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航空公司培训课件:飞机地面除冰防冰大纲

cl****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6.72MB
约73页
文档ID:572065150
航空公司培训课件:飞机地面除冰防冰大纲_第1页
1/73

No.1总飞行签派室 飞机地面除冰防冰大纲飞机地面除冰防冰大纲飞行签派员复训课程飞行签派员复训课程 No.2总飞行签派室飞飞机地面除机地面除机地面除机地面除冰防冰防冰防冰防冰大冰大冰大冰大纲纲1航空案例2依据和目的3定义4表面污染物对航空器的影响5容易出现航空器结冰的情况6地面结冰条件下的航空器外部检查7除冰防冰工具设备8除冰防冰液的使用9除冰防冰场地十. 除冰防冰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十一.航空器构型十二.除冰防冰记录的保存十三. 低温操作的规定十四.除冰防冰工作后起飞前的检查十五.结冰条件下的起飞限制 No.3总飞行签派室一一.航空案例航空案例 据加拿大运输部的统计,全球从1969年到2005年与航空器地面结冰有关的事故已经造成500人死亡,并且造成财产的重大损失这些事故促进了在世界范围内重要条例的修改 No.4总飞行签派室一一.航空案例航空案例 案例1 1982年1月13日,华盛顿,一架波音737-200航空器在起飞时坠毁,造成74人死亡 原因在于机组在起飞时未能起动发动机的防冰系统,并且在起飞前未能二次清除航空器关键表面上的积雪和结冰。

机组缺乏处理结冰状况下的经验也是因素之一如图4-14和图4-15所示 No.5总飞行签派室一一.航空案例航空案例 No.6总飞行签派室一一.航空案例航空案例 案例2 1991年12月27日,瑞典,斯德哥尔摩,一架MD-81航空器在升至914 m(3000ft)时坠毁,图4-24和图4-25为事故现场所拍照片事故调查主要原因是航空器在停场过夜后,机翼上表面形成透明冰 地勤人员只检查机翼前部,没有检查到机翼上面的透明冰早晨,航空器加满燃油后并用850 L的I型液进行除冰由于此前没有发现过透明冰,除冰后没有检查机翼上是否有透明冰 起飞后,机翼上松动的透明冰进入发动机,使发动机风扇损坏,造成喘振而损坏了发动机,导致这次空难事故原因总结如下: ——不正确或不彻底的除冰; ——发动机吞入冰块, 双发失效 No.7总飞行签派室一一.航空案例航空案例 No.8总飞行签派室二二.依据和目的依据和目的依据CCAR-121. 649 AC-121-50R1地面结冰条件下的运行《民用航空器除冰、防冰液的使用》 No.9总飞行签派室 No.10总飞行签派室二二.依据和目的依据和目的第121.649条 在结冰条件下运行 Ø(a)当机长或者飞行签派员(仅在国内定期和国际定期运行时)认为,在航路或者机场上,预料到的或者已遇到的结冰状况会严重影响飞行安全时,任何人不得签派或者放行飞机、继续在这些航路上飞行或者在这些机场着陆。

Ø(b)当有霜、雪或者冰附着在飞机机翼、操纵面、螺旋桨、发动机进气口或者其他重要表面上,或者不能符合本条(c)款时,任何人不得使飞机起飞Ø(c)除了本条(d)款规定外,在某种条件之下,当有理由认为,霜、冰、雪会附着在飞机上时,任何人不得签派或者放行飞机或者使其起飞,但该合格证持有人在其运行规范中具有经批准的地面除冰防冰大纲并且其签派或者放行、起飞都符合该大纲要求的除外Ø(d)合格证持有人如果没有本条(c)款要求的大纲,也可以按照本条继续运行,但是,在其运行规范中应当规定任何时候只要有理由认为霜、冰和雪可能会附着在飞机上,飞机就不得起飞但经过检查确认没有霜、冰和雪附着在机翼、操纵面和其他关键表面上时除外该检查应当在开始起飞之前5分钟之内进行,并且应当在飞机外部完成 No.11总飞行签派室二二.依据和目的依据和目的 航空器虽然在设计时考虑了在飞行过程中遇到一定程度结冰条件下的运行,但在地面起飞前都要求一些关键表面不能带冰、雪、霜(称为“冰冻污染物”)起飞,即通常所称的“清洁航空器”此要求基于在特定的航空器表面即使存在很少的污染,也可能降低航空器的性能和飞行品质 目的就是对航空运输承运人在地面结冰条件下运行的管理和控制满足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的要求提供指导。

