植)推动了植)推动了植物地理学的发展。

他于物地理学的发展他于物地理学的发展他于物地理学的发展他于1822182218221822年发表年发表年发表年发表《《《《普通植物地理学基础普通植物地理学基础普通植物地理学基础普通植物地理学基础》》》》,,,,讨论了外界因素对植物的影响,阐明了植物地理学的三个古典讨论了外界因素对植物的影响,阐明了植物地理学的三个古典讨论了外界因素对植物的影响,阐明了植物地理学的三个古典讨论了外界因素对植物的影响,阐明了植物地理学的三个古典方向,植物区系地理学、植物生态地理学和植物历史地理学方向,植物区系地理学、植物生态地理学和植物历史地理学方向,植物区系地理学、植物生态地理学和植物历史地理学方向,植物区系地理学、植物生态地理学和植物历史地理学 1855185518551855年,阿尔逢斯年,阿尔逢斯年,阿尔逢斯年,阿尔逢斯· ·德德德德· ·康多康多康多康多(Alphonse de Candolle(Alphonse de Candolle(Alphonse de Candolle(Alphonse de Candolle,,,,1806-1893)1806-1893)1806-1893)1806-1893)出版了出版了出版了出版了《《《《植物地理学植物地理学植物地理学植物地理学》》》》,探讨了温度、光、湿度与,探讨了温度、光、湿度与,探讨了温度、光、湿度与,探讨了温度、光、湿度与植物分布的关系,强调植物分布的关系,强调植物分布的关系,强调植物分布的关系,强调“ “积温积温积温积温” ”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其最大贡对植物分布的影响其最大贡对植物分布的影响其最大贡对植物分布的影响其最大贡献在于历史植物地理学他指出献在于历史植物地理学他指出献在于历史植物地理学他指出献在于历史植物地理学他指出: : : :不能仅仅用某一个气候条件解不能仅仅用某一个气候条件解不能仅仅用某一个气候条件解不能仅仅用某一个气候条件解释现代植物的分布,植物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从前存在过释现代植物的分布,植物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从前存在过释现代植物的分布,植物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从前存在过释现代植物的分布,植物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从前存在过的历史条件的历史条件的历史条件的历史条件 1859185918591859年达尔文年达尔文年达尔文年达尔文 (Charles Darwin)(Charles Darwin)(Charles Darwin)(Charles Darwin)出出出出版了伟大的著作版了伟大的著作版了伟大的著作版了伟大的著作《《《《物物物物种起源种起源种起源种起源》》》》(Origin of (Origin of (Origin of (Origin of Species) Species) Species) Species) ,论证了生,论证了生,论证了生,论证了生物界的进化,他首先物界的进化,他首先物界的进化,他首先物界的进化,他首先把进化、发展的思想把进化、发展的思想把进化、发展的思想把进化、发展的思想引人到植物地理学。

引人到植物地理学引人到植物地理学引人到植物地理学 u 学科发展学科发展学科发展学科发展 20202020世纪初世纪初世纪初世纪初E E E E· ·B B B B· ·甫里夫甫里夫甫里夫甫里夫(1885-1941)(1885-1941)(1885-1941)(1885-1941)出版了出版了出版了出版了" " " "历史植物地理学历史植物地理学历史植物地理学历史植物地理学引论引论引论引论" " " "((((1932193219321932)和)和)和)和" " " "历史植物地理学历史植物地理学历史植物地理学历史植物地理学"(1944)"(1944)"(1944)"(1944)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美国古德美国古德美国古德美国古德 (Ronald D.Good) 1953(Ronald D.Good) 1953(Ronald D.Good) 1953(Ronald D.Good) 1953年出版了年出版了年出版了年出版了" " " "有花植物地理学有花植物地理学有花植物地理学有花植物地理学"(Geography of the Flowering Plants)"(Geography of the Flowering Plants)"(Geography of the Flowering Plants)"(Geography of the Flowering Plants),是在西方国家中影响,是在西方国家中影响,是在西方国家中影响,是在西方国家中影响较大的一本植物区系地理著作。

较大的一本植物区系地理著作较大的一本植物区系地理著作较大的一本植物区系地理著作 首先把植物生态地理学作为植物生态学独立发展的是美国的首先把植物生态地理学作为植物生态学独立发展的是美国的首先把植物生态地理学作为植物生态学独立发展的是美国的首先把植物生态地理学作为植物生态学独立发展的是美国的克勒门茨克勒门茨克勒门茨克勒门茨(F.E.Clements)(F.E.Clements)(F.E.Clements)(F.E.Clements),他的,他的,他的,他的《《《《植物生理学及生态学植物生理学及生态学植物生理学及生态学植物生理学及生态学》》》》(Plant (Plant (Plant (Plant Physiology and EcologyPhysiology and EcologyPhysiology and EcologyPhysiology and Ecology,,,,1907)1907)1907)1907)是美国最早的一本植物生态学是美国最早的一本植物生态学是美国最早的一本植物生态学是美国最早的一本植物生态学教科书 有关植物地理学方面一些著名的出版物:有关植物地理学方面一些著名的出版物:有关植物地理学方面一些著名的出版物:有关植物地理学方面一些著名的出版物:§瓦瓦瓦瓦尔尔尔尔特特特特￿ ￿(Walte)(Walte)《《《《地地地地球球球球植植植植被被被被》》》》(Vegetation￿(Vegetation￿der￿der￿ErdeErde,,,,1975)1975),,,,§顾达尔顾达尔顾达尔顾达尔￿ ￿(Goodall)(Goodall)主编的主编的主编的主编的《《《《世界生态系统世界生态系统世界生态系统世界生态系统》》》》((((19771977))))§切切切切 普普普普 曼曼曼曼 (S·B·Chapman)(S·B·Chapman)编编编编 《《《《 植植植植 物物物物 生生生生 态态态态 学学学学 方方方方 法法法法 》》》》((((Methods￿in￿Plant￿EcologyMethods￿in￿Plant￿Ecology,,,,19761976)等)等)等)等§《《《《中国植被区划中国植被区划中国植被区划中国植被区划》》》》(1959)(1959)§《《《《中国的植被中国的植被中国的植被中国的植被》》》》( (侯学熠编,侯学熠编,侯学熠编,侯学熠编,1960)1960)§《《《《中国植被中国植被中国植被中国植被》》》》(1980)(1980)§19801980年年年年中中中中国国国国科科科科学学学学院院院院植植植植物物物物研研研研究究究究所所所所主主主主编编编编的的的的1:40000001:4000000的的的的《《《《中中中中国植被图国植被图国植被图国植被图》》》》。

§《《《《生生生生物物物物地地地地理理理理学学学学》》》》((((C.B.￿C.B.￿Cox￿Cox￿&￿&￿P.D.￿P.D.￿ MooreMoore,,,,20052005,,,,赵赵赵赵铁桥译,铁桥译,铁桥译,铁桥译,20072007,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0.5 植物地理学的作用与地位植物地理学的作用与地位((((1 1)了解地表)了解地表)了解地表)了解地表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及结构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及结构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及结构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及结构生物圈生物圈生物圈生物圈(biosphere)(biosphere)(biosphere)(biosphere):地球表层的有机体及其影响:地球表层的有机体及其影响:地球表层的有机体及其影响:地球表层的有机体及其影响的区域叫做生物圈,或地理壳的区域叫做生物圈,或地理壳的区域叫做生物圈,或地理壳的区域叫做生物圈,或地理壳(geographical (geographical (geographical (geographical shell)shell)生物圈是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相互作用的的界面上生物圈是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相互作用的的界面上生物圈是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相互作用的的界面上生物圈是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相互作用的的界面上形成的一个非常活跃的特殊结构,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形成的一个非常活跃的特殊结构,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形成的一个非常活跃的特殊结构,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形成的一个非常活跃的特殊结构,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领域的总和,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其生活领域的总和,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其生活领域的总和,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其生活领域的总和,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上部,厚度约为圈的上部,厚度约为圈的上部,厚度约为圈的上部,厚度约为20km20km。

