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考物理 第十章 浮力与升力复习课件 粤教沪版

pu****.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5.07MB
约60页
文档ID:585218479
中考物理 第十章 浮力与升力复习课件 粤教沪版_第1页
1/60

第十章第十章 浮力与升力浮力与升力 中考导航考纲要求1.浮力的实验探究.(探究)2.物体浮沉的条件;阿基米德原理.(认识) 3.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探究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认识)近五年广东中考考查情况年份题型考查点分值2011年 填空题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3分2012年实验题  称重法测浮力的变式拓展7分2013年实验题选择题 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分3分2014年综合能力题填空题阿基米德原理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6分3分2015年填空题综合能力题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浮力的计算3分4分命题规律1.本章考查重点是浮力的探究实验,物体浮沉的条件,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实验及简单计算,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题型以填空题、综合能力题、实验题为主.3.2016年考查重点是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实验及简单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知识网络 考点梳理一、浮力1.一切浸入到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 ________ 的浮力常用符号F浮表示2.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入到液体中物体的各个表面在液体中所处的深度不同,受到的压强也不同,受到的压力也会不同,物体上表面受到向下的压力较大,F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力较小,所以存在压力差,形成竖直向上的浮力。

即:F浮= ___________ 当物体的下表面没有液体给它向 ____ 的压力时,物体将 _____ (填“受”或“不受”)浮力,例如:桥墩、插入池塘底部的木桩、陷入淤泥中的沉船等都不受浮力3.浮力的作用点:在画图时,浮力的作用点一般都画在物体的 ______ 上4.求浮力大小的方法(1)称重法:用弹簧测力计测得某物体重力大小为G;然后将该物体浸在某种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则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 _________ 竖直向上F向上-F向下上不受重心F浮=G-F 考点梳理(2)阿基米德原理法: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二力平衡法:当物体悬浮在液体中或漂浮在液面上时,由于物体静止不动,根据二力平衡可知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的重力相等,即 __________ .二、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 __________________ 2.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明:(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物体的全部体积浸入液体中,即浸没,此时V排=V物;二是物体的部分体积浸入液体中,此时V排<V物.(2)由公式F浮=G排=m排g=ρ液gV排可以看出,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跟物体的密度、形状、液体的多少、浸没后在液体中的深度等无关.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各种液体,也适用于各种气体.F浮=G排=m排g=ρ液gV排F浮=G物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F浮=G排=m排g=ρ液gV排 考点梳理三、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1.物体的浮沉条件(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当 _________ 时,物体上浮;当 _______ 时,物体下沉;当 ________ 时,物体悬浮在液体中或漂浮在液面上.(2)也可用比较密度的方法判断物体的浮沉情况: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当 _________ 时,物体上浮;当 ________ 时,物体悬浮在液体中;当 __________ 时,物体下沉.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 ___________ 。

