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 获利能力及股东利益分获利能力及股东利益分析析•获利能力一般分析•利用分部报告•普通股每股收益•其他与股东利益直接相关的财务比率1一、获利能力一般分析 •以销售收入为基础的利润率指标•以资产为基础的利润率指标•以资本(权益)为基础的利润率指标•资产周转效率比率•杜邦分析体系2获利能力一般分析(续1)•获利能力分析之所以重要,是因为:〈1〉利润(或有关利润率指标,下同)是股东 利益(无论是股利收益,还是资本收益) 的源泉;〈2〉利润是企业偿还债务(尤其是长期债务) 的基本保障;〈3〉利润是企业管理当局业绩的主要衡量指 标3获利能力一般分析(续2) •在衡量企业的获利能力时,为了控制企业之间的规模差异,用一定的百分比(即利润率)形式比之于用利润绝对数更有意义用来作为利润率计算基础的主要有销售收入、资产及资本4以销售收入为基础的利润率指标•毛利率 •营业利润率•销售净利润率51、毛利率•毛利率: 毛利 / 销售净额 其中:毛利 = 销售净额 — 销货成本•这一比率的意义在于:销货成本通常是工商企业最大的费用要素;毛利是利润形成的基础。
•导致毛利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有:–因竞争而降低售价;–购货成本或生产成本上升;6毛利率(续)–生产或经销的产品或商品的结构发生变化——毛利率水平较高的产品(商品)的生产(销售)量占总量的比重的下降,其可能的原因是市场变化;–发生严重的存货损失(指在定期实地盘存制下)72、营业(经营)利润率•营业利润率: 经营利润 / 销售净额其中:经营利润是指正常生产经营业务所带来的、未扣除利息及所得税前的利润注:实务中,通常扣除利息,即直接用利润表上的“主营业务利润”数据)•这一比率的意义在于:借以恰当地分析企业经营过程的获利水平,避免为企业财务杠杆程度、投资损益和/或非常项目所影响83、销售净利润率•销售净利润率:净利润 / 销售净额其中:净利润是指扣除利息和所得税之后的利润,可以包括投资收益(也可以不包括),但通常不包括非常项目• 将该比率与营业利润率进行比较,可反映利息、所得税及投资收益对企业获利水平的影响特别应注意,如果有大量的权益(投资)收益,该比率会受到严重影响正因如此,权益收益也可考虑予以排除9以资产为基础的利润率指标•息税前总资产利润率•总资产净利润率•经营资产利润率101、息税前总资产利润率•息税前总资产利润率: 息税前利润 / 年平均总资产其中:息税前利润应该包括投资收益,但不包括非常项目。
•这一比率的意义在于: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获利水平——经营获利与投资获利112、总资产净利润率•总资产净利润率: 净利润 / 年平均总资产•这一比率的意义在于: 将该比率与前一比率作比较,可以反映财务杠杆及所得税对企业最终的资产获利水平的影响123、经营资产利润率•经营资产利润率: 经营利润 / 年平均经营资产 其中:经营利润是指来自营业的(税前或税后)利润,但不包括投资收益及非常项目;经营资产是指从总资产中扣除投资、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后的余额13经营资产利润率(续)•这一比率的意义在于: 反映企业投入生产经营的资产的获利水平;将其与息税前总资产利润率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企业资金配置是否合理14以资本(权益)为基础的利润率指标•总资本利润率•普通股权益利润率151、总资本利润率•总资本(所有者权益)利润率:(净利润 - 可赎回优先股股利)/ 年平均所有者权益其中:净利润是指非常项目前的净利润;之所以扣除可赎回优先股股利,是因为分母中也不包含可赎回优先股•这一比率的意义在于:反映企业为全体股东资本赚取利润的能力162、 普通股权益利润率•普通股权益利润率:(净利润 — 优先股股利)/ 平均普通股权益•这一比率的意义在于:反映企业为普通股股东赚取利润的能力。
17资产周转效率比率•总资产周转率•经营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181、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销售净额 / 年平均总资产•这一比率的意义在于: 反映企业资产的运用效率,亦即资产产生销售收入的能力192、经营资产周转率•应该注意到,如果企业有大量的“投资”,则“总资产周转率”指标就会受到歪曲(被低估)•经营资产周转率: 销售净额 / 年平均经营资产203、固定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 销售净额 / 年平均固定资产净值•这一比率的意义在于:反映企业固定资产利用效率•应该注意的是:当企业固定资产净值率过低(如因资产陈旧或过度计提折旧),或者当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时,这一比率就可能没有太大的意义21杜邦分析体系•资产利润率 = 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资本利润率 = 资产利润率 × 权益乘数 其中: 权益乘数 = 资产总额 / 权益总额•说明:获利能力分析可以观察比率趋势22二、利用分部报告•越来越多的企业从事一种以上行业(产品)的经营活动•越来越多的企业从事跨地区(国家)的经营活动•越来越多的企业拥有全资子公司或控股子公司•因此,按行业、地区及子公司报告主要经营和财务指标就成为一项披露要求。