实实实实际际际际上上上上大大大大部部部部分分分分生生生生物物物物繁繁繁繁衍衍衍衍于于于于地地地地表表表表上上上上下下下下约约约约100m100m厚厚厚厚的的的的范范范范围围围围内内内内,,,,因因因因此此此此对对对对于于于于整整整整个个个个地地地地球球球球来来来来说说说说,,,,生生生生物物物物圈圈圈圈是是是是很很很很薄薄薄薄的的的的一一一一层层层层“ “生生生生物物物物膜膜膜膜” ”正正正正是是是是这这这这一一一一层层层层很很很很薄薄薄薄的的的的生生生生物物物物圈圈圈圈才才才才使使使使得得得得整整整整个个个个自自自自然然然然环环环环境境境境充充充充满满满满生生生生机机机机,,,,没没没没有有有有这这这这一一一一层层层层整整整整个个个个自自自自然然然然界界界界便便便便全全全全部部部部是是是是死死死死气沉沉气沉沉气沉沉气沉沉无机环境无机环境无机环境无机环境 在生物圈中具生命的有机体总量约为在生物圈中具生命的有机体总量约为在生物圈中具生命的有机体总量约为在生物圈中具生命的有机体总量约为3×103×101212-10-1013 13 吨,吨,吨,吨,其中其中其中其中99%99%为植物。

因此,植物在生物圈中具有不可替为植物因此,植物在生物圈中具有不可替为植物因此,植物在生物圈中具有不可替为植物因此,植物在生物圈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代的作用代的作用代的作用 丰富的植物生物资源丰富的植物生物资源丰富的植物生物资源丰富的植物生物资源 已知植物种的数目达已知植物种的数目达已知植物种的数目达已知植物种的数目达4040万种左右,而地球上的矿万种左右,而地球上的矿万种左右,而地球上的矿万种左右,而地球上的矿物只有物只有物只有物只有40004000种,岩石才种,岩石才种,岩石才种,岩石才10001000种左右我国种子植物有种左右我国种子植物有种左右我国种子植物有种左右我国种子植物有2450024500多种(马来西亚多种(马来西亚多种(马来西亚多种(马来西亚4500045000,巴西,巴西,巴西,巴西4000040000),苔藓植),苔藓植),苔藓植),苔藓植物物物物21002100余种,蕨类植物余种,蕨类植物余种,蕨类植物余种,蕨类植物26002600种种类多,大小、结构、种种类多,大小、结构、种种类多,大小、结构、种种类多,大小、结构、营养方式、寿命长短、生态习性千差万别。

它们在地营养方式、寿命长短、生态习性千差万别它们在地营养方式、寿命长短、生态习性千差万别它们在地营养方式、寿命长短、生态习性千差万别它们在地球表面从赤道到两极、从水体到陆地、从平地到高山,球表面从赤道到两极、从水体到陆地、从平地到高山,球表面从赤道到两极、从水体到陆地、从平地到高山,球表面从赤道到两极、从水体到陆地、从平地到高山,从裸秃的岩石到干热的荒漠,都分布有不同植物从裸秃的岩石到干热的荒漠,都分布有不同植物从裸秃的岩石到干热的荒漠,都分布有不同植物从裸秃的岩石到干热的荒漠,都分布有不同植物 植物在生物圈中之所以具有重要地位,是因为植物在生物圈中之所以具有重要地位,是因为 ((((2 2 2 2)了解地表生产力的影响因素与时空分布)了解地表生产力的影响因素与时空分布)了解地表生产力的影响因素与时空分布)了解地表生产力的影响因素与时空分布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表层生物生存的基础,在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表层生物生存的基础,在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表层生物生存的基础,在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表层生物生存的基础,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太阳能被转变为化学潜能,并通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太阳能被转变为化学潜能,并通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太阳能被转变为化学潜能,并通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太阳能被转变为化学潜能,并通过食物链传递给动物、人类。

没有绿色植物,地球表过食物链传递给动物、人类没有绿色植物,地球表过食物链传递给动物、人类没有绿色植物,地球表过食物链传递给动物、人类没有绿色植物,地球表层就失去了初级生产者,层就失去了初级生产者,层就失去了初级生产者,层就失去了初级生产者,所有动物就失去了食物来源,所有动物就失去了食物来源,所有动物就失去了食物来源,所有动物就失去了食物来源,也就没有生命植物在整个自然界的生命中起着巨大也就没有生命植物在整个自然界的生命中起着巨大也就没有生命植物在整个自然界的生命中起着巨大也就没有生命植物在整个自然界的生命中起着巨大的无可替代的作用,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的无可替代的作用,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的无可替代的作用,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的无可替代的作用,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始点环的始点环的始点环的始点 ((((3 3 3 3)了解植物对地表环境的影响)了解植物对地表环境的影响)了解植物对地表环境的影响)了解植物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植植植植物物物物参参参参与与与与岩岩岩岩石石石石的的的的风风风风化化化化、、、、地地地地形形形形的的的的改改改改变变变变、、、、土土土土壤壤壤壤的的的的形形形形成成成成、、、、影影影影响响响响降降降降雨雨雨雨径径径径流流流流的的的的空空空空间间间间分分分分配配配配、、、、影影影影响响响响下下下下垫垫垫垫面面面面的的的的小小小小气气气气候候候候、、、、非非非非金金金金属属属属矿矿矿矿( ( ( (硅硅硅硅质质质质岩岩岩岩、、、、泥泥泥泥炭炭炭炭、、、、媒媒媒媒等等等等) ) ) )的的的的形形形形成成成成、、、、地地地地表表表表水水水水和和和和地地地地下下下下水水水水的的的的化化化化学学学学成成成成分分分分在在在在相相相相当当当当大大大大的的的的程程程程度度度度上上上上受受受受植植植植物物物物生生生生命活动的制约。

命活动的制约命活动的制约命活动的制约 植植植植物物物物不不不不仅仅仅仅为为为为人人人人类类类类提提提提供供供供食食食食物物物物( (粮粮粮粮食食食食、、、、菜菜菜菜果果果果) )、、、、药药药药材材材材、、、、建建建建筑筑筑筑材材材材料料料料和和和和多多多多种种种种工工工工业业业业原原原原料料料料,,,,也也也也为为为为人人人人类类类类创创创创造造造造了了了了适适适适于于于于居居居居住的环境住的环境住的环境住的环境 ((((4 4 4 4)了解植物对地表各种物质循环的影响)了解植物对地表各种物质循环的影响)了解植物对地表各种物质循环的影响)了解植物对地表各种物质循环的影响 在在在在光光光光合合合合作作作作用用用用过过过过程程程程中中中中植植植植物物物物放放放放出出出出氧氧氧氧气气气气,,,,可可可可以以以以补补补补充充充充动动动动物物物物因因因因呼呼呼呼吸吸吸吸、、、、燃燃燃燃烧烧烧烧等等等等消消消消耗耗耗耗的的的的氧氧氧氧,,,,维维维维持持持持大大大大气气气气的的的的氧氧氧氧平平平平衡衡衡衡并并并并通通通通过过过过呼呼呼呼吸吸吸吸作作作作用用用用、、、、以以以以及及及及植植植植物物物物体体体体被被被被微微微微生生生生物物物物分分分分解解解解时时时时( ( ( (矿矿矿矿化化化化) ) ) )释释释释放放放放出出出出的的的的二二二二氧氧氧氧化化化化碳碳碳碳,,,,维维维维持持持持碳碳碳碳平平平平衡衡衡衡。

植植植植物物物物从从从从土土土土壤壤壤壤吸吸吸吸收收收收各各各各种种种种矿矿矿矿物物物物质质质质,,,,植植植植物物物物衰衰衰衰亡亡亡亡后后后后被被被被分分分分解解解解重重重重新新新新返返返返回回回回土土土土壤壤壤壤的的的的方方方方式式式式,,,,维维维维持持持持了了了了土土土土壤壤壤壤环环环环境境境境的的的的氮氮氮氮、、、、氢氢氢氢、、、、磷磷磷磷、、、、钾钾钾钾、、、、硫硫硫硫、、、、铁铁铁铁、、、、镁镁镁镁、、、、钙钙钙钙以以以以及及及及各种矿物元素的循环各种矿物元素的循环各种矿物元素的循环各种矿物元素的循环 P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大量游离氧,把地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大量游离氧,把地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大量游离氧,把地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大量游离氧,把地球上原始的缺氧环境变成含氧量高达球上原始的缺氧环境变成含氧量高达球上原始的缺氧环境变成含氧量高达球上原始的缺氧环境变成含氧量高达20.8%20.8%的现的现的现的现代大气P绿色植物形成的游离氧在大气层上部形成臭氧层,绿色植物形成的游离氧在大气层上部形成臭氧层,绿色植物形成的游离氧在大气层上部形成臭氧层,绿色植物形成的游离氧在大气层上部形成臭氧层,吸收对生物和人类有害的短波辐射,形成生命保吸收对生物和人类有害的短波辐射,形成生命保吸收对生物和人类有害的短波辐射,形成生命保吸收对生物和人类有害的短波辐射,形成生命保护伞。

