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景观生态规划

夏**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8.69MB
约112页
文档ID:570055064
景观生态规划_第1页
1/112

景观生态学的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Landscape Ecology第二教学模块第二教学模块   景观生态规划景观生态规划 Landscape Ecological Planning第六技能单元第六技能单元  景观生态规划概述景观生态规划概述                              Summary of  Landscape Ecological Planning基本知识点基本知识点 【【案例案例】】  广州白云新城广州白云新城  生态景观规划生态景观规划                                                                           白云新城区位图白云新城区位图  白云新城总平面白云新城总平面      —— 白云新城地区的范围是:北至黄石路,东至白云大道,西至机场高速,南至北环高速路,用地面积9.22平方公里核心区为围绕旧机场跑道周边地区,面积约2.79平方公里  白云新城总体规划白云新城总体规划        —— 本规划注重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者的协调,全面提升“宜居”在城市综合评价中的核心价值权重。

注重规划给群众带来的实惠,注重优化社区功能布局,注重提高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服务水平、关注改善民生、关注生态环境建设、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使该新区开发建设更加合理                                                  白云新城规划结构图白云新城规划结构图  【【设计思想设计思想】】    ♦ 功能定位 —— “云山西麓的宜居新城,主城区北部商业文化服务中心”     ♦ 设计特点和亮点 —— “生态优先,民生为重”    ♦ 保护与传承机场历史文脉    ♦ 集中建设具有广州文化特色的公共服务设施    ♦ 高标准地建立三级服务设施体系    ♦ 结合新城建设和旧城整治提高城市环境品质    ♦ 完善的道路交通体系                                                    白云新城白云新城                                              绿地系统规划图绿地系统规划图                                                 步行街系统规划图步行街系统规划图                             白云公园白云公园                             飞翔公园飞翔公园 一、景观生态规划的概念一、景观生态规划的概念(一)基本涵义(一)基本涵义1、生态规划、生态规划         —— 指应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根据社会、经济、自然等方面的条件,从整体和综合的角度,对特定地域的土地利用和资源开发提出措施,确保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为人类创造一个舒适、宜人、和谐的生存环境 2、景观规划、景观规划       —— 是以人为中心,将各种土地利用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以构成和谐有效的地表空间和人类活动方式       —— 景观规划是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解决景观水平上生态问题的实践活动。

其核心是通过景观的空间组织,维持和发展景观的异质性,在协调各景观要素的基础上,整体协调人口 - 资源 - 环境和社会 - 经济 - 文化发展的相互关系 3、景观生态规划、景观生态规划((1)涵义)涵义     —— 景观生态规划是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研究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以及人类活动与景观的相互作用,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及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景观最优利用方案和对策及建议((2)对象)对象      —— 景观(可持续发展规划与设计的尺度) (二)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二)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1、综合整体性原则、综合整体性原则(1)景观本身就是由异质生态系统组成的具有一定景观和功能的整体(2)景观生态规划是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的一部分,也是内部相互联系的不同景观经营利用活动工程的整体(3)景观生态规划必须进行综合分析,使区域景观结构与区域自然特征和经济发展相适应 2、生态可持续性原则、生态可持续性原则(1)在规划中,不能对景观和景观内各类生态系统的持续再生性、健康和稳定性带来不可接受的损害(2)保护自然景观,维护其自然生态过程,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合理利用资源的前提,是保护景观生态可持续性的基础 3、资源可持续利用原则、资源可持续利用原则      —— 在对景观资源开发利用是要与资源的再生速率保持适当平衡4、经济合理性和针对性原则、经济合理性和针对性原则(1)规划时要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避免对经营者带来经济损失(2)在考虑近期效益时,还要考虑长期影响(3)不同类型的景观或同类景观中不同组成结构,应有不同的规划目标、分析和评价方法 5、社会广泛参与原则、社会广泛参与原则     —— 规划要考虑社会的整体效益,要鼓励社会参与鼓励和决策,更多的得到社区支持6、景观改造谨慎性原则、景观改造谨慎性原则(1)全面分析规划带来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2)在不明确确切效果和整体生态影响,缺乏充分决策依据的情况下,要特别慎重,措施要留有余地 ((三)景观生态规划的目的和任务三)景观生态规划的目的和任务1、目的、目的      —— 通过规划,确定景观结构和空间格局管理、维护、恢复和建设目标,以保持和提高景观的多成价值,维护景观的稳定性、生态工程的连续性和景观安全性 2、任务、任务(1)分析景观组成结构和空间格局现状(2)发现制约景观稳定性、生产力和可持续性的主要因素(3)确定景观的组成、空间结构和格局(4)确定景观建设和管理的技术措施(6)提出实现目标的资金、政策和环境措施 二、景观生态规划的内容和步骤二、景观生态规划的内容和步骤(一)内容(一)内容1、景观格局规划、景观格局规划((1)景观生态规划的基本格局)景观生态规划的基本格局 ♦ 格局中包含有:     ①大型自然植被斑块(可涵养水源)     ②绿色廊道(起保护水系或水道,满足物种在斑块间扩散的作用)     ③人工设置的小斑块(增强景观的多样性) ((2)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格局)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格局♦ 格局中包含有7种景观生态属性:    ①大型自然植物斑块(涵养水源);    ②粒度大小(大小斑块搭配,满足多样性)    ③注重干扰是的风险扩散;    ④基因多样性的维持;    ⑤交错带减少边界抗性;    ⑥小型自然植被斑块(临时栖息地)    ⑦廊道(物种扩散) 2、斑块规划设计、斑块规划设计        —— 斑块是不同于周围背景的非线性要素,与本底有不同的物种。

