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胎教1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9245373 上传时间:2024-07-28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胎教1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中国古代胎教1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中国古代胎教1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中国古代胎教1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中国古代胎教1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胎教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胎教1(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传统文化讲座Page 2Page 3Page 4Page 5Page 6Page 7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物遗传生物遗传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变异变异Page 8n“胎教胎教”一词,最早出现在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汉代的典的典籍中。籍中。n韩诗外传韩诗外传载孟子的母亲说:载孟子的母亲说:“吾吾怀孕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怀孕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胎教之也。”Page 9n司马迁史记司马迁史记周本纪周本纪总结太任胎教总结太任胎教之法之法有:有:“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乱言,不食邪味,常行忠孝友口不出乱言

2、,不食邪味,常行忠孝友爱、兹良之事,则生子聪明,才智德爱、兹良之事,则生子聪明,才智德贤过人也。贤过人也。”Page 10n列女传: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列女传: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于邪色,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于邪色,耳不听于淫声。夜则令瞽诵诗,道正耳不听于淫声。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德必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德必过人矣。故妊子之时,必慎所感。感过人矣。故妊子之时,必慎所感。感于善则善,感于恶则恶。于善则善,感于恶则恶。Page 11n总结了古代胎教孕妇注意的事项:行总结

3、了古代胎教孕妇注意的事项:行为、饮食(摄养)、起居、吟诵诗书。为、饮食(摄养)、起居、吟诵诗书。提出了提出了“外象内感外象内感”、“感于善则善感于善则善”的的胎教理念。胎教理念。 Page 12中国古代胎教的方法中国古代胎教的方法Page 141.1.调情志调情志n情志,即指喜、怒、忧、思、悲、惊、情志,即指喜、怒、忧、思、悲、惊、恐等人的七种情绪。恐等人的七种情绪。n古人认为胎儿古人认为胎儿“禀质未定禀质未定”、“逐物变化逐物变化”,因而外部环境的各种影响都会通过,因而外部环境的各种影响都会通过母亲波及胎儿。母亲波及胎儿。Page 15n颜氏家训颜氏家训教子教子:“古者,圣王有古者,圣王有胎

4、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音声滋味,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音声滋味,以礼节之以礼节之”。n“出居别宫出居别宫”的目的是为了的目的是为了“庶事清庶事清静静”,便于安胎、养胎,其实质都是,便于安胎、养胎,其实质都是在胎教。在胎教。Page 16n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中率先提出孕妇中率先提出孕妇“七情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喜、怒、忧、思、悲、恐、惊)过激会致过激会致“胎病胎病”的理论,最早提出的理论,最早提出孕妇情绪对优生的影响。孕妇情绪对优生的影响。 并提出了癫并提出了癫痫病因源于胎儿时期孕妇情志不畅所痫病因源于胎儿时期孕妇情志

5、不畅所致。致。n增补大生要旨增补大生要旨:“除恼怒,凡受除恼怒,凡受胎后切不可打骂人,盖气调则胎安,胎后切不可打骂人,盖气调则胎安,气逆则胎病。气逆则胎病。”Page 17n1973年年12月,在长沙马王堆月,在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出土的帛书胎儿产胎儿产中,有提倡胎中,有提倡胎教的论述,提出教的论述,提出“远侏儒沐猴,见君远侏儒沐猴,见君公大夫公大夫” 。n博物志博物志:“妇人妊娠,不欲令见妇人妊娠,不欲令见丑恶物、异类鸟兽。不欲令见熊罴虎丑恶物、异类鸟兽。不欲令见熊罴虎豹。豹。” Page 18n唐代大医学家孙思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邈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要方养胎养胎:n“调心神,

