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re****.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5.10MB
约135页
文档ID:590758746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_第1页
1/135

二年级下册二年级下册义务教育教科书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数学简简 介介 一、内容变动1 1. . 降低了难度(第一、三单元)降低了难度(第一、三单元)u统计重点学习调查的方法和记录、统计重点学习调查的方法和记录、 整理数据的方法整理数据的方法u只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只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 旋转现象旋转现象 一、内容变动2 2. . 完善结构体系(第五、六单元)完善结构体系(第五、六单元)u及时安排混合运算单元及时安排混合运算单元u将将““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移至二下移至二下 二、编排特点1.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二、编排特点2.2.继续加强学生对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知识整理能力能力的的培养u在在““整理和复习整理和复习””中,给出整理的线索,中,给出整理的线索, 引导学生自己整理、总结引导学生自己整理、总结u加强知识间的对比、沟通加强知识间的对比、沟通 3. 3. 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 4.4.在在完整的过程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5.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u针对性练习针对性练习u带着练的内容带着练的内容u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做铺垫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做铺垫 6 6. .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 三、各单元教材分析三、各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一、教学内容u收集数据的方法收集数据的方法u记录数据的方法记录数据的方法u统计表统计表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v体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v体现统计的作用1.1.依据课标,重新编排依据课标,重新编排2.2.内容的选择紧密结合学生实际内容的选择紧密结合学生实际 简单的复式统计表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 v解决问题的角度引解决问题的角度引入入v解决的方法——调查(统计)v抽样的思想v统计表v分析数据 v解决问题的角度引解决问题的角度引入入v解决的方法——投票(统计)v记录数据的方法——画正字v分析数据 v 体现了统计的体现了统计的 必要性v体现了统计的体现了统计的 作用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一、教学内容1.1.除法的初步认识除法的初步认识2.2.用用2 2~~6 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乘法口诀求商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平均分平均分表内除法表内除法(一一)1. 除法的初步认识除法的初步认识2. 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乘法口诀求商除法含义除法含义解解决决问问题题 v 在对比与活动中突出平均分的含义在对比与活动中突出平均分的含义v 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

v 注重用数学语言描述平均分1.1.加强除法概念的教学加强除法概念的教学2.2.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索求商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索求商 的方法3.3.重新编排解决问题的内容重新编排解决问题的内容 细节上的变化 在对比中突出平均分的含义↓↓注重平均分结果的表达↓↓渗透与乘法的关系 两种情况之一:均分两种情况之一:均分 (分配)(分配)重分的过程与方法,重分的过程与方法,又突出分的结果又突出分的结果画线的方法画线的方法 两种情况之二:包含两种情况之二:包含 (商除)(商除)重分的过程与方法,重分的过程与方法,又突出分的结果又突出分的结果圈一圈圈一圈 丰富、有趣的素材丰富、有趣的素材动手分、画线、圈动手分、画线、圈 渗透渗透 表述上的变化表述上的变化 重在分重在分 圈,渗透包含几个几圈,渗透包含几个几 被除数被除数≤12≤12探索求商的方法探索求商的方法连加连加连减连减↓↓图图示示用乘法口诀求商用乘法口诀求商 被除数被除数≤36≤36用乘法口诀求商用乘法口诀求商情境更直观情境更直观重在求商方法,渗透重在求商方法,渗透 解决问题加深对除法含义的认识 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一)一、教学内容u 认识轴对称图形认识轴对称图形 u 认识平移和旋转认识平移和旋转u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1.将锐角和钝角的认识移至二年级上册。

2.从典型素材引入(情境感知),在活动 中理解3.根据课标要求,降低难度 图形的运动(一)图形的运动(一)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旋转旋转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平移平移 实物实物对称现象对称现象↓↓图形图形对称轴对称轴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 实物实物↓↓图形图形图形的平移图形的平移(判断)(判断)平移现象平移现象 实物实物↓↓图形图形点的旋转点的旋转(直观感知)(直观感知)旋转现象旋转现象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     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二)一、教学内容 1.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2.解决问题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1.1.注重让学生经历用注重让学生经历用7 7~~9 9的乘法口诀的乘法口诀 求商的过程求商的过程v 注重知识的迁移v 注重用数学语言描述平均分2.2.重新编排解决问题的内容重新编排解决问题的内容 求一个数是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的几倍乘、除两步计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算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二)表内除法(二)用用7 7、、8 8、、9 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乘法口诀求商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 沟通联系,促使迁移沟通联系,促使迁移形成形成“用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两用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两个除法算式个除法算式 ”认识结构。