1)斑块大小)斑块大小    ①① 性质性质 —— 大斑块物种多,小斑块可作为临时栖息地,提高景观多样性    ②②最优设计最优设计 —— 几个大型自然植被斑块与众多小斑块相连,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2)斑块数目)斑块数目①① 性质性质      —— 斑块数目越多,景观和物种的多样性就高,斑块数目越少,意味着物种生境减少,物种灭绝的危险性就增大②② 最优设计最优设计       —— 对大型动物的保护,一般需要4 ~ 5个大型斑块;离散分布的小斑块能为广布种提供适宜的生境 ((3)斑块形状)斑块形状①①性质性质 —— 紧凑的圆形斑块有利于保护内部资源,弯曲的边界有利于相邻边界的联系②②最优设计最优设计 —— 理想的斑块应有一个较大的核心区和一些有导流作用的缓冲区((4)斑块位置)斑块位置         —— 设计连续的斑块,有利于物种的扩散和保护(切忌采用孤立的斑块) 3、廊道规划设计、廊道规划设计((1)廊道的数目)廊道的数目       —— 取决于连接斑块的类型(农业区、商业区、自然保护区)和可能的经济条件♦ 对于自然保护区或孤立的斑块,为保护物种的生存和延续,生物廊道数目应适当增加♦ 对于农业区,仅需要几条道路和水渠♦ 对于商业区,仅需要几条道路 ((2)廊道的构成)廊道的构成       —— 取决于相邻斑块的类型,连接居民区和商业区的廊道就是道路,连接保护区的廊道,采用本土植物((3)廊道的宽度)廊道的宽度       —— 根据规划的目的确定。

