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无机化学:第8章 化学平衡

人***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710KB
约50页
文档ID:587248090
无机化学:第8章 化学平衡_第1页
1/50

第八章 化学平衡v§8-1 §8-1 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化学平衡v§8-2 §8-2 平衡常数平衡常数v§8-3 §8-3 标准平衡常数标准平衡常数K Kθθ与与△△r rG Gm mθθ的关系的关系v§8-4 §8-4 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的移动2024/9/52024/9/51 1 §8-1 §8-1 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化学平衡一、可逆反应一、可逆反应 在同一条件下,同时可向正、逆两在同一条件下,同时可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个方向进行的反应 1. 1.绝大多数化学反应都具有可逆性,绝大多数化学反应都具有可逆性,只是可逆程度有所不同只是可逆程度有所不同2024/9/52024/9/52 2 2. 2.同一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可逆性也是不同的同一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可逆性也是不同的878-1273878-1273K K时,正反应占绝对优势时,正反应占绝对优势4273-52734273-5273K K时,逆反应占绝对优势时,逆反应占绝对优势3.3.少数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不可逆少数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不可逆2024/9/52024/9/53 3 二、化学平衡二、化学平衡 热力学分析:热力学分析:△△r rG Gm m<0,<0,正向反应自发进行。

正向反应自发进行随反应的进行,随反应的进行,∑△∑△G G((反应物)降低反应物)降低,,∑△∑△G G((生成物)增大,至生成物)增大,至△△r rG Gm m=0=0,,达平衡 动力学分析:动力学分析:始,始,C C((反应物)>反应物)>C C((生成物)生成物),,∴∴νν((正)>正)>νν((逆);随反应的进行,逆);随反应的进行,C C((反应物)降低,反应物)降低,νν((正)降低,至正)降低,至νν((正)正)= =νν((逆),平衡逆),平衡2024/9/52024/9/54 4 2024/9/52024/9/55 5 三、化学平衡的特征三、化学平衡的特征v1.1.νν((正)正)= =νν((逆)外界条件不变,各物逆)外界条件不变,各物质的量不变;质的量不变;v2.2.动态平衡单位时间内,各物质的消耗量与动态平衡单位时间内,各物质的消耗量与生成量相等;生成量相等;v3.3.有条件的平衡外界条件改变,平衡被破坏有条件的平衡外界条件改变,平衡被破坏v 化学平衡是可逆反应的最终状态,也是化学平衡是可逆反应的最终状态,也是反应进行的最大限度。

反应进行的最大限度2024/9/52024/9/56 6 §8-2 §8-2 平衡常数平衡常数v一、经验平衡常数一、经验平衡常数v二、平衡常数与化学反应的程度二、平衡常数与化学反应的程度v三、标准平衡常数三、标准平衡常数v四、标准平衡常数与化学反应的方向四、标准平衡常数与化学反应的方向2024/9/52024/9/57 7 一、经验平衡常数一、经验平衡常数1.1.KcKc与与KpKp ----经验平衡常经验平衡常数数[ [X]X]::平衡浓度平衡浓度 mol·dmmol·dm-3-32024/9/52024/9/58 8 气相反应:气相反应:P Pi i──平衡分压平衡分压单位单位 p pa aKpKp与与KcKc的关系的关系: :由由PV=PV=nRTnRT推出推出 KpKp= =KcKc(RT)(RT)(g+h)-(a+b)(g+h)-(a+b)P:P:atmatm ; C:mol·dm ; C:mol·dm-3-3 ; R:0.08206 ; R:0.08206 2024/9/52024/9/59 9 2.2.K K的意义的意义((1 1))K K是衡量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的平衡常数是衡量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的平衡常数 同类型反应,给定条件下,同类型反应,给定条件下,K K值越大,表示值越大,表示正向反应进行的越完全。