No.12总飞行签派室 地面除冰/防冰大纲由航空运营人所在民航地区管理局以颁发运行规范A023条的方式批准 No.13总飞行签派室三三.定定义Ø除冰:是指除去飞机表面附着的霜、冰、雪,以提供清洁外表的航空器的工作程序Ø防冰:是指提供在限定期间内防止飞机的某些表面形成霜、冰和积雪的保护措施的预防程序Ø保持时间: 是指除冰/防冰液可以在飞机保护表面防止形成霜、冰和积雪的预计时间Ø浸冷效应:如果经过高空飞行后刚着陆或刚添加了非常冷的燃油,从而使飞机中载有非常冷的燃油,则这时的飞机机翼称为“被浸冷的”在地面上,无论什么时候如果降雨落在被浸冷的飞机上,都可能产生透明冰即使环境温度在–2°C到 +15°C之间,如果飞机结构保持在0°C 或以下,在可见潮湿或湿度较高时,仍可能结冰或结霜透明冰是非常难以通过目视检查发现的并可能在起飞期间或之后破裂注:下列因素有助于浸冷的产生:温度及各油箱中燃油的数量、各油箱的类型 及位置、在高空飞行的时间、所添加燃油的温度及加油后的时间 No.14总飞行签派室三三.定定义Ø关键表面: 起飞前不得有冰、雪、半融雪或霜的飞机表面关键表面由飞机制造人确定,通常包括机翼、操纵面、螺旋桨、发动机进气口、发动机装于后部的航空器的机身上表面、水平安定面、垂直安定面或航空器的任何其他稳定性表面。

Ø典型表面指在白天或夜间运行时能够被飞行机组容易并清楚地观察到,且适用于判断关键表面是否被污染的航空器表面在对航空器除冰/防冰时,最后一次喷洒液体时必须首先处理典型表面在不要求进行触摸检查时,对一个或多个典型表面的检查可用作起飞前污染物检查 No.15总飞行签派室Ø地面结冰条件:一般情况下地面结冰是指外界大气温度在5℃以下,存在可见的潮气(如雨、雪、雨夹雪、冰晶,有雾且能见度低于1.5 公里等)或者在跑道上出现积水、雪水、冰或雪的气象条件,或者外界大气温度在10℃以下,外界温度达到或者低于露点的气象条件注:“地面结冰条件”适用于地面飞机外部检查和地面除冰、防冰工作,飞行中操作飞机的除防冰系统时,应遵守各机型手册的相关规定 No.16总飞行签派室四四.表面表面污染物染物对航空器的影响航空器的影响重量、阻力增加起落架正常收放发动机进气道及叶片损伤飞机翼状变形、粗糙,升力损失失速迎角降低并且在失速保护系统工作之前进入失速的影响操纵效能降低和起飞离地过程中出现非指令迎角变化和滚转仪表指示失效 No.17总飞行签派室 No.18总飞行签派室 No.19总飞行签派室五五.容易容易出出现航空器航空器结冰的情况冰的情况A) 环境温度在5℃以下时的降水,冻雨和毛毛雨。

雨滴保持在过冷状态,一旦与地面物体接触便会结冰B) 如雪、雨、雨夹雪或冰雹湿雪出现于露点温度相互之差通常在1℃以内,环境温度大约在-4℃至1℃之间干雪出现于温度/露点相差5℃以上C) 相对湿度很高,温度较低,航空器停场过夜以及航空器从巡航高度下降着陆后,航空器表面和燃油温度仍保持在冰点以下时,霜是很常见的D) 在降雨条件下,且机翼表面温度达到结冰温度以下时,机翼上表面就容易结冰在机翼寒冷的角落也可能有积冰此外,机翼下表面也可能有霜或结冰这时的机翼外表面上给人的印象可能是有点潮湿而已,结成的冰往往难以查出来,因此必须仔细检查E) 航空器在地面遇到大风吹雪时,机身上不受空气动力干扰的地方会受到吹雪的污染采用一般的除冰和防冰检查技术难于发现,这时建议采用附加的检查方法,例如使用高梯子对机身有关部位进行检查 No.20总飞行签派室结冰 No.21总飞行签派室结冰导致机翼前缘粗糙 No.22总飞行签派室机翼前缘下方的冰污染物 No.23总飞行签派室重度的霜污染 No.24总飞行签派室透明冰 No.25总飞行签派室发动机进气口的积雪 No.26总飞行签派室六六.地面地面结冰条件下的航空器外部冰条件下的航空器外部检查Ø在地面结冰条件下,飞行组必须在起飞前通过航空器外部检查确认机翼、舵面、发动机进气道及飞机制造厂家手册中规定的其他关键表面是否附着冰冻污染物,以确定航空器的状态是否适合安全飞行或者需要执行除冰/防冰程序。

