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HXD3C机车试验介绍

工****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45MB
约92页
文档ID:569467160
HXD3C机车试验介绍_第1页
1/92

HXD3C型交流传动客货电力机车型交流传动客货电力机车机车试验介绍机车试验介绍1 1.概述概述•出厂试验,是在机车组装完成后,对机车各部件进行调整和整定的试验,检验机车结构、性能是否符合产品图样和整车系统的技术要求,以及装配质量、制造工艺是否良好机车的整车出厂试验一般包括耐压试验、低压动作试验、 高压试验、 空气管路系统试验、漏雨试验、称重试验、限界试验、试运行试验等2 2 2、机车耐压试验、机车耐压试验 机车耐压试验又称机车绝缘介电强度试验其目的是检验机车在组装过程中各种电路中的电气设备的绝缘状态是否良好机车耐压试验因其各种电路额定电压等级不同,一般分为几个回路单独对地试验,而所有其他电路则应短接及接地其中对可能受到损坏的电子设备不应接入 系统耐压试验前,应确认机车各电气设备齐全;电路连线完整、动作状态准确无误,然后分别对电路进行系统的耐压试验,耐压前后用相应兆欧表测量绝缘值应不小于要求值耐压时间为1min,应无击穿闪络现象试验电压取50Hz正弦波电压3 2.1各耐压回路电压、绝缘电阻各耐压回路电压、绝缘电阻 要求要求•车顶原边网侧电路2.5KV兆欧表测量绝缘值≥5MΩ, AC64KV;• 车内原边网侧电路2.5KV兆欧表测量绝缘值≥5MΩ, AC55KV;•主电路2.5KV兆欧表测量绝缘值≥5MΩ, AC4.4KV ;•列车供电回路2.5KV兆欧表测量绝缘值≥5MΩ, AC3.8KV;4 •辅助回路(AC380V)0.5KV兆欧表测量绝缘值≥1MΩ,AC1.6KV ;•辅助加热回路(AC220V)0.5KV兆欧表测量绝缘值≥5MΩ,AC1.3KV;• 控制回路0.5KV兆欧表测量绝缘值≥5MΩ,AC1.2KV。

5 2.1.1车顶原边网侧电路车顶原边网侧电路•拆除车顶避雷器F1、F2相连的软编织导线;•拆除与车顶高压套管相连的软编织导线;•用2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值≥5MΩ;•耐压之前,应将牵引、制动回路、辅助电路和控制电路全部短接接地;•施加AC64000V-50Hz电压1min,无击穿闪络现象;•耐压完后,再进行绝缘电阻测量,应满足要求6 2.1.2车内原边网侧电路车内原边网侧电路•高压隔离开关QS1和QS2接地端拆除并将开关短接;•拆除与避雷器F3相连的软编织导线;•主断路器QF1短接;•将车架下主变压器的高压A端子T型头拆下,并通过工艺插头将其紧密防护,不许有间隙,以防耐压时由于有间隙产生放电,损坏大A端子确保T型头与周围壳体电气间隙≥300mm;7 •高压接地开关QS10打运转位;•高压电压互感器TV1原边拆除并接地;•其他回路短路接地;•用2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值≥5MΩ;•施加AC64000V-50Hz电压1min,无击穿闪络现象;•耐压完后,再进行绝缘电阻测量,应满足要求8 2.1.3主电路主电路•将变流柜内从端子511AB、511BB、511CB、及705E连至变流柜接地座的接地电缆拆除;•变流柜上的控制插座通过工艺插头内部短接接地,并将各CI控制单元上的光纤插头拔下,工艺插头后端的夹子要夹在接地座上;•将主回路库用开关QS3、QS4置“库用”位;•将UM1内11、12、13、21、22、23、31、32、33、14、15、24、25、34、35各端子短接;9 •将UM2内41、42、43、51、52、53、61、62、63、64、65、54、55、44、45各端子短接,并与UM1端子短接;•牵引电机M1-M6参与耐压时,拆除牵引电机速度传感器(6处);•用2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值≥5MΩ;•其他各回路短路接地;•施加AC4400V-50Hz电压1min,无击穿闪络现象;•耐压完后,再进行绝缘电阻测量,应满足要求。