正向反应进行的越完全 K K :: ← 10 ← 10-7 -7 ─ 10─ 107 7 →→ 逆向较完全逆向较完全 可逆反应可逆反应 正向较完全正向较完全((2 2)温度一定,)温度一定,K K为定值,与浓度无关为定值,与浓度无关不同不同反应有不同的反应有不同的K K值2024/9/52024/9/51010 3.3.书写平衡常数应注意问题书写平衡常数应注意问题((1 1)稀水溶液中水的浓度不写;非水溶液中进行的)稀水溶液中水的浓度不写;非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有水参加或生成,水浓度要写反应,有水参加或生成,水浓度要写2 2)纯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不写进)纯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不写进K K的表达式的表达式KpKp=P(CO=P(CO2 2) )2024/9/52024/9/51111 ((3 3))K K的书写形式要与方程式的书写形式相符的书写形式要与方程式的书写形式相符K K1 1=K=K2 22 2=1/K=1/K3 32024/9/52024/9/51212 4.4.多重平衡规则多重平衡规则 两个化学方程式相加或相减,所得新化两个化学方程式相加或相减,所得新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常数,可由原来的两个化学学方程式的平衡常数,可由原来的两个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常数相乘或相除得到。

方程式的平衡常数相乘或相除得到2024/9/52024/9/51313 二、平衡常数与化学反应的程度二、平衡常数与化学反应的程度用平衡转化率衡量反应进行的程度用平衡转化率衡量反应进行的程度 P P311311 例例 8-1 ( 8-1 (注意解题步骤)注意解题步骤)平衡常数越大,平衡转化率越高平衡常数越大,平衡转化率越高2024/9/52024/9/51414 三、标准平衡常数三、标准平衡常数C Cθθ=1mol=1mol··dmdm-3 -3 标准浓度标准浓度P Pθθ=100kp=100kpa a 标准大气压标准大气压2024/9/52024/9/51515 不论是溶液中的反应、气相反应还是复杂反不论是溶液中的反应、气相反应还是复杂反应,应,K Kθθ均无量纲均无量纲 液相反应的液相反应的KcKc与与K Kθθ数值相等,气相反应的数值相等,气相反应的KpKp与与K Kθθ数值一般不等数值一般不等 P P317317 例例8-38-32024/9/52024/9/51616 四、标准平衡常数与化学反应的方向四、标准平衡常数与化学反应的方向反应商反应商Q Q任一时刻:任一时刻:[ [X]′─ X]′─ 非平衡浓度。

平衡时非平衡浓度平衡时Q Q平平= =K Kθθ2024/9/52024/9/51717 §8-3 §8-3 标准平衡常数标准平衡常数K Kθθ与与△△r rG Gm mθθ的关系的关系一、化学反应等温式一、化学反应等温式某时刻:某时刻:△△r rG Gm m= = △△r rG Gm mθθ+RTlnQ+RTlnQ (1) (1)平衡时:平衡时: △△r rG Gm m=0 =0 ;;Q=KQ=Kθθ 代入代入(1)(1)中中* *(重要)(重要)△△r rG Gm mθθ=-=-RTlnKRTlnKθθ ==-2.303RTlgK-2.303RTlgKθθ (2)(2)(2)(2)代入代入(1),(1),△△r rG Gm m= =- -RTlnKRTlnKθθ + +RTlnQRTlnQ △△r rG Gm m= = RTln(Q/KRTln(Q/Kθθ)=2.303RTlg(Q/K)=2.303RTlg(Q/Kθθ) ) (3)(3) 2024/9/52024/9/51818 P P316316 例例 8-2 8-2二、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二、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 △△r rG Gm m= = RTln(Q/KRTln(Q/Kθθ) ) Q Q<<K Kθ θ ,,△△r rG Gm m<<0 0 反应正向自发进行反应正向自发进行Q Q==K Kθ θ ,,△△r rG Gm m=0=0 反应达平衡状态反应达平衡状态Q Q>>K Kθ θ ,,△△r rG Gm m>>0 0 逆向反应自发进行逆向反应自发进行2024/9/52024/9/51919 三、三、△△f fG Gm mθθ、、△△r rG Gm mθθ和和△△r rG Gm m的关系的关系 △△f fG Gm mθθ::物质的物质的标准标准吉布斯生成自由吉布斯生成自由能,查表得到。