确定飞机是否存在冰冻污染物的最终责任人是机长Ø当起飞前航空器外部检查是由经过培训并具有检查资格的地面人员完成时,在起飞前机长应当确认其完成了检查,并确定航空器的状态是否适合安全飞行或者需要执行除冰/防冰程序,必要时还应当进行补充检查确认(如检查者怀疑但不能确认是否为冰冻污染物、反映飞机表面潮湿等情况)Ø在外站时,公司通过签订正式的地面服务协议,委托其他地面服务机构对航空器进行地面除冰/防冰工作被委托提供地面除冰/防冰服务的机构应当具备满足公司要求的设备、器材、人员和管理程序,经过公司运行管理部门的审核无论上述协议中地面除冰/防冰的相关责任如何规定,公司承担航空器适航性的全部责任,并且机长具有是否起飞的最终决定权Ø如果飞机在地面期间,遇到降雨状态(如雨、小雨、雾),在机翼下表面油箱区域已经形成霜或冰,或根据气象条件怀疑机翼上表面已经形成清洁的冰层时,应采用适当的方法接近机翼上表面,检查是否有清洁的冰层在一些情况下,只有通过触摸才能确定冰层是否存在 No.27总飞行签派室*六六.地面地面结冰条件下的航空器外部冰条件下的航空器外部检查 对于没有签署地面除冰/防冰服务协议或者被委托的服务方不能完全达到航空运营人的要求的航站 航空运营人可以采取在起飞前5分钟内完成起飞前航空器外部检查的方式,确认飞机机翼、舵面和飞机制造厂家手册中规定的其他关键表面是否有影响航空器安全飞行的污染物存在,并遵守咨询通告7.结冰条件下的起飞限制规定。

此项检查应当由机组人员在机舱外进行,也可以由地面其他经过培训并有资格的人员进行,但在起飞前机长应当确认其完成了检查注1:由于I型液的防冰时间较短,超过防冰保持时间以后会发生突然结冰,因此I型液不适用于起飞前5分钟检查只有在使用Ⅱ、Ⅲ、Ⅳ型除冰防冰液时,并且防冰时间等于或大于20分钟的情况下,才能采用起飞前5分钟检查的程序 No.28总飞行签派室经局方批准,在油箱处的机翼下方区域有霜的情况可以起飞,但必须由型号合格证持有人明确允许此种运行,并且制造厂家提供的手册应当说明如何保证此种运行的安全 No.29总飞行签派室六六.地面地面结冰条件下的航空器外部冰条件下的航空器外部检查 按照咨询通告的要求,为满足上述起飞限制要求,航空运营人应当在各型飞机的飞行机组操作手册或者其他有效文件中明确相应机型的具体限制要求,以提供飞行机组明确的指导SP16.2、16.3 No.30总飞行签派室 No.31总飞行签派室检查的主要部位:Ø飞机表面Ø操纵面平衡板空隙Ø空速管和静压孔Ø空调进气口和排气口Ø发动机进气口Ø起落架舱门ØAPU 进气口 No.32总飞行签派室 飞行前实施航线维修任务时,机务人员应当检查机翼、舵面、发动机进气道及飞机制造厂家手册中规定的其他关键表面是否附着冰冻污染物,发现或者怀疑有冰冻污染物的情况时,应当及时通报机长。