10 2.1.4列车供电回路•将列车供电柜内的接地端子拆除;•将列车供电柜内各控制单元上的控制插头拔下;•在列车供电柜1,将导线151、152、153、154用短接线全部短接在一起;在供电柜2 ,将导线161、162、163、164用短接线全部短接在一起;上述两组线短接在一起;11 •打开列车供电柜的柜门,将供电柜内的整流元件和电抗器(4个整流元件和电抗器13L的两端)短接;•用2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值≥5MΩ;•其他各回路短路接地;•施加AC3800V-50Hz电压1min,无击穿闪络现象;•耐压完后,再进行绝缘电阻测量,应满足要求12 2.1.5辅助回路(AC380)•将辅助回路入库开关QS11置“库用”位;•将控制电器柜内的接触器KM11、KM12、KM20的主触头全部短接,并闭合自动开关QA11~QA25;•将APU1内101、102、1751、1752、107、108、109各端子短接;•将APU2内201、202、2751、2752、207、208、209各端子短接,并与APU1端子短接;•将110V充电柜PSU内的接触器CTTP、CTTN主触头短接,并将自动开关CB1、CB2断开;同时需要将充电柜内各控制单元的插头拔下;13 •在蓄电池充电装置柜内的端子排上拆除293D(13)、299A(14)线;•断开空调连接器EV11和EV12控制箱内的开关;•将两组变流柜内的APBM和WP的开关断开;•耐压之前,应将AC220V辅助电路和控制电路全部短接接地;•用1000V兆欧表测量绝缘值≥5MΩ; •施加AC1600V-50Hz电压1min,无击穿闪络现象;•耐压完后,再进行绝缘电阻测量,应满足要求。

14 2.1.6辅助电路(AC220V)•在接地点拆除接地线200,做绝缘防护,使该线与周围壳体保持200mm以上间隙;•拆除微波炉EH33的电源接线276、200;•闭合自动开关QA31、QA32、QA33、QA34、QA73;•司机室加热用扳键开关SA11、SA12扳到“全开”位,电热玻璃用扳键开关扳到“开”位;•将卫生间保险全部断开;•闭合空气压缩机预热用自动开关QA74,拆下 空 气 压 缩 机 MA19、 MA20上 的 接 线246(18)、200(16);15 •拆除司机室加热设备EH20-EH25的电源线(正负全拆),拆除砂箱加热的2个插头,拆除电热玻璃EH11-EH14的电源线;•耐压之前,应将控制电路全部短接接地•用1000V兆欧表测量绝缘值≥5MΩ•施加AC1300V-50Hz电压1min,无击穿闪络现象•耐压完后,再进行绝缘电阻测量,应满足要求16 2.1.7控制回路•两端司机室内,闭合所有扳键开关;拆除制动装置显示器、ATP装置显示器、TCMS显示器、语音箱、仪表模块上的配线、插头;拆除EBV、司控器插头;拆除阅读灯、操纵台灯、前照灯、司机室灯、直流稳压电源、风扇、刮雨器、遮阳帘、冰箱配线。

