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第二讲 中国歌曲欣赏中国歌曲欣赏9/3/20241中国古代歌曲古代歌曲也称为“古曲”,绝大部分是有文人参与了创作或加工整理由于在那些时代对音乐家的轻视,因此一般乐曲都不注明作者的姓名9/3/20242《阳关三叠》古曲《阳关三叠》为唐代诗人王维(699~759)作词的琴歌 ,是为送别好友元二曲西关服役时而作的一首《送元二使安西》的惜别诗这首诗以真挚的情感、清新的笔调,表达了对好友元二依依惜别的心情,久为人们所传唱全曲分三大段,基本上用一个曲调作变化反复,叠唱三次,故称“三叠” 9/3/20243歌词: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清清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遄行 遄行 长途越渡关津,历苦辛 历苦辛 历历苦辛宜自珍 宜自珍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清清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依依顾恋不忍离 泪滴沾巾 感怀 感怀 思君十二时辰 谁相应 谁相应 谁可相应日驰神 日驰神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清清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旨酒 旨酒 未饮心已先醇 载驰铟 载驰铟 何日言选轩磷 能酌几多殉 千巡有名 寸衷难泯无穷 的伤感 尺素申 尺素申 尺素频申如相亲 如相亲 咿~!从进一别两地相思如梦频 鸿雁来滨 9/3/20244中国近现代歌曲学堂乐歌 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我国废除了科举等旧的教育制度,并且效法欧美,建立了一批新型的学校。
当时把这类学校叫做“学堂”,把学校开设的音乐课叫做“乐歌”课所以“学堂乐歌”,一般就是指出现于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学校歌曲(类似当今的校园歌曲)学堂乐歌的倡导、推广者以沈心工、李叔同等启蒙音乐教育家为代表早期的的学堂乐歌以旧曲填新词为主,主要用日本、欧美歌曲的曲调和一些中国民歌、小调的曲调填进创作的新词 9/3/20245《送别》《送别》是李叔同借用了美国人奥德韦所作的一首通俗歌曲的曲调填词而作的,抒发了友情的温暖,语调又清新婉转、脍炙人口,因此成为二十世纪初学堂乐歌的主要代表作之一9/3/20246歌词: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斛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回,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 惟有别离多 9/3/20247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 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一些从国外留学归来的音乐家开始致力于艺术歌曲的创作,他们开始尝试采用欧洲的作曲技法,冲破了中国传统以线性思维单音体系为主要音乐表现特征的创作手法,逐渐向和声、复调、多声部等一些能够产生时代效应和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创作方式上发展。