23利用分部报告(续1)•按规定,我国上市公司应该披露:(1)按行业、产品、地区说明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利润的构成情况2)对占主营业务收入或主营业务利润10%以 上的业务经营活动及其所属行业,以及占 主营业务收入或主营业务利润10%以上的 主要产品应予介绍主营业务及其结构较 上期发生较大变化的,应予以说明〈3〉主要全资及控股子公司经营情况及业绩24利用分部报告(续2)•分部资料也可用来进行比率分析和趋势分析•通过分部资料分析,可以了解:(1)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构成);(2)分部利润及利润率变化趋势,从而发现 可能存在的企业总利润的未来变化25三、普通股每股收益•一般地,普通股每股收益可按下式计算:(净收益-优先股股利)/ 流通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之所以扣除优先股股利,是因为它从税后利润中支付;•“流通在外”的含义是:要扣除库藏股;26普通股每股收益(续1)•分母之所以要取加权平均值,是因为,分子(利润)是“全年”实现的;•同时,分母(流通在外的股份数)则在年内可能有变化——如:因形成库藏股而减少,因新股发行而增加27普通股每股收益(续2) •例如,某公司某年实现净收益为100000元,优先股股利为10000元,该年年初流通在外的普通股有10000股,并分别于7月1日和10月1日新增发行普通股2000股和3000股,那么,该公司当年流通在外的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即为:•10000股×6个月/12个月+(10000+2000)×3个月/12个月+(12000+3000)×3个月/12个月= 11750(股)28普通股每股收益(续3)•那么,普通股每股收益为:(100000-10000)/ 11750 = 7.66•如果发生股票分割和/或分发股票股利,就会导致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的增加;这时,就必须对以往所有可比的每股收益数字进行追溯调整。
29普通股每股收益(续4)•例如,续上例,假设该年12月31日发生2 :1的股票分割,那么,分母(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就比原先增加1倍,即变成23500股(=11750 × 2)(调整计算以前年度每股收益时,分母也应该为23500股) 那么,该年的EPS即为: 3.83元= [ 100000 - 10000)/ 23500]30普通股每股收益(续5)•以上讨论的是“简单”资本结构(即除普通股之外,只有一般的优先股,没有其他更多的股东权益内容)情形下的EPS计算问题•在有些企业,资本结构可能要更“复杂”些,即在普通股和一般优先股之外,还包括:可转换债券、可转换优先股、股票选购权(通常给予员工的按预定价格购买公司普通股的选择权)、购股证31普通股每股收益(续6)(通常给予债券购买者的按预定价格购买公司普通股的选择权)等•以上这些证券都可能增加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因而都是潜在普通股(目前可以算是“准普通股”),因为这些证券的发行条款允许其持有者成为普通股股东•因此,这些证券的存在,就意味着导致普通股EPS的稀释当这种潜在的稀释作用相当显著时,就有必要调整计算每股收益32普通股每股收益(续7)•原始每股收益•完全稀释的每股收益331、关于“原始每股收益”•所谓原始每股收益,是指只有当发行在外的那些“准普通股”可能增加普通股股数,并将导致前述“简单”每股收益下降时,才认定稀释确实发生的EPS调整计算方法。
•先考虑股票选购权和购股证,步骤如下:〈1〉确定当期普通股的平均市价;〈2〉假设所有股票选购权和购股证都已兑现成 普通股,计算为此发行的普通股数;34“原始每股收益”(续1) 〈3〉计算由于股票选购权和购股证兑现成普通 股票而使公司获得的收入;〈4〉计算第3步所获得的收入按年度平均市价 能够购买的普通股股数;〈5〉将第2步的股数减去第4步的股数,计算两 者的“差额股数”35“原始每股收益”(续2)(注:如果“2”减“4”为负,则该年原始每股收益计算中就不包括选购权和购股证,因为这时若包括它们,就会计算出更高而不是更低的EPS而稀释性因素是不可能使EPS提高的• 续上例,假设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选购权约定,其持有人以每股10元的价格购买普通股票2000股,再假设当年普通股票的平均市价为每股16元,那么,如果股票选购权兑现成普通股,其所导致的差额股数计算如下:36“原始每股收益”(续3) 股票选购权约定可购买股数: 2000按当年平均市价可购买股票数:所获收入/年平均股价 = 2000×10/16 = 1250 差额股数 750将差额股数计入分母,即可计算出原始每股收益为3.71元= [(100000—10000)/(23500+750)]。
