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05讲发酵乳制品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70.50KB
约25页
文档ID:569759639
第05讲发酵乳制品_第1页
1/25

第三节第三节 发酵乳制品(酸奶)生产工艺发酵乳制品(酸奶)生产工艺一一 酸奶的概念及其营养保健作用酸奶的概念及其营养保健作用二二 发酵剂及其制备发酵剂及其制备三三 酸奶加工工艺酸奶加工工艺2024/7/301 一、发酵乳及酸牛乳的定义v发酵乳发酵乳fermented milk™以生牛(羊)乳或乳粉为原料,经杀菌、发酵后以生牛(羊)乳或乳粉为原料,经杀菌、发酵后制成的制成的pH 值降低的产品值降低的产品v酸乳酸乳 yoghurt™以生牛(羊)乳或乳粉为原料,经杀菌、接种嗜以生牛(羊)乳或乳粉为原料,经杀菌、接种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发酵制成的产品亚亚种)发酵制成的产品2024/7/302 v风味发酵乳风味发酵乳 flavored fermented milk™以以80%以上生牛(羊)乳或乳粉为原料,添加以上生牛(羊)乳或乳粉为原料,添加其它原料,经杀菌、发酵后其它原料,经杀菌、发酵后pH 值降低,发酵前值降低,发酵前或后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或后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果蔬、谷物等制成的产品。

果蔬、谷物等制成的产品v风味酸乳风味酸乳flavored yoghurt™以以80%以上生牛(羊)乳或乳粉为原料,添加以上生牛(羊)乳或乳粉为原料,添加其它原料,经杀菌、接种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其它原料,经杀菌、接种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发酵前亚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发酵前或后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或后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果蔬、谷物等制成的产品果蔬、谷物等制成的产品3 二、酸奶的营养保健作用二、酸奶的营养保健作用v酸奶营养作用:酸奶营养作用:1.碳水化合物易消化;2.蛋白质易于消化吸收;3.胆固醇与脂肪的代谢优于牛乳v酸酸奶奶对对肠肠道道内内菌菌群群的的平平衡衡作作用用::1.抑制有害菌群生长繁殖;2.使有益菌群占优;3.恢复肠内菌群平衡v酸酸奶奶对对身身体体健健康康作作用用::1.抑制腐败产物及有毒物质的产生;2.防止有害气体的产生;3.防止外来病原菌的感染;4.增强机体免疫能力v酸酸奶奶对对疾疾病病的的疗疗效效作作用用::1.具有抑制癌细胞增殖效果;2.减小胃消化负担、减少胃内产气,促进胃酸产生;3.可解除硬性便秘;4.抑制肠内腐败菌增殖,减轻肝脏的负担,促进肝脏细胞活力恢复;5. 营养三要素平衡,适合糖尿病患者的饮食。

2024/7/304 三、酸奶的加工三、酸奶的加工(一)(一) 发酵剂概念与的制备发酵剂概念与的制备 1 1、发酵剂的概念、发酵剂的概念v发酵剂:发酵剂:指生产发酵乳制品时所用的特定的微生物培养物v使用发酵剂的目的使用发酵剂的目的((1 1)乳酸发酵;)乳酸发酵;((2 2)产生挥发性的物质,如丁二酮、乙醛等,从)产生挥发性的物质,如丁二酮、乙醛等,从而使酸乳具有典型的风味;而使酸乳具有典型的风味;((3 3)具有一定的降解脂肪、蛋白质的作用,从而)具有一定的降解脂肪、蛋白质的作用,从而使酸乳更利于消化吸收;使酸乳更利于消化吸收;((4 4)酸化过程抑制了致病菌的生长酸化过程抑制了致病菌的生长2024/7/305 1 1、发酵剂的概念、发酵剂的概念发酵剂分为三个阶段制备,即乳乳酸酸菌菌纯纯培培养养物物、、母母发发酵酵剂剂和生产发酵剂生产发酵剂商商品品发发酵酵剂剂(( Commercial Commercial culture/culture/乳乳酸酸菌菌纯纯培培养养物物))::指将特定的乳酸菌接种在脱脂乳、乳清、肉汁或其他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后,经冷冻干燥制成冻干粉母母发发酵酵剂剂((Mother Mother cultureculture)) ::即商品发酵剂的扩大再培养制成的发酵剂,是生产发酵剂的基础。

