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05章章 易致人为失误的生理心理因素易致人为失误的生理心理因素• 5.1 概述概述• 5.2 疲劳因素疲劳因素• 5.3 时间因素时间因素• 5.4 睡眠、意识觉醒水平睡眠、意识觉醒水平 与酒精因素与酒精因素• 5.5 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第第05章章 易致人为失误的生理心理因素(续一)易致人为失误的生理心理因素(续一)5.1 概概 述述5.1 概概 述(续一)述(续一)一一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人,本身是一个随时随地都在人,本身是一个随时随地都在 变化着的巨大系变化着的巨大系统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每个作业者作为一个处在复统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每个作业者作为一个处在复杂社会关系中的人,都会受到来自外界环境及个人生杂社会关系中的人,都会受到来自外界环境及个人生理、心理特点中异常因素的影响,使人的生理、心理理、心理特点中异常因素的影响,使人的生理、心理状态发生不利变化状态发生不利变化 这些来自作业者外部和内部干扰因素的影这些来自作业者外部和内部干扰因素的影响,都将导致作业可靠性降低,以致出现人为响,都将导致作业可靠性降低,以致出现人为失误或差错,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失误或差错,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5.1 概概 述(续一)述(续一)5.1 概概 述(续一)述(续一)二二 作业的可靠度作业的可靠度• 人的作业可靠度可以定义为:作业者在规定的条件人的作业可靠度可以定义为:作业者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能成功完成固定任务的概率,人的作业可下和规定时间内能成功完成固定任务的概率,人的作业可靠度可作为可靠性的量化指标靠度可作为可靠性的量化指标• 影响人的作业可靠性的因素很多,常见的内部干扰影响人的作业可靠性的因素很多,常见的内部干扰因素和外部干扰因素见表因素和外部干扰因素见表5—15.1 概概 述(续一)述(续一)表表5—15.2 疲劳因素疲劳因素5.2 疲劳因素(续一)疲劳因素(续一)一、疲劳的性质与特点一、疲劳的性质与特点 现在,疲劳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已引起人们广泛的重现在,疲劳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已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已有人把疲劳称之为工业事故中具有头等重要性的因视,已有人把疲劳称之为工业事故中具有头等重要性的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国际上工业安全方面一个长期研究的重素之一,同时也是国际上工业安全方面一个长期研究的重点领域。
点领域5.2 疲劳因素(续一)疲劳因素(续一)1、生理疲劳(或称体力疲劳):由于人体连续不断的活动、生理疲劳(或称体力疲劳):由于人体连续不断的活动(或短时间的剧烈活动),使人体组织中的资源耗竭或肌(或短时间的剧烈活动),使人体组织中的资源耗竭或肌肉内产生的乳酸不能及时分解和排泄引起的肉内产生的乳酸不能及时分解和排泄引起的2、心理疲劳(或称精神疲劳):心理疲劳有时是由于长时、心理疲劳(或称精神疲劳):心理疲劳有时是由于长时间集中于重复性的单调工作引起的间集中于重复性的单调工作引起的5.2 疲劳因素(续一)疲劳因素(续一)3、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在劳动中并不一、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在劳动中并不一 定使同时产生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尊重人体的生定使同时产生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尊重人体的生理规律,对延长劳动时间加班必须予以严格的限制理规律,对延长劳动时间加班必须予以严格的限制5.2 疲劳因素(续一)疲劳因素(续一)二、疲劳的产生与发展规律二、疲劳的产生与发展规律1、疲劳发展的几个阶段、疲劳发展的几个阶段• 疲劳的积累疲劳的积累• 疲劳的持续疲劳的持续• 疲劳的发展与人体的生理效率有关疲劳的发展与人体的生理效率有关5.2 疲劳因素(续一)疲劳因素(续一)2、疲劳产生与变化的几个特征、疲劳产生与变化的几个特征• 疲劳有一定的积累效应疲劳有一定的积累效应• 疲劳可以恢复疲劳可以恢复• 人对疲劳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人对疲劳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青年作业人员作业中产生的疲劳较老年人小得多,而且青年作业人员作业中产生的疲劳较老年人小得多,而且易于恢复易于恢复• 环境因素直接影响疲劳的产生环境因素直接影响疲劳的产生• 工作的单易于产生厌倦、疲劳工作的单易于产生厌倦、疲劳• 夜班工作比白天工作疲劳夜班工作比白天工作疲劳5.2 疲劳因素(续一)疲劳因素(续一)3、人在疲劳时的生理心理状态、人在疲劳时的生理心理状态• 无力感无力感• 注意的失调注意的失调• 感觉方面的失调感觉方面的失调• 记忆和思维故障记忆和思维故障• 意志减退意志减退• 睡意。
