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设计

专业****件教...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821.47KB
约8页
文档ID:586737200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设计_第1页
1/8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第7课 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l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我们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民族制度;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l 知道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培养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激发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l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我们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民族制度 【教学难点】l 培养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同学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辽阔美丽的国土上,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截至2023年,我国的人口有141175万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新课教学】(一)中华民族大家庭 Ø 【读一读】阅读教材,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民族人类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辽阔美丽的国土上,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根据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总人口已达到14.4亿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民族因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习惯称为“少数民族”Ø 【看一看】观看图片,说一说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l 中国少数民族居住的区域广阔,主要分布在广西、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等省区许多少数民族居住在山林、高原、草原等边陲地区我国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汉族分布最广 Ø 【知识窗】民族分布特点,民族融合l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分布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l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地区、各民族人口流动更加频繁,促进了相互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Ø 【活动园】阅读资料,从数字的变化中,你有什么发现? l 我发现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交流交融越频繁,进而也促进了各民族的发展 l 我发现各省民族成分越来越齐全了,这样有利于民族之间团结友好交融,共同发展 Ø 【观看视频】阅读教材,了解我国的民族关系l 我国各民族汇聚为一个大家庭,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Ø 【相关链接】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二)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 Ø 【读一读】阅读教材,知道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Ø 【阅读角】作为西南地区的重要通道,茶马古道推动了我国西南边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维护了边疆的政治稳定和民族团结 Ø 【活动园】在奠定祖国疆域、开发祖国山河和维护领土完整的事业中,各民族都作出了重要贡献,谱写了中国历史的辉煌篇章l 经济上:各民族共同努力l 文化上:共同创造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l 各族人民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课堂小结】 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各族人民奋发向上、努力开拓、不懈奋斗,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永远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勇前进板书设计】第7课 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一课时1. 中华民族大家庭2. 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第7课 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l 了解民族之间的差异,学会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我国扶助少数民族的政策,懂得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要性。

l 培养维护民族团结、尊重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意识学会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积极维护民族团结教学重点】l 了解民族之间的差异,学会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难点】l 了解我国扶助少数民族的政策,懂得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要性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生活环境、文化习俗都有差别,表现在服饰、饮食、民居、节庆和礼仪等各方面各民族只有相互了解,彼此尊重,才能真正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七课《中华民族一家亲》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新课教学】(一)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Ø 【看一看】观看图片,了解各具特色的民众文化 l 民族文化展览——少数民族的服饰 l 观看视频,了解少数民族的民俗Ø 【知识窗】 l 我国各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生活环境、文化习俗等都有差别,表现在服饰、饮食、民居、节庆和礼仪等各方面 Ø 【读一读】观看图片,了解少数民族的节庆特色l 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l 泼水节——泼水节,是中国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和中南半岛某些民族的新年节日为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中国傣族节期在傣历六七月(清明节后十日左右),各勘过泼水节的时间会相差一两天,不过都在公历4月8日至22日之间节日期间,人们相互泼水祝福,并举行拜佛、赛龙舟、放高升、点孔明灯等活动l 那达慕大会——那达慕大会是内蒙、甘肃、青海、新疆的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公历6月23日举行,为期一至三天大会传统项目包括民间舞蹈表演、蒙古族长调演唱、江格尔说唱、民间乐器弹奏、手工艺品展示、民族服饰表演及摔跤等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于2006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Ø 【阅读角】民族文化展览——少数民族的特色语言l 新年是除旧迎新的日子,各民族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对新年的祝福l 汉族——“过年好”“万事如意”l 藏族——用“扎西德勒”表示“吉祥如意”,用“洛萨尔桑”表示“新年好”;l 蒙古族——“乌力吉”是“吉祥”“美好”的意思三)守望相助,共同发展Ø 【知识窗】我们56个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同心同德,守望相助,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Ø 【相关链接】阅读教材相关链接,了解各民族的发展 l 广西陆地边境地区居住着壮、汉、 苗、 京、 彝 等 民 族2011 年以来,政府在这一地区投入大量资金,并制定相关政策,发展特色产业,发挥口岸功能,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的发展 Ø 【读一读】阅读教材,了解西部大开发系列工程内容 l “‌西电东送”是指将西部地区的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需求较大的东部地区,以缓解东部地区的电力紧张状况,同时促进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l 西气东输是中国的一项重大能源工程,旨在将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东部地区,以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需求,同时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该工程自2000年启动以来,已经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成为连接中国西部与东部的重要能源通道l 青藏铁路的建成运行对改变青藏高原贫困落后面貌,增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促进青海与西藏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促进了藏族与其他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增强了民族团结 Ø 【活动园】民族团结一家亲班会 l 我们小组准备找一个 不同民族之间互帮互助的 故事,编成课本剧,到时 候表演给大家看 l 我们小组学唱了《爱我 中华》这首歌,并排练了 民族舞,想表演歌伴舞。

l 我们找了一组有关乡 村振兴的图片,准备讲讲 图片背后的故事l 我们打算编一段赞美 “兴边富民”行动的快板书 【课堂小结】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兄弟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互帮互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同心同德,守望相助,各民族人民相互尊重、互相支持,亲如一家人,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而团结奋斗板书设计】第7课 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二课时1. 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2. 守望相助,共同发展。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