生生产产发发酵酵剂剂((Bulk Bulk starterstarter))::即母发酵剂的扩大培养,是用于实际生产的发酵剂,也称工作发酵剂2024/7/306 发酵剂的调制过程发酵剂的调制过程n n液态发酵剂用试管保存,液态发酵剂用试管保存,粉状发酵剂用复合薄膜保存粉状发酵剂用复合薄膜保存n n菌种活化菌种活化菌种活化菌种活化:在无菌操作条:在无菌操作条件下接种到灭菌的脱脂乳试件下接种到灭菌的脱脂乳试管中多次传代、培养而后管中多次传代、培养而后保存在保存在0 0~~4℃4℃冰箱中,每隔冰箱中,每隔1 1~~2 2周移植一次周移植一次n n在长期移植过程中,可能在长期移植过程中,可能会有杂菌污染,造成菌种退会有杂菌污染,造成菌种退化、老化、裂解因此,菌化、老化、裂解因此,菌种须种须不定期的纯化、复壮不定期的纯化、复壮不定期的纯化、复壮不定期的纯化、复壮2024/7/307 2 2 发酵剂的调制发酵剂的调制v(1)菌种活化、扩大培养菌种活化、扩大培养:反复接种、培养v(2)母母发发酵酵剂剂的调制:取新鲜脱脂乳100~300mL装入灭菌容器中,120℃15~20 min 高压灭菌,冷却至15~30℃,无菌操作接种约1%活化菌种,搅匀后放入恒温箱中42℃培养。

凝固后再移植于另外的灭菌脱脂乳中,如此接种2~3次,使乳酸菌保持一定活力v母发酵剂的制备须在严格的卫生条件下进行,制作间最好有经过过滤的正压空气v操作前小环境要用消毒剂消毒2024/7/308 2 2 发酵剂的调制发酵剂的调制v (3)生产发酵剂(工作发酵剂)生产发酵剂(工作发酵剂)的调制:取实际生产量 1~2% 的脱脂乳,装入灭菌剂容器中,以90℃ 30~60 min杀菌并冷却到25℃左右然后以无菌操作添加母发酵剂(脱脂乳量的1%),加入后充分搅拌,使其均匀混合,在所需温度(42 ℃)下进行培养,达到所需酸度后,即可取出冷藏待用v((4 4)一次性发酵剂)一次性发酵剂(直投式):法国的罗地亚公司(丹尼斯克公司),丹麦的汉森 公司的产品使用方便,质量稳定,对产品的质量控制有利;但价格昂贵2024/7/309 3 酸奶发酵剂菌种的共生作用v酸奶发酵剂常为嗜热链球菌( Str.thermophilus )与保加利亚乳杆菌(L.bulgaricus )的混合物,二者混合发酵可大幅缩短发酵时间(2-3h,单独发酵≥10h)v共生作用:共生作用:发酵初期,嗜热链球菌利用热处理时变性的乳清蛋白大量生长繁殖,产生乳酸,消耗O2而产生CO2,同时,随着乳酸含量的增加,而抑制嗜热链球菌自身的生长,但低氧条件却促进保加利亚乳杆菌的生长繁殖。

2024/7/3010 四、酸奶的加工工艺四、酸奶的加工工艺 4.1 4.1 加工工艺流程加工工艺流程冷 却添加发酵剂培 养→→→→加 蔗 糖 灌 装原料乳验收过滤、净化热 处 理→→干物质调整 预热、均 质 →冷 却冷 藏培 养冷 却搅拌加香灌 装冷 藏→→→→→→→→→→2024/7/3011 4.2 4.2 加工工艺要点加工工艺要点4.2.1 对原料乳的要求 v可以是新鲜牛乳、脱脂奶粉或全脂奶粉等;v不得含有抗菌素药物和防腐剂;v不得使用乳房炎乳、初乳、末乳及其他异常乳;v以新鲜乳为原料时,其酸度≤18°T,杂菌数不超过50万/ml;v原料为奶粉时,需将奶粉进行还原,使其成分符合酸奶的要求v根据产品的质量要求对原料干物质含量进行调整2024/7/3012 4.2.2 预热、均质 4.2.3 加糖v预热:60~65℃,15-20minv均质:160~200 kg/cm2v均质的目的均质的目的:促进脂肪球均匀分布,提高酸奶的粘度、硬度,防止乳清分离,提高酸奶的细滑感和稳定性v通常以蔗糖为主,糖的添加量可根据各地的口味有所不同,添加量在6~8%左右。