•拆除电度表配线;拆除过分相检测连接器•拆除第三方设备柜内的XS311、XS312的插头•拆除UM1、UM2的外部插头,并用工艺插座短接•拆卸空气干燥器插头、空压机、压力传感器SP6、风速继电器、车底灯、升弓电磁阀的配线17 •拆除蓄电池接线381、400 •拆除空气管路柜的控制单元插头•拔下所有速度传感器插头•拆卸GND-M(200)线及控制电器柜内400-a线•将蓄电池充电柜内的浪涌保护器760、400拆除•用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值≥5MΩ•施加AC1200V-50Hz电压1min,无击穿闪络现象•耐压完后,再进行绝缘电阻测量,应满足要求 18 2.1.82.1.8结束结束■耐压试验后,应拆除短路接线,按照电气线路原理图要求恢复原有接线,并将各电子插件复位,各隔离开关置于正常位,并进行低压试验检查,确认机车状态正确无误19 大A端子20 UM接线端子21 22 23 充电装置接线排24 25 26 27 28 3 低压动作试验低压动作试验•机车低压实验的目的是在机车组装完毕后对全车各电路、电气设备的连接正确与否,各电气设备的执行机构动作程序及逻辑关系正确与否作全面的检查低压实验前应对机车上安装的各种电气部件或组件以及电气线路做一次一般性整备检查,并对某些电气和机械设备做必要的操作。

29 3.1外观检查外观检查•微机控制柜检查(TCMS)•控制电气柜检查(LV电气柜)•供电柜检查•变流柜检查•第三方设备柜检查•空气管路柜检查•司机室检查•机械室检查30 3.2控制电路检查控制电路检查 3.2.1蓄电池检查蓄电池检查 •确认蓄电池组状态良好无放电、烧痕现象导线连接正确、紧固到位 •确认DC110V充电装置安装完备,设备无缺少、破损现象 •确认DC110V充电装置接线正确,无错接、漏接现象 •闭合控制接地自动开关QA59,蓄电池自动开关QA61确认控制电器柜上电压表PV71显示不低于90V,Ⅰ、Ⅱ端司机操纵台上的控制电压表PV41、PV42的电压指示应与控制电器柜上电压表PV71的指示一致,不超过误差范围31 •注:在闭合蓄电池自动开关前,应先确定蓄电池及110V回路无短路、接地现象,即先闭合控制接地自动开关QA59,在闭合蓄电池自动开关QA61后,QA59不应跳开若QA59跳开则说明回路存在短路或接地现象,此时应排除故障•蓄电池检查完毕后,进行控制电路其他部分的检查、试验时,建议使用外部DC110V电源,既由控制回路入库插座XSC3引入外部电源,或从蓄电池端子排将蓄电池断开,将外部电源引入。

蓄电池容量有限避免长时间的用电,导致蓄电池的溃电)32 33 3.2.23.2.2机车照明检查机车照明检查•依次闭合自动开关QA53、QA54、QA55、QA51,各回路应无短路、接地现象•检测机械间行灯插座XL1、XL2,车架行灯插座XL3、XL4,有电压输出•将司机室灯SB47、SB48分别置“强”位和 “弱”位,司机室灯照明正常 •操纵SB49、SB50,确认机械室灯的状态 •操纵SB51、SB52,确认标识灯的状态 •操纵SB53、SB54,确认副照灯的状态•操纵SB57、SB58,确认仪表灯、车底灯的状态 34 •操纵SB55、SB56置“强”位,前照灯应正常起辉发亮;置“弱”位,前照灯变暗 •操纵阅读灯开关SA17、SA18,阅读灯正常照明 35 3.2.3辅助设备检查辅助设备检查•闭合自动开关QA62,各回路应无短路、接地现象•操纵风扇开关SA63、SA64置“开”位,风扇工作正常 •操纵冰箱开关SA69置“开”位,冰箱工作正常•操纵刮雨器开关SA61、SA62置“复位”、“慢”、“快”、“间歇”、“快+喷水”位,刮雨器在各个位置工作正常•确认空调控制板EV11-1和EC12-1内的控制电源指示灯亮,DC110V控制电源送入空调机组。