2.浮力的应用(1)轮船采用“空心”的方法来增大 _________ 从而 _______ 使其漂浮在水面上F浮>G物F浮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排开水的体积增大浮力F浮=G物 考点梳理(2)潜水艇是通过向水舱中充水或排水来改变______从而实现上浮、悬浮或下潜的.(3)气球和飞艇的气囊中充的是密度 ____ 空气的气体(氢气、热空气或氦气),它们的总重 ____ 气球或气囊所排开的空气的重量(等于浮力),因而能够升空;可以通过改变气球或气囊中气体的 ____ 来改变气球和飞艇受到的浮力大小,从而实现升降.  自重小于小于体积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气体、液体都可以流动,没有一定的形状,它们统称为 ____ 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 ____ ,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 _____ 流体越小越大 考点梳理3.气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应用(1)解释现象:首先确定物体表面的空气流速,然后比较压强的大小2)飞机升空的原理:飞机前进时,机翼与周围的空气发生相对运动,相当于气流迎面流过机翼气流被机翼分成上下两部分,由于机翼横截面的形状不对称,在相同时间内,机翼上方气流通过的路程 ____ ,因而速度 ____ ,它对机翼的压强 ____ ;下方气流通过的路程 ____ ,因而速度 ___ ,它对机翼的压强 ____ 。

因此在机翼的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这样就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较长较大较小较短较小较大 考点突破1、(2015•东营)一艘船重为8.0×104N,当船漂浮在水面上时,船排开水的重力为      N,此时船排开水的体积为 ____     m3(g=10N/kg,ρ水=1.0×103kg/m3).2、(2015•宿迁)我国海军“基洛级”常规潜艇的体积约为3×10^3m3,在下潜过程中,潜艇受到海水的压强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它浸没在海水中时,受到的浮力约是     N ρ海水=1.02×103kg/m3,g取10N/kg)【解答】船漂浮时受到的浮力F浮=G=8×104N;根据F浮=ρgV排得:3.06×10^7变大8×10^48【解答】(1)在下潜过程中,潜艇所处深度h不断增大,由p=ρ海水gh可知,受到的压强变大.(2)潜艇浸没在海水中时,V排=V=3×103m3,受到的浮力F浮=ρ海水gV排=1.02×103kg/m3×10N/kg×3×103m3=3.06×10^7N 考点突破3、(2014•福州)将重6N的物体浸没在装满水的杯中,溢出了4N的水,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 A、10N B、6N C、4N D、2N【解答】把物体轻轻放入盛满清水的溢水杯中,排开的水重:G排=4N,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受到的水的浮力:F浮=G排=4N.C 考点突破4、(2014•郴州)小英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四步实验中弹簧秤的示数F1、F2、F3、F4,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 A.F浮=F2-F3 B.F浮=F4-F3 C.F浮=F2-F1 D.F浮=F2-F4【解答】根据称重法可知,浮力等于物体重力与物体浸入液体之后的弹簧测力计示数之差,所以F浮=F2-F3;根据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所以F浮=F4-F1.对照选项可知,A正确,BCD错误.A 考点突破5、(2014•成都)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浸在水中的物体,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B、静止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C、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可能大于自身重力D、在水中向下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可能大于自身重力 【解答】A、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可见浮力与ρ液和V排都有关;浸在水中的物体,体积大,但排开水的体积不一定大,A错误.B、水中的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静止在底部的重力要大于浮力,故B错误.C、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故C错误.D、在水中向下运动的物体,若物体还受向下的拉力,受到的浮力可能大于自身重力;故D正确 D A.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增大B.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减小C.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D.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增大6.据报道,2015年底,成渝高速铁路将竣工通车,高速列车的最大行驶速度将超过300km/h.高速行驶的列车经过时,若人靠近高速列车容易被吸进轨道,应特别注意安全,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这是高速行驶的列车与人之间的(  )考点突破【解答】解:人离列车太近时,高速列车行驶过程中,使人和列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很大,压强很小,人外侧的压强不变,人在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被压向列车出现事故.故选CC 考点突破考点1.浮力【例1】(2010·广东)如下图所示,金属块所受的浮力为 __N,金属块的质量是_____ Kg,金属块的体积是 _ __m3.