由于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病人的数量的增加,对无糖(低热量)酸奶的需求越来越大,也可使用不含热量或低热量的甜味剂代替部分或全部的蔗糖,生产低热量酸奶2024/7/3013 4.2.4 4.2.4 杀菌与热处理v采用90~95℃,保持10~15 min的加热方法v酸奶原料乳的杀菌处理与普通乳制品的巴氏杀菌处理不同v热处理目的:热处理目的:充分杀菌,除去原料乳中所有的细菌;促进乳清蛋白质变性,有助于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的生长发育和大量繁殖;有利于改善酸奶的硬度、粘度和防止乳清分离2024/7/3014 4.2.5 4.2.5 添加发酵剂---接种v接种量为原料乳的2~4%v接种量过过少少,产酸不足,发酵时间过长,并对控制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的比例不利导致成品酸味和香味均不足,而粘性较大v接种量过过多多,使发酵时间缩短,会造成酸奶组织结构不良,产酸过快过多,而产香和产粘均不足v接种方法:将生产发酵剂充分搅拌均匀,使其无凝块添加发酵剂时应尽可能的在无菌状态下进行,以避免被污染 v一次性菌种可根据生产量直接加入,搅拌均匀投入量:50U(包)/T2024/7/3015 4.2.6 4.2.6 培养---发酵v发酵:凝固型在发酵室,搅拌型在发酵罐内进行。

发酵的温度保持在42±1℃v凝固型酸奶:加入菌种搅拌均匀后,通过灌装机灌注到消毒好的玻璃瓶或塑料杯中,封盖、装箱后,直接移入发酵室内进行发酵v搅拌型酸奶:将杀菌后的原料乳冷却到43~45 ℃,加入菌种,搅拌均匀,直接在发酵罐内进行发酵v发酵终点的判断:根据发酵时间、凝固状态、pH值的变化加以判断凝固型酸奶,pH值达到4.2~4.5时,停止发酵;搅拌型酸奶,pH值达到4.6~4.7时停止发酵 2024/7/3016 4.2.7 4.2.7 冷却、搅拌v凝凝固固型型酸酸奶奶::发酵结束,将发酵好的酸奶直接移到4~6℃的冷库内进行冷却即可在由发酵室转运到冷库的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振荡,振荡易导致乳清分离v搅拌型酸奶:搅拌型酸奶:发酵结束,应迅速冷却,尽快使温度降到30℃以下,然后进行轻微的搅拌,使凝块破碎,有助于降温温度降到20℃以下,再进行充分搅拌,此时可以添加果汁、果酱、香精等香料若温度高时进行激烈的搅拌,会导致乳清分离、粘度降低、组织状态粗糙等,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2024/7/3017 4.2.8 4.2.8 后发酵v终止发酵的最适pH受到后冷却方法的影响,研究发现,缓慢控制后冷却阶段,对酸奶的粘度和芳香味意义重大。