•确认卫生间的DC110V电源是否正确送入36 3.2.4微机系统检查微机系统检查•确认微机柜TCMS、变流柜及空气管路的输入电源极性正确•依次闭合QA41、QA42、QA43、QA44、QA45、QA46、QA47、QA50,各回路应无短路、接地现象 •通过TCMS微机显示屏确认牵引变流器CI;辅助变流器APU;制动控制单元IPM;电源柜;轴温监控装置;列车供电柜系统是否与TCMS控制系统通讯正常•通过制动显示屏确认IPM到各制动单元的通讯是否正常•通过微机显示屏中的信号状态画面,确认TCMS的输入输出信号是否正确 37 3.2.5操纵台钥匙开关的连锁控制确认操纵台钥匙开关的连锁控制确认•闭合I端钥匙开关,主屏画面上显示I端钥匙激活•闭合I端钥匙开关后,再闭合II端钥匙开关,主屏画面上仍显示I端钥匙激活,断开I端钥匙开关,主屏画面上显示II端钥匙激活•闭合II端钥匙开关后,再闭合I端钥匙开关,主屏画面上显示II端钥匙激活,断开II端钥匙开关,主屏画面上显示I端钥匙激活•断开I端钥匙开关后,将II端钥匙开关闭合,主屏画面上显示II端钥匙激活38 3.3低压动作试验低压动作试验•使用外部DC110V电源,在控制电路入库插座XSC3处接入。

将外部风源连接在总风管MR上39 3.3.1辅助压缩机动作试验辅助压缩机动作试验•确认风源系统处于密闭不泄露状态;•直接按下空气管路柜内的辅助压缩机起动按钮SB97→KMC1闭合→辅助压缩机U80直接起动;•由TCMS自动控制辅助压缩机打风 司机发出升弓指令→升弓风缸压力低于480kPa→压力开关KP58(U43.02)发出的信号812未被激活→KMC1接触器闭合→辅助压缩机开始打风→待升弓风缸压力高于735kPa→压力开关KP57(U84)动作,信号811失电→KMC1接触器打开→辅助压缩机停止运行;•TCMS自动控制辅助压缩机运行时间不超过10分钟,再次投入工作需间隔20分钟;•补机的辅助压缩机同样受控于升弓指令40 3.3.2受电弓动作试验受电弓动作试验•通过操作操纵台开关SB41、SB42及控制电气柜处的SA96进行受电弓试验 开关开关位置SA96正常受电弓1隔离受电弓2隔离SB41Ⅰ端操纵台前受电弓前受电弓上升前受电弓不上升前受电弓上升后受电弓后受电弓上升—后受电弓不上升SB42Ⅱ端操纵台前受电弓前受电弓上升后受电弓上升后受电弓不上升后受电弓后受电弓上升前受电弓不上升—41 •确认受电弓能够正常升降,并确认其上升时间不大于5.4s,下降时间不大于4s。

•操作SA96确认高压隔离开关QS1、QS2动作逻辑如下表所示高压隔离开关SA96正常受电弓1隔离受电弓2隔离QS1闭合断开闭合QS2闭合闭合断开42 3.3.3主断路器(主断路器(VCB)动作试验)动作试验 库内模式:将SA75(控制电气柜处)开关置“试验”位,确认在满足下列条件后,通过操作SA43或SA44,确认VCB是否能正常闭合、断开•接触网电压在5kV以下•受电弓没有上升•QS3、QS4、QS11、QS10处在正常位置•VCB气压正常(升弓风缸压力足以保证KP58的信号812闭合)•MPU控制单元1台以上运转正常•司控器主手柄处于“0”位43 正常模式:将SA75开关置“正常”位,确认在满足下列条件后,通过操作SA43、SA44,确认VCB是否能正常闭合、断开•确认网线有电•QS3、QS4、QS11、QS10处在正常位置•VCB气压正常(升弓风缸压力足以保证KP58的信号812闭合) •MPU控制单元1台以上运转正常•司控器主手柄处于“0”位44 3.3.4弓网故障自动降弓保护实验弓网故障自动降弓保护实验•机车运行中升起的受电弓出现碳滑条被打裂或磨损到限,使控制管路内的压缩空气经碳滑条的破损处排入大气,此时故障受电弓的压力开关动作,并将信号送入TCMS控制系统进行断主断降弓保护,从而避免了带负载降弓时弓网之间产生严重拉弧而损坏受电弓和接触网。