(取g=10N/kg)2×10^﹣50.220.2 考点突破方法规律:本考点的考查重点是有关浮力的计算,题目一般为综合题,复习时要掌握好求浮力大小的三种方法:(1)称重法:F浮 = G — F(2)阿基米德原理法: F浮 = G排 = m排g = ρ液gV排 (3)二力平衡法:当物体悬浮在液体中或漂浮在液面上时, F浮 = G物   考点突破变式拓展:1、(2015•常德)“094型”潜艇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潜艇当它从深海中上浮而未露出水面的过程中,它受到的海水的(  )A、压强减小,浮力不变 B、压强减小,浮力增大C、压强减小,浮力减小 D、压强增大,浮力不变【解答】由题知,潜艇在海水中上升,所处深度h变小,排开海水的体积V排不变,根据F浮=ρ海水V排g可知,潜艇受到海水的浮力不变;根据p=ρgh可知,潜艇受到海水的压强减小.A 考点突破2、(2015•赤峰)如图所示,将重2.2N的物块浸没在水中称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则物块受到的浮力为   N,物块的体积为   cm3(g=10N/kg)【解答】根据称重法可知:物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G﹣F=2.2N﹣1.2N=1N;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ρ液gV排,则1100 考点突破3、(2015•乌鲁木齐)如图,将含有一空心铝球的冰块投入平底水槽中,冰块内空心铝球的体积V铝=10cm3,当冰块(含空心铝球)悬浮时,排开水的体积V排=45cm3.冰全部熔化后,浸没在水中的空心铝球沉入水底,已知冰的密度ρ冰=0.9×103kg/m3,求:冰块(含空心铝球)在水中悬浮时的重力;答案:(1)冰块(含空心铝球)在水中悬浮时的重力为0.45N;(2)空心铝球最终对水槽底部的压力大小为0.035N 考点突破【解答】(1)冰块(含空心铝球)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45×10-6m3=0.45N;由于冰块(含空心铝球)处于悬浮,则冰块(含空心铝球)重力G=F浮=0.45N;(2)冰的体积V=V排-V铝=45cm3-10cm3=35cm3=35×10-6m3,由 和G=mg得冰的重力:G=mg=ρ冰Vg=0.9×103kg/m3×10N/kg×35×10-6m3=0.315N;空心铝球的重力:G球=G-G冰=0.45N-0.315N=0.135N;由于空心铝球沉在底部,则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ρ水gV铝=1.0×103kg/m3×10N/kg×10×10-6m3=0.1N;对水槽底部的压力:F=G-F浮=0.135N-0.1N=0.035N. 考点突破考点2. 阿基米德原理(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高频考点)【例2】(2007·广东)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1)分析图B、C、D,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____________有关.(2)分析图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3)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__________N.排开液体体积D、E2.4 考点突破(4)小明还想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是否有关,请你简述实验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块橡皮泥的物重G,然后将橡皮泥捏成两种不同的形状,先后浸没于同一杯水中,测出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然后比较,若示数相同,则与形状无关,若示数不同,则与形状有关【解析】(1)分析图B,C,D,浮力逐渐增大,在其他物理量均不变的情况下,只有排开液体体积不断变化,所以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体积有关;(2)要看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的关系,应保证在其他物理量不变的情况下,只有密度的变化而引起的浮力变化.只有D、E这组合式;(3)根据称重法F浮=G-F′=10N-7.6N=2.4N;(4)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块橡皮泥的物重G,然后将橡皮泥捏成两种不同的形状,先后浸没于同一杯水中,测出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然后比较,若示数相同,则与形状无关,若示数不同,则与形状有关.  考点突破方法规律:本考点考查重点和难点是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同学们一定要认真掌握好这个实验。

1.探究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1)如图1所示,这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实验中要让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相同,让物体浸没的深度不同,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物体在b图和c图中所受的浮力都是1N由此得出结论: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2)如图2所示,这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的关系实验中要让液体的密度相同,让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不同,通过实验,我们发现b图中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为0.4N;c图中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为1N.由此得出结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在液体的密度相同时,物体浸入到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 考点突破(3)如图3所示,这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的关系实验中要让液体的密度不同,让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相同,通过实验,我们发现b图中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为1N;c图中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为1.2N.由此得出结论: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有关物体浸入到液体中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 考点突破(4)通过实验,我们还发现: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与物体的密度无关,与物体的体积无关,与物体的质量无关,与容器的形状无关。