认识结构 第五单元 混合运算一、教学内容u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u解决问题解决问题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1.1.注重已有的知识基础注重已有的知识基础v 体现整理性v 体现知识的迁移2.2.适当与解决问题分开适当与解决问题分开 混合运算混合运算运算顺序运算顺序解决问题解决问题 在情境中回忆递等式↓↓综合算式↓↓扩展到乘除混合运算↓↓总结 明确规定↓↓唤起经验(乘加、 小括号)↓↓↓↓情境引入扩展本页有改动,请以最新教材为准 加强练习的针对性 用图示表示信息、分析数量关系体验过程,体验过程,了解步骤了解步骤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中间问题 列综合算式,写单位名称,口答回顾,突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巩固,中间问题不同,方法不同 需两步解决的各种问题(含两级)需两步解决的各种问题(含两级) 第六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一、教学内容u 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有余数除法的计算u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1.1.体系更为合理体系更为合理v由三下移至二下v加强操作性,与表内除法对照2.2.新增试商例题新增试商例题3.3.重编解决问题。

重编解决问题 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余数解决问题解决问题除法竖式除法竖式试商试商 重新设计主题图,便于在课堂上进行操作为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 在操作、对比中理解在操作中理解求商 操作关系巩固 除法竖式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法进一法 解决问题等余问题 实践与综合 小小设计师活动目的活动目的活动目的活动目的 1.1.结合图案的设计,感受轴对称图形、图形结合图案的设计,感受轴对称图形、图形 的平移和旋转的平移和旋转2.2.培养学生的简单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简单推理能力3.3.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创造美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创造美 存在的问题::1.1.切忌上成手工课:没数学味切忌上成手工课:没数学味2.2.体现解决问题的过程:明确要求、作好计划、体现解决问题的过程:明确要求、作好计划、 通过操作解决问题、组织好交流通过操作解决问题、组织好交流3.3.可提供一定数量的素材,与表内除法等结合可提供一定数量的素材,与表内除法等结合 在一起进行;或者让学生进行想象等在一起进行;或者让学生进行想象等 第七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一、教学内容u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u口算加、减法口算加、减法u解决问题解决问题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v加强数感的培养加强数感的培养v注重估算的教学注重估算的教学v 对一些知识进行了渗透对一些知识进行了渗透。

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千以内数的千以内数的认识认识解决解决问题问题万以内数万以内数的认识的认识口口算算例例7 7 例例8 8 例例9 9 例例1010例例11 11 例例1212例例1313 数数感感、、认认识识一一千千数数数数、、认认识识““千千””数数的的组组成成、、读读写写用用算算盘盘记记数数千以内数的认识 数数数数、、数数的的组组成成数数数数、、认认识识““万万””整整理理数数位位顺顺序序表表读读数数并并总总结结读读法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写写数数并并总总结结写写法法比比大大小小近近似似数数 培养数感 认识计数单位“千”突破数数难点 点子图小棒计数器↓↓↓↓数数、组成、读写数 培养数感↓↓↓↓直观1000 认识算盘用算盘记数 用计数单位数 数的组成 重视方法的总结 重视方法的总结 丰富的素材重视方法的表述和总结↓↓ 对比↓↓数线 整千数的整十、整百 解决问题估算 第八单元 克和千克一、教学内容u 认识克和千克认识克和千克u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 解解决决问问题题认认识识克克及及测测量量工工具具认认识识千千克克及及测测量量工工具具克和千克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v加强估计能力的培养加强估计能力的培养v注重度量意识的渗透注重度量意识的渗透v增加相关背景知识增加相关背景知识 引入:掂量重量课前调查 认识“克”↓↓测量工具↓↓估计 ↓↓测量工具认识“千克” 感知感知1kg1kg丰富相关经验丰富相关经验 解决问题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推理一、教学内容u 简单的推理简单的推理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v在活动中感受推理过程在活动中感受推理过程v借助丰富、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借助丰富、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 原实验教材例原实验教材例3 3 新增:数独新增:数独 感感 谢谢 观观 看看 和和 聆聆 听听Thanks For Appreciation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