•受电弓PG1(PG2)弓网故障自动降弓保护试验 45 •升受电弓PG1(PG2);•闭合主断路器QF1;•将PG1(PG2)升弓阀板上的排气孔打开进行排风,确认压力开关KP63(KP64)动作即信号448=1(449=1)时, TCMS控制系统立即使主断路器QF1断开,并使受电弓PG1(PG2)降下,微机显示屏进行弓网故障报警提示46 3.3.5APU控制动作试验控制动作试验•控制试验:将APU1和APU2的控制单元(整流器、逆变器)的拨码开关设定为试验模式 PBS和SETDATA SWSELECT SWLED1显示LED2显示—FFSEQTOFF按一下PBSFFSEQT由OFF→ON按一下SETFFSEQT由ON→ OFF47 48 通过按动PBS,使LED2显示处于接通状态,APU的动作条件成立,动作情况如下所示:•APU1 TEST AK闭合→K闭合→AK断开→KM11闭合•APU2 TEST AK闭合→K闭合→AK断开→KM12闭合•APU1和APU2 TEST AK闭合→K闭合→AK断开→KM11、KM12闭合→断开APU1的冷却风机自动开关BM→KM11断开→KM20闭合•APU1和APU2 TEST AK闭合→K闭合→AK断开→KM11、KM12闭合→断开APU2的冷却风机自动开关BM→KM12断开→KM20闭合试验后将APU复位,必须先闭合BM、切断QA47,然后再闭合QA47。

49 •确认在TCMS显示屏可以断开、复位APU 在PT2的次边给92线加AC110V•闭合VCB→AK闭合→K闭合→AK断开→KM12闭合•闭合VCB→将换向手柄置于非“0”位→AK闭合→K闭合→AK断开→KM11闭合50 51 3.3.6充电装置充电装置PSUPSU控制动作试验控制动作试验 •闭合QA63(确认回路无短路、接地现象)•确认APU2试验模式下对应APU1的充电装置接触器CTTP和CTTN断开→对应APU2的充电装置接触器CTTP和CTTN闭合;•按动SET红色旋钮一次→LED2由ON变为OFF→接触器KM11断开→APU2的接触器K断开→对应APU2的充电装置接触器CTTP和CTTN断开→对应APU1的充电装置接触器CTTP和CTTN闭合;52 3.3.73.3.7空气压缩机控制动作试验•APU1、2设定为试验模式,总风压力在750kPa以下,闭合自动开关QA19、QA20•SB45(Ⅰ端)置“压缩机”位→(KM11闭合10s后)KM13闭合→3s后KM14闭合→SB45置“0”位→KM13、KM14断开→SB45置“强泵风”位→KM13闭合→3s后KM14闭合• SB46(Ⅱ端)置“压缩机”位→(KM11闭合10s后)KM14闭合→3s后KM13闭合→SB45置“0”位→KM13、KM14断开→SB45置“强泵风”位→KM14闭合→3s后KM13闭合。

53 3.3.8 MPU3.3.8 MPU动作试验动作试验•将SA75设定为试验模式(MPU的每组控制单元LED S2=2(F)点亮) •VCB断开,QS3、QS4置“运行”位•确认MPU1中的控制单元LED S2=2(8)均亮,而MPU2的控制单元LED S2=2(8)均灭54 在Ⅰ端操作,确认6台控制单元及6组接触器的动作状态55  在Ⅱ端操作,确认6台控制单元及6组接触器的动作状态 56 库内运行模式确认•将QS3置“库用”位,MPU各控制单元S2=2(9)点亮,TCMS显示屏处QS3点亮•将QS4置“库用”位,MPU各控制单元S2=2(9)点亮,TCMS显示屏处QS4点亮MPU断开操作•在TCMS开放画面上,确认MPU可以个别断开、复位57 3.3.9半自动过分相试验半自动过分相试验•将SA75开关置“正常”位•将信号传输器连接到机车速度传感器TG上,加入机车速度信号•对92线加AC100V电压•闭合SA49(SA50)→操作SB41(SB42)升受电弓→操作SB43(SB44)合主断路器→将机 车 速 度 设 定 在 5km/h以 上 →操 作SB67(SB68)过分相按钮→2s后VCB断开→切 断 AC100V电 源 →1s后 接 入 AC100V电 源→2s后VCB闭合。