Ø 冰雪天气下的特别维护工作工卡 No.33总飞行签派室 No.34总飞行签派室六六.地面地面结冰条件下的航空器外部冰条件下的航空器外部检查 No.35总飞行签派室七七.除冰防冰工具除冰防冰工具设备除冰/防冰过程中使用的工具设备应当符合下述规定: Ø 除冰/防冰液的喷洒应当使用能够满足除冰/防冰液使用要求(如加热和温度控制要求等)的专用设备进行Ø如航空器制造厂家规定了除冰/防冰过程中使用的其他工具,应当符合制造厂家的规定,并且不得使用可能造成航空器表面损伤的任何工具 No.36总飞行签派室七七.除除冰防冰防冰工具冰工具设备 No.37总飞行签派室七七.除除冰防冰防冰工具冰工具设备-除冰功能的液体除冰功能的液体目前通常使用的除冰液种类包括:(1)热水;(2)I型除冰液;(3)水和I型除冰液的混合液;(4)水和II型防冰液的混合液 No.38总飞行签派室七七.除除冰防冰防冰工具冰工具设备-防冰功能的液体防冰功能的液体目前通常使用的防冰液种类包括:(1)I型除冰液;(2)水和I型除冰液的混合液;(3)II型防冰液;(4)水和II型防冰液的混合液注:当I型除冰液做防冰目的使用时,效果有限,得到的保持时间很短。

为了取得最佳的防冰效果,可使用稀释的II型防冰液 No.39总飞行签派室七七.除除冰防冰防冰工具冰工具设备-除冰防冰液除冰防冰液I型液体ØI型液体以浓缩的或稀释的(随时可用)的形式提供Ø浓缩的I型液体乙二醇(即:甘醇、二甘醇或丙二醇,或这些乙二醇的混合物)的含量较高其它成份包括水、防腐剂、润湿剂、防泡剂以及染料(有时包括)ØI型液体必须加热以提供有效的除冰能力按照不同的使用程序,浓缩的I型液体必须用水稀释以获得适当的冰点由于空气动力性能和/或基于冰点的考虑,I型液体在使用时通常需要进一步的稀释 No.40总飞行签派室II型液体ØII型液体以稀释的和未经稀释的两种形式提供Ø在喷洒到飞机上时,液体的高粘度加上润湿剂的作用,形成一层粘稠的覆盖层Ø为了提供最大的防冰保护,II型液体应在未经稀释的条件下使用Ø用于除冰时,液体必须加热ØII型液体粘度较高,在机翼上形成比I型液体更为粘稠的液体覆盖层 No.41总飞行签派室八八.除冰防冰液的使用除冰防冰液的使用除冰防冰液的代码由两部分内容组成,前一部分表示液体类型,后一部分表示稀释的体积比Ø 示例1:“II型液100”表示100%的II型液Ø 示例2:“II型液75/25”表示75%的II型液与25%的水的混合液。

No.42总飞行签派室八八.除冰防冰液的使用除冰防冰液的使用除冰防冰液的使用过程中的通讯例如:1. 除冰员:“机长,此飞机是否可以进行除冰/防冰”2. 除冰员:“机长,飞机已用I 型液完成除冰1430 开始使用除 冰液”;• 除冰员:“机长,飞机已用I 型液完成除冰,并用Ⅱ型液进行 了防冰 防冰液混合比例为75/251645开始使用 防冰液” No.43总飞行签派室八八.除冰防冰液的使用除冰防冰液的使用Ø公司使用的除冰/防冰液预计的保持时间严格按照局方可接受的数据制定,包括1.航空器制造厂家手册规定的数据;2.除冰/防冰液制造厂家说明书规定的数据;3.民用航空器维修行业标准MH/ 3011.19“民用航空器除冰、防冰液的使用”推荐的数据;4.局方以其他形式认可的数据飞机维修工程部负责根据民用航空器维修行业标准、FAA 标准或航空器制造厂家标准等数据来源定期评估更新保持时间表数据 No.44总飞行签派室八八.除冰防冰液的使用除冰防冰液的使用Ø一步除冰/防冰 应当根据需要的保持时间、外界大气温度和气象条件,正确地选择除冰液。