疲劳能引起睡意睡意疲劳能引起睡意5.2 疲劳因素(续一)疲劳因素(续一)三、疲劳产生的原因分析三、疲劳产生的原因分析• 劳动中引起疲劳的原因很多,我们这里根据日本著名疲劳劳动中引起疲劳的原因很多,我们这里根据日本著名疲劳研究专家、国际工效学会理事长大岛正光对疲劳的一般原研究专家、国际工效学会理事长大岛正光对疲劳的一般原因和心理原因所作的分类,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将因和心理原因所作的分类,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将疲劳的原因列表(见表疲劳的原因列表(见表5—2))5.2 疲劳因素(续一)疲劳因素(续一)表表5—25.2 疲劳因素(续一)疲劳因素(续一)四、作业疲劳的调查与测定四、作业疲劳的调查与测定• 对于疲劳的研究虽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目前深入程对于疲劳的研究虽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目前深入程度还不够对于疲劳缺乏直接客观的测定评价方法所以,度还不够对于疲劳缺乏直接客观的测定评价方法所以,现有测定评价方法常以主观的疲劳感进行判断疲劳的有无现有测定评价方法常以主观的疲劳感进行判断疲劳的有无和程度深浅,测定方法多是间接测定其生理或心理反应指和程度深浅,测定方法多是间接测定其生理或心理反应指标,以推论疲劳的程度。
如疲劳文件调查、疲劳的仪器测标,以推论疲劳的程度如疲劳文件调查、疲劳的仪器测定方法定方法5.2 疲劳因素(续一)疲劳因素(续一)五五 疲劳与作业安全疲劳与作业安全• 作业疲劳现在是国际公认的主要事故作业疲劳现在是国际公认的主要事故致因之一来自生产一线的调查表明,过度疲劳时的最大致因之一来自生产一线的调查表明,过度疲劳时的最大危险主要源于反应迟钝和动作不准确,在工人遇到危险信危险主要源于反应迟钝和动作不准确,在工人遇到危险信息时往往不能及时发现,或发现了不能快速地做出反应,息时往往不能及时发现,或发现了不能快速地做出反应,而在实际地危险发生时,躲避危险地时间常常在几秒钟之而在实际地危险发生时,躲避危险地时间常常在几秒钟之内• 疲劳与安全生产是密切相关地防止过度疲劳也是疲劳与安全生产是密切相关地防止过度疲劳也是安全生产地关键之一安全生产地关键之一5.2 疲劳因素(续一)疲劳因素(续一)案例案例 疲劳驾驶与安全疲劳驾驶与安全 2008年年8月月26日凌晨日凌晨4时许,两辆挂河南牌照的集装箱时许,两辆挂河南牌照的集装箱卡车行至卡车行至A30高速公路外圈高速公路外圈73.5公里、靠近奉城出口处时突公里、靠近奉城出口处时突然发生追尾。
目击者表示,事故估计由疲劳驾驶所致事发然发生追尾目击者表示,事故估计由疲劳驾驶所致事发时,两辆集卡正在沿公路由西向东行驶,前面的集卡突然急时,两辆集卡正在沿公路由西向东行驶,前面的集卡突然急停,后面的集卡避闪不及,硬生生撞向前车尾部,导致后车停,后面的集卡避闪不及,硬生生撞向前车尾部,导致后车上一名上一名28岁左右的驾驶员当场死亡岁左右的驾驶员当场死亡5.3 时间因素时间因素5.3 时间因素(续一)时间因素(续一)一一 工作能力的昼夜活动工作能力的昼夜活动 研究表明,人的各种器官系统不能在长时间内保持均研究表明,人的各种器官系统不能在长时间内保持均匀的工作能力,这种能力具有周期性变化的特点,在匀的工作能力,这种能力具有周期性变化的特点,在24小小时周期内,出现两个高峰(最高点在上午时周期内,出现两个高峰(最高点在上午8时岛时岛9时,随后时,随后第二个高峰在下午第二个高峰在下午19时左右)和两个低谷(第一个低谷在时左右)和两个低谷(第一个低谷在14时,而凌晨时,而凌晨3时左右降到最低点)时左右降到最低点)5.3 时间因素(续一)时间因素(续一) 总体情况是:人的最高的工作能力出现在上总体情况是:人的最高的工作能力出现在上午时间内,而在夜间工作能力则急剧下降。