能,查表得到 △△r rG Gm mθθ::一个化学反应的一个化学反应的标准标准吉布斯吉布斯自由能改变量由公式求得自由能改变量由公式求得△△r rG Gm mθθ=∑ν=∑νi i△△f fG Gm mθθ( (生)生)- - ∑ν∑νi i△△f fG Gm mθθ( (反)反) △△r rG Gm mθθ是化学反应在标准状态下进行的方是化学反应在标准状态下进行的方式和方向的判据式和方向的判据2024/9/52024/9/52020 △ △r rG Gm m::非标准非标准状态下,化学反应的吉布斯状态下,化学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改变量自由能改变量 △ △r rG Gm m= = △△r rG Gm mθθ + + RTlnQRTlnQ △△r rG Gm m 用于判断非标准状态下化学反应的方用于判断非标准状态下化学反应的方式和方向式和方向 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达到平衡时,△△r rG Gm m=0=02024/9/52024/9/52121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试判断下列反应:试判断下列反应:(1)298.15(1)298.15K,K,标准态下能否自发进行?标准态下能否自发进行?(2)(2)计算计算298.15298.15K K时该反应的时该反应的K Kθθ,,(3)(3)标准态下逆向进行的最低温度。

标准态下逆向进行的最低温度2024/9/52024/9/52222 解解: :(1)(1)查表得查表得△△r rG Gm mθθ=-33.0 kJ·mol=-33.0 kJ·mol-1-1<0<0所以,所以,298.15298.15K K,,标准态下能自发进行标准态下能自发进行2)(2)△△r rG Gm mθθ=-=-RTlnKRTlnKθ θ K Kθ θ =6.0=6.0×10105 5(3)2(3)2NHNH3 3(g)→N(g)→N2 2(g)+3H(g)+3H2 2(g)(g) △△r rH Hm mθθ=92.22 =92.22 kJ·molkJ·mol-1-1 △ △r rS Sm mθθ=0.1987 =0.1987 kJ·molkJ·mol-1-1·K K-1-1 △ △r rG Gm mθθ<0, T><0, T>△△r rH Hm mθθ/ /△△r rS Sm mθθ=464.1K=464.1K2024/9/52024/9/52323 §8-4 §8-4 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的移动一、浓度对平衡的影响一、浓度对平衡的影响二、压强对平衡的影响二、压强对平衡的影响三、温度对平衡的影响三、温度对平衡的影响四、催化剂与化学平衡四、催化剂与化学平衡五、选择合理生产条件的一般原则五、选择合理生产条件的一般原则2024/9/52024/9/52424 一、浓度对平衡的影响一、浓度对平衡的影响P P311311::例例 8-1 8-1 ;;P P318318::例例 8-4 8-4 结论:在恒温下,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或减结论:在恒温下,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相小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相反,减小反应物的浓度或增大生成物的浓度,反,减小反应物的浓度或增大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即即 Q Q<<K Kθθ,,平衡正向移动,直至平衡正向移动,直至Q=KQ=Kθθ 生产中(生产中(1 1)为充分利用一种反应物,可加过)为充分利用一种反应物,可加过量另一反应物;(量另一反应物;(2 2)分离某一生成物分离某一生成物2024/9/52024/9/52525 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压强的变化对没有气态物质参与的反应压强的变化对没有气态物质参与的反应影响不大影响不大 对有气态物质参与的反应,判断依据是对有气态物质参与的反应,判断依据是Q Q<<K Kθ θ ,,△△r rG Gm m<<0 0 反应正向自发进行反应正向自发进行Q Q==K Kθ θ ,,△△r rG Gm m=0=0 反应达平衡状态反应达平衡状态Q Q>>K Kθ θ ,,△△r rG Gm m>>0 0 逆向反应自发进行逆向反应自发进行2024/9/52024/9/52626 1.1.方程式两边气体分子总数不等的反应方程式两边气体分子总数不等的反应 即即△△n=(g+h)-(a+b)≠0n=(g+h)-(a+b)≠02024/9/52024/9/52727 ((1 1)系统总压强增至原来的)系统总压强增至原来的2 2倍倍 结论:增大系统压强,平衡向气体结论:增大系统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