2.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1)如下图,甲乙丙丁各自测量的物理量分别是G物,F拉,G桶和水、G桶、则F浮=G物-G拉;G排=G桶和水-G桶. 考点突破(2)实验步骤: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所受的重力(如图丁)②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的重力(如图甲)③把被测物体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同时用小桶收集物体排开的水(如图乙)④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水所受的总重力(如图丙)⑤更换其它物体,再做上面实验3)如上图,按甲乙丙丁的顺序做实验时,我们会发现测得G排

实验中,物体A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      N,方向      2)下表是小丽验证猜想二时收集的实验数据:越大2.2竖直向上一 考点突破分析比较表中数据和图1实验中      (选填“甲”、“乙”或“丙”)的数据可知: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      .(3)为验证猜想三,小丽选用了与物体A密度不同的物体B进行实验,她将物体B逐渐浸入水中,容器中的水面上升至图示O位置时,发现棉线松弛,弹簧测力计示数变为0,如图2所示,取出物体B后,小丽又将物体A缓慢浸入水中,她在水面上升到________      (选填“O点之上”、“O点”或“O点之下”)位置时,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这样做是为了控制       相同,以便判断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是否有关. 丙O点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 考点突破【解答】(1)由图1知,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不同,所受浮力不同,可知物体所受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可验证猜想A;且浸在水中的体积越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即所受的浮力越大,可得在同种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由图丙知,物体浸没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N,可知此时受到的浮力F浮=G-F=3.2N-1N=2.2N,浮力方向竖直向上;(2)表格中数据及图1中的丙都是完全浸没,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且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可探究物体所受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并得出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3)要探究浮力与物体密度的关系,需使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则应将物体A缓慢浸入水中,使水面上升到O点处,读取测力计的示数. 考点突破5、(2015•沈阳)小明在做有关浮力的实验中,测得装满水的溢水杯重力为4.8N,空小桶重力为0.2N,把它们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再将一个质量为400g的小球轻轻放入溢水杯中,小球沉到杯底,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如图乙所示.将装有溢出水的小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敷如图丙所示.取g=10N/kg,ρ水=1.0×l03 kg/m3.求:(1)若溢水杯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0cm2,放入小球前,装满水的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强.(2)小球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3)小球的密度.答案:(1)装满水的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960Pa.(2)小球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0.5N.(3)小球的密度为8×103kg/m3. 考点突破【解答】(1)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强: (2)由图丙可知:G总=0.7N,小球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F浮=G排=G总-G桶=0.7N-0.2N=0.5N(3)由F浮=G排=ρ水gV排得 因为小球在水中浸没,所以V球=V排=5×10-5m3,小球的密度:  考点突破考点考点3.3.物体沉浮条件及其应用物体沉浮条件及其应用(高频考点)(高频考点)【例3】(2009广东,6,3分)小明在一支铅笔的下端粘上一块橡皮泥,将它分别置于甲、乙两杯液体中,观察到铅笔静止时的情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杯液体的密度较大 B、乙杯液体的密度较大 C、铅笔在甲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D、铅笔在乙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 考点突破【解析】物体的质量不变,在两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则说明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相同;因物体在甲液体中浸入的体积大,则说明甲液体的密度小,乙液体的密度大. 方法规律:本考点考查的重点是根据物体沉浮条件得出隐藏条件来分析计算。