在他们的作品中,开始注重调性布局和曲式结构的安排,使其艺术形式和精神内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9/3/20248《教我如何不想他》《教我如何不想他》,是我国现代作曲家、世界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1892——1982)于1926年据刘半农(1891——1934)的歌词写成的一首歌曲这首歌曲的艺术特色是旋法简练,曲调亲切、生动,能充分表达歌词所需要的意境和情绪点题乐句“教我如何不想他”建立在五声音阶的基础上,听来亲切流畅,曲调富于浓郁的民族特色 另外,作曲家借鉴了欧洲作曲技巧,使这首歌的艺术表现力更为丰富如第三段中的调性转换(E大调转入其同名e小调,e小调回到其关系大调G大调上),是作曲家根据歌词的情绪需要而创造性地运用了这些作曲技巧 9/3/20249歌词: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教我如何不想他?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他?水面落花漫漫流,水底鱼儿慢慢游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教我如何不想他?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啊!西天还有些儿残霞,教我如何不想他?9/3/202410八十年代的优秀作品 文革之后,艺术家们迎来了创作的高峰,涌现初一大批优秀的作品,包括《我爱你,中国》,《大海啊,我的故乡》、《军港之夜》、《那就是我》… 另外,内地流行音乐开始起步,但深受到外界影响,西方、港台流行音乐通过电台、走私、盒带、翻录等各种渠道冲击着内地流行音乐。
9/3/202411《那就是我》这首歌曲作于1982年,晓光词,谷建芬曲歌词意韵含蓄,借景抒怀,以拟人的手法,把对大自然的描绘与主人公思乡之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音乐连绵委婉,表现出异乡游子对家乡眷恋的真情音乐结构为单三部曲式前后两部分如同潺潺流水,涓涓细唱,十分动人;中间部分富有激情,像是对远方故土思恋的呼唤9/3/202412歌词: 我思恋故乡的小河还有河边吱吱唱歌的水磨噢~ 妈妈如果有一朵浪花向你微笑那就是我 那就是我 那就是我 我思恋故乡的炊烟 还有小路上赶集的牛车噢 妈妈如果有一只竹笛向你吹响那就是我 那就是我 那就是我 我思恋故乡的渔火还有沙滩上美丽的海滩噢 妈妈如果有一叶风帆向你驶来那就是我 那就是我那就是我 就是我 我思恋故乡的明月还有青山映在水中的倒影噢 妈妈如果你听到远方飘来的山歌那就是我 那就是 那就是我 9/3/202413中国民歌定义:劳动者集体创作的民间歌曲历史悠久,周代《诗经》中的国风,春秋战国时期的《楚辞》,汉代的《乐府》民歌,唐宋的“曲子词”,元代的“小令”,明清的“山歌”、“小曲” 构成了中国民歌历史传统的基本脉络近现代以来,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新作品,此时期民歌概念得到广泛运用。
9/3/202414中国民歌体裁分类根据体裁形式的不同可分五大类:1.号子2.山歌3.小调4.田歌5.灯调9/3/202415一、劳动号子1、、定定义义: :直接产生于劳动场合,伴随劳动过程的民歌2 2、分类:因劳动形式的不同可分为5大类:(1)搬运号子:搬运货物劳动中所唱2)工程号子:修建大坝等劳动所唱3)农事号子:各种农业劳动所唱(4)作场号子:小手工作坊劳动所唱等(5)船渔号子:行船、打鱼等水上劳动所唱9/3/202416《石工号子》石工号子是鄂西南地区流行较广的一种劳动号子人们在开山采石、修塘筑坝、修桥筑路、营造梯田、盖房造屋时,配合着各种劳动,呼喊着各种不同节奏和不同速度的号子,这种号子多以高亢且自由的声腔出现,演唱时一领众和,沉重有力 9/3/202417歌词:(嘿佐,嘿佐,嘿佐,嘿佐) 对面那个幺妹啥,你看过来哟石匠那个号子啥,响遍了几道弯哟呵千斤重的铁锤,举上了天哟呵辛勤的汗水,汇成了幸福的泉哟家乡的面貌,谁改变哟呵,匠儿哥的双手喂,汇蓝图哟嘿佐嘿佐,嘿呀个佐啊,嘿佐嘿佐,嘿呀个佐啊 嘿呀个佐佐,嘿呀佐嘿佐嘿佐,嘿呀个佐 用劲搬噢!使力拗噢!喝二两烧酒,好睡觉哦。