用加热的除冰液除去飞机表面的冰,保持在飞机表面上的液体将提供有限的防冰能力 No.45总飞行签派室八八.除冰防冰液的使用除冰防冰液的使用 No.46总飞行签派室八八.除冰防冰液的使用除冰防冰液的使用Ø二步除冰/防冰 由两个不同的步骤组成: (1)第一步:使用热除冰液完成除冰工作,应当根据外界大气温度正确选择除冰液2)第二步:使用防冰液完成防冰工作,应当根据防冰液的保持时间、外界大气温度和气象条件正确选择防冰液 注:第一步的除冰液结冰前应当完成第二步的防冰工作(一一般般应应当当在在3 3分分钟钟以以内内),必要时可以逐个部位地操作如果发现飞机重要部位又发生结冰,必须重复完成第一步的除冰工作 No.47总飞行签派室八八.除冰防冰液的使用除冰防冰液的使用 No.48总飞行签派室八八.除冰防冰液的使用除冰防冰液的使用Ø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在己经经过防冰处理的飞机的被污染的液体薄膜上进一步直接覆盖防冰液如需再次给飞机喷洒防冰液时,在最后喷洒防冰液之前必须首先对飞机表面进行除冰 No.49总飞行签派室八八.除冰防冰液的使用除冰防冰液的使用 No.50总飞行签派室八八.除冰防冰液的使用除冰防冰液的使用 No.51总飞行签派室八八.除冰防冰液的使用除冰防冰液的使用 No.52总飞行签派室 No.53总飞行签派室 No.54总飞行签派室 No.55总飞行签派室 No.56总飞行签派室九九.除冰防冰除冰防冰场地地1.机位除冰2.定点除冰 No.57总飞行签派室九九.除冰防冰除冰防冰场地地飞机结冰的严重程度除冰设施设备的数量机场的布局和航班流量早晚时间段影响除冰场地的因素 No.58总飞行签派室十.除冰防冰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不要猛击航空器表面。

2.不要用金属或塑料刮擦航空器表面 3.不要对着不能直接喷洒的区域直接喷洒除冰液 4.使用橡皮刮板时注意不要损坏航空器上的突出部分 5.注意不要将雪或半融雪驱至邻近飞行操纵装置边缘的区域 6.除冰/防冰过程中应当采取所有必要的合理措施,以减少除冰/防冰液进入发动机、操纵面的空腔和其他进气口 禁止将除冰/防冰液直接喷入各种压力传感器的通气孔、限流孔,或直接喷到迎角探测器和机窗上7.不管APU是否工作都可以为航空器除冰在APU工作的情况下除冰时,必须特别注意不要将液体喷入APU进气口或排气口还要特别注意不要让吊篮及操作员对准APU排气口 No.59总飞行签派室十一十一.除冰除冰/防冰构型防冰构型 至于发动机工作条件下的除冰程序是否适用,取决于除冰人员 No.60总飞行签派室十一十一.除冰防除冰防冰冰构型构型Ø航空器在进行除冰/防冰工作前,飞行组应按照规定调整到各机型的除冰/防冰构型 No.61总飞行签派室 No.62总飞行签派室十二十二.除冰除冰/防冰防冰记录的保存的保存每次完成地面除冰/防冰后,地面除冰/防冰人员应当及时进行记录,并且至少保存30天地面除冰/防冰记录中应当至少包括如下内容: 1.机型、机号及实施日期2.除冰/防冰液的类型和制造厂家3.除冰/防冰液与水的混合比例4.最后一步使用防冰液的开始时间(即预计的保持时间开始 时刻)5.实施人员姓名及签字 No.63总飞行签派室十三十三.低温操作的低温操作的规定定机翼防冰操作-在地面 Ø 存在结冰条件或预计出现结冰条件时,除非已按标准的地面除冰程序用Ⅱ型或Ⅳ型除冰液保护或将保护飞机,否则发动机启动后至起飞前的整个地面操作期间必须接通机翼防冰Ø不得用机翼防冰作为地面除冰/防冰的替代方法。

起飞时仍需仔细检查以确保机翼、前缘装置、安定面、操纵面或飞机其它关键部件上无霜、雪或冰 No.64总飞行签派室十三十三.低温操作的低温操作的规定定发动机防冰操作-在地面Ø 如存在结冰条件或预计出现结冰条件,双发启动后必须立即 选择接通发动机防冰,并在整个地面操作过程中保持接通Ø不得以目视机身有结冰的迹象做为接通发动机防冰的依据,应以温度和可见水汽为标准因为如未及时使用发动 机防冰,会使发动机吸入过量的冰,导致发动机受损或失效Ø如发动机上覆盖大量除/防冰液,操作发动机时应将推力限制在所需最小的值过量吸入除/防冰液可能导致其附着在发动机压缩机叶片上,造成压缩机失速和发动机喘振Ø检查飞机后部区域无障碍物,如需发动机防冰且外界大气温度小于或等于3℃,应按需轻推油门以最大限度减少冰的堆积,轻推油门至最小70%N1,每次持续30 秒,间隔不超过30 分钟如机场道面条件和飞机密集程度不允许将发动机推力等级增至70%N1,则应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增大推力和保持该推力的时间 No.65总飞行签派室Ø对未稀释的除/防冰液进行测试表明,在起飞抬前轮和初始爬升过程中机翼上可能残留除/防冰液残留的除/防冰液会暂时造成飞机升力减小和阻力增大,但该影响是暂时的。