复习时应掌握:物体浮沉的条件:物体的浮沉情况取决于F浮与G物的大小关系,有时还可以通过比较ρ液与ρ物(物体的平均密度)的大小关系来比较. 考点突破变式拓展:6、(2015•鄂州)在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相同圆柱形容器,内盛相等质量的盐水,将同一鸡蛋分别放入其中,鸡蛋静止时如同所示.鸡蛋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1和F2,盐水对容器底部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  )  A.F1>F2、p1>p2B.F1=F2、p1>p2C.F1<F2、p1=p2D.F1=F2、p1=p2 D 考点突破【解答】(1)鸡蛋悬浮在甲杯中,受到盐水的浮力等于鸡蛋重力;鸡蛋漂浮在乙杯中,受到盐水的浮力也等于鸡蛋重力;所以鸡蛋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大小相等,即:F1=F2;(2)鸡蛋在甲杯盐水中悬浮,盐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甲=G鸡蛋+G盐水,鸡蛋在乙杯盐水中漂浮,盐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乙=G鸡蛋+G盐水,故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甲=F乙,因容器相同、容器底面积相同,故由压强公式 ,可知盐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即:p1=p2. 考点突破7、(2015•郴州)如图所示,a、b是两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体积相等的甲、乙两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稳定后(  )A、乙漂浮,乙受到的浮力小 B、甲漂浮,甲受到的浮力大C、乙下沉,甲受到的浮力大 D、甲下沉,乙受到的浮力大A 考点突破【解答】由图可知:甲物体的密度 乙物体的密度 体积相等的甲、乙两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由于ρa>ρ水>ρb,则甲、乙两实心物体在水中稳定后甲下沉,乙漂浮.所以,V排甲>V排乙,根据F浮=ρ水gV排可知:F浮甲>F浮乙. 考点突破8、如图所示,乒乓球从水里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乒乓球在A位置时受到的浮力为FA,水对杯底压强为pA;在B位置时受到的浮力为FB,水对杯底压强为pB,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FA FB,pA pB,已知乒乓球的质量为2.7g,当它漂浮在水面时,排开水的体积为 cm3. 【解析】(1)由图可知:乒乓球在A位置时是浸没,V排A=V球,在B位置时是漂浮,V排B<V球,∴V排A>V排B,由F浮=ρgV排可知:FA>FB.(2)由于乒乓球从水里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水面下降,则hA>hB,根据p=ρgh可知:pA>pB.(3)∵乒乓球漂浮在水面上,∴F浮=G球=m球g,由F浮=ρ水gV排知:ρ水gV排=m球g, >>2.7 考点突破考点考点4 4 流体压强流体压强(高频考点)(高频考点)【例4】(2009·广东)有些跑车在车尾安装了一种“气流偏导器”,如图由于“气流偏导器”上表面平直,下表面呈弧形凸起,当跑车高速行驶时,流过它上方的空气速度比下方空气速度 _________ (选填“大或小”),此时,上方空气压强比下方空气压强 _________ (选填“大或小”),这样,“气流偏导器”受到一个向 _________ (选填“上或下”)的压力差,从而使车轮抓紧地面. 小大下 考点突破 解析:如图所示,等质量的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同时通过“气流偏导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由于上表面平直,下表面呈弧形凸起,当跑车高速行驶时,流过它上方的空气速度比下方空气速度小,此时,上方空气压强比下方空气压强大,“气流偏导器”受到一个向下的压力差,从而使车轮抓紧地面.  方法规律:本考点是广东中考的高频考点,考查的重点是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复习时要掌握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流体压强的应用:飞机机翼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可以产生向上的升力;在排球场上打出“香蕉球”;喷雾器;火车站台前有一条安全线等. 考点突破变式拓展:9、(2015•无锡)如图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飞机机翼表面呈明显的弧度结构,可使飞机在运动过程中机翼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大,压强      ,从而形成升力。

