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怎样阅读一篇文章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9.50KB
约17页
文档ID:583275121
怎样阅读一篇文章_第1页
1/17

怎样阅读一篇文章 阅读一篇文章的基本步骤o1、初读课文,学会字词,了解大意o2、细读课文,弄懂句段,分清上下文联系o3、精读课文,抓住重点,理解文章内容o4、熟读课文,内化理解,积累语言材料o5、品读课文,赏析句段,归纳文章中心o6、欣赏课文,学习写法,体会材料安排 读懂一篇文章的标准o一要掌握字词;o二要理解句子;o三要理清文章结构,给文章划分段落;o四要抓住文章主要内容;o五要体会中心思想;o六要把握写作方法;o七要质疑问难,独立思考,对文章有个性的评价 (二)理解句子的方法o1、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句子含义(收集掌握课外资料必须要掌握)o2、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含义o3、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o4、思考言外之义,理解句子的含义o5、分析句子的修辞方法,理解句子的含义特别一点:抓住文章、段落的中心句 修辞方法——比喻o方法: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的地方,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的方法o作用:可以在描绘这一事物时,使语言更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o组成:本体、喻体、比喻词o形式:明喻(甲像乙)、暗喻(甲是乙)、借喻(甲代乙,没有本体出现)o特别注意:不是“像”字句都是比喻句如:他长的像他爸爸。

你不能像个客人东北有很特产,像猴头……这天好像要下雪了…… 中心句、总起句、过渡句关系o大多时总起句是中心句,必须是第一句话o中心句不一定是总起句,中心句是对文章内容而言,总起句是文章结构而言o中心句可以是文章或段落中的任何位置o中心句是文章主要内容,侧重于中心思想,在全文中起到统领全文(全段)点题的文眼o过渡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往往把前后内容紧紧相联系,使文章衔接自然,形成一个整体 怎样给文章分段o1、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起因——经过——结果)o2、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分(早上——中午——晚上;春夏秋冬;昨天、今天、明天……)o3、按空间的位置变化分 (活动的场所变换)o4、按事物的不同方面分o5、按文章的特定结构分(总分或总分总) 怎样概括段落大意 1、摘句归纳法 2、层意归并法 3、取主舍次法 4、标题提炼法 怎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o1、段意综合法o2、重点归纳法o3、文题扩展法o4、概括要素法o5、摘句归纳法 怎样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o1、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分析中心o2、抓住重点段落,领悟中心o3、分析中心句,概括中心o4、分析人物言行、心理 怎样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o基本形式本文通过记叙(描述、刻画)……抒发了……思想感情赞扬了……精神或品质反映了……道德风尚说明了……的道理揭露了……的问题或现象控拆了……的罪行 记叙文的阅读o写人的记叙文——表现人物的某种品质。

重点分析对人物、事件的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环境)o写事的记叙文——表达作者对事情的感悟、受到的影响和教育 重点要分析典型事例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记叙文——写景文章的阅读o抓住景物的特征形态、颜色、声音、变化等o明确描写的顺序以位置的转换为序;以时间为序;以景物的类别为序o体会表达的感情1、对……的欣赏、喜爱、热爱等之情2、寓情于景——借景生情 记叙文——状物文章的阅读1、抓住事物的特点,要将事物的特征描绘得生动具体,为作者抒发感情奠定基础2、体会作者的感情文章不在于与事物的描摹,更重要是借物表示作者赞美或其独特的感受而说明文的目的则是说明事物或事理,使人对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关系、功用等得到较清晰的了解状物文章应记清,外形、习性加功能状物文章应记清,外形、习性加功能抓住特性来赞美,与人相处吐真情抓住特性来赞美,与人相处吐真情 如何给文章做批注 o读书其实就是读自己,读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给文章做批注是一种好的读书方法如何给文章批注呢?怎样评价文章好的地方,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给文章做批注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o一、好词:找到关键词语 o二、好句: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精彩、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 o三、特殊的标点符号:o五、疑惑之处: 批注:o阅读最重要的就是读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同样一句话,一个词语,每个人的理解就不一样;同样的文字,同样的人,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时间,感受也有变化。

给文章批注,就是记录当时自己读书体会习惯养成之后,读书理解能力会增强,读书兴趣就越浓,读书就成为一种有思考的行为了 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 活在忙与闲的两种境界里,才能俯仰自得,享受生活的乐趣,成就人生的意义。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