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2024/9/52024/9/52828 ((2 2)系统总压强减为原来的一半)系统总压强减为原来的一半 结论:减小系统压强,平衡向气体分结论:减小系统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多的方向移动子数增多的方向移动2024/9/52024/9/52929 2.2.方程式两边气体分子总数相等的反应方程式两边气体分子总数相等的反应 结论:系统总压改变,将同等程度地改结论:系统总压改变,将同等程度地改变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压(降低或增加相同变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压(降低或增加相同倍数),但倍数),但Q Q值不变,故对平衡无影响值不变,故对平衡无影响2024/9/52024/9/53030 3 3.惰性气体的影响.惰性气体的影响 (1) (1)在惰性气体存在下达到平衡后在惰性气体存在下达到平衡后, ,再恒温再恒温压缩压缩, △, △n≠0n≠0,,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移动, △, △n n =0=0,,平衡不移动平衡不移动 (2) (2)对对恒温恒容下已达到平衡恒温恒容下已达到平衡的反应,引入的反应,引入惰性气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压惰性气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压P Pi i不变,不变,Q Q= = K Kθθ,,平衡不移动。

平衡不移动 (3) (3)对对恒温恒压下已达到平衡恒温恒压下已达到平衡的反应,引入的反应,引入惰性气体,总压不变,体积增大,反应物和生惰性气体,总压不变,体积增大,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压成物分压P Pi i减小,如果减小,如果△△n n ≠0≠0,,平衡向气体分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大的方向移动子数增大的方向移动2024/9/52024/9/53131 K Kθθ是温度的函数,温度变化引起是温度的函数,温度变化引起K Kθθ的变的变化,导致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导致化学平衡的移动△△r rG Gm mθθ=-=-RTlnKRTlnKθθ ; ; △△r rG Gm mθθ= =△△r rH Hm mθθ-T-T△△r rS Sm mθθ - -RTlnKRTlnKθθ= =△△r rH Hm mθθ-T-T△△r rS Sm mθθ三、温度对平衡的影响三、温度对平衡的影响2024/9/52024/9/53232 可认为可认为△△r rS Sm mθθ和和△△r rH Hm mθθ不受温度影响不受温度影响 放热反应,放热反应,△△r rH Hm mθθ<0<0 温度升高,温度升高,T T2 2>>T T1 1 ,,K K2 2θθ<<K K1 1θθ,,K Kθθ降降低,即升温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低,即升温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吸热反应,吸热反应,△△r rH Hm mθθ>0>0 温度升高,温度升高,T T2 2>>T T1 1 ,,K K2 2θθ>>K K1 1θθ,,K Kθθ升升高,即升温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高,即升温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024/9/52024/9/53333 四、催化剂与化学平衡四、催化剂与化学平衡 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降低正、逆反应的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降低正、逆反应的活化能,同等倍数增大正、逆反应速率,但活化能,同等倍数增大正、逆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标准平衡常数不能改变标准平衡常数 催化剂只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催化剂只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不能改变平衡组成不能改变平衡组成结论:升温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结论:升温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降温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降温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2024/9/52024/9/53434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如果改变平衡系统的条件之一(浓如果改变平衡系统的条件之一(浓度、压力和温度),平衡就向能减弱这度、压力和温度),平衡就向能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化学平衡移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原理(Le Le ChatelierChatelier原理)只适用于处于原理)只适用于处于平衡状态平衡状态的系统,的系统,也适用于相平衡系统也适用于相平衡系统2024/9/52024/9/53535 补充:潮解与风化补充:潮解与风化 水合物晶体放在大气中,若逐渐失去结晶水,水合物晶体放在大气中,若逐渐失去结晶水,称为风化称为风化 水合物晶体若放在大气中慢慢吸收大气中的水合物晶体若放在大气中慢慢吸收大气中的水蒸汽,而使自身溶解于其中变成溶液为潮解水蒸汽,而使自身溶解于其中变成溶液为潮解 水合物的饱和蒸汽压越高,越容易发生风化;水合物的饱和蒸汽压越高,越容易发生风化;反之饱和蒸汽压越低,越容易发生潮解反之饱和蒸汽压越低,越容易发生潮解2024/9/52024/9/53636 五、选择合理生产条件的原则五、选择合理生产条件的原则 低温、加压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但低温、加压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但低温反应速率小低温反应速率小 在实际生产中,在实际生产中,T=T=((673-793673-793))K K,,30MPa30MPa,,使用铁系催化剂使用铁系催化剂, ,冷却法液化氨冷却法液化氨。