护伞P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有机物质积累直接影响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有机物质积累直接影响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有机物质积累直接影响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有机物质积累直接影响全球碳素平衡、水平衡、地表热量平衡球碳素平衡、水平衡、地表热量平衡球碳素平衡、水平衡、地表热量平衡球碳素平衡、水平衡、地表热量平衡植物的作用植物的作用 P影响气候形成、水循环、土壤侵蚀影响气候形成、水循环、土壤侵蚀影响气候形成、水循环、土壤侵蚀影响气候形成、水循环、土壤侵蚀P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是土壤发育、水体变化的积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是土壤发育、水体变化的积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是土壤发育、水体变化的积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是土壤发育、水体变化的积极作用因素极作用因素极作用因素极作用因素P绿色植物为人类生活提供必需的生物资源,更维绿色植物为人类生活提供必需的生物资源,更维绿色植物为人类生活提供必需的生物资源,更维绿色植物为人类生活提供必需的生物资源,更维持着全球生态平衡持着全球生态平衡持着全球生态平衡持着全球生态平衡 P绿色植物形成了人类的生存环境绿色植物形成了人类的生存环境绿色植物形成了人类的生存环境绿色植物形成了人类的生存环境。

植物的作用植物的作用 植物地理学与地理学研究植物地理学与地理学研究植物地理学与地理学研究植物地理学与地理学研究Ñ现代全球自然环境的形成和演变与植物紧密相关,现代全球自然环境的形成和演变与植物紧密相关,现代全球自然环境的形成和演变与植物紧密相关,现代全球自然环境的形成和演变与植物紧密相关,是植物长期生命活动的结果,被称为绿色植物的是植物长期生命活动的结果,被称为绿色植物的是植物长期生命活动的结果,被称为绿色植物的是植物长期生命活动的结果,被称为绿色植物的“ “宇宙宇宙宇宙宇宙” ”作用因此,植物在以自然环境为研究对象作用因此,植物在以自然环境为研究对象作用因此,植物在以自然环境为研究对象作用因此,植物在以自然环境为研究对象的自然地理学中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的自然地理学中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的自然地理学中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的自然地理学中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Ñ要研究任何地理问题,了解地理过程的性质和特要研究任何地理问题,了解地理过程的性质和特要研究任何地理问题,了解地理过程的性质和特要研究任何地理问题,了解地理过程的性质和特点,制定有效的改造措施,不研究植物界,不研究点,制定有效的改造措施,不研究植物界,不研究点,制定有效的改造措施,不研究植物界,不研究点,制定有效的改造措施,不研究植物界,不研究作为地理壳重要组分之一的植被,是不可能完成任作为地理壳重要组分之一的植被,是不可能完成任作为地理壳重要组分之一的植被,是不可能完成任作为地理壳重要组分之一的植被,是不可能完成任务的。

务的 ((5 5)了解植物对资源、环境的指示作用)了解植物对资源、环境的指示作用Ø 植物和植被的分布均随环境而变化,植物个体生活、植物和植被的分布均随环境而变化,植物个体生活、植物和植被的分布均随环境而变化,植物个体生活、植物和植被的分布均随环境而变化,植物个体生活、物种分布和群落特征都深受环境制约,它们的变化常能物种分布和群落特征都深受环境制约,它们的变化常能物种分布和群落特征都深受环境制约,它们的变化常能物种分布和群落特征都深受环境制约,它们的变化常能很好地反映当地环境的若干特征和变化,乃至全球规模很好地反映当地环境的若干特征和变化,乃至全球规模很好地反映当地环境的若干特征和变化,乃至全球规模很好地反映当地环境的若干特征和变化,乃至全球规模的自然环境空间差异和时间演变,并且易于直接观察,的自然环境空间差异和时间演变,并且易于直接观察,的自然环境空间差异和时间演变,并且易于直接观察,的自然环境空间差异和时间演变,并且易于直接观察,因此,植物和植被分布可以作为人们辨识自然环境的特因此,植物和植被分布可以作为人们辨识自然环境的特因此,植物和植被分布可以作为人们辨识自然环境的特因此,植物和植被分布可以作为人们辨识自然环境的特征和发展趋势的指标起到指示作用和预警作用。

征和发展趋势的指标起到指示作用和预警作用征和发展趋势的指标起到指示作用和预警作用征和发展趋势的指标起到指示作用和预警作用Ø 气候调查、土壤调查、地下水资源勘查、矿产资源勘气候调查、土壤调查、地下水资源勘查、矿产资源勘气候调查、土壤调查、地下水资源勘查、矿产资源勘气候调查、土壤调查、地下水资源勘查、矿产资源勘查环境监测中经常利用植物的指示作用查环境监测中经常利用植物的指示作用查环境监测中经常利用植物的指示作用查环境监测中经常利用植物的指示作用 ((((6 6)植物地理学与工农业生产)植物地理学与工农业生产)植物地理学与工农业生产)植物地理学与工农业生产::::Ø森林的经营方式、利用途径、更新方式的选择;森林的经营方式、利用途径、更新方式的选择;森林的经营方式、利用途径、更新方式的选择;森林的经营方式、利用途径、更新方式的选择;Ø草地牧场的合理利用、改良措施的选择;草地牧场的合理利用、改良措施的选择;草地牧场的合理利用、改良措施的选择;草地牧场的合理利用、改良措施的选择;Ø然保护区的管理;然保护区的管理;然保护区的管理;然保护区的管理;Ø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Ø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水土保持7 7)植物地理学及其相关研究)植物地理学及其相关研究)植物地理学及其相关研究)植物地理学及其相关研究研究地面水循环、热平衡、改善自然条件、保护自然环研究地面水循环、热平衡、改善自然条件、保护自然环研究地面水循环、热平衡、改善自然条件、保护自然环研究地面水循环、热平衡、改善自然条件、保护自然环境中需要植物地理学作为理论基础;分析植物区系分布境中需要植物地理学作为理论基础;分析植物区系分布境中需要植物地理学作为理论基础;分析植物区系分布境中需要植物地理学作为理论基础;分析植物区系分布规律也是地理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规律也是地理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规律也是地理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规律也是地理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 植物地理学主要教学内容n n植物主要分类类群n n植物区系空间分异与环境演变n n植物生活与环境n n植物群落n n主要植被类型分述n n世界植被分布规律与植被区划 1.1 1.1 1.1 1.1 植物分类概述植物分类概述植物分类概述植物分类概述(1) (1) 分类法与分类阶层(分类法与分类阶层(taxon)taxon)(2) (2) 生物分界学说简介生物分界学说简介 (a) (a) 二界系统(动物、植物)二界系统(动物、植物) (b) (b) 三界系统三界系统 (Haeckel,1866)(Haeckel,1866) (c) (c) 四界系统四界系统四界系统四界系统(Copeland, 1938; Whittaker,1959; Leedale,1974)(Copeland, 1938; Whittaker,1959; Leedale,1974) 植物界、动物界(除原生动物外)、原核生物界植物界、动物界(除原生动物外)、原核生物界( (原生动物、细菌和原生动物、细菌和蓝藻)、真菌界蓝藻)、真菌界 (d) (d) 五界系统五界系统五界系统五界系统(Whittaker, 1969)(Whittaker, 1969) 1) 1) 植物界植物界(Plantae)(Plantae) 2) 2) 动物界动物界(Animalia)(Animalia) 3) 3) 原生生物界原生生物界(Protista)(Protista)(包括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粘菌等)(包括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粘菌等) 4) 4) 真菌界真菌界(Fungi)(Fungi)(包括真菌和酵母等)(包括真菌和酵母等) 5) 5) 原核生物界原核生物界(Monera)(Monera)(病毒、细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病毒、细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和蓝藻等)体、放线菌和蓝藻等)第一章第一章 植物主要分类类群植物主要分类类群植物界植物界(Animalia)(Animalia)动物界动物界(Plantae)(Plantae)原生原生 生物界生物界(Protista)((Protista)(又有人改进为菌物界又有人改进为菌物界 (Mycetalia(Mycetalia包括细菌和真菌包括细菌和真菌) )、菌界、菌界(Mychota)(Mychota) 包括病毒、细菌、蓝细菌)包括病毒、细菌、蓝细菌) 五界系统(五界系统(五界系统(五界系统(三个层次,三种营养方式)三个层次,三种营养方式)(光合)(光合)(光合)(光合)植物界植物界植物界植物界(吸收)(吸收)(吸收)(吸收)菌物界菌物界菌物界菌物界( (真菌界真菌界真菌界真菌界) )(摄食)(摄食)(摄食)(摄食)动物界动物界动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生生物界原生生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原核生物界原核生物界原核生物界真真真真核核核核多多多多细细细细胞胞胞胞真真真真核核核核单单单单细细细细胞胞胞胞原原原原核核核核单单单单细细细细胞胞胞胞 (3) 物种的命名n n俗名俗名俗名俗名((a a))同物异名同物异名同物异名同物异名:同一物种因地域、习俗等而存在不同的名称,:同一物种因地域、习俗等而存在不同的名称,如马铃薯,又名土豆、洋芋,如马铃薯,又名土豆、洋芋,《《植物名实图考植物名实图考》》说贵州、云说贵州、云南一带称南一带称“ “洋芋洋芋” ”,北方多称山药蛋;,北方多称山药蛋;紫金牛紫金牛Ardisia Ardisia japonicajaponica在湖南称为在湖南称为矮地茶矮地茶,在其它地区又有,在其它地区又有矮茶凤矮茶凤、、平地木平地木等名称。