6、和惰性,调心神,和惰性,节嗜欲,庶事清净节嗜欲,庶事清净”,并阐明了逐月,并阐明了逐月养胎。养胎。Page 19n宋代宋代陈自明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妇人大全良方总论总论:n“立胎教,能令人生良善、长寿、忠立胎教,能令人生良善、长寿、忠孝、仁义、聪明、无疾,盖须十月好孝、仁义、聪明、无疾,盖须十月好景象。景象。”“欲子美好,玩白璧,观孔欲子美好,玩白璧,观孔雀雀。欲子贤能,宜看史书。欲子贤能,宜看史书。”Page 20Page 212、节饮食、节饮食n 明代明代万氏女科万氏女科:“妇人受胎妇人受胎之后,最宜忌饱之后,最宜忌饱食,淡滋味,避食,淡滋味,避寒暑,常得清纯寒暑,常得清纯平和之气以养其平和

7、之气以养其胎,则胎之完固,胎,则胎之完固,生子无疾。生子无疾。”饮食清淡,饥饱适中饮食清淡,饥饱适中 。Page 22n清代清代曾懿女学篇:曾懿女学篇:n“孕妇宜运动肢体,调和饮食,居室面孕妇宜运动肢体,调和饮食,居室面东南,日光和煦,空气流通,时或散东南,日光和煦,空气流通,时或散步园林,或遐眺山川,呼吸空气,以步园林,或遐眺山川,呼吸空气,以娱心目,或纵观经史,以益神智,其娱心目,或纵观经史,以益神智,其影响皆能邮及胎儿。影响皆能邮及胎儿。”Page 23n按中医的说法,太逸则气滞,太劳则按中医的说法,太逸则气滞,太劳则其气衰。若劳逸失宜,举止无常,攀其气衰。若劳逸失宜,举止无常,攀高负重

8、,其胎心坠,甚而导致难产。高负重,其胎心坠,甚而导致难产。因此,因此,“受胎之后,宜行动往来,使血受胎之后,宜行动往来,使血气流通,百脉和畅,自无难产。若好气流通,百脉和畅,自无难产。若好逸恶劳,好静恶动,贪卧养娇,使气逸恶劳,好静恶动,贪卧养娇,使气停血滞,临产多难停血滞,临产多难”。 3、适劳逸、适劳逸Page 24n儒门事亲:儿在母腹中,其母作儒门事亲:儿在母腹中,其母作劳,气血动用,形得充实劳,气血动用,形得充实多易生多易生产。产。Page 254、慎寒温、慎寒温n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风、寒、暑、湿、燥、火 n指掌图:指掌图:“然儿在腹中,必借母气然儿在腹中,必借母气血所

9、养;故母热子热,母寒子寒,母血所养;故母热子热,母寒子寒,母惊子惊,母弱子弱,所以有胎热胎寒惊子惊,母弱子弱,所以有胎热胎寒胎惊胎弱之证。胎惊胎弱之证。” Page 266、戒生冷、戒生冷n中医认为,这是怀孕后由于阴血下注中医认为,这是怀孕后由于阴血下注以养胎儿,致阴血偏虚,阳气偏旺。以养胎儿,致阴血偏虚,阳气偏旺。殊不知,生冷之物吃多了会使脾胃受殊不知,生冷之物吃多了会使脾胃受伤,呕吐、腹泻、痢疾诸症乘虚而入,伤,呕吐、腹泻、痢疾诸症乘虚而入,既损孕妇,又伤胎儿,不可不慎。既损孕妇,又伤胎儿,不可不慎。 Page 277 7、审施药、审施药n古人主张审施药治,即强调孕妇无病,古人主张审施药治

10、,即强调孕妇无病,不可乱服药物,以免妄伐无辜;孕妇不可乱服药物,以免妄伐无辜;孕妇患病,需尽早治疗,但要遵循患病,需尽早治疗,但要遵循“病去病去母安,胎亦无殒母安,胎亦无殒”的原则。的原则。Page 28n任何药物均有偏性,即使是补益药,任何药物均有偏性,即使是补益药,用之不当也危害不浅。用之不当也危害不浅。n明代万全育婴家秘:明代万全育婴家秘:“凡孕妇无疾凡孕妇无疾不可服药,设有疾只以和胎为主,中不可服药,设有疾只以和胎为主,中病即已,勿过用剂也。病即已,勿过用剂也。”Page 29古代胎教中的禁忌古代胎教中的禁忌n博物