千斤重的铁锤,举上了天哟呵 辛勤的汗水,汇成了幸福的泉哟,家乡的面貌,谁改变哟呵匠儿哥的双手喂,汇蓝图哟 对面那个幺妹,莫要笑哦 我铆足了尽哦,用力拗噢!千斤重的铁锤,举上了天哟呵举上了天哟呵9/3/202418劳动号子的功能及审美特点:劳动号子的功能及审美特点:功能功能:以统一劳动节奏的实用性为主,调剂鼓舞劳动者情绪的表现性为次审美:审美:风格风格: :直接简朴、坚毅粗犷形态:形态:节奏与劳动节奏完全一样,具有鲜明律动性音调具有重复性,主要采用一唱众和的形式9/3/202419二、山歌定义:山歌常在户外歌唱,是劳动人民自由抒发情感的民歌种类传统山歌中最常见的内容是爱情和苦难,曲调多高亢、嘹亮,节奏多自由、悠长,歌词多为即兴创作9/3/202420山歌《槐花几时开》这是一首川南山歌,歌 词只有四句,语言纯朴生动,富于想象表现了姑娘出神凝望,盼情郎到来的急切心情同时又表现了母亲疑惑的心情和姑娘的慌乱情绪,形象惟妙惟肖,情节的发展入情入理,听后使人久久不能忘怀歌词是:高高山上哟一树哟槐哟喂,手把栏杆啥望郎来哟喂,娘问女儿望啥子,我望槐花啥几时开哟喂9/3/202421山歌《摘葡萄》《摘葡萄》是一首四川民歌,表现一个矮个子男子想摘葡萄但又摘不到的情景,作者用比喻的手法表现在爱情上想追女孩子又觉得自生条件差不敢追的心情。
歌中唱到:这山没得那山高,那山有树好葡萄,心想摘串葡萄来吃,人又矮来树又高9/3/202422山歌《小河淌水》《小河淌水》是云南民歌歌曲形式短小,手法洗练,形象鲜明歌曲的旋律采用了民歌中常用的以“6”为主的五声羽调式,节奏从容舒展、自由歌词: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 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 哥象月亮天上走,天上走, 哥啊!哥啊!哥! 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 月亮出来照半坡,照半坡, 望见月亮想起我阿哥, 一阵轻风吹上坡,吹上坡, 哥啊!哥啊!哥! 你可听见阿妹叫阿哥.9/3/202423信天游“信天游”,又称“顺天游”“小曲子”,流行于陕西北半部及宁夏、山西、内蒙古与陕西接壤的部分地区信天游”的基本特征是结构短小简洁,曲调开阔奔放,感情炽烈深沉,具有浓厚的抒咏性它的词曲仅有上、下两句唱词上句起兴,下句点明主题如“马里头挑马不一般高,人里头挑人就数哥哥你好”上句分成两个腔节,并在头一个腔节上作较长的延伸,给人以辽阔悠远之感下句一气呵成,在上、下句变化反复的歌唱中,歌手们浸注着自己的人生感慨9/3/202424赶牲灵旧社会,陕北一带的人们生活十分贫苦,许多男人为了谋生,除了"走西口"到外地谋生外,有相当一部分人靠赶牲灵谋生。
"赶牲灵"也称"赶脚",即用牲畜(陕北多为骡驴)长途为他人运输货物,而赶这牲畜运送货物的人即称赶牲灵者他们走山越岭,风餐露宿,十分辛苦由于赶一趟牲灵常需要数十天甚至半年、一年,所以赶牲灵的家人非常惦念他们,凡遇到赶牲灵的队伍走过,往往就有许多妇女、小孩探问自己亲人的情况《赶牲灵》就是表现一个姑娘见到赶牲灵的队伍通过,从远处期盼自己情人的情景姑娘那种希望、焦急、失望的心理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了 9/3/202425赶牲灵歌词: 走头头的那个骡子呦、三盏盏的那个灯, 啊呀带上了那个铃(子)儿呦噢、哇哇(得)的那个声 白脖子的那个哈叭呦、朝南得的那个咬, 啊呀赶牲灵的那个人儿呦噢、过呀来了(哩) 你若是我的哥哥呦、(你)招一招的那个手, 啊呀你不是我那哥哥呦噢、走你的那个路 9/3/202426花儿又叫做“少年”,多表达爱情,主要有对唱和独唱两种形式在对唱中,男方称女方为“花儿”,女方称男方为“少年” “花儿”流行于甘肃、宁夏、青海的汉族、回族及其它少数民族中一般以固定的曲调一边编词一边唱,唱词多采用对比、夸张的手法每首4句或6句,每首开头两句与下文内容无关联,以地理典故、历史典故、眼前事物作比兴,后几句为本题。