等名称b b))异物同名异物同名异物同名异物同名:不同物种,由于地域、习俗等而被称之为相同:不同物种,由于地域、习俗等而被称之为相同名称的现象中药里的名称的现象中药里的金钱草金钱草在四川使用的是报春花科植物在四川使用的是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过路黄Lysimachia chritistinaeLysimachia chritistinae,广东所使用的是豆科植物,广东所使用的是豆科植物金钱草金钱草Desmodium styracifoliumDesmodium styracifolium,江西用者为伞形科植,江西用者为伞形科植物物天胡荽天胡荽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在江苏为唇形科植,在江苏为唇形科植物物活血丹活血丹Glecboma longitubaGlecboma longituba等 (3) 物种的命名学名学名学名学名(Scientific name):(Scientific name): 按照统一的命名法规,给每个物种制定的统一使用按照统一的命名法规,给每个物种制定的统一使用的科学名称。

的科学名称n n二名法(又称双名法二名法(又称双名法binomial nomenclature):binomial nomenclature): 二名法是用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形式的字)构成的某一物种的学名,是林奈二名法是用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形式的字)构成的某一物种的学名,是林奈(Carl von Linne, (Carl von Linne, 瑞典人瑞典人,1707~1778) ,1707~1778) 首创二名法命名的种名中第一个字是首创二名法命名的种名中第一个字是属名属名( (名词名词) ),第二个字是种名,第二个字是种名( (形容词形容词) ) 南京丽藻南京丽藻南京丽藻南京丽藻Nitella nanjingensisNitella nanjingensis Han Han etet G. X. Wang G. X. Wang 桃桃桃桃 Prunus persicaPrunus persica L. L. 银杏银杏银杏银杏 Ginkgo bilobaGinkgo biloba L. L.n n三名法三名法三名法三名法(trinomial nomenclature): (trinomial nomenclature): 用三个拉丁字表示亚种或变种的命用三个拉丁字表示亚种或变种的命名法。

名法变种变种变种变种((variety, variety, var.var.) ) 蟠桃蟠桃 Prunus persicaPrunus persica varvar. . compressacompressa Bean Bean亚种亚种亚种亚种(subspecies, (subspecies, subsp., ssp.subsp., ssp.) ) 风车草风车草 Cyperus alternifoliusCyperus alternifolius sspssp. . flabelliformis flabelliformis (4) 植物界的分类裸藻门裸藻门(Euglenophyta)(Euglenophyta)绿藻门绿藻门(Chlorophyta)(Chlorophyta)轮藻门轮藻门(Charophyta)(Charophyta)金藻门金藻门(Chrysophyta)(Chrysophyta)甲藻门甲藻门(Pyrrophyta)(Pyrrophyta)褐藻门褐藻门(Phaeophyta)(Phaeophyta)红藻门红藻门(Rhodophyta)(Rhodophyta)蓝藻门蓝藻门(Cyanophyta)(Cyanophyta)细菌门细菌门(Bacteriophyta)(Bacteriophyta)粘菌门粘菌门(Myxomycota)(Myxomycota)真菌门真菌门(Eumycota)(Eumycota)地衣门地衣门(Lichens)(Lichens)苔藓植物门苔藓植物门(Bryophyta)(Bryophyta)蕨类植物门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Pteridophyta)裸子植物门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e)(Gymnospermae)被子植物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Angiospermae)孢子植物孢子植物孢子植物孢子植物(Spore plants)(Spore plants)又又: : 隐花植物隐花植物隐花植物隐花植物(Cryptogamae)(Cryptogamae)种子植物种子植物种子植物种子植物(seed plants)(seed plants)又:显花植物又:显花植物又:显花植物又:显花植物PhanerogamaePhanerogamae藻类植物藻类植物algaealgae菌类植物菌类植物FungiFungi颈卵器植物颈卵器植物ArchegoniataeArchegoniatae维管束植物维管束植物Vascular plantsVascular plants低等植物低等植物Lower plantsLower plants( (无胚植物,原无胚植物,原植体植物植体植物Thallophytes)Thallophytes)高等植物高等植物higher plantshigher plants( (茎叶植物,有茎叶植物,有胚植物胚植物Embryophyta)Embryophyta) (5) 植物分类原则植物分类原则n n形态结构特点:(a)植物体结构简单,无根茎叶分化,这类植物包括藻类,菌类及地衣,统称为低等植物(b)植物体有根茎叶分化,这类植物包括苔藓、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统称为高等植物 (5) 植物分类原则植物分类原则n n繁殖器官及繁殖方式:(a)以孢子(spore)繁殖新个体,包括藻类、菌类、地衣、苔藓及蕨类植物,统称孢子植物(Spore plants),由于不开花,又称隐花植物(Cryptogamae)(b )以种子(seed)繁殖产生新个体,包括裸子、被子植物,统称种子植物,由于能够开花,又称有花植物(显花植物(Phanerogamae) 分类原则分类原则n n维管束系统维管束系统:维管束维管束维管束维管束::::植物体内由初生韧皮部和木质部及其周围紧植物体内由初生韧皮部和木质部及其周围紧接着的机械组织构成的束状组织,具有输导和支持接着的机械组织构成的束状组织,具有输导和支持作用。

作用维管束植物维管束植物(vascular plants): (vascular plants): 蕨类和种子植物具有蕨类和种子植物具有维管束,故称维管束,故称维管束植物维管束植物维管束植物维管束植物非维管束植物非维管束植物(non-vascular plants): (non-vascular plants): 藻、菌、地藻、菌、地衣、苔藓无维管束系统,故称衣、苔藓无维管束系统,故称非维管束植物非维管束植物 分类原则分类原则n n胚珠位置胚珠位置:胚珠胚珠胚珠胚珠是种子植物的的大孢子囊,即发育成种子的结构是种子植物的的大孢子囊,即发育成种子的结构裸子植物:胚珠裸露裸子植物:胚珠裸露被子植物:胚珠具包被,开花过程非常明显,具有真正的花被子植物:胚珠具包被,开花过程非常明显,具有真正的花 分类原则分类原则n n光合作用色素光合作用色素:光合作用色素是植物的特有成分,光合作用色素是植物的特有成分,但是在菌类、藻类中,色素的成分差异较大,是藻但是在菌类、藻类中,色素的成分差异较大,是藻类植物分门的主要依据类植物分门的主要依据n n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生物采集植物标本时要注意记录其生境,比生物采集植物标本时要注意记录其生境,比如水陆环境、海拔高度、土壤情况等。

如水陆环境、海拔高度、土壤情况等 水生植物、陆生植物、湿生植物、中生植物、旱生植物水生植物、陆生植物、湿生植物、中生植物、旱生植物 ((6 6)分类学工具--检索表()分类学工具--检索表(KeyKey))检索表检索表检索表检索表(key)(key)是用来迅速鉴定不明学名物种的工具是用来迅速鉴定不明学名物种的工具. .它通过一系列的相互对立它通过一系列的相互对立性状比较,从而选择一个相符的、放弃一个不相符的方法,达到鉴定的性状比较,从而选择一个相符的、放弃一个不相符的方法,达到鉴定的目标检索表的编制是根据法国人拉马克检索表的编制是根据法国人拉马克(Lamarck, 1744(Lamarck, 1744~~1829)1829)的二歧分类原则,的二歧分类原则,把原来的一群植物相对的特征性状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再把每个分把原来的一群植物相对的特征性状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再把每个分支中相对的性状又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依次下去,直到编制的科、支中相对的性状又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依次下去,直到编制的科、属或种检索表的终点为止属或种检索表的终点为止检索表采取检索表采取“ “由一般到特殊由一般到特殊” ”和和“ “由特殊到一般由特殊到一般” ”的原则编制而成。

