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学习总结课件人民版必修2

大米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64MB
约17页
文档ID:571632483
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学习总结课件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1/17

专题学习总结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内容索引网络构建 整体架构知识总结 归纳整合方法探究 触类旁通 网络构建 整体架构 知识总结 归纳整合 近现代以来我国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近现代以来我国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n￿线索梳理阶段历史背景表现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货”大量涌入,上海等近代化大都市崛起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们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城市变化尤其明显中华民国成立后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旧的风俗习惯受到极大地冲击,人们的精神生活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政府的强制行动,一些社会丑恶现象被取缔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社会风气有了根本性改变,人们的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不高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切实关注民生,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令世界瞩目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衣食住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趋势、特点、影响及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趋势、特点、影响及认识1.趋趋势势::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尽管同我们现在的发展相比很有限并且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却代表了人类历史文明发展变化的主流趋势和人类社会优秀文化的发展方向。

2.特点特点(1)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改变了社会生活,因此,受西方的影响明显2)中国的社会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是以中华民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代价的,因此,近代社会生活变化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色彩n￿重点突破 (3)从空间上看发展不均衡,近代社会生活变化较显著的是在城市和沿海地区,农村和内地变化缓慢4)变化过程中既有新旧文化冲突,又有东西方文化碰撞,近代化特征越来越明显3.影响影响(1)中国社会生活发生显著变化,增添了新内容,客观上促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2)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烙印,加重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色彩 4.认识认识(1)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2)因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影响、阻碍,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特别是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变化是有限的 比较近现代物质生活的变化比较近现代物质生活的变化n￿综合比较 近代现代衣穿西装、“断发易服”、中山装、百姓穿洋衣、洋袜增多着装从灰蓝色调走向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食出现西餐馆、面包房、咖啡店,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时尚,西式糖、烟、酒、饮料为百姓所接受1987年解决温饱问题,进一步提高饮食水平,注重吃好,政府还实施“菜篮子工程”住西式住宅增加,官员和商人建造洋房或中西合璧住宅住房状况得到空前改善,政府还实施“安居工程” 行轮船(1)列强垄断中国水上运输(2)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列强垄断局面发展较快,但20世纪90年代,因其他交通工具的发展,轮船运输业开始萎缩铁路(1)19世纪80年代中国铁路诞生(2)辛亥革命前夕形成铁路网的基本格局(1)铁路运营总里程跃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2)机车制造有新突破公路(1)20世纪初出现汽车(2)公路交通发展受限制建立密集的公路交通网航空冯如制造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开始航线、航班不断增加,中国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方法探究 触类旁通 典典例例分分析析 (2016·江苏单科,10)1921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B.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C.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传统习俗D.处罚措施体现民国法治精神答案解题规范￿√√ 题型解读题型解读题干与各备选项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联系;在题干中往往用一个表示程度的副词、形容词作为限定条件,如“根本的”“最突出的”“主要”“直接”“最早”“主要影响”“本质”“正确的是”等该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等解题技巧解题技巧(1)排除法:排除错误的、不够严密的与题干没有必然联系的选项2)比较分析法:分析比较选项与题干的关系,选取对于题干来说更直接、更具体、更全面或更具根本性的选项注意不能“以偏概全”“范围过大”“过于间接”等程度型、限定词型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