因发酵菌在较低温度,才较大量产生粘性物质,所以有人将冷却阶段称为后发酵后发酵主要是产生芳香物质和粘性物质v后发酵后发酵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42→35℃,称为骤冷开始期,此阶段迅速使乳酸菌增殖递减第二阶段:35→20℃,此阶段冷却的目的是完全阻止乳酸菌生长第三阶段:20→11℃,此阶段可有效地使乳酸发酵减慢第四阶段:11→0~5℃,即冷却到贮藏温度后发酵通常要经过12小时以上 2024/7/3018 5 5 凝固型酸乳的质量缺陷及控制凝固型酸乳的质量缺陷及控制v凝固型酸乳生产中,常会出现以下质量缺陷:v((1 1)凝固性差)凝固性差 v((2 2)乳清析出)乳清析出v((3 3)风味差)风味差v((4 4))表面有霉菌生长表面有霉菌生长v((5 5)口感差)口感差2024/7/3019 ((1 1)凝固性差)凝固性差v影响因素: v①①原料乳质量:原料乳质量:抗菌素、防腐剂,抑制乳酸菌生长;乳房炎乳中白细胞含量较高会噬菌乳酸菌;;v②②发酵温度和时间:发酵温度和时间:发酵时间短、发酵室温度不均匀也是造成酸乳凝固性降低的原因之一 ;;v③③发酵剂被噬菌体污染,导致发酵剂被噬菌体污染,导致菌种活力大大降低;v④④发酵剂活力;发酵剂活力;v⑤⑤加糖量:加糖量:6.5%的加糖量对产品的口味最佳,也不影响乳酸菌的生长。

若加量过大,会产生高渗透压,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2024/7/3020 ((2 2)乳清析出)乳清析出v主要原因:v①①原原料料乳乳热热处处理理不不当当: :保证酸乳吸收大量水分和不发生脱水收缩作用,至少使75%的乳清蛋白变性,这就要求85℃、20~30min或90℃、10~15min的热处理;v②②发发酵酵时时间间: :过长,乳酸菌产酸过量,破坏已形成胶体结构,使水分游离;过短,未能形成良好的胶体结构,导致乳清析出v③③其其他他因因素素::干物质含量低、酸乳凝胶机械振动、乳中钙盐不足、发酵剂加量过大等因素2024/7/3021 ((3 3)风味差)风味差v①①无无芳芳香香味味::菌种选择不当、发酵过程中菌种混合比例失调,任何一方占优势均会导致产香不足;高温短时发酵、乳固体含量低造成芳香味不足;乳中柠檬酸含量不足,柠檬酸分解产生丁二酮酸奶中主要的芳香味来源v②②酸酸乳乳的的不不洁洁味味::发酵剂或发酵过程中污染杂菌引起v③③酸酸乳乳的的酸酸甜甜度度::发酵过度、冷藏时温度偏高和加糖量较低等会使酸乳偏酸,而发酵不足或加糖过高又会导致酸乳偏甜v④④原原料料乳乳的的异异臭臭::牛体臭、氧化臭味、过度热处理或添加了风味不良的炼乳或乳粉等。

2024/7/3022 ((4 4)表面有霉菌生长)表面有霉菌生长v酸乳贮藏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时,往往在表面出现有霉菌v黑斑点易被察觉,而白色霉菌则不易被注意这种酸乳被人误食后,轻者有腹胀感觉,重者引起腹痛下泻v因此要严格保证卫生条件并根据市场情况控制好贮藏时间和贮藏温度2024/7/3023 ((5 5)口感差)口感差v优质酸乳柔嫩、细滑,清香可口v酸乳口感粗糙、有砂状感,是由于生产酸乳时,采用了高酸度的乳或劣质的乳粉等原因造成v因此,生产酸乳时,应采用新鲜牛乳或优质乳粉,并采取均质处理,使乳中蛋白质颗粒细微化,达到改善口感的目的2024/7/3024 思考题1.1.酸乳有哪些生理保健功能?酸乳有哪些生理保健功能? 2.2.试述发酵剂的种类及发酵剂的制备?试述发酵剂的种类及发酵剂的制备? 3.3.发酵剂的质量检验主要有哪几方面发酵剂的质量检验主要有哪几方面? ? 怎样进行检怎样进行检验?验? 4.4.试述发酵剂的贮藏方法试述发酵剂的贮藏方法 5.5.详述酸乳的种类、加工工艺及要点详述酸乳的种类、加工工艺及要点 6.6.试述凝固型酸乳和搅拌型酸乳加工和贮藏过程中试述凝固型酸乳和搅拌型酸乳加工和贮藏过程中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和解决方法。

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和解决方法2024/7/3025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