首先必须的原则编制而成首先必须将所采到的地区植物标本进行有关习性、形态上的记载,将根、茎、叶、将所采到的地区植物标本进行有关习性、形态上的记载,将根、茎、叶、花、果和种子的各种特点进行详细的描述和绘图在深入了解各种植物花、果和种子的各种特点进行详细的描述和绘图在深入了解各种植物特征之后,再按照各种特征的异同来进行汇同辨异,找出互相矛盾和互特征之后,再按照各种特征的异同来进行汇同辨异,找出互相矛盾和互相显著对立的主要特征,依主、次要特征进行排列,将全部植物分成不相显著对立的主要特征,依主、次要特征进行排列,将全部植物分成不同的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单位的检索表其中主要有分科、同的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单位的检索表其中主要有分科、分属和分种三种检索表分属和分种三种检索表 分类学检索表类型分类学检索表类型(a)定距式检索表(等距式检索表、退格式检索表、内缩式(等距式检索表、退格式检索表、内缩式检索表、锯式检索表):检索表、锯式检索表):每两个相对应的分支的开头,都编在离左端同等距离的地方,每一个分支的下每两个相对应的分支的开头,都编在离左端同等距离的地方,每一个分支的下面,相对应的两个分支的开头,比原分支向右移一个字格,这样编排下面,相对应的两个分支的开头,比原分支向右移一个字格,这样编排下去,直到编制的终点为止。

例如,定距式植物界分门检索表:去,直到编制的终点为止例如,定距式植物界分门检索表:1 1.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无胚.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无胚 2 2.植物体不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体.植物体不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体 3 3.植物体内有叶绿素和其他色素,为自养生活方式.植物体内有叶绿素和其他色素,为自养生活方式……………………藻类植物门藻类植物门 3 3.植物体内无叶绿素和其他色素,为异养生活方式.植物体内无叶绿素和其他色素,为异养生活方式……………………菌类植物门菌类植物门 2 2.植物体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体.植物体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体………………………………………………………………地衣植地衣植物门物门 1 1.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胚.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胚 4 4.植物体有茎、叶而无真根.植物体有茎、叶而无真根…………………………………………………………………………………………苔蔡植苔蔡植物门物门 4 4.植物体有茎、叶面有真根.植物体有茎、叶面有真根 5 5.产生孢子.产生孢子………………………………………………………………………………………………………………………………蕨蕨类植物门类植物门 5 5.产生种子.产生种子………………………………………………………………………………………………………………………………种种子植物门子植物门 分类学检索表类型分类学检索表类型(b)平行式检索表:也叫双项式检索表,每一项两个相对性:也叫双项式检索表,每一项两个相对性状的叙述内容都写在相邻的两行中,两两平行;数字号码均写在左侧第状的叙述内容都写在相邻的两行中,两两平行;数字号码均写在左侧第一格中。

一格中1 1.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无胚.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无胚…………………………………………………………………………………………………………2 2 1 1.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胚.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胚…………………………………………………………………………………………………………4 4 2 2.植物体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体.植物体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体…………………………………………………………………………地衣地衣植物门植物门2 2.植物体不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体.植物体不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体3 3.植物体内有叶绿素和其他色素,为自养生活方式.植物体内有叶绿素和其他色素,为自养生活方式…………………………………………藻类植藻类植物门物门 3 3.植物体内无叶绿素和其他色素,为异养生活方式.植物体内无叶绿素和其他色素,为异养生活方式…………………………………………菌类植菌类植物门物门 4 4.植物体有茎、叶而无真根.植物体有茎、叶而无真根…………………………………………………………………………………………………………苔苔蔡植物门蔡植物门 4 4.植物体有茎、叶面有真根.植物体有茎、叶面有真根 5 5.产生孢子.产生孢子……………………………………………………………………………………………………………………………………………………蕨类植物门蕨类植物门 5 5.产生种子.产生种子……………………………………………………………………………………………………………………………………………………种子植物门种子植物门 分类学检索表类型分类学检索表类型(c)连续平行检索表:将相互对应的特征用两个号码表示,如:将相互对应的特征用两个号码表示,如1 1((6 6)和)和6 6((1 1),当查对时,若所要查对的植物性状符合),当查对时,若所要查对的植物性状符合1 1时,就向下查时,就向下查2 2,若,若不符合时,就查不符合时,就查6 6,如此类推向下查对一直到所需要的对象。

如此类推向下查对一直到所需要的对象     1(6)1(6)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无胚胎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无胚胎………………………………………………………………低等植物低等植物    2(5)2(5)植物体不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体植物体不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体    3(4)3(4)植物体内有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为自养生活方式植物体内有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为自养生活方式…… …………藻类植物藻类植物    4(3)4(3)植物体内无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为异养生活方式植物体内无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为异养生活方式……………… 菌类植物菌类植物    5(2)5(2)植物体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体植物体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体………………………………………………………………地衣植物地衣植物    6(1)6(1)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胚胎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胚胎………………………………………………………………高等植物高等植物    7(8)7(8)植物体有茎、叶,而无真根植物体有茎、叶,而无真根…………………………………………………………………………………………苔藓植物苔藓植物    8(7)8(7)植物体有茎、叶,有真根。

植物体有茎、叶,有真根    9(10)9(10)不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不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蕨类植物蕨类植物    10(9)10(9)产生种子产生种子…………………………………………………………………………………………………………………………………………种子植种子植物物 思考题n n结合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谈谈植物地理学知识的应用n n根据实际观察的植物特征,编制校园内常见的裸子植物(松、杉、柏三个科)科的检索表 1.2 裸子植物门裸子植物门(1) 主要特征:n n孢子体特别发达,都是多年生木本植物;n n大型叶簇生枝顶,叶多为针形、条形或鳞片形,极少数为扁平宽叶;n n胚珠裸露:孢子叶大多数聚生成球果状,称孢子叶球,小孢子叶聚成小孢子叶球(雄球花staminate);大孢子叶(心皮)丛生或聚生成大孢子叶球(雌球花female cone);n n具有颈卵器结构;n n传粉时花粉直达胚珠;n n具有多胚现象 (2) 裸子植物分类及代表类群((a)铁树纲(苏铁纲))铁树纲(苏铁纲)(Cycadopsida): 苏铁苏铁( (Cycas revolutaCycas revoluta) )柱状主干,叶革质,营养叶羽状深裂,聚生于不分枝柱状主干,叶革质,营养叶羽状深裂,聚生于不分枝的树干顶部或块茎上,幼叶拳卷。

的树干顶部或块茎上,幼叶拳卷 苏铁 (2) (2) 裸子植物分类及代表类群裸子植物分类及代表类群((b)银杏纲)银杏纲(Ginkgopsida): 单种纲,银杏单种纲,银杏( (Ginkgo bilobaGinkgo biloba),),孑遗植物;又名白果、孑遗植物;又名白果、公孙树、鸭脚树、蒲扇公孙树、鸭脚树、蒲扇叶扇形,二裂,二叉脉序叶扇形,二裂,二叉脉序 (2) (2) 裸子植物分类及代表类群裸子植物分类及代表类群裸子植物分类及代表类群裸子植物分类及代表类群((c )松柏纲)松柏纲(Coniferopsida)孢子叶常排成球果状,有时也称球果植物;叶多为针形,故有时称针叶植物或针叶树;茎多分枝,具树脂道 松柏纲主要类群的区别n n松科松科:叶的基部不下延,条形或针形,种鳞和叶均螺旋状叶的基部不下延,条形或针形,种鳞和叶均螺旋状排列 如:冷杉如:冷杉( (AbiesAbies) ),银杉,银杉( (CathayaCathaya) ),云杉,云杉( (PiceaPicea) ),落叶,落叶松松( (LarixLarix) ),雪松,雪松( (CedrusCedrus) ),松,松( (PinusPinus) )n n杉科杉科:叶的基部通常下延,种鳞和叶螺旋状着生,稀交叉叶的基部通常下延,种鳞和叶螺旋状着生,稀交叉对生对生( (水杉属水杉属););叶披针形、钻形、鳞形或条形,常绿或落叶。