花儿” 的曲调非常丰富,现已整理出曲谱达100多种,在群众中广为流传的有40多种,如《河州令》 《白牡丹令》、《尕马儿令》、《脚户令》、《大眼睛令》等等 9/3/202427《上去高山望平川》这是一首青海“花儿”的典型传统曲调,曲调是“河州令”河州即现在的甘肃临夏,素有“花儿之乡”之称河州令”是花儿中流行广、影响大、最有代表性的曲调之一《上去高山望平川》歌词寓意深刻,富于想象,旋律高亢开阔、自由舒缓,富有西北地方色彩特点深刻地抒发了在旧社会中,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封建势力的阻挠而不能实现,只能望“花”兴叹的感慨心情 9/3/202428歌词: 上去高山望平川, 平川里有一朵牡丹, 看起是容易摘起难, 摘不到手里是枉然 阿哥的白牡丹呀, 摘不到想找的花儿枉然9/3/202429爬山调爬山调主要流行于内蒙西部汉族聚居地区 、山西西北部、陕北北部(榆林地区)等地曲调特点类似信天游,歌曲的结构短小而富有变化,以上下两个乐句构成的乐段为它的基本结构形式独特之处是它旋律的跳动特大,常常运用加衬、加垛或者把速度放慢、节奏拉宽等手法,使乐句的句幅延伸,结构扩充。
9/3/202430《上一道坡坡下一道梁 》歌词: 上一道(那个)坡(了)坡(哎哟哟),(哎咳——)下一道(呀)那梁(哟——),见不上(的那个)小妹妹(哎哟哟),( 哎 ——咳 ) 好 ( 哟 噢 ) 稀 ( 依 ) 慌 ( 噢 哦 哎 咳 ) 马(了)走(那个)千(了)里(哎哟哟),(哎咳——)一(呀)那一道道踪,人走(哦)(那个)千里(哎哟哟),(哎——咳)一道道心(噢哦哎咳) 人(了)想地(了)方(哎哟哟),(哎——咳哎)马想(呀)(那)槽(噢),丢不下(那个)亲亲(哎哟哟),(哎——(咳噢(哎咳))往家里(那个)跑(噢哦哎咳)9/3/202431三、小调1 1.定义:.定义:小调又叫小曲、小令,是流传最广泛,形式最规整的民歌常常是在劳动的余暇和风俗性的节日、集会时演唱 2 2.. 分类分类(1)城镇小调:小调主要是在城镇中流行的民歌它主要产生于民间日常生活与风俗性活动中,所以有“里巷之曲”之称2)乡村小调:农村局部地区土生土长的小调,,题材较窄如《小白菜》、《苦麻菜儿苦茵茵》乐曲表现了旧社会小女孩的苦难生活9/3/202432审美风格及形式特点审美风格及形式特点3. 3. 审美风格特点审美风格特点 表情曲折细腻、形式规整,以柔美取胜。
4.4.审美形式特点审美形式特点: (1)节拍规范,节奏灵活2)曲调:旋法多样,旋线曲折,旋律流畅,句式整齐3)结构:词曲结构较固定乐句结构清晰,乐段结构完整4)常用器乐伴奏,应用引子、过门、加花和装饰手法9/3/202433《小白菜》这是一首在河北和我国北方流传极广,几乎家喻户晓的民歌它以非常经济的音乐素材和洗炼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一个天真的农村贫苦幼女的形象全曲通过简朴而生动的歌词、级进下行带有哭泣性质的音调,以及逐层下旋的旋律发展手法,深刻地表现了一个失去亲娘而受人虐待、孤苦无依的女孩悲伤痛苦的心情歌剧《白毛女》中著名的主题歌《北风吹》就是以它为素材改编而成的9/3/202434歌词:小白菜呀,地里黄呀; 两三岁呀,没了娘呀 亲娘呀,亲娘呀! 跟着爹爹,还好过呀; 只怕爹爹,娶后娘呀 亲娘呀,亲娘呀! 娶了后娘,三年半呀; 生个弟弟,比我强呀 亲娘呀,亲娘呀! 弟弟吃面,我喝汤呀; 端起碗来,泪汪汪呀 亲娘呀,亲娘呀! 亲娘想我,谁知道呀; 我思亲娘,在梦中呀 亲娘呀,亲娘呀! 桃花开花,杏花落呀; 想起亲娘,一阵风呀 亲娘呀,亲娘呀!9/3/202435《茉莉花》《茉莉花》是受到人民普遍喜爱的民间小调,这里给大家介绍的是流传江苏地区的一首。