解答】解:飞机机翼表面呈明显的弧度结构,可使飞机在运动过程中机翼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而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从而形成升力小 考点突破10、(2015•海南)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主要利用“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原理工作的是(  )【解答】解: A、飞艇上浮,是因为飞艇内的氦气密度比空气小,飞艇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而上升的.故A错误.B、飞机飞行时,飞机的机翼上方突起,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于下方空气流速,根据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机翼上方空气压强小于下方压强,飞机受到向上的升力作用.故B正确.C、热气球升空,是因为热空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热气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故C错误.D、火箭喷出燃气,火箭给燃气一个向下的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燃气给火箭一个向上的力,推动火箭上升.故D错误.B 易错易误突破【例5】将一块均匀实心物体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时如图所示若将该物体分成大小不同的两块,仍然放在盛水的烧杯中,则( )A、大快沉入杯底,小块飘在水面上 B、大块、小块都沉入杯底C、大块、小块都飘在水面上 D、大块、小块都悬浮在水中D 易错易误突破解析;对物体的浮沉情况的判断,通常有两种方法:(1)根据浮力与物重的关系,若F浮>G物,则物体上浮。

若F浮P物,则物体上浮最终漂浮若P液

刻度尺广东中考 考点突破(2)小王从圆柱体接触水面至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h和F,并将测量的结果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①依据表中数据,在图中的方格纸中画出F与h关系的图象. ②分析表中数据、观察图象,可以得出结论:在物体A没有浸没之前,当h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_________ ;在物体A浸没后,当增大h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_________ .(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③从表格中可知:在做次序3的实验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 _________ N.(3)物体A在容器内浸没后与未放人物体A前比较,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增加了 _________ Pa.减小2.4900不变广东中考 考点突破【解析】(1)实验目的是研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形物体A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拉力和物体下表面距离水面的深度,测量工具需要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2)①根据实验数据设计图象时,先要确定横轴和纵轴代表的物理量,然后根据数值确定标度,最后描点连线做出图象; ②分析表中数据、观察图象,可以得出结论:在物体A没有浸没之前,当h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减小;在物体A浸没后,当增大h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不变;③由实验次序1知,物体的重力为G=9N,实验次序3中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F=6.6N,所以此时受到的浮力为F浮=G﹣F=9N﹣6.6N=2.4N;(3)物体完全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V0=S0h0=60cm2×12cm=720cm3排开水的深度为 增加的压强为P=ρgh=1.0×103kg/m3×10N/kg×0.09m=900Pa.广东中考广东中考 3、(2011·广东)如图所示,密度为ρ0的液体中有体积均为V的A、B、C三个实心物体,A正在向上运动,B静止,C正在向下运动,此刻它们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A、FB、FC,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_____________,请写出B物体所受的浮力表达式FB=   __,B物体的密度为   .FA=FB=FCρ0Vgρ0【解析】如图,VA=VB=VC=V,因ABC三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故三个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大小都为V,又因F浮=ρ液V排g,故它们受到的浮力:FA=FB=FC;由题知,B物体静止,全浸入液体中,B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排=ρ液V排g=ρ0Vg,因B物体静止在液体中,B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即:ρB=ρ0.广东中考 4、(2014•广东)建设中的港珠澳大桥由桥梁和海底隧道组成,隧道由一节一节用钢筋混凝土做成的空心沉管连接而成,如图所示,建造隧道时,现将沉管两端密封,如同一个巨大的长方体空心箱子,然后让其漂浮在海面上,向其内部灌水使之沉入海底. 广东中考 设某一节密封的长方体沉管的长、宽、高分别是180m,35m,10m,总质量为6×107kg.(海水的密度取1.0×103kg/m3,g取10N/kg)(1)漂浮在海面上的密封沉管,在灌水前受到的浮力F浮=_______   N.(2)在对密封沉管灌水使其下沉过程中,其下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强大小将   ,当密封沉管上表面刚好水平浸没在海水中时,注入的海水至少为   _____kg,此时其下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力等于   _____________N.