使用正常的起飞抬头率Ø除冰后,起飞过程中使用APU 引气可能会导致飞机内有烟雾Ø除冰完成后等待约 1 分钟再接通发动机引气电门,以确保发动机上所有除冰液都已清除 No.66总飞行签派室 No.67总飞行签派室低温天气运行(787) No.68总飞行签派室Ø以下两项条件都存在时进行发动机暖车以尽量减少积冰:①外界大气温度小于或等于3 ℃②可见水汽 (云、能见度等于或小于1 英里[1600 米] 的雾、雨、雪、冻雨、冰晶等)Ø执行下列程序:①检查飞机后部区域无障碍物注: 结冰条件下运行可能导致发动机振动等级在除冰过程中高于正常运行范围②将发动机以最小40%N1 运转,至少持续5 秒,间隔不超过60 分钟如出现发动机高振动指示,可将发动机运转至50%N1③如起飞不能在120 分钟的总滑行时间内完成,则在起飞前执行发动机人工除冰 No.69总飞行签派室滑行(787机型)注意: 应针对下列方面采取预防措施:与前机距离在600英尺(200 米)以内时的喷气尾流、发动机可能吸入的滑行道边缘的冰雪、湿/ 滑的滑行道表面以及机场的噪音限制 No.70总飞行签派室•注意: 必要时才在除冰时使用APU吸入雪、半融雪、冰或除/ 防冰液也可能会造成APU 损坏。

No.71总飞行签派室*十四十四.除冰除冰/防冰工作后起防冰工作后起飞前的前的检查1.对航空器进行了除冰/防冰工作后,如在预计的保持时间内起飞,应当完成起飞前检查,确认飞机机翼或者飞机制造厂家手册中规定的其他关键表面的实际状况是否与预计的保持时间一致除非航空器制造厂家的手册中另有规定,此检查可以由飞行组在机舱内进行2.对航空器进行了除冰/防冰工作后,如超过了预计的保持时间,在起飞前5分钟内应当完成起飞前污染物检查,确认飞机机翼、舵面和飞机制造厂家手册中规定的其他关键表面没有影响航空器起飞性能的污染物存在此项检查可以由机组在机舱内进行,也可以由机组或者其他有资格的人员在机舱外部进行,但要根据具体的机型、照明状况、气象条件和型号合格证持有人规定的其他条件确定注:由于I型液的防冰时间较短,超过防冰保持时间以后会发生突然结冰,因此I型液 不适用于起飞前5分钟检查只有在使用Ⅱ、Ⅲ、Ⅳ型除冰防冰液时,并且防冰时 间等于或大于20分钟的情况下,才能采用起飞前5分钟检查的程序以上不适用 时应该飞行机组在进跑道准备起飞时完成关键表面的检查,确认没有污染物方可起 飞•当上述检查发现任何超出起飞限制的情况后,可以在起飞前重新进行地面除冰/防冰,或者等候至航空器状态符合规定的起飞条件(咨询通告7)。

No.72总飞行签派室十五、十五、结冰条件下的起冰条件下的起飞限制限制Ø当航空器进行了除冰/防冰工作后,航空运营人还应当根据机型的特点和除冰液的 特性,充分考虑防冰液污染对起飞性能和失速特性的影响,并采取适当的补偿措施(如减小载重或者提高起飞速度)Ø为满足上述起飞限制要求,在各型飞机的《飞行组使用手册》或者其他有效文件中明确相应机型的具体限制要求,以提供飞行组明确的指导Ø如果天气报告表明相关机场存在极端低温天气且符合结冰条件,超出协议单位的除防冰保障能力范围时,应考虑推迟或取消航班Ø6.5.4 除冰/防冰液的保持时间可能因冻雨、冻毛毛雨或者大雪等气象条件、使用方法和存放控制等条件的不同而达不到预计的保持时间,且在环境温度很低(零下30 度以下)的情况下,加热的Ⅰ型除冰防冰液可能失效因此无论是否超出预计的保持时间,在起飞前都应进行必要的检查 No.73总飞行签派室谢谢!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