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传媒与政治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89705412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31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讲:传媒与政治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第二讲:传媒与政治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第二讲:传媒与政治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第二讲:传媒与政治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第二讲:传媒与政治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讲:传媒与政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讲:传媒与政治(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传播与政治新闻传媒拥有的支配社会的权力,主要有两项:一是采集、编发和传播新闻信息的权力;二是评价事实、表达舆论和监督社会的权力。这些权力的运用,能够为社会设置舆论议题、形成评价规范,从而成为支配和左右社会舆论的权力关系。在社会的权力结构当中,新闻媒介自己特有的职业功能,支配着社会舆论的涨落和进退,对其他权力中心起着监督和制衡的作用。或者说,新闻媒介运用新闻手段 即用新近事实讲话,来行使自己的权力,达到支配舆论的目的。这种支配方式虽然不是随着指令而具有强制力量,却有显示舆论符合群众意志的巨大压力,使受者不得不服从于权力主体。这种压力虽然是软性的,却是难以抗拒的。媒介行为事关全局,这才是媒介

2、权力的真正源泉。第一节第一节媒介与政治权力权力(power):是指个人或群体控制或影响他人行动的能力,不管这些人是否愿意。一、一、大众传媒与政治家的共生关系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现当代大众媒介出现以前,影响最大的媒介应该就是口语媒介和书面语媒介。这两种媒介同今天的大众媒介一样,对政治的影响巨大,和政治权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口头和书面语言的取舍和检查的原则都是对统治和权力权威的趋利避害。因为此时,媒体是依附于政治权力的,早期的新闻出版业都是由封建势力和宗教势力控制,是这些权力阶层宣传其政治理念和其权力合法性的工具。即使发展到美国后来的政论报纸时期,报纸亦不过是不同的政党的宣传工具。有学者总

3、结说,西方媒体和政治之间的关系在整体上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在近代报刊时期,媒体和政治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媒体政治化。这一关系主要发生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和革命后国家政治生活的政党较量中。媒体作为政治宣传的工具,始终依附于政治,报道的内容和形式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因而,这时期的媒体基本上是政治媒体;(2)在西方媒体大众化初期,媒体摆脱了因经济依附而形成的政治依附,走向相对独立,在新闻报道上标榜“客观”、“公正”。因此,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媒体对政治的相对独立;(3)大众传媒私有化时期(特别是近二、三十年),主流媒体在商业化背景下实现对政治系统的主导性,即政治媒体化。要理解媒体与政治的共

4、生关系,我们得首先弄清楚政治权力是如何通过媒体建构其权力影响力的。我们认为,作为权力最高表现形式之一的政治,在很大程度上便是通过构造、影响和改变大众头脑中的图景而对现实进行控制的艺术与科学。控制大众头脑中的图景的权力就是控制“现实”的权力,因为由政治权力构造的图景总是被视为“现实”。在这里,李普曼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概念“虚拟环境”(pseudo-environment)。所谓“虚拟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通常人们

5、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虚拟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大众是借助媒体提供的信息,来建构关于现实的“真实”图像的,而精英人士可能楔进这一建构过程中,对公众舆论施加影响。那么政治力量是如何介入传播过程中的呢?其一,利用媒体对消息来源的依赖;其二,利用媒体自身利益之拆求;其三,利用广告投放的软控制;其四,积极主动在开展政府公关活动。谈媒体与政治之间的共生关系,并不意味着仅仅是精英人士通过媒体单方向作用于普通大众的过程,实际上,公众团体和公共知识分子也可以借助媒体对影响政府决策。因为,大众传播由于具有信息量大、涉及面广、影响力强和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使某些社会问题能够很快被社会公众所认同,形成强大

6、的舆论,对政府施加影响,使一些政策问题能够很快进入政府决策议程。媒体持续性的报道常常影响着公众的判断与倾向以及政府的决策,也必然引起在朝和在野政党的关注。在某个时期,媒体对某一问题的集中关注,即议题设置,带动公众舆论对这一问题的呼吁,致使政府议程不得不遵循媒体议程。媒体发动受众关注政府瞩目,这成为西方许多国家政府议程产生的模式之一。第二节第二节传媒与宣传n宣传帮助我们夺取了政权,宣传帮助我们巩固政权,宣传还将帮助我们取得整个世界 。拉斯韦尔n它仅仅指通过重要的符号,或者更具体但是不那么准确地说,就是通过故事、谣言、报道、图片以及社会传播的其他形式,来控制意见。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n1950年7月