△△r rH Hm mθθ=-=-92.22KJ·mol92.22KJ·mol-1-1合成氨:合成氨:2024/9/52024/9/53737 §8-1 §8-1 §8-1 §8-1 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化学平衡一、可逆反应一、可逆反应 在同一条件下,同时可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在同一条件下,同时可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二、化学平衡二、化学平衡热力学分析:热力学分析:△△r rG Gm m=0; =0; 动力学分析:动力学分析:νν((正)正)= =νν((逆)三、化学平衡的特征三、化学平衡的特征三、化学平衡的特征三、化学平衡的特征1.1.νν((正)正)= =νν((逆);逆);2.2.动态平衡;动态平衡;3.3.有条件的平衡有条件的平衡本章小结本章小结2024/9/52024/9/53838 §8-2 §8-2 §8-2 §8-2 平衡常数平衡常数平衡常数平衡常数一、经验平衡常数一、经验平衡常数一、经验平衡常数一、经验平衡常数KpKp= =KcKc(RT)(RT)(g+h)-(a+b)(g+h)-(a+b) P:P:atmatm ; C:mol·dm ; C:mol·dm-3-3 ; R:0.08206 ; R:0.08206 二、标准平衡常数二、标准平衡常数二、标准平衡常数二、标准平衡常数2024/9/52024/9/53939 §8-3 §8-3 §8-3 §8-3 标准平衡常数标准平衡常数标准平衡常数标准平衡常数K K K Kθθθθ与与与与△△△△r r r rG G G Gm m m mθθθθ的关系的关系的关系的关系一、化学反应等温式一、化学反应等温式△△r rG Gm mθθ=-=-RTlnKRTlnKθ θ ==-2.303RTLgK-2.303RTLgKθ θ △△r rG Gm m= = RTln RTln(Q/K(Q/Kθθ)=2.303RTLg(Q/K)=2.303RTLg(Q/Kθθ) )二、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二、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 △△r rG Gm m= = RTln RTln(Q/K(Q/Kθθ) ) Q Q<<K Kθ θ ,,△△r rG Gm m<<0 0 反应正向自发进行反应正向自发进行 Q Q==K Kθ θ ,,△△r rG Gm m=0=0 反应达平衡状态反应达平衡状态 Q Q>>K Kθ θ ,,△△r rG Gm m>>0 0 逆向反应自发进行逆向反应自发进行2024/9/52024/9/54040 §8-4 §8-4 §8-4 §8-4 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的移动一、浓度对平衡的影响一、浓度对平衡的影响一、浓度对平衡的影响一、浓度对平衡的影响 在恒温下,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在恒温下,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方向移动;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1.方程式两边气体分子总数不等的反应方程式两边气体分子总数不等的反应 增大系统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增大系统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系统减小系统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多的方向移动。