37“原始每股收益”(续4)• 再考虑可转换债券和可转换优先股• 如果还有发行在外的可转换债券和可转换优先股,则须通过“实际收益率测试”来确定是否应将它们的潜在稀释性包含在原始每股收益的计算中38“原始每股收益”(续5)•续前例,假设还包括债券50000元,年利率10%,这些债券面值为1000元,共50张假设债券的发行收入为50000元,可转换成普通股票5000股 ; 每 年 支 付 利 息 5000元 ( =50000 ×10%)如果所得税率为25%,公司用于支付利息费用的净值就是3750元[=5000×(1—25%)]39“原始每股收益”(续6)• 实际收益率测试的方法如下:如果发行债券的实际收益率 < 发行AA级公司债券的平均收益率×66.67%,那么,该可转换债券就是“准普通股票”• 在上面的例子中,假定发行AA级债券平均收益率为16%,实际收益率为10%,那么,实际收益率测试如下: 10% < 16% × 66.67% = 10.67%40“原始每股收益”(续7)• 测试结果表明,实际收益率低于发行AA级债券的平均收益率的66.7%,这说明投资者为购买可转换债券放弃了可观的利息收入。
•由此可以推论:既然投资者为获得“可转换性”而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就应该“假设”可转换债券已经转换成普通股票发行在外,因此,在计算原始每股收益时,就应该将这些“准普通股”考虑在内41“原始每股收益”(续8)•这样假设的结果便是,原始每股收益计算式中的分子增加了相当于税后利息费用的数额,分母增加了债券可转换成普通股票的股数•那么,在上例中,考虑了可转换债券的稀释性之后的原始每股收益即为3.21元[(90000 + 3750) / (23500+750+5000)]42“原始每股收益”(续9) •注:在上例中,因为实际收益率低于发行AA级债券的平均收益率的66.7%,故在可转换债券发行当年就将其视为“准普通股”,在原始每股收益计算中予以考虑;•如果测试结果表明实际收益率“高高于于””发行AA级债券的平均收益率的66.7%,则自债券实际转换成普通股的那年起,才将其包含在原始每股收益计算之中43“原始每股收益”(续10)•在后一种情况下,将会使债券转换当年与其上年的原始每股收益出现较大的差异——转换当年与上年原始每股收益计算式中的分母差异所致•可转换优先股的考虑类似于可转换债券442、完全稀释的每股收益• 这与原始每股收益的计算基本类似。
与原始每股收益计算上的差别主要有二:〈1〉股票选购权与购股证根据普通股的年末市价区别处理 如果年末市价低于年平均市价,则其计算 与原始每股收益计算无异; 如果年末市价高于年平均市价,则在计算中 使用年末市价,所计算出的完全稀释每 股收益将比原始每股收益更为保守45完全稀释的每股收益(续1)•接上例,假设普通股年末市价低于平均市价,从而完全稀释的EPS与原始EPS相同 [ 如果年末市价高于平均市价,比如为20元,那么差额股数则为1000股(=2000 — 2000×10 / 20)这 样 , 完 全 稀 释 的 每 股 收 益 即 为 3.67元(=90000 /(23500+1000))]46完全稀释的每股收益(续2)〈2〉对于可转换债券,不进行实际收益率测试 除非可转换债券转换成股票会提高EPS,否则,在计算完全稀释的每股收益时,总是要将可转换债券包含在内 在上例中,由于可转换债券已经包含于原始每股收益的计算中,故完全稀释的每股收益与原始每股收益相同,即也是3.21可转换优先股亦然47完全稀释的每股收益(续3)•在计算EPS时,如果发现公司净收益中包含了较大数额的非常项目及一次性项目,应考虑调整计算。
48四、其他与股东利益 直接相关的财务比率•市盈率(价格/收益比率)•留存收益率•股利支付率•股利率(股利/市价比率)•每股帐面价值491、市盈率(价格/收益比率)•市盈率=每股市价/(完全稀释后的)每股收益•应该排除一次性项目的影响•通常用于衡量公司未来的获利前景——该指标值高,一般意味着公司发展前景较好;反之,则反是这不一定十分可靠)•当公司的资产利润率奇低时,或者公司发生亏损时,该比率将失去意义502、留存收益率• 留存收益率: (净收益 — 全部股利)/ 净收益•该比率反映留存收益占经常性收益之比(如果排除一次性项目)•如果将收益误认为等同于现金,则该比率很容易被误解•通常,成长中的企业该比率会较高513、股利支付率•股利支付率: 普通股每股股利/(完全稀释后)每股收益•该比率与留存收益率一般是此消彼涨的关系;但是,当公司发行大量优先股时,优先股股利对留存收益率的计算有重要影响•分母中也应排除一次性项目52股利支付率(续)•如果将分母中的收益误认为等同于现金,则该比率很容易被误解•关于什么是适中的股利支付率水平,没有定论•同行业的股利支付率通常具有可比性534、股利率(股利/市价比率)•股利率 : 普通股每股股利 / 普通股每股市价•关于合理的股利率标准,缺乏经验证据。
•理论上,股利支付少,留存利润再投资多,股价会涨,那么,股利率就可能很低;如果与此同时的权益报酬率较高,则股东对较低的股利率仍会满意•股东对较低的股利率是否满意,还取决于其对当前股利的偏爱程度545、每股帐面价值• 每股帐面价值: (股东权益总额-优先股权益)/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该比率是否以及有多大的分析意义,主要取决于资产的帐面价值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企业的内在价值或市场价值55每股帐面价值(续)•通常,当股票市价高于帐面价值时,投资者会认为该企业有潜力;•反之,当市价低于帐面价值时,投资者就会认为该企业没有发展前景;•但是,在作此判断时,须注意到各该企业资产帐面价值反映的特点(或者说会计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