7、10日,对“宣传”作了如下定义:“任何以影响特定群体的思想和行动为目的的新闻、专题讨论或有组织的努力和运动”。n并给“最有效的宣传”下了一个定义:“宣传对象按照你所指定的方向走,而他却以为这个方向是他自己选定的”。 n其中的一个主要部分是“心理战”,而心理战的定义是:“一个国家有计划地运用宣传和非战活动来沟通思想、交流情况,以求影响外国群体的观点、感情和行为,其目的是有助于国家达到既定目标”。定义n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n目的: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 们的行动;n内容:传播一定的观念;n对象:人们;n方法形式: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

8、 号。n宣传者主动发起; n为了宣传者自己的利益; n目标是影响他人的观念导致行为;n只能指劝服(persuasion:设计操纵符号以使别人产生某种行为).n宣传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n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的基本职能是告知人们所需要的信息。 宣传传播观念,新闻传 播信息区别n传播的侧重点不同;n出发点不同;n归宿点不同;n传播的方式不同;n传播的要求不同。侧重点n新闻传播信息;n宣传传播观念。出发点n新闻的出发点是受众的需要;n宣传的出发点是出于宣传者的需要。归宿点n新闻本身没有主观意图,任凭新闻接受者自己去分析、判断,做出决策;n宣传是要

9、人们理解观念并接受它、支持它。传播方式n新闻不需要重复;n宣传需要不断重复。要求n信息: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及 时、准确,即定量的准确n宣传: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观点要求正 确鲜明,材料要求真实典型,材 料要恰到好处的说明观点的正 确,即定性的准确。联系:复合现象n媒介的所有者(包括私人、集团、阶级、政党)或新闻工作者出于某种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新闻报道宣传一定的思想、观念,表达自己对新闻事实的理解和评价。要求n当人们把新闻与宣传结合在一起使用或者利用新闻做宣传时,一定要尊重新闻传播信息的基本要求,而不能把新闻当作宣传品只有宣传味,没有新闻味。n胡乔木:最有力量的意见,是一种无形的意见从

10、文字上看去,说话的人只是客观地朴素地叙述他所见闻的事实(而每个叙述总是根据一定的观点的),这样,人们就觉得只是从他那里接受事实接受事实而不是从那里接受意见(而每个有自尊心的人一般都是不愿相信意见,而宁愿相信事实的)。新闻就是这种无形的意见无形的意见,愈是好的新闻,就愈善于在内容上贯彻自己的意见,也愈善于在形式上隐藏自己的意见。宣传为何要借助新闻传播宣传为何要借助新闻传播n新闻媒介的社会形象;n新闻报道的特性:及时、真实;n新闻报道连续性强; n新闻报道形式丰富。宣传要素宣传要素n宣传者 (who)n宣传对象(to whomto whom)n宣传内容(whatwhat)n宣传场合(wherewh

11、ere)n宣传时机 (when)n宣传动机(why)n宣传方式 (艺术)(how)n宣传效果 (effect)宣传者强调宣传者在受众心目中的信任度:n权威性:权力和地位、资历和威望、专业特长、能力和才华;n可信性:诚实、信誉、骨气、公正无私;n接近性;n熟知性;n悦目性。宣传对象n积极的参与者,以各种方式影响宣传过程,既是宣传效果的承担者,又是宣传效果的最后鉴定者。宣传内容n宣传者是宣传真理还是宣传谬误;n宣传者是提供真实材料、向受众讲真话还是弄虚作假;n宣传内容是维护人民利益还是损害人民利益。n在宣传中,事实、道理、感情事实、道理、感情,构成了宣传的三大元素。n在实际的宣传工作中,有时单独使

12、用其中一个要素,有时侧重于其中一个要素,而以其他两个要素为辅,但更多时候,是三个要素综合使用,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传之以知,能够收到更好的宣传效果。事实n真实;n接近;n典型。n积极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树立共同理想,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共同的理想信念是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如果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没有思想上、文化上的和谐,就难以聚集各方力量。培育和谐文化,以共同的理想和观念,把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凝聚起来,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才能形成万众

13、一心,共创和谐的强大力量。道理宣传场合n封闭环境和开放环境;n宣传氛围。宣传方法n辱骂法n“Heretic,” “Red,”,“Yankee,” “”Nazi,、臭老九、黑五类、走资派、四人帮等。n美化法n“good,” “right,” “democracy,” “patriotism,” “motherhood,” “fatherhood,” “science,” “health,” and “love.” 、红太阳、园丁等n证词法、现身说法;n平民化;n群体联结;n诉诸恐惧。宣传价值n政治性;n现实性(针对性);n普遍性;n典型性;n时宜性。舆论的概念n舆:车上的坐厢,引伸为制造、抬车的