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多的方向移动 2.2.方程式两边气体分子总数相等的反应方程式两边气体分子总数相等的反应 系统总压改变,对平衡无影响系统总压改变,对平衡无影响2024/9/52024/9/54141 三、温度对平衡的影响三、温度对平衡的影响结论:升温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结论:升温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 降温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降温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四、催化剂与化学平衡四、催化剂与化学平衡 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降低正、逆反应的活化能,同等倍数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降低正、逆反应的活化能,同等倍数增大正、逆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标准平衡常数催化剂只能增大正、逆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标准平衡常数催化剂只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不能改变平衡组成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不能改变平衡组成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如果改变平衡系统的条件之一(浓度、如果改变平衡系统的条件之一(浓度、压力和温度),平衡就向能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压力和温度),平衡就向能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2024/9/52024/9/54242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1.1.可逆反应:可逆反应:△△H Hθθ<<O O↑ ↑××→↑ ↑××←↓ ↓-↑ ↑→↑ ↑↓ ↓××2024/9/52024/9/54343 2.2.根据平衡移动原理,讨论下列反应根据平衡移动原理,讨论下列反应 将将CICI2 2、、H H2 2O O、、HCIHCI、、O O2 2四种气体混合后,反应达到四种气体混合后,反应达到平衡时,若进行下列各项操作,对平衡数值各有何平衡时,若进行下列各项操作,对平衡数值各有何影响(操作项目中没有注明的指温度不变、体积不影响(操作项目中没有注明的指温度不变、体积不变)?变)? 操作项目操作项目 平衡数值平衡数值(1)(1)加加O O2 2 H H2 2O O、、HCIHCI的物质的量的物质的量(2)(2)增大容器体积增大容器体积 H H2 2O O的物质的量的物质的量(3)(3)减小容器体积减小容器体积 CICI2 2分压、分压、K Kθθ(4)(4)升高温度升高温度 HCIHCI分压、分压、K Kθθ↑ ↑,,,,↓ ↓↓ ↓↑ ↑,,,,× ×↑ ↑,,,,↑2024/9/52024/9/54444 习题解答习题解答4 4 解:解:2024/9/52024/9/54545 6.6.解:解:设:有设:有2 2xmolxmol·dm·dm-3-3的的HIHI生成生成 H H2 2(g) + I(g) + I2 2(g) = 2HI(g)(g) = 2HI(g)始态浓度始态浓度 2/4=0.5 2/4=0.5 02/4=0.5 2/4=0.5 0平衡浓度平衡浓度 0.5- 0.5-x 0.5-x 2xx 0.5-x 2x K KP P=K=KC C(RT)(RT)△n△n=K=KC C∴K∴KC C= =((2x)2x)2 2/(0.5-x)/(0.5-x)2 2 x=0.394(mol·dm x=0.394(mol·dm-3-3) )所以生成所以生成HIHI的量为的量为2×0.394×4=3.152×0.394×4=3.15molmol2024/9/52024/9/54646 2024/9/52024/9/54747 2024/9/52024/9/54848 20.20.解解: :(1)△(1)△r rG Gm mθθ=6×(-228.4)+(-773.6)-(-2221.7)=6×(-228.4)+(-773.6)-(-2221.7) =77.7(kJ·mol =77.7(kJ·mol-1-1) )2024/9/52024/9/54949 23.23.解:解: 因为平衡时有因为平衡时有50%50%的的PCIPCI5 5离解离解, ,所以混合物中三组分分所以混合物中三组分分压相等压相等, ,设为设为P,P,则则K=P·P/P=P,K=P·P/P=P,总压总压=3=3P P2024/9/52024/9/55050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