对于自然保护区,视保护对象和生态习性确定((4)廊道的形状)廊道的形状       ——取决于生物迁移的方式(直线或曲线) (二)步骤(二)步骤1、确定规划范围与目标、确定规划范围与目标((1)规划范围)规划范围          —— 指规划的地域(通常由政府决定)((2)规划目标)规划目标(可分为3类) ♦ 第一类第一类: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而进行的自然保护区规划与设计 ♦ 第二类第二类:为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而进行的规划 ♦ 第三类第三类:为当前不合理的景观格局而进行的景观结构调整 2、进行景观调查和规划资料的收集、进行景观调查和规划资料的收集((1)收集资料的目的)收集资料的目的 —— 了解规划区域的景观结构、自然过程及社会文化状况,为以后的景观生态分类与生态适宜性分析奠定基础2)应收集的主要资料)应收集的主要资料  —— 包括生物(植被、野生动物等) 、非生物(地理、地质、气候、水文和土壤等)两个方面,景观的生态过程及与之相关联的生态现象(人口、文化及人的价值观等) 和人类对景观影响程度等3))获获取取资资料料的的手手段段 —— 历史资料、实地调查、社会调查和遥感及计算机数据库 3、景观生态分类与制图、景观生态分类与制图((1)景观生态分类)景观生态分类      —— 根据现有资料,综合分析规划区的自然特征、人类需要和社会经济条件;根据规划目标和原则,选取影响景观格局、分布规律、演替的主导因子作为分类指标((2)景观生态制图)景观生态制图       —— 根据分类结果,客观而概括地反映规划区景观生态类型的空间分布模式和面积比例的关系,以此作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的基础 4、景观生态适宜性分析与评价、景观生态适宜性分析与评价(1)以景观生态类型为评价单元,根据区域景观资源与环境特征、发展需求与资源利用要求,选择有代表性的生态因子(如降水、土壤肥力、旅游价值等)(2)分析某一景观类型内在的资源质量以及与相邻景观类型的关系(相斥性或相容性)(3)确定景观类型对某一用途的适宜性和限制性,划分景观类型的适宜性等级(4)进行不同景观类型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风险分析  5、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 根据景观生态适宜性的分析结果,以满足景观生态系统的环境服务、生物生产及文化支持三大基础功能为目的,依据景观生态规划的自然优先原则、持续性原则等,构建合理的景观结构。

  6、景观生态规划方案的实施与调整、景观生态规划方案的实施与调整     —— 根据提出的景观空间结构,确定规划实施方案,制定详细措施,促使规划方案的全面实施随着时间的推移,客观情况的改变,需要对原来的规划方案不断修正,以满足变化的情况,达到景观资源的最优管理和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规划方案调整规划方案调整景观生态规划景观生态规划确定规划目标确定规划目标景观结构功能划分景观结构功能划分实地考查,收集资料实地考查,收集资料(自然、经济和社会)(自然、经济和社会)景观生态分析及综合评价景观生态分析及综合评价景景观观格格局局与与生生态过程分析态过程分析景景观观生生态态分分类与制图类与制图景景观观生生态态适适宜性分析宜性分析规划方案评价、实施规划方案评价、实施景观生态调查景观生态调查规划方案分析规划方案分析景观生态综合分析景观生态综合分析【【规划步骤规划步骤】】 (三)景观生态规划的合理性特征(三)景观生态规划的合理性特征1、考虑规划区域较广阔的空间背景2、考虑保护区较长的历史背景3、规划中要考虑对未来变化的灵活性4、规划方案应留有余地5、规划中必须包含有:时空背景、整体背景、景观中的关键点、规划区域的生态特性和空间特性   项目十七项目十七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城市景观生态规划 Ecological Planning of Urban Landscape 【【案例案例】】从化市从化市  城北新区规划城北新区规划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规划区位于从化现状城区的东北部,东濒流溪河、南至西宁路、西至规划的环市西路、北至规划的环城北路,呈南北、东西各约3000米的正方形,用地面积816.17公顷,城市建设用地754.15公顷。

【【片区定位片区定位】】           —— 打造为从化市21世纪综合性新城市中心地区,形成功能完善、交通高效、环境优美、空间宜人、特色鲜明的生活综合区,是从化市未来的功能中枢和最具标志性的形象地区                                                       中心区总平面图中心区总平面图 绿地系统规划绿地系统规划 【【绿地系统规划绿地系统规划】】     —— 绿地规划采用点、线、面点、线、面结合布置,形成生态连续、活动贯通的绿地开放空间点点是规划的三处市级公园,中央公园为综合性公园,东风公园结合图书馆等文化设施规划为科技公园,西塘公园结合西塘村的保护与改建设计为民俗公园线线是指主要的游憩活动走廊,滨河带、道路防护绿地交互成网纵横全区;面面是是人们日常活动游憩的主要场所,如社区公园、街头绿地等,规模小,但数量大                                              土地利用规划图土地利用规划图                                                   规划结构图规划结构图                                                       道路系统规划图道路系统规划图                                                滨河地段设计滨河地段设计 一、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概念一、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概念(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1、城市生态规划、城市生态规划       —— 遵循生态学原理和城市规划原理,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各项开发与建设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从而能动地调控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 2、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城市景观生态规划      ——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就是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合理地规划景观空间结构,使廊道、斑块及本底等景观要素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合理,使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畅通,使城市景观既符合生态学原理,又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以适宜于人类居聚。