全曲共有四个乐句歌曲旋律柔婉、优美句尾运用了切分节奏,给人以轻盈活泼的感觉9/3/202436歌词: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旁人笑话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比也比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9/3/202437四、田歌1 1.定义.定义又称秧田歌、插田歌主要是长江、珠江流域广大稻农插秧、除草、车水、挖地时传唱的民歌周代,为了提高劳动工效,国家派专门的鼓师去田间击鼓领唱,所以它具有促进生产的重要功能2 2.分类.分类(1)水田劳动歌(2)干坡劳动歌(3)车水歌9/3/202438田歌3 3、、 功能功能其一,提高功效的实用功能,所谓“一鼓催三工”可调剂情绪,减轻疲劳,从而提高功效其二,自娱与情感宣泄的表现功能歌声中,人们得到了精神享受,寄托了追求和向往,宣泄了苦难和不平其三、原始宗教意识的表达,唱田歌,还有祈祷神灵保佑风调雨顺的心理这些构成了田歌世代传唱的思想基础其四,文化传播功能田歌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历史、地理、生产、风俗、道德、生活常识等,起到文化教育传播的重要作用。
9/3/202439田歌4.4.音乐形式特点音乐形式特点(1)综合性腔调杂多丰富(2)地方色彩浓郁《薅草的客们要过细》大意:薅草时要小心,不要将秧苗除掉了 薅草锣鼓一般是一锣一鼓,自敲自唱在劳作时难免疲劳困倦,为振作精神,调节身心,便以锣鼓助兴唱词多为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类,也有说唱历史故事的说唱人还时常即兴发挥,开玩笑逗趣,起鼓劲加油的作用9/3/202440五、灯调:1 1.定义.定义: :也称为灯歌,指在逢年过节、社火灯会期间,乡民们于夜间就地搭台、张灯表演歌唱,或组织舞队汇集各种“灯”,沿村沿街联歌载舞或杂耍表演歌唱的形式2.2.分类分类(1)玩灯调:以各种灯为道具,边“玩”边唱的形式2)杂耍调:伴随各种炫技性表演时所唱之灯调,如《踩高跷》之类3)歌舞调:群众集体按特定队形载歌载舞表演中所唱如《花灯》等4)对子戏:以二三个不同角色表演简单生活情节的歌舞形式等9/3/202441灯调:3.3.功能功能主要是自娱自乐与谋生求财民谣云:“玩灯耍花鼓,实是学的苦,年成不好走江湖,到处求救助生动说明了灯调产生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其古已有之,至今依然4.4.音乐特色音乐特色具有强烈的舞蹈律动感,节奏统一明确、热烈有力。
旋律富于动感,音调简洁朴实,易于上口,情绪火热明快,富于喜庆气氛 9/3/202442《黄四姐》湖北灯调《黄四姐》描写小伙子追求心上人的生动场面歌词: 黄四姐儿——你喊啥子儿?我给你送一根丝帕子儿——我要你一根丝帕子儿干啥子儿?戴在妹儿头上,行路又好看,坐到有人瞧啥,我的个娇娇! 黄四姐儿—你喊啥子儿?我给你送一对玉镯子儿——我要你一对玉镯子干啥子儿?戴在妹手上,行路又好看,坐到有人瞧啥,我的个娇娇! 黄四姐儿——你喊啥子儿?我给你送一双丝光袜子儿——我要你一双丝光袜子儿干啥子儿?穿在妹脚上,行路又好看,坐到有人瞧啥,我的个娇娇!9/3/202443民歌的艺术特点民歌的艺术特点音乐简炼精美,清新活泼、深刻隽永形式简明质朴、生动灵活,极富生活情趣和审美魅力一般艺术特点:1、创作、传承的集体性、口头性、即兴性和变异性2、创作方式简洁,用材经济3、形式短小精干,旋律流畅优美,形象准确鲜明情感质朴深刻4、具有浓郁乡土色彩民歌艺术特长反映了群众的智慧,中外古今伟大音乐家无不重视学习研究民歌,从中获得创作的灵感和素材9/3/202444总结民歌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劳动和斗争中口头传唱,不断加工而成的集体创作。
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色彩,是中国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的艺术体现 9/3/202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