14、人,这 些人在古代为数众多,所以“舆”就是“多”、“众”的意思n舆人之诵:百姓的怨言n舆论:众多的人的怨谤就是舆论。舆论就是对暴政的不满,就是对当权者的讽刺,就是民众对自己所遭受的不幸的一种倾诉,它从最初的发生来看就具有天然的反抗性。舆论如果是私下的一种议论,就不能对政治产生实际的影响,就只是一种“舆”论而不能成为“公众”舆论 舆论就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n主体公众;n客体某个特定的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社会公共事务;n本体人们大致相同的意见或态度的总和;n载体公共的传播活动。 舆论作为公众意见(公共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

15、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并因此而具备许多独有的个性。n公开性;n公共性;n急迫性;n广泛性;n评价性。概念解释 n舆论是针对特定事件(问题或现象)而发生的;n这些问题必须是涉及公众利益,是公共事务; n舆论是公开表达出来的比较一致的意见。 新闻与舆论舆论产生过程n问题提出;n社会讨论;n社会协调;n公开表达。新闻媒介与舆论产生n议程设置功能;n集中报道:时间、内容; 言论激发舆论引导 n媒介催生舆论即引发舆论;n媒介反映并代表舆论;n媒介引导舆论。媒介引导舆论n通过持续不断的信息流,构筑现代信息环境,作用于人们的认识,引导舆论;n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意见表达引导公众意见。 利用媒

16、介传播的强势:沉默的螺旋沉默的螺旋n害怕孤立;害怕孤立;n人们随时会评估舆论的状态;人们随时会评估舆论的状态;n当判断舆论对自己有利时便当判断舆论对自己有利时便表达,否则就保持沉默。表达,否则就保持沉默。媒介对沉默螺旋的作用n媒介对舆论长期产生作用;n媒介与舆论的大多数同步;n媒介决定受众想什么(提供现实);n媒介提供支持舆论的表述(当人们从中不能发现某些表述,就保持沉默)。舆论的社会功能n舆论的主要功能是对涉及公共事务的组织、人员的行为实行监督,进行有效的制约和限制,使之服从、服务于既定的公众共同意志,符合公众共同利益。n舆论是社会控制的有利形式之一。n某以为报馆有两大天职:一曰对于政府而为

17、其监督者,二曰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也。 一、对国家政权、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制约:n对国家政府决策过程的监督制约;n对决策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的监督;n对于决策和执行人物行为的监督。二、对公众行为的鼓舞和约束n鼓舞公众成员合乎社会公德的行为,约束、制止损害公德的行为发生;n鼓舞公众成员符合职业道德的行为,约束和制止公众成员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第三节新闻自由与控制新闻自由的来源与发展n宗教来源:新教改革 ,1517年马丁路德德九十五条论纲 1、因信称义(义人); 2、人人皆为教士; 3、宗教战争; 4、教派冲突; 5、宗教自由。 弥尔顿:论出版自由(1644) 1、观念的自由市场; 2、理性的自我修正

18、。n密尔:论自由 “第一点,若有什么意见被迫缄默下去,据我们所能确知,那个意见却可能是真确的。否认这一点,就是假定了我们自己的不可能错误性;第二点,纵使被迫缄默的意见是一个错误,它也可能,而且通常总是,含有部分真理;而另一方面,任何题目上的普遍意见也即得势意见也难得是或者从不是全部真理:既然如此,所以只有借敌对意见的冲突才能使所遗真理有机会得到补足;n第三点,即使公认的意见不仅是真理而且是全部真理,若不容它去遭受而且实际遭受到猛烈而认真的争议,那么接受者多数之抱有这个意见就象抱持一个偏见,那样,对于它的理性根据就很少领会或感认; 第四点,教义的意义本身也会有丧失或减弱并且失去其对品性行为的重大

19、作用的危险,因为教条已变成仅仅在形式上宣称的东西,对于致善是无效力的,它妨碍着去寻求根据,并且还阻挡着任何真实的、有感于衷的信念从理性或亲身经验中生长出来。”新闻自由的含义n不受批准自由出版报刊,人人都有出版自由出版权;n不受任何形式的事先审查,可以发布任何新闻和发表任何意见表达权;n不受限制的自由接近新闻源采访权。几个原则n人生而平等、天赋权利; n相信人生有理性的 ;n主张君权民授 。新闻自由的两个层次:n公民的自由:言论自由知情权n媒体的自由:新闻自由 自由采访自由传递 自由出版 批评自由 新闻自由与人民n新闻自由属于人民;n公民知情权与政府信息公开:n知情权:指公民拥有获取有关社会公共领域信息以及本人相关信息的权利,尤其是指公民通过公开的渠道公平的获取他们需要的信息的权利,其本质是信息的公开和信息的自由流动。新闻控制新闻法规和新闻纪律四种控制的手段n司法控制;n行政控制;n资本控制;n媒体自律。基本法理n明显和即刻危险。相关法律n国家安全法;n新闻诽谤;n隐私权;n保护青少年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