  (二)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对象和特点(二)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对象和特点1、规划对象、规划对象     —— 是一个由自然生态要素和人工生态要素复合而成的高度人工化的生态系统2、规划特点、规划特点     —— 影响景观格局的因子众多、复杂多变,规划要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突出重点、因地制宜、有针对性 (三)城市生态规划目标(三)城市生态规划目标1、人类、人类 —— 城市中具有合理的人口规模,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和谐2、土地、土地 —— 城市用地结构合理,开发有序,土地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城市功能获得适宜的生态区位3、空间、空间 —— 城市空间与其承载的城市功能相适应,具有高效、低耗的空间分布特征,城市空间的多样性和异质性使得城市既呈现动态发展的态势又保持稳定有序的结构4、环境、环境 —— 城市功能的发挥不超过其环境容量的限制,促进城市健康、持续发展 (四)城市生态规划的原则(四)城市生态规划的原则1、保护人类的健康2、增加自然系统的经济价值3、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进行最佳利用4、保护人类居住环境的美学价值5、保护自然系统的生物完整性 (五)城市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五)城市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 1、高质量的环保系统、高质量的环保系统     —— 对不同的废弃物按照各自的特点及时处理和处置,同时加强对噪声和烟尘排放的管理,使城市生态环境洁净、舒适。

   2、高效能的运转系统、高效能的运转系统        —— 包括畅通的交通系统,充足的能流、物流和客流系统,快速有序的信息传递系统,相应配套有保障的物质供应系统和城郊生态支持圈,完善的专业服务系统等  3、高水平的管理系统、高水平的管理系统      —— 包括人口控制、资源利用、社会服务、医疗保险、劳动就业、治安防火、城市建设、环境整治等保证水、土等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适度的人口规模,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 4、完善的绿地生态系统、完善的绿地生态系统         —— 不仅应有较高的绿地覆盖率指标,而且还应布局合理,点、线、面有机结合,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组成完善的复层绿地系统    5、高度的社会文明和生态环境意识、高度的社会文明和生态环境意识      —— 应具有较高的人口素质、优良的社会风气、井然有序的社会秩序、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和高度的生态环境意识,这是城市生态建设非常重要的基础条件  二、城市绿地景观生态规划二、城市绿地景观生态规划(一)城市景观的结构组成(一)城市景观的结构组成1、城市景观本底、城市景观本底      —— 指以建筑(包括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为主体的城市居住设施2、城市景观斑块、城市景观斑块      —— 指镶嵌在城市中的较大面积的同质要素(如公园、绿地、广场以及各类功能分区)3、城市景观廊道、城市景观廊道      —— 指城市道路、河流、绿化带 (二)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二)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1、斑块绿地、斑块绿地      —— 城市斑块绿地按功能划分有:公园绿地、广场绿地、街头绿地、小游园绿地、生产绿地、居住区附属绿地、单位附属绿地等2、廊道绿地、廊道绿地      —— 廊道绿地的现状呈线状或带状,包括道路绿地、防护林带、河防绿地、滨水绿地、游憩绿地等3、边界绿地、边界绿地      —— 城市外围与自然景观连接的绿地 (三)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内容和原则(三)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内容和原则1、内容、内容(1)根据城市整体规划,确定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和指导思想(2)确定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和指标(3)确定绿地系统的用地布局(4)确定各类绿地的位置、范围、性质和功能(5)划定需要保护、保留和建设的城郊绿地(6)确定建设步骤和近期实施项目,提出实施建议 (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和步骤(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和步骤1、目标、目标(1)生态、游憩、景观功能的和谐统一(2)对城市景观生态结构产生先导性影响,使城市获得可持续发展2、步骤、步骤     调查分析→总体规划→分项规划 (五)城市绿地景观格局规划(五)城市绿地景观格局规划1、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城市绿地景观格局       ——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点、线、面)(1)几个大型自然植物斑块作为水源涵养地(2)有足够的廊道用以保护水系和满足物种空间运动的需要(3)开发区与建成区里有一些小的自然斑块和廊道,用以保证景观的异质性 2、规划要点、规划要点((1)城市景观通道)城市景观通道       —— 在城市出入口布置风景林((2)城市景观边缘)城市景观边缘       —— 在城市边缘布置有观赏价值的森林带((3)城市景观节点)城市景观节点       —— 广场和独立交叉口处种植有标志性的植物((4)城市自然景观片区)城市自然景观片区       —— 公园、风景区、滨水带植物可乔、灌、地被套植,色相变化丰富,多层次立体种植体系 2、原则、原则(1)生态优先,生态安全(2)美化环境,以人为本(3)尊重自然,突出本土特色(4)系统最优,城乡一体化(5)生物多样性保护 项目十八项目十八 社区景观生态规划社区景观生态规划 Ecological Planning of Community Landscape 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一)生态社区的建设理念(一)生态社区的建设理念1、生态社区的内涵、生态社区的内涵       —— 生态社区,也被称为绿色社区或可持续社区,强调人群聚落和自然环境的生态关系整合,是居民家庭、建筑、基础设施、自然生态环境、社区社会服务的有机融合。