叶披针形、钻形、鳞形或条形,常绿或落叶 如:杉如:杉( (CunninghamiaCunninghamia),),柳杉柳杉( (CryptomeriaCryptomeria) ),水杉,水杉( (MetasequoiaMetasequoia) ),水松,水松( (GlyptostrobusGlyptostrobus) )n n柏科柏科:叶的基部下延,种鳞和叶均交叉对生或轮生;叶鳞叶的基部下延,种鳞和叶均交叉对生或轮生;叶鳞形或刺形,常绿形或刺形,常绿 如:侧柏如:侧柏( (PlatycladusPlatycladus) ),柏木,柏木( (CupressusCupressus) ),圆柏,圆柏( (SabinaSabina) ),刺柏,刺柏( (JuniperusJuniperus) ) 松柏纲分科检索表松柏纲分科检索表1. 1. 叶的基部不下延,条形或针形;种鳞与叶均螺旋状排列叶的基部不下延,条形或针形;种鳞与叶均螺旋状排列┄┄┄┄ ┄┄┄┄ ┄┄┄┄ ┄┄┄┄ ┄┄┄┄ ┄┄┄┄ ┄┄┄┄ ┄┄┄┄ ┄┄┄┄ ┄┄┄┄ 松科松科松科松科PinaceaePinaceae1. 1.叶的基部通常下延;种鳞与叶螺旋状着生或交叉对生或轮生叶的基部通常下延;种鳞与叶螺旋状着生或交叉对生或轮生 2. 2. 种鳞与叶均螺旋状着生,希交叉对生(水杉属),每种鳞种鳞与叶均螺旋状着生,希交叉对生(水杉属),每种鳞具具2 2--9 9粒种子;叶披针形、钻形、鳞形或条形,常绿或落叶粒种子;叶披针形、钻形、鳞形或条形,常绿或落叶┄┄┄┄ ┄┄┄┄ ┄┄┄┄ ┄┄┄┄ ┄┄┄┄ ┄┄┄┄ ┄┄┄┄ ┄┄┄┄杉科杉科杉科杉科TaxodiaceaeTaxodiaceae 2. 2. 种鳞与叶均交叉对生或轮生,每种鳞具种鳞与叶均交叉对生或轮生,每种鳞具1 1至多粒种子;叶鳞至多粒种子;叶鳞形或刺形,常绿形或刺形,常绿 ┄┄┄┄ ┄┄┄┄ ┄┄┄┄ ┄┄┄┄ ┄┄┄┄柏科柏科柏科柏科CupressaceaeCupressaceae 分类:分类:分类:分类:4 4 4 4科,科,科,科,44444444属,属,属,属,400400400400种;我国产种;我国产种;我国产种;我国产3 3 3 3科,科,科,科,23232323属,属,属,属,150150150150种种种种松科松科松科松科(Pinaceae)(Pinaceae)杉科杉科杉科杉科(Taxodiaceae)(Taxodiaceae)柏科柏科柏科柏科(Cupressaceae)(Cupressaceae)叶叶叶叶针叶、条形针叶、条形针叶、条形针叶、条形条形、钻形或条形、钻形或条形、钻形或条形、钻形或披针形披针形披针形披针形鳞形、钻形鳞形、钻形鳞形、钻形鳞形、钻形小孢子小孢子小孢子小孢子多具气囊多具气囊多具气囊多具气囊无气囊无气囊无气囊无气囊无气囊无气囊无气囊无气囊小孢子叶小孢子叶小孢子叶小孢子叶具小孢子具小孢子具小孢子具小孢子囊数目囊数目囊数目囊数目2 2 2 2个小孢子囊个小孢子囊个小孢子囊个小孢子囊3 3 3 3----4 4 4 4个小孢子囊个小孢子囊个小孢子囊个小孢子囊多于多于多于多于2 2 2 2个小孢子囊个小孢子囊个小孢子囊个小孢子囊珠鳞与孢珠鳞与孢珠鳞与孢珠鳞与孢鳞的关系鳞的关系鳞的关系鳞的关系分离分离分离分离半愈合半愈合半愈合半愈合完全愈合完全愈合完全愈合完全愈合珠鳞排列珠鳞排列珠鳞排列珠鳞排列方式方式方式方式螺旋状排列螺旋状排列螺旋状排列螺旋状排列螺旋状排列螺旋状排列螺旋状排列螺旋状排列交互对生交互对生交互对生交互对生种种种种 鳞鳞鳞鳞木质化木质化木质化木质化木质化、革质木质化、革质木质化、革质木质化、革质肉质或木制肉质或木制肉质或木制肉质或木制 松科(Pinaceae)代表属检索表1. 1. 叶针形,叶针形,通常通常通常通常2 2、、、、3 3、、、、5 5针一束针一束针一束针一束,生于苞片状磷叶的腋部,着生于极度退化的,生于苞片状磷叶的腋部,着生于极度退化的短枝顶端短枝顶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松属松属松属松属PinusPinusPinusPinus1.1.叶条形或针形叶条形或针形, ,条形叶扁平或具四棱条形叶扁平或具四棱, ,螺旋状排列或在短枝上端簇生螺旋状排列或在短枝上端簇生, ,均不成束均不成束均不成束均不成束 2. 2. 枝分长枝和短枝,叶在长枝上螺旋状散生,在短枝上端成簇生状枝分长枝和短枝,叶在长枝上螺旋状散生,在短枝上端成簇生状 3. 3. 叶针状、坚硬,常具叶针状、坚硬,常具3 3棱,常绿棱,常绿┄ ┄ ┄ ┄ ┄ ┄ ┄┄ ┄ ┄ ┄ ┄ ┄ ┄雪属雪属雪属雪属CedrusCedrusCedrusCedrus 3. 3. 叶扁平、柔软,落叶叶扁平、柔软,落叶 4. 4. 种鳞革质,成熟后不脱落,芽鳞先端钝,叶较窄,宽约种鳞革质,成熟后不脱落,芽鳞先端钝,叶较窄,宽约1.8 mm1.8 m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落叶松属落叶松属落叶松属落叶松属LarixLarixLarixLarix 4. 4. 种鳞木质,成熟后脱落,芽鳞先端尖,叶较宽,通常种鳞木质,成熟后脱落,芽鳞先端尖,叶较宽,通常2 2--4 mm4 m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金钱松属金钱松属金钱松属金钱松属PseudolarixPseudolarixPseudolarixPseudolarix 2. 2. 枝仅一种类型,叶条形扁平或具四棱,质硬,球果当年成熟枝仅一种类型,叶条形扁平或具四棱,质硬,球果当年成熟 5. 5. 球果成熟后,种鳞脱落球果成熟后,种鳞脱落┄ ┄ ┄ ┄ ┄ ┄ ┄ ┄ ┄ ┄┄ ┄ ┄ ┄ ┄ ┄ ┄ ┄ ┄ ┄冷杉属冷杉属冷杉属冷杉属AbiesAbiesAbiesAbies 5. 5. 球果成熟后,种鳞宿存球果成熟后,种鳞宿存 6. 6. 球果生于叶腋,初自立后下垂;小枝节间的上端生长缓慢、较粗,球果生于叶腋,初自立后下垂;小枝节间的上端生长缓慢、较粗, 叶簇生,枝下端叶排列疏散叶簇生,枝下端叶排列疏散┄ ┄ ┄ ┄ ┄ ┄ ┄┄ ┄ ┄ ┄ ┄ ┄ ┄银杉属银杉属银杉属银杉属CathayaCathayaCathayaCathaya 6. 6. 球果生于枝顶;小枝节间生长均匀、上下等粗,叶在枝节上均匀生球果生于枝顶;小枝节间生长均匀、上下等粗,叶在枝节上均匀生 叶无柄,叶四面或仅上面有气孔叶无柄,叶四面或仅上面有气孔┄ ┄ ┄ ┄ ┄ ┄┄ ┄ ┄ ┄ ┄ ┄云杉属云杉属云杉属云杉属PiceaPiceaPiceaPicea 黑松枝条黑松枝条 雌球花雌球花( (大孢大孢子叶球子叶球) )雄球花雄球花( (小孢子叶球小孢子叶球) )种子种子成熟球果开裂成熟球果开裂 杉木枝条 红豆杉纲红豆杉纲(Taxopsida)n n本纲原隶属于松柏纲,但是由于不形成球果以及种子本纲原隶属于松柏纲,但是由于不形成球果以及种子具肉质的假种皮或外种皮等特点,从松柏纲分出。