(3)当密封沉管灌水下沉到海底后,将其下半部分埋入海底的泥沙中,再将灌入其中的海水全部抽出,此时空心密封沉管不会再上浮,请应浮力的知识来解释其原因.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108变大下表面不受海水的压力,根据浮力的产生原因,沉管不再受海水的浮力3×1066.3×108广东中考 【解析】(1)沉管灌水前漂浮,F浮=G=mg=6×107kg×10N/kg=6×108N;(2)①根据P=ρgh,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密封沉管灌水使其下沉过程中,其下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强将变大;②沉管浸没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ρgV=1.0×103kg/m3×10N/kg×(180m×35m×10m)=6.3×108N,体积不变,浮力大小不变,处于悬浮状态,F浮=G总=G管+G水,G水=F浮﹣G管=6.3×108N﹣6×108N=3×107N, ③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沉管下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力F下=6.3×108N;(3)沉管下半部分埋入海底的泥沙中,下表面不受海水的压力,根据浮力的产生原因,沉管不再受海水的浮力,此时空心密封沉管不会再上浮.广东中考 5、(2015•广东)如图所示为一种自制简易密度计,它是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做成的,用它来测量液体密度时,该密度计_____       在被测液体中(选填“悬浮”、“漂浮”或“下沉”).将其分别放入装有液体密度为ρ1和ρ2的两个烧杯中,可以判断:ρ1      ρ2.若该密度计两次测量中排开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则m1      m2.(后两空选“<”、“=”或“>”)漂浮<=广东中考 【解答】密度计放在两种液体中都漂浮,根据漂浮条件可知,密度计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计受到的重力G,即:F浮1=F浮2=G,由图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1>V排2,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V排g可知,密度计排开甲液体的体积大,所以甲液体的密度小,即ρ1<ρ2.两次浮力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两次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所以两次排开液体的质量相等.广东中考 6、(2015•广东)如图所示,台秤上放置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已知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600g,杯的底面积为100cm2,将一个质量为600g、体积为300cm3的长方体实心物体A用细线吊着,然后将其一半浸入烧杯的水中(烧杯的厚度忽略不计,杯内水没有溢出,g=10N/kg).则:(1)物体A的密度是      g/cm3,当物体A的一半浸入水中后,如图,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增大了      Pa.(2)物体A所受的浮力为      N,细线对物体A的拉力为___      N,台秤的示数为      N,此时烧杯对台秤的压强为      Pa. 21501.54.57.5750广东中考 【解答】(1)由题物体A的密度: 根据F浮=ρ液gV排,物体A的一半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0.5×300×10-6m3/2=1.5N;由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对A有向上的浮力等于物体A对水有向下压力,所以水对烧杯底部增大的压力:△F=F浮,所以水对烧杯底部增大的压强: (2)GA=mAg=0.6kg×10N/kg=6N,细线对物体A的拉力:F拉=GA-F浮=6N-1.5N=4.5N,根据力的平衡的条件可知,托盘台秤的示数等于烧杯和水的重力、物体A对水向下的作用力之和.台秤受到示数:F=G烧+水+F浮=0.6kg×10N/kg+1.5N=7.5N,烧杯对台秤的压强: 广东中考 7、(2013·广东)如图所示,以下四个关于“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现象中,压强P1、P2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解析】A.如图物体上表面平直,下表面向下弯曲,相同时间内,空气经过下方的路程比上方路程长,下方流速大,压强小,即P1>P2.故A正确;B.如图物体上下表面凸起程度相同,相同时间内,空气经过两面的路程相同,速度相同,压强相同,即P1=P2.故B不正确;C.对着两张纸的中间吹气,两张纸中间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小于纸外侧的大气压,但外侧压强相同,即P1=P2.故C不正确;D.如图用漏斗从乒乓球上方吹气,乒乓球上方气流速度大于下方的气流速度,则上方压强小于下方压强,即P1<P2.故D不正确.A广东中考 8、(2014广东,9,3分)如图所示,双手轻轻捏住一张薄纸,将它放在下嘴唇底下,然后沿着纸片的表面用力吹气,纸片被“吹”了起来,这是因为纸片上表面的气体的流速比下面的要   ,纸片上表面气体压强比下表面的要   (前两空选填“大”或“小”).纸片所受向上的压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向下的压力.【解析】当用嘴沿纸片吹气时,纸的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于是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使纸片向上抬起.大小大于广东中考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