许多午时间内,而在夜间工作能力则急剧下降许多研究表明,事故的发生与人的昼夜工作能力的波研究表明,事故的发生与人的昼夜工作能力的波动是相应的动是相应的5.3 时间因素(续一)时间因素(续一)二二 事故发生频次的昼夜分布和一年中月份分布事故发生频次的昼夜分布和一年中月份分布1、根据对某煤矿企业历年发生的、根据对某煤矿企业历年发生的325起事故的昼夜频次分布起事故的昼夜频次分布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在一日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在一日24小时内,事故频次分布很小时内,事故频次分布很不均匀,并大致呈现三个事故多发时间,即上午不均匀,并大致呈现三个事故多发时间,即上午9时前后,时前后,14时和时和0时另外,凌晨时另外,凌晨3时前后亦分布较多时前后亦分布较多5.3 时间因素(续一)时间因素(续一)• 2.事故在一年内各个月份的频次分布事故在一年内各个月份的频次分布• 根据对某煤矿企业历年发生的根据对某煤矿企业历年发生的325起事故分析,表明月份起事故分析,表明月份之间事故发生的次数差异很大之间事故发生的次数差异很大 5.4 睡眠、意识觉醒水平与酒精因素睡眠、意识觉醒水平与酒精因素5.4 睡眠、意识觉醒水平与酒精因素(续一)睡眠、意识觉醒水平与酒精因素(续一)一一 睡眠失调睡眠失调• 1、人类觉醒与睡眠的规律、人类觉醒与睡眠的规律人类这种觉醒和睡眠的交替是人脑活动的节律。
这种人类这种觉醒和睡眠的交替是人脑活动的节律这种节律与人体多种功能所呈现的规律一样,是一个昼夜节律与人体多种功能所呈现的规律一样,是一个昼夜为周期的为周期的• 2、倒班工作对睡眠及生理心理的影响、倒班工作对睡眠及生理心理的影响• 3、睡眠不足及其对安全生产的影响、睡眠不足及其对安全生产的影响5.4 睡眠、意识觉醒水平与酒精因素(续一)睡眠、意识觉醒水平与酒精因素(续一)二、意识觉醒水平与作业可靠度二、意识觉醒水平与作业可靠度见表见表5—95.4 睡眠、意识觉醒水平与酒精因素(续一)睡眠、意识觉醒水平与酒精因素(续一)三、酒精造成的心理危害及对安全的影响三、酒精造成的心理危害及对安全的影响国外的大量研究表明,随着血液酒精浓度的增加,人的操国外的大量研究表明,随着血液酒精浓度的增加,人的操纵能力逐渐降低,对安全作业的影响很大,所以煤矿禁止纵能力逐渐降低,对安全作业的影响很大,所以煤矿禁止喝酒的人员下井喝酒的人员下井5.5 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5.5 社会心理因素(续一)社会心理因素(续一)一一 人际关系人际关系1、人际关系的概念、人际关系的概念人际关系属于社会关系范畴,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发人际关系属于社会关系范畴,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心理上的关系。
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心理上的关系5.5 社会心理因素(续一)社会心理因素(续一) 2、劳动群体中的人际冲突、劳动群体中的人际冲突人际冲突是指两个群体之间或个人之间在行为上的独立和人际冲突是指两个群体之间或个人之间在行为上的独立和争执等人际冲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争执等人际冲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5.5 社会心理因素(续一)社会心理因素(续一)• 由认识原因产生的冲突由认识原因产生的冲突• 目标对立目标对立• 需要对象的异同需要对象的异同• 攀比心理攀比心理• 嫉妒心理嫉妒心理• 分配不当分配不当5.5 社会心理因素(续一)社会心理因素(续一)由于小矛盾或潜在的不和未能及时疏通和解决,缺乏沟通由于小矛盾或潜在的不和未能及时疏通和解决,缺乏沟通而使误会不能消除等原因,也会导致冲突的发生而使误会不能消除等原因,也会导致冲突的发生管理上机构职责分工不明、有事无人负责,出了问题互相管理上机构职责分工不明、有事无人负责,出了问题互相推诿、扯皮,也容易造成群体或个人之间的冲突推诿、扯皮,也容易造成群体或个人之间的冲突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5.5 社会心理因素(续一)社会心理因素(续一)3、正确解决和处理冲突、正确解决和处理冲突正确认识冲突正确认识冲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简历协调和睦的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简历协调和睦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管理上的充分民主化和合理化管理上的充分民主化和合理化解决矛盾、缓和矛盾解决矛盾、缓和矛盾5.5 社会心理因素(续一)社会心理因素(续一)二二 家庭关系家庭关系1、家庭关系与安全生产、家庭关系与安全生产家庭关系即家庭中的人机关系,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家庭关系即家庭中的人机关系,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包括姻亲关系和血亲关系。