  2、建设生态社区的原则、建设生态社区的原则        —— 建设生态社区原则是“和谐安全、健康舒适、高效清洁、环境优美”,实现社会、经济和自然协调发展,物资、能源、信息高效利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聚居区   3、生态社区规划的理念、生态社区规划的理念         —— 建立符合人性的社区规划全新理念,使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相协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生态景观社区规划的目标和任务(二)生态景观社区规划的目标和任务1、目标、目标    —— 建立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景观, 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时空结合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2、任务、任务    —— 通过经济规划、环境规划与景观设计结合,使区域开发、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相连接与配合  (三)生态社区规划的技术措施(三)生态社区规划的技术措施1、规划设计要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日照和交通条件,维持原有的生态系统,减少对环境的干扰和破坏2、实现对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减低资源消耗,充分利用再生资源3、采用新型的自然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和生物能等,以及各种节能措施,有效地减少能源消耗 4、减少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排放,并利用生态技术实现“三废”的无害化、资源化和循环再生利用5、控制室内环境的污染物含量,提高环境的舒适度6、利用功能上的灵活性、适应性和易于维护的建筑体系  二、生态社区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二、生态社区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一)空间环境的整体布局(一)空间环境的整体布局        —— 住区规划依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地形特点,采取多种空间布局形式((采用“点-线-面”空间组合方式)1、由“居住区-组团-庭院”构成室外空间规划结构形式,形成多栋住宅组成点状组团围合空间结构 2、由公共活动场所组成面状空间3、由道路联系线状空间(如威尼斯滨水住宅)4、采用带状空间组合方式,即沿着城市河流或主干道布置小区的主要建筑形成的狭长空间(如奥地利萨尔斯堡住宅小区) 5、采用自然地貌型空间组合方式,位于山地住区规划,考虑排水处理、地面透水性、自然风向等因素,采取结合自然地理特点的规划,设计小区道路、绿化和水处理、桥梁和街区。

