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浙江省高考化学(学考标准+条目解析)第二十讲 常用仪器和基本实验操作课件

pu****.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20MB
约33页
文档ID:590131000
浙江省高考化学(学考标准+条目解析)第二十讲 常用仪器和基本实验操作课件_第1页
1/33

第二十讲第二十讲 常用仪器和基本实验操作 学考标准条目解析 学考标准条目解析一、常用仪器的名称、用途及使用方法1.加热仪器——酒精灯(1)酒精灯火焰分焰心、内焰和外焰,加热时用外焰;(2)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要用普通漏斗,酒精灯中的酒精量不超过其容积的2/3,且不少于1/4;(3)绝对禁止向正燃烧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发生火灾;(4)绝对禁止用一只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5)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学考标准条目解析2.可加热仪器和不可加热仪器 学考标准条目解析 学考标准条目解析 学考标准条目解析注意温度要求在100 ℃以下的加热可以使用水浴加热,采用这种加热方式的目的是使仪器受热均匀且易控制温度 学考标准条目解析3.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是量筒,用途: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注意①无“0”刻度;②不可加热,不可作反应容器,不可用于溶液的稀释;③选取量筒的规则是“大而近”,例如量取5.6 mL NaOH溶液应选取10 mL量筒,而不能选50 mL量筒 学考标准条目解析(2)仪器B的名称是容量瓶,用途: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3)仪器C的名称是托盘天平注意①称量前先调零点;②腐蚀性药品应放于烧杯内称量;③称量物质时应遵循“左物右码”;④读数精确到0.1 g。

4)仪器D的名称是温度计注意①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水银球不能接触容器内壁;②测蒸馏馏分温度时,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学考标准条目解析4.常用分离、提纯仪器 学考标准条目解析 学考标准条目解析典例典例1下列仪器与相应的名称正确的是(  )D解析:从左往右依次是:坩埚、表面皿、容量瓶和量筒 学考标准条目解析二、基本实验操作1.化学试剂的保存化学试剂都应注意妥善密封保存于试剂瓶中,若是固体用广口瓶,若是液体用细口瓶①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起反应的药品应密封保存如钾、钠应保存在煤油中,白磷应保存在水中②碱性的溶液不能使用玻璃塞,要用橡皮塞如NaOH溶液、Na2CO3溶液等③强酸、强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试剂不能用橡皮塞如硫酸、KMnO4溶液、酒精、苯等④见光易分解的物质应盛在棕色瓶中,放置于阴凉处如氯水、溴水、AgNO3溶液、浓硝酸等⑤液溴有毒且易挥发,应贮存于细口瓶中,加水封,加盖玻璃塞(不能用橡皮塞),并放置阴凉处 学考标准条目解析注意固体定量用天平称取,液体定量用量筒、滴定管或移液管量取 学考标准条目解析3.玻璃仪器的洗涤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内壁上附着的水膜均匀,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有些仪器要用化学药品才能洗净,如试管上的银镜用稀硝酸;容器壁上的硫用CS2;容器壁上的油污用NaOH溶液;制氯气残留的MnO2用浓盐酸4.仪器的连接与气密性检查(1)仪器的连接:整套仪器组装连接一般顺序为:从下到上,从左到右2)气密性检查:应在装入药品之前进行,其关键是先制造密闭体系,使封闭在装置里的气体与外界大气形成压强差,若液柱(或液面)能稳定维持,说明此装置气密性好,反之气密性差 学考标准条目解析典例典例2为检查如图所示简易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以下操作和方案设计 (1)甲同学认为,只要往长颈漏斗中加水,便可检查其气密性是否良好经检验他的方案可行则甲同学的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是   (2)乙同学设计的方案是:往长颈漏斗中注入一定量的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关闭止水夹,用手握试管中上部,待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打开止水夹让液面回落后,迅速关闭止水夹,松开手,见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低于试管中的液面且不再升降,说明气密性良好乙同学设计方案的原理是    学考标准条目解析解析:(1)由于装置内存有空气,关闭止水夹,通过长颈漏斗向试管中加水至一定量后,直到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高于试管中的液面,停止加水,液面差保持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2)乙松开手时,试管内空气的温度降低,若不漏气,则试管内压强降低,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低于试管中的液面且稳定答案:(1)关闭止水夹,通过长颈漏斗向试管中加水至一定量后,直到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高于试管中的液面,停止加水,液面差保持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2)操作是在装置不漏气的情况下,试管上部空间的压强小于大气压,故有“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低于试管中的液面且不再升降”的现象 学考标准条目解析5.仪器或药品的加热(1)用酒精灯外焰加热2)先来回移动酒精灯使仪器均匀受热,后集中对药品部位加热3)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人4)当需要控制一定温度时可借助温度计指示温度,特定温度可采用水浴等加热方式 学考标准条目解析6.物质的分离 学考标准条目解析 学考标准条目解析7.物质的检验方法(1)常见试纸的使用注意不能用湿润的pH试纸定量检测溶液酸碱性强弱,但可用湿润的pH试纸定性检测物质呈酸性或碱性 学考标准条目解析(2)焰色反应实验用品:铂丝、酒精灯、稀盐酸(检验钾元素时还要蓝色钴玻璃)要点:①要先将铂丝蘸取稀盐酸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至无色,再蘸取待测试剂②钠元素焰色反应,火焰颜色为黄色;钾元素焰色反应,火焰颜色为紫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学考标准条目解析(3)常见离子的检验  学考标准条目解析 学考标准条目解析 学考标准条目解析 学考标准条目解析典例典例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鉴定氯酸钾中存在的氯元素,按照以下六个步骤进行实验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①加硝酸银溶液 ②加水溶解 ③加热 ④过滤后取滤液 ⑤加二氧化锰 ⑥加硝酸A.⑤③⑥①②④B.③⑤②④⑥①C.①⑤③②④⑥D.⑤③②④⑥①D解析:氯酸钾先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使氯酸钾转变成氯化钾,加水溶解,过滤后取滤液加硝酸后再加硝酸银溶液,检验Cl- 学考标准条目解析8.数据的测量和记录(1)质量:托盘天平读数精确至0.1 g,分析天平和电子天平视规格可精确至0.001 g或0.000 1 g2)体积:量筒读数一般精确至0.1 mL,滴定管读数一般精确至0.01 mL3)温度计:根据温度计规格读数,一般精确至0.1 ℃4)pH:广范pH试纸只能粗略测量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pH计根据显示读数(一般能显示两位小数) 学考标准条目解析9.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 学考标准条目解析10.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1)预防安全事故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或用可燃性气体加热,反应之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