58 3.43.4辅机的检查及试验辅机的检查及试验 闭合QS11,通过辅助回路入库插座XSA1引入DC650V地面电源3.4.13.4.1各类风机的动作试验各类风机的动作试验•为了实现APU2对所有辅机供电,应将APU1隔离,如 断开APU1对应的辅助风机短路器BM,或通过微机显示屏进行隔离•启动外部电源加压至DC650V,APU2起动,打开 KM12、KM20,测定输出电压(AC380V)59 60 61 62 •依次闭合水泵自动开关、辅助变流器风机自动开关,对应水泵和辅助变流器风机依次投入工作,确认排风方向和流量表(水流)的指示方向,应正常无误•依次闭合QA11、12(牵引通风机),QA13、14(复合冷却塔风机),QA21、22(变压器冷却油泵),QA23、24(车体通风机)确认各电机旋转方向是否正确、有无异常•外部电源切断 → APU2停止工作63 64 3.4.23.4.2空气压缩机的检查及试验空气压缩机的检查及试验•APU2正常工作时,将SB45(SB46)置“压缩机”位,确认空压机的旋向,保证空压机正常打风•当总风压力在680kPa以下时,在任意一端操作,两台空气压缩机均工作,起动时间差为3S。

•当总风压力低于750kPa时,在Ⅰ端司机室操作时空气压缩机2工作(非操纵端空压机工作),在Ⅱ端司机室操作时,空气压缩机1工作 65 66 3.4.3 PSU3.4.3 PSU动作试验动作试验 断开XSC3上的地面DC110V电源闭合控制电气柜的空气断路器QA63•确认电源柜与TCMS控制系统之间的RS485总线通信正常;•将充电器的控制开关SW至“UR1”或“UR2”位→确认充电器UR1或UR2可正常运行;•将充电器的控制开关SW至“Auto”位,确认充电器UR1和UR2均正常运行,从电源柜的显示屏和微机显示屏中可以观测到充电模块的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及蓄电池的充放电电流•通过TCMS显示屏的状态输入画面DI,确认信号423(424)亮,即PSU的模块1(2)工作67 68 3.4.43.4.4空调装置的试验检查空调装置的试验检查•分别操纵两端司机室的空调机组温度选择开关SA71/SA72和模式选择开关SA73/SA74,确认空调机组EV11、EV12可分别在“低速”通风模式、“高速”通风模式和“自动”模式下正常运行69 3.4.5加热器的检查及试验•首先确认各回路无短路、接地现象,再闭合QA25、QA31、QA32、QA33、QA34,测量XS21、XS22、XS23电压应为AC220V。

•将司机室的加热器开关SA11(SA12)依次置于「1」、「2」、「3」位置,司机室侧壁的温风机、后墙的温风机、膝暖风器、脚暖风器全都能够依次开始发热•分别闭合窗加热开关SA13和SA14,确认司机室窗玻璃能正常加热 70 •必须对MPU、APU、TCMS、110V-PSU、LC滤波等装置的低温预热回路进行接线确认,并通过检测电阻,保证无错线、短路、接地,然后闭合低温预热开关SA71和QA72,确认机车低温预热回路是否工作正常•闭合QA73,确认各撒沙管及沙箱的加热单元能正常运行71 3.4.53.4.5机车动车检查试验机车动车检查试验•检查车体与转向架构架之间软连线及管路、构架与轴箱之间软连线应良好 •检查轴箱接地碳刷是否接地可靠•检查制动系统是否作用良好,总风缸压力应大于750kPa•检查主电路入库插座XSM1、XSM2的连接线是否完好•断开地面电源开关,将库用动车电源线插入主电路库用插座XSM1(或XSM2)•将库用电源开关QS3(或QS4)置“库用”位72 •闭合地面电源开关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机车动车库内电源与辅助设备库内电源可以共用一套电源设备,其输出电压为DC650V•将司机控制器换向手柄置“前”位(或“后”位),同时可以听到主变流器CI2(或CI5)中充电接触器、工作接触器相继闭合的动作声。