6、风向型空间组合方式,位于气候寒冷地区的住区规划,主要考虑自然气候对建筑的影响,采取建筑防风和保温技术处理如斯德哥尔摩住宅小区) (二)空间环境的专项设计(二)空间环境的专项设计         ——指社区的绿地、水系、道路、建筑小品等环境设计1、绿地规划应以种植乔木或亚乔木为主,培育多重结构绿地,减少草地面积(实践证明,一(实践证明,一株乔木的株乔木的“碳汇碳汇”能力相当于一株灌木的能力相当于一株灌木的 20 倍,倍,相当于相当于 1㎡㎡ 草地的草地的 22 倍)倍)2、平面布局可采用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等形式3、因地制宜结合坡地、洼地作为绿化用地 4、根据建筑布局、环境特点、居民生活要求,设置具有地方特色的绿化系统5、将绿化、景观和居住方式结合起来,运用垂直绿化、屋面、阳台、地面多层次绿化方式6、运用对景、框景造园手法,将装饰性绿地与休憩性、娱乐性绿地相结合,创造多种公共、半公共与私密空间环境,为社区居民提供交流休憩的共享空间 ♦ 社区绿化面积按社区绿化面积按“碳汇碳汇”计算计算1、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1)人呼吸排出二氧化碳)人呼吸排出二氧化碳        —— 据统计,正常人每天通过呼吸大约要释放1.14千克的二氧化碳,如按平均每人每天在社区时间14小时计算,则每天人均释放二氧化碳约0.67千克 ((2)燃料排出二氧化碳)燃料排出二氧化碳      —— 按调查统计:平均3.2口之家计算,做饭时燃气灶平均每天每户约消耗0.5公斤天然气,释放1.375千克二氧化碳;洗澡时燃气热水器平均每天每户约消耗0.3公斤天然气,释放0.83千克二氧化碳。

二者合计平均每天通过做饭和洗澡,要释放0.69千克二氧化碳 (3)小车排出二氧化碳        —— 在正常情况下,小车每行走1公里,耗油0.07~0.12公升,而发动机每燃烧1公升油大约要向大气释放0.785千克的二氧化碳,以每台车一天平均在社区范围内行走2公里计算,则释放二氧化碳约0.157千克 【【结论结论】】          以(调查)社区3000户、每户平均3.2人(小区级),有车户5.3%计算,通过上述途径每天将有13081千克二氧化碳直接释放到大气中去,一年则有4774.6吨的二氧化碳向大气中排放 2、植物的、植物的“碳汇碳汇”计算计算 ♦ 据科学计算和测算据科学计算和测算(1)1公顷的林木可吸收 CO2 为 1000 ㎏/d(2)1株落叶乔木可吸收 CO2 为 2.91 ㎏/d(3)1株常绿乔木吸收 CO2 为 1.84 ㎏/d(4)1株灌木可吸收 CO2 为 0.12 ㎏/d(5)1㎡草坪可吸收 CO2 为 0.107 ㎏/d 【【结论结论】】  ♦ 要吸收完二氧化碳要吸收完二氧化碳13081㎏㎏/d/d     林木面积:13.081 公顷     落叶乔木:6256 株,     常绿乔木:7110 株     灌       木:109008 株     草       坪:12.23 公顷  ♦ 最佳设计最佳设计      —— 乔、灌、草复合式和多层次的绿化 (三)环境生态系统设计(三)环境生态系统设计  1、能源与水环境系统、能源与水环境系统(1)节约建筑能耗,采用绿色能源。

用太阳能光伏技术发电、风能发电,并与地区电网并网(2)采用地热用于户式中央空调系统的冷热源(3)水环境系统中使用节水器具,全部污水处理率和排放率达标,建立中水处理系统和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   2、气、光、热环境系统、气、光、热环境系统(1)生态住区要求室外气环境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禁止使用破坏臭氧层产品,室内具有自然通风和机械换气设备,室内声环境小于35~40分贝(2)生态住区要求室外公共照明采用绿色照明,使用发光指示牌和立体照明设备,室内采用自然采光和节能光源(3)采用采暖、空调和生活热水三联供的热环境技术 3、绿化、废弃物处理系统、绿化、废弃物处理系统(1)室外绿地采用具有光合作用的绿色再生机制,实现节约用地、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2)废弃物处理按照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原则分类处理 (四)生态控制工程设计(四)生态控制工程设计 1、生态社区模式、生态社区模式        —— 全面提高居住区节能、节水、节地、治污的总体水平,实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2、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        —— 绿化、水文、景观、空气、日照、通风、噪音、无污染、气候、绿色住宅、能源、垃圾等           小小       结结   课程内容:课程内容:       1、景观生态规划的基本概念       2、城市景观生态规划       3、社区景观生态规划          考试准备重点考试准备重点   1、景观结构   2、景观的空间格局   3、景观生态流与景观功能   4、景观生态规划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