具肉质的假种皮或外种皮等特点,从松柏纲分出n n代表种代表种罗汉树罗汉树( (PodocarpusPodocarpus););红豆杉红豆杉( (TaxusTaxus) )买麻藤纲买麻藤纲(Gnetopsida)n n灌木或木质藤本,无树脂道,叶对生n n买麻藤纲包括麻黄(Ephedra)、买麻藤(Gnetum)和百岁兰(Welwitschia)三个缺乏亲缘关系的属. 榧树榧树红豆杉植株红豆杉植株 植物界进化的年代表代代纪纪植物化石的记录植物化石的记录各地质年代的年数各地质年代的年数新生代新生代第四纪第四纪第三纪第三纪被子植物繁荣被子植物繁荣被子植物繁荣被子植物繁荣约约约约70007000万年万年万年万年中生代中生代白垩纪白垩纪裸子植物乃盛,被子植物兴起裸子植物乃盛,被子植物兴起裸子植物乃盛,被子植物兴起裸子植物乃盛,被子植物兴起约约约约15 50015 500万年万年万年万年侏罗纪侏罗纪三叠纪三叠纪裸子植物繁荣裸子植物繁荣裸子植物繁荣裸子植物繁荣古生代古生代二叠纪二叠纪石炭纪石炭纪蕨类植物繁荣蕨类植物繁荣蕨类植物繁荣蕨类植物繁荣约约约约37 50037 500万年万年万年万年泥盆纪泥盆纪蕨类植物兴起蕨类植物兴起蕨类植物兴起蕨类植物兴起苔藓植物及裸子植物出现苔藓植物及裸子植物出现苔藓植物及裸子植物出现苔藓植物及裸子植物出现志留纪志留纪最早的蕨类植物出现最早的蕨类植物出现最早的蕨类植物出现最早的蕨类植物出现奥陶纪奥陶纪寒武纪寒武纪真核藻类繁荣真核藻类繁荣真核藻类繁荣真核藻类繁荣元古代元古代细菌和蓝藻细菌和蓝藻细菌和蓝藻细菌和蓝藻约约约约190 000190 000万年万年万年万年 ((a a)具有真正的)具有真正的花花,开花过程是被子植物的一个显著,开花过程是被子植物的一个显著特征。

故又称有花植物特征故又称有花植物(flowering plants)(flowering plants)或显花植或显花植物物(phanerogamia)(phanerogamia);;((b b)孢子体高度分化,组织分工完善具有)孢子体高度分化,组织分工完善具有导管导管. .((c c))胚珠包藏胚珠包藏在由在由1 1个心皮(大孢子叶)或几个心皮结个心皮(大孢子叶)或几个心皮结合成的子房内合成的子房内d d)子房受精后,继续发育,形成)子房受精后,继续发育,形成果实果实(fruit)(fruit)e e)植株形态、生境、营养及传粉方式的多样化植株形态、生境、营养及传粉方式的多样化f f)双受精现象和异质性胚乳双受精现象和异质性胚乳1.3 被子植物门被子植物门(1) (1)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圆柱状根圆柱状根圆柱状根圆柱状根 圆锥状根圆锥状根圆锥状根圆锥状根须根须根须根须根纺锤状根纺锤状根纺锤状根纺锤状根块状根块状根块状根块状根球茎球茎球茎球茎鳞茎鳞茎鳞茎鳞茎块茎块茎块茎块茎块茎块茎块茎块茎根状茎根状茎根状茎根状茎高等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的形态高等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的形态如胡萝卜如胡萝卜如胡萝卜如胡萝卜如禾草如禾草如禾草如禾草如萱草如萱草如萱草如萱草如甘薯如甘薯如甘薯如甘薯如莲藕、姜如莲藕、姜如莲藕、姜如莲藕、姜如马铃薯如马铃薯如马铃薯如马铃薯如荸荠如荸荠如荸荠如荸荠如洋葱头、如洋葱头、如洋葱头、如洋葱头、水仙花水仙花水仙花水仙花如山药如山药如山药如山药 攀援藤木如葡萄攀援藤木如葡萄匍匐茎如委陵菜属匍匐茎如委陵菜属平卧茎如蒺藜平卧茎如蒺藜斜倚茎如马齿苋斜倚茎如马齿苋缠绕藤本如紫藤缠绕藤本如紫藤斜升茎如山麻黄、鹅不食草斜升茎如山麻黄、鹅不食草直立茎直立茎如常见的乔木如常见的乔木裸芽裸芽重叠芽重叠芽鳞芽鳞芽叶鞘叶鞘丛生如银杏丛生如银杏叶套鞘叶套鞘互生如榉树互生如榉树对生如薄荷对生如薄荷 轮生如富贵竹轮生如富贵竹轮生轮生掌状叶如苦瓜掌状叶如苦瓜 掌状三出脉掌状三出脉羽状脉羽状脉 平行脉平行脉 射出脉射出脉 提琴形提琴形提琴形提琴形针形针形针形针形如松树如松树如松树如松树披针形披针形披针形披针形如如如如酸模酸模酸模酸模叶蓼叶蓼叶蓼叶蓼矩圆形矩圆形矩圆形矩圆形卵形卵形卵形卵形如月季如月季如月季如月季椭圆形椭圆形椭圆形椭圆形如紫薇如紫薇如紫薇如紫薇圆形圆形圆形圆形如莼菜如莼菜如莼菜如莼菜条形条形条形条形匙形匙形匙形匙形扇形扇形扇形扇形镰刀形镰刀形镰刀形镰刀形肾形肾形肾形肾形如如如如细辛细辛细辛细辛 倒卵形倒卵形倒卵形倒卵形倒披针形倒披针形倒披针形倒披针形倒心形倒心形倒心形倒心形菱形菱形菱形菱形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楔形楔形楔形楔形心形心形心形心形鳞形鳞形鳞形鳞形深波状深波状深波状深波状皱波状皱波状皱波状皱波状浅波状浅波状浅波状浅波状如苦丁茶如苦丁茶如苦丁茶如苦丁茶全缘全缘全缘全缘钝齿钝齿钝齿钝齿锯齿状锯齿状锯齿状锯齿状细锯齿状细锯齿状细锯齿状细锯齿状牙齿状牙齿状牙齿状牙齿状有睫毛有睫毛有睫毛有睫毛重锯齿重锯齿重锯齿重锯齿缺刻的缺刻的缺刻的缺刻的条裂的条裂的条裂的条裂的浅裂的浅裂的浅裂的浅裂的深裂的深裂的深裂的深裂的 卷须状卷须状卷须状卷须状芒尖芒尖芒尖芒尖渐尖渐尖渐尖渐尖尾状尾状尾状尾状钝形钝形钝形钝形锐尖锐尖锐尖锐尖尖凸尖凸尖凸尖凸骤凸骤凸骤凸骤凸凹缺凹缺凹缺凹缺凸尖凸尖凸尖凸尖微凸微凸微凸微凸倒心形倒心形倒心形倒心形耳垂形耳垂形耳垂形耳垂形心形心形心形心形盾形盾形盾形盾形歪形歪形歪形歪形楔形楔形楔形楔形戟形戟形戟形戟形箭形箭形箭形箭形穿茎穿茎穿茎穿茎合生穿茎合生穿茎合生穿茎合生穿茎抱茎抱茎抱茎抱茎渐狭渐狭渐狭渐狭截形截形截形截形 双数羽状复叶双数羽状复叶双数羽状复叶双数羽状复叶单数羽状复叶单数羽状复叶单数羽状复叶单数羽状复叶掌状复叶掌状复叶掌状复叶掌状复叶羽状全裂羽状全裂羽状全裂羽状全裂倒向羽裂倒向羽裂倒向羽裂倒向羽裂掌状半裂掌状半裂掌状半裂掌状半裂二回羽状复叶二回羽状复叶二回羽状复叶二回羽状复叶单叶复叶单叶复叶单叶复叶单叶复叶掌状三小叶掌状三小叶掌状三小叶掌状三小叶羽状三小叶羽状三小叶羽状三小叶羽状三小叶羽状浅裂羽状浅裂羽状浅裂羽状浅裂羽状深裂羽状深裂羽状深裂羽状深裂 花序总状花序如荠菜总状花序如荠菜总状花序如荠菜总状花序如荠菜穗状花序如车前草穗状花序如车前草穗状花序如车前草穗状花序如车前草复伞状花序复伞状花序复伞状花序复伞状花序伞状花序如五加伞状花序如五加伞状花序如五加伞状花序如五加头状花序如菊花头状花序如菊花头状花序如菊花头状花序如菊花伞房花序如苹果伞房花序如苹果伞房花序如苹果伞房花序如苹果肉穗花序如芋头肉穗花序如芋头肉穗花序如芋头肉穗花序如芋头圆锥花序如燕麦圆锥花序如燕麦圆锥花序如燕麦圆锥花序如燕麦隐头花序如无花果隐头花序如无花果隐头花序如无花果隐头花序如无花果 花序和花聚伞花序聚伞花序聚伞花序聚伞花序轮伞花序轮伞花序轮伞花序轮伞花序轮伞花序轮伞花序轮伞花序轮伞花序蠍尾状聚伞花序蠍尾状聚伞花序蠍尾状聚伞花序蠍尾状聚伞花序聚伞圆锤花序聚伞圆锤花序聚伞圆锤花序聚伞圆锤花序两被花两被花两被花两被花单被花单被花单被花单被花裸花裸花裸花裸花下位花(上位子房)下位花(上位子房)下位花(上位子房)下位花(上位子房)完全花完全花完全花完全花上位花(下位子房)上位花(下位子房)上位花(下位子房)上位花(下位子房)周位花(上位子房)周位花(上位子房)周位花(上位子房)周位花(上位子房)周位花(半下位子房)周位花(半下位子房)周位花(半下位子房)周位花(半下位子房)雌蕊雌蕊雌蕊雌蕊花瓣花瓣花瓣花瓣雄蕊雄蕊雄蕊雄蕊胚珠胚珠胚珠胚珠花梗花梗花梗花梗花萼花萼花萼花萼花托花托花托花托花柱花柱花柱花柱子房子房子房子房柱头柱头柱头柱头花药花药花药花药花粉花粉花粉花粉花丝花丝花丝花丝 覆瓦状覆瓦状覆瓦状覆瓦状重覆瓦状重覆瓦状重覆瓦状重覆瓦状内向镊合状内向镊合状内向镊合状内向镊合状镊合状镊合状镊合状镊合状蝶形如大豆蝶形如大豆蝶形如大豆蝶形如大豆辅状如番茄辅状如番茄辅状如番茄辅状如番茄坛状如石楠坛状如石楠坛状如石楠坛状如石楠旋转旋转旋转旋转唇形唇形唇形唇形舌形如菊科舌形如菊科舌形如菊科舌形如菊科外向镊合状外向镊合状外向镊合状外向镊合状筒状如菊花筒状如菊花筒状如菊花筒状如菊花 漏斗状如牵牛花漏斗状如牵牛花漏斗状如牵牛花漏斗状如牵牛花 钟状如桔梗钟状如桔梗钟状如桔梗钟状如桔梗高脚碟状如水仙花高脚碟状如水仙花高脚碟状如水仙花高脚碟状如水仙花 果实和种子聚花果如桑椹聚花果如桑椹聚花果如桑椹聚花果如桑椹聚合果如草莓聚合果如草莓聚合果如草莓聚合果如草莓荚果如大豆荚果如大豆荚果如大豆荚果如大豆蓇葖果如玉兰蓇葖果如玉兰蓇葖果如玉兰蓇葖果如玉兰长角果如白菜长角果如白菜长角果如白菜长角果如白菜蒴果如鸢尾蒴果如鸢尾蒴果如鸢尾蒴果如鸢尾翅果如榆树翅果如榆树翅果如榆树翅果如榆树核果如桃核果如桃核果如桃核果如桃颖果如小麦颖果如小麦颖果如小麦颖果如小麦梨果如苹果梨果如苹果梨果如苹果梨果如苹果坚果如板栗坚果如板栗坚果如板栗坚果如板栗瘦果如蒲公英瘦果如蒲公英瘦果如蒲公英瘦果如蒲公英瓠瓠瓠瓠果如葫芦果如葫芦果如葫芦果如葫芦短角果如荠菜短角果如荠菜短角果如荠菜短角果如荠菜双悬果双悬果双悬果双悬果浆果如番茄浆果如番茄浆果如番茄浆果如番茄 (2) 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初生的、原始的性状初生的、原始的性状次生的、较完整的性状次生的、较完整的性状茎茎1 1 木本木本2 2 直立直立3 3 具环纹、螺纹导管,具环纹、螺纹导管,或无导管只有管胞或无导管只有管胞1 1 草本草本2 2 缠绕缠绕3 3 具网纹、孔纹导管具网纹、孔纹导管叶叶4 4 常绿常绿5 5 单叶全缘单叶全缘6 6 叶互生叶互生( (螺旋状排列螺旋状排列) )4 4 落叶落叶5 5 叶形复杂化叶形复杂化6 6 叶对生或轮生叶对生或轮生花花7 7 花单生,或无限花序花单生,或无限花序8 8 两性花,雌雄同株两性花,雌雄同株9 9 花的各部螺旋状排列花的各部螺旋状排列10 10 花的各部多数而不花的各部多数而不 固定固定7 7 花形成有限花序花形成有限花序8 8 单性花,雌雄异株单性花,雌雄异株9 9 花的各部轮状排列花的各部轮状排列10 10 花的各部数目不多花的各部数目不多, ,有定数有定数(3,4 (3,4 或或5)5)形态学特征是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标准,尤其是花及果实的形形态学特征是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标准,尤其是花及果实的形态特征;解剖学方面的特征也常被作为辅助依据。