主变流器CI2(或CI5)充电完成,主司机台故障显示屏上“预备”灯亮,通过微机显示屏的主变流器/牵引电机画面,可以观察到主变流器CI2(或CI5)中间电压至650V左右•将调速手柄推向牵引位,离开“0”位时,主司机台故障显示屏上“手柄零位”、“预备”灯显示消失,机车进入牵引状态,随着手柄位的升高,CI2(或CI5)的输出牵引力逐渐增大,机车动车73 4机车高电压试验 机车高压试验目的是为了检验机车载接触网供电工况下各辅助电气设备启动、运行情况,并初步验证机车牵引、制动性能高压试验一般在工频25kV接触网供电情况下升弓后静止进行,与工作无关人员要离开试验现场74 4.1 检查和复位检查和复位•将控制电器柜内的主电路库用开关QS3、QS4置“运行”位,辅助电路库用开关QS11置“运行”位,并将柜内的所有接地开关闭合•车顶门作用良好,并锁闭此门,拔下黄色钥匙,插入接地开关QS10,并将QS10打至正常运行位,将蓝色钥匙拔出,并插入空气管路柜的升弓气路阀,开通升弓气路•通过微机显示屏,将6组CI全部隔离•将各故障隔离开关置“正常”位,保证机车空气制动系统作用良好•检查各风速继电器状态良好75 76 77 4.2辅机检查辅机检查•首先观察空气管路柜上的辅助风缸压力表,看气压是否达到达到480kPa以上,即压力继电器KP58(480~650kPa)是否闭合,如果风压不足,可按一下控制电气柜内的SB57开关,或者发出升弓指令由微机系统直接控制辅压机进行打风,完成机车升弓合主断。

78 •将主断路器扳键开关SB43(SB44)置“合”位,主断路器应可靠闭合,同时辅变流器APU2开始起动运行,油泵、水泵均投入工作注意观察油流方向、水流方向均正常•将压缩机扳键开关SB45(SB46)置“空压机”位,、空气压缩机1、2依次投入工作,空气压缩机转向应正确,否则会出现压缩机接触器打摆的现象调整电源柜的转换开关SW1至“UR1”位,充电模块UR1开始运行,从微机显示屏中可以观测到UR1的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及蓄电池的充放电电流;SW1至“UR2”位,充电模块UR2开始运行,从微机显示屏中可以观测到UR2的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及蓄电池的充放电电流,79 •将司机控制器换向手柄置“前”位,从TCMS显示屏画面上可以观察到主变流器CI1、CI2、CI3、CI4、CI5、CI6均被隔离,辅助变流器APU1开始软起动运行,各牵引风机、复合冷却器风机均投入工作检查转向是否正确•将司机控制器调速手柄置牵引“4”级位以下时,确认APU1输出电源频率为33 Hz,将调速手柄置牵引“4”级位以上时,确认APU1输出电源频率为50 Hz将调速手柄置电制任何极位时,确认APU1输出电源频率为50 Hz,调速手柄回0后,经过一定延时,APU1输出电源频率为33Hz。