防暴沸:加热液体沸腾的实验,都要加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暴沸防倒吸:在加热条件下制备气体或将气体通入溶液中反应时,要防止因气压锐减而液体倒吸入热的反应仪器中防失火:实验室中的可燃物质一定要远离火源防中毒:有毒气体的实验要在通风橱中进行,并进行尾气处理如Cl2、SO2用NaOH溶液吸收 学考标准条目解析(2)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①浓硫酸溅在皮肤上: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②NaOH溶液等碱性物质洒在皮肤上:大量水冲洗,再涂硼酸溶液③酒精等有机物在实验台上着火:用湿抹布盖灭④液溴洒在皮肤上:酒精清洗⑤误食重金属盐:立即口服牛奶、豆浆或蛋清⑥水银洒在地上:撒上硫粉进行处理 学考标准条目解析典例典例4下列实验操作、试剂保存方法和实验室事故处理,一定正确的是    (填序号) A.不慎将浓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B.使用容量瓶的第一步操作是先将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烘干C.测定溶液的pH时,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在用蒸馏水湿润过的pH试纸上,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D.实验室中,溴水保存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细口试剂瓶中E.除去蛋白质溶液中混有的NaCl,可以先加入AgNO3溶液,然后过滤F.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浴温度时,不慎打破水银球,用滴管将水银吸出放入水封的小瓶中,残破的温度计插入装有硫粉的广口瓶中G.从试剂瓶中取出的任何药品,若有剩余不能再放回原试剂瓶 学考标准条目解析解析:使用容量瓶前应先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容量瓶本来就是装溶液的,无需干燥;pH试纸使用时不能润湿;溴水易腐蚀橡胶,应保存在带玻璃塞的棕色细口瓶中;蛋白质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会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剩余的金属钠和钾必须放回原试剂瓶。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