态特征;解剖学方面的特征也常被作为辅助依据 (2) 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初生的、原始的性状初生的、原始的性状次生的、较完整的性状次生的、较完整的性状花花11 11 整齐花,花被同形,不整齐花,花被同形,不分化为萼片和花瓣分化为萼片和花瓣12 12 花部离生(离瓣花、离花部离生(离瓣花、离生雄蕊、离生心皮)生雄蕊、离生心皮)13 13 子房上位子房上位, ,花粉粒具单沟花粉粒具单沟14 14 胚珠多数胚珠多数1111不不 整齐花,花被分化为萼片和整齐花,花被分化为萼片和花瓣,或退化为单被花花瓣,或退化为单被花12 12 花部合生(合瓣花、各种形式花部合生(合瓣花、各种形式结合的雄蕊、合生心皮)结合的雄蕊、合生心皮)13 13 子房下位,花粉粒具子房下位,花粉粒具3 3沟或多孔沟或多孔14 14 胚珠少数胚珠少数果果实实15 15 单果单果16 16 真果真果15 15 聚花果聚花果16 16 假果假果种种子子17 17 种子有发育的胚乳种子有发育的胚乳18 18 胚小,直伸,子叶胚小,直伸,子叶2 2片片17 17 无胚乳无胚乳, ,种子萌发的营养物储藏种子萌发的营养物储藏在子叶中在子叶中18 18 胚弯曲或卷曲,子叶胚弯曲或卷曲,子叶1 1片片生生活活型型19 19 多年生多年生20 20 绿色自养植物绿色自养植物19 19 一年生一年生20 20 寄生、腐生植物寄生、腐生植物 (3) 被子植物分类双子叶植物纲双子叶植物纲双子叶植物纲双子叶植物纲( (木兰纲木兰纲木兰纲木兰纲) )单子叶植物纲单子叶植物纲单子叶植物纲单子叶植物纲( (百合纲百合纲百合纲百合纲) )胚具胚具2 2片子叶片子叶( (极少数极少数1,31,3或或4)4)胚内仅具胚内仅具1 1片子叶片子叶( (或有时不分化或有时不分化) )主根系发达多为直根系主根系发达多为直根系主根不发达,由多数不定根形成主根不发达,由多数不定根形成的须根系的须根系茎内维管束环状排列具有形成茎内维管束环状排列具有形成层层茎内维管束散排列,无形成层,茎内维管束散排列,无形成层,通常不能加粗通常不能加粗叶具网状叶脉叶具网状叶脉叶脉:平行脉或弧形脉叶脉:平行脉或弧形脉花部通常花部通常5 5或或4 4基数,极少基数,极少3 3基基数数花部通常花部通常3 3基数,极少基数,极少4 4基数基数, ,决决无无5 5基数基数花粉具有花粉具有3 3个萌发孔个萌发孔花粉具单萌发孔花粉具单萌发孔 (4) 常见植物的识别常见植物的识别n n通过野外实习,认识一些常见的植物种类,了解其分布与生境特点;n n学会使用检索表,并根据检索表对植物种类做初步鉴定。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