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v一 节气的由来v 二十四个节气是农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祖先长期总结天文、气候与农业之间的关系而发明出来的,是我们祖先高度智慧的表达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寒暑变化与农时季节的规律和特点,不只对古今农业消费有严重的影响,而且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疾病防治乃至养生保健,也都有着积极意义和重要影响,每年的“四立〞和“两分、两至〞,就是古人非常注重疾病防治和讲究养生保健的节气 v 5天叫1侯,3侯为一气v 全年72侯,24节气二十四节气歌v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v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春季六节气v〔1〕立春 每年阳历2月4日前后 春季的开 始v立春 白居易v立春后五日 春态纷婀娜v白日斜渐长 碧云低欲堕〔2〕雨水 每年阳历2月19日或20日v降水的开场,雪渐少而雨渐多,气温上升,生命更加蓬勃旺盛v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v〔3〕惊蛰 每年阳历3月5日或6日 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 在土中冬眠的动物v〔4〕春分 每年阳历3月20日或21日 “春分者,阴阳相半也。
故昼夜均而寒暑平〞v 南园春半踏青时 风和闻马嘶v 青梅如豆柳如眉 日长蝴蝶飞〔5〕清明 每年阳历4月 4日或5日v天气晴朗,草木繁盛v 清明这天,民间有踏青、寒食、扫墓等风俗v 清明 杜牧v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v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6〕谷雨 每年阳历4月20日或21日v雨水生百谷v由于从这一天起,雨量开场增多,丰沛的雨水使初插的秧和新种的作物得以灌溉滋养,五谷得以很好地生长v宋 林和靖 “白云峰下雨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夏季六节气v〔1〕立夏 每年阳历5月5日或6日 夏季的开场 立夏时节,炎暑降临,气温升高,雷雨增多v〔2〕小满 每年阳历5月21日或22日 指麦类等夏熟作物灌浆乳熟,籽粒开场丰满此时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有利于植物的生长〔3〕芒种 每年阳历6月5日或6日 表征麦等有芒作物的成熟v长江中下游地域,雨量增多,气温上升,空气非常潮湿,天气异常闷热各种什物容易发霉,所以这段时间又称为“霉雨时节〞,因又值梅子成熟之际,因此又称为“梅雨〞〔4〕夏至 每年阳历6月21日或22日 从这一天开场,进入炎热夏季,万物在此时节生长最旺盛。
v〔5〕小暑 每年阳历7月7日或8日 天气虽热,但是是全年降水量最多的一个节气,并会呈现大暴雨、雷击和冰雹v小暑六月节 元稹v倏忽温风至 因循小暑来v竹喧先觉雨 山暗已闻雷〔6〕大暑 每年阳历7月23日或24日 v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但也是茉莉、荷花怒放的季节v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v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v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秋季六节气v秋词 刘禹锡v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v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1〕立秋 每年8月7日或8日 立秋之日秋风至 秋老虎v〔2〕处暑 每年阳历8月23日或24日 暑气终了的时节 处暑寒来 秋老虎,毒如虎v〔3〕白露 每年阳历9月7日或8日 真正的凉爽季节的开场 南方花香四溢 “白露时分桂飘香〞 v〔4〕秋分 每年阳历9月23日或24日 一场秋雨一场寒 留鸟南飞v 点绛唇 谢逸v金气秋分 风清露冷秋期半 凉蟾光满 桂子飘香远 v素练宽衣 仙仗明飞观 霓裳乱 银桥人散 吹彻昭华管〔5〕寒露 阳历10月8日或9日 寒露时节已是露气冰冷,将凝结为霜了。
v〔6〕霜降 阳历10月23日或24日 气候已渐冰冷,夜晚下霜,晨起阴冷冬季六节气v〔1〕立冬 每年阳历11月7日或8日 v “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v 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冻v〔2〕小雪 阳历11月22日或23日 此时天已积阴,寒未深而雪未大v〔3〕大雪 阳历12月7日或8日 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 瑞雪兆丰年〔4〕冬至 阳历12月21日或22日 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v〔5〕小寒 阳历1月5日或6日 小寒大寒,冷成一团 v但小寒比大冰冷,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节气 冷在三九v〔6〕大寒 阳历1月20日或21日 气候比较枯燥,降水稀少,常有寒潮、大风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