80 81 4.3辅助系统设备检查辅助系统设备检查•脚炉、侧墙暖风机、后墙暖风机、膝炉 •电热玻璃 •饮水机 •空调机组 •卫生间 82 4.44.4列车供电试验列车供电试验 4.4.1列车供电控制回路试验•将集控器故障隔离开关打正常运行位,通过端子柜I或端子柜II将端子排上的信号1042、1043和1049与DC110V+短接,将信号1040与DC110V-短接;•供电控制箱分别打至A组上电或B组上电,闭合操纵端供电钥匙,确认两路供电接触器30KM、31KM可吸合;•断开操纵端供电钥匙,确认两路供电接触器30KM、31KM可断开 •该试验完成后将信号1042、1043和1040的短接线拆除83 4.4.2集控器故障隔离功能确认•将集控器故障隔离开关打故障隔离位;•闭合操纵端供电钥匙,确认两路供电接触器30KM、31KM可吸合;•断开操纵端供电钥匙,确认两路供电接触器30KM、31KM可断开•该试验完成后将信号1049的短接线拆除 4.4.3空载试验•将集控器故障隔离开关打故障隔离位;•确认操纵端并升弓合主断,APU2辅助电源投入运行;84 •闭合操纵端供电钥匙,真空接触器30KM和31KM闭合,确认微机显示屏指示的供电电压为DC600±30V;•A组试验完毕后,再将供电控制箱转至B组试验,试验步骤同上。

4.4.4列车供电柜的接地保护试验•集控器故障隔离开关打隔离位,机车升弓、合主断,APU2启动,闭合操纵端供电钥匙,列车供电系统开始运行;•采用串有0.8kΩ电阻(功率大于50W)的专用电缆使列车供电主回路中的153或163分别接地,此时30KM和31KM应断开,同时微机显示屏有列车供电接地故障信息提示85 4.4.5负载试验•集控器故障隔离开关打隔离位,通过列车供电插座将供电柜直流输出端153(163)和154(164)与负载箱相连(功率:400KVA,带冷却风机);•机车升弓、合主断,启动辅机,供电控制箱打至A组上电,闭合操纵端供电钥匙,列车供电系统开始运行;•调节负载电阻为2Ω,进行1/2负载功率试验,通电时间3分钟,确认微机显示屏显示的电压应为DC600±30V;•调节负载电阻为1Ω,进行满负载功率试验,通电时间3分钟,试验过程中确认微机显示屏显示的电压应为DC600±30V•A组试验完毕后,再将供电控制箱转至B组试验,试验步骤同上86 87 88 4.5牵引控制试验牵引控制试验 4.5.1牵引变流器静态试验牵引变流器静态试验•断主断降弓,并将自动开关QA1断开,将SA75置试验位,通过微机显示屏观察主变流器画面:将换向手柄置“前”或“后”位,6组牵引变流器CI的充电接触器和工作接触器得电转换,将调速手柄由牵引1~13级转换,观察主牵引画面,可以看到牵引工况下输出力矩与级位的变换;将调速手柄由制动12~1级转换,观察主牵引画面,可以看到制动工况下输出力矩与级位的变换,均应符合牵引制动特性曲线。

89 •将自动开关QA1闭合,将SA75置运行位,升弓合主断,并观察制动显示屏LCDM,确认机车制动状态良好将机车实施空气制动,分别对6组牵引变流器的输出工况及6台牵引电机产生的力矩与机车的运行方向逐个进行确认,其他牵引变流器通过TCMS微机显示屏隔离各牵引电机及轮对转向均应符合I、II端司机控制器的控制方向90 4.5.2牵引动态试验牵引动态试验 通过微机显示屏的触摸开关,使6组牵引变流器均恢复正常运行状态,其他各种开关也均置正常运行位,操纵司机控制器调速手柄,使机车以小于20km/h低速动车,观察司机室各信息显示屏和故障显示单元显示正常;各仪表指针指示正常,指针偏转方向正确,指示数值正确;各风速继电器、风压继电器、油流继电器及有关电器动作正常;运行中仔细确认机车整体正常,无异常发热、怪味91 谢 谢92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