家庭关系是人们日关系,主要包括姻亲关系和血亲关系家庭关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5.5 社会心理因素(续一)社会心理因素(续一)几乎每个人一生中都在一定的家庭中生活,人们每天除几乎每个人一生中都在一定的家庭中生活,人们每天除工作、学习以外大部分时间都在家庭中度过因此,家工作、学习以外大部分时间都在家庭中度过因此,家庭中的人际关系好坏,对一个人的影响极大更重要的庭中的人际关系好坏,对一个人的影响极大更重要的是,家庭还是人们调节情绪和消除疲劳的场所是,家庭还是人们调节情绪和消除疲劳的场所5.5 社会心理因素(续一)社会心理因素(续一)2、家庭矛盾的一般原因及其解决方法、家庭矛盾的一般原因及其解决方法对每个家庭来说,家庭矛盾几乎都是不可避免的,原因也对每个家庭来说,家庭矛盾几乎都是不可避免的,原因也很多,如性格不和,缺乏共同的人生观,为了处世方面的很多,如性格不和,缺乏共同的人生观,为了处世方面的差异;自私、埋怨、缺乏理解和互相不尊重;子女教育及差异;自私、埋怨、缺乏理解和互相不尊重;子女教育及就业问题就业问题‘家务分工、经济开支问题;令对方厌恶的习惯、家务分工、经济开支问题;令对方厌恶的习惯、嗜好等。
嗜好等5.5 社会心理因素(续一)社会心理因素(续一)一般来说,家庭矛盾的解决可遵循以下方法或原则:一般来说,家庭矛盾的解决可遵循以下方法或原则:((1)家庭矛盾的解决要遵循互谅互让的原则)家庭矛盾的解决要遵循互谅互让的原则互相体谅对方的难处,多做一些有益于对方的事,注意互相体谅对方的难处,多做一些有益于对方的事,注意发现对方的长处、优点或正确之处,以求得理解和尊重,发现对方的长处、优点或正确之处,以求得理解和尊重,共同促成矛盾得缓和解决共同促成矛盾得缓和解决5.5 社会心理因素(续一)社会心理因素(续一)((2)凡事不要算旧账,要就事论事,不要攻击独放得弱点)凡事不要算旧账,要就事论事,不要攻击独放得弱点和易受伤害处,更不要互相辱骂和易受伤害处,更不要互相辱骂3)对夫妻来说,如果发生大得很深刻得矛盾,确实经过)对夫妻来说,如果发生大得很深刻得矛盾,确实经过长期内部努力和外部帮助,均不能协调解决的,可以最后长期内部努力和外部帮助,均不能协调解决的,可以最后采取好说好散的离婚方式解决问题采取好说好散的离婚方式解决问题5.5 社会心理因素(续一)社会心理因素(续一)三三 生活事件生活事件 生活事件是指个体生活中发生的需要一定心理适应生活事件是指个体生活中发生的需要一定心理适应的事件。
包括负性事件和正性事件,并引起人情绪的波动包括负性事件和正性事件,并引起人情绪的波动通过通过“生活事件量表生活事件量表”可以表明生活事件对人的影响生可以表明生活事件对人的影响生活事件无疑会对劳动者的作业可靠性产生不利影响,还与活事件无疑会对劳动者的作业可靠性产生不利影响,还与心理障碍有关心理障碍有关5.5 社会心理因素(续一)社会心理因素(续一)四四 节假日节假日 在节假日前后,比较容易发生事故,似乎成为一个在节假日前后,比较容易发生事故,似乎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很显然,这种情况对安全生产产生不利影响普遍的现象很显然,这种情况对安全生产产生不利影响不同生产现场的安全隐患较多,客观上要求每个劳动者必不同生产现场的安全隐患较多,客观上要求每个劳动者必须集中精力工作须集中精力工作5.5 社会心理因素(续一)社会心理因素(续一)因此,在节假日前后,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者特别是基层管因此,在节假日前后,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者特别是基层管理干部要及时做好思想工作,提供职工要在离队前和归队后理干部要及时做好思想工作,提供职工要在离队前和归队后排除一切外在干扰,此外,在指挥生产、安排任务时,也要排除一切外在干扰,此外,在指挥生产、安排任务时,也要考虑采取有关措施,如安排较安全的工作,或派人与之配合考虑采取有关措施,如安排较安全的工作,或派人与之配合监护等。
监护等资源与参考资料资源与参考资料•人为失误:人为失误: 》【》【作者作者】】:刘德辉主编刘德辉主编;北京天地大方科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编北京天地大方科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编 【【丛编项丛编项】】:企企业职工安全知识丛书业职工安全知识丛书 •戴巍戴巍. 人为失误及其控制人为失误及其控制[J]. 安全与健康安全与健康, 2006,(23) 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1.疲劳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如何减轻疲劳对于安全生疲劳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如何减轻疲劳对于安全生产的影响?产的影响?2.意识觉醒水平与作业可靠度之间的关系如何?意识觉醒水平与作业可靠度之间的关系如何?3.简述酒精造成的心理危害及对安全的影响简述酒精造成的心理危害及对安全的影响4.社会因素对人的安全行为有哪些方面的影响?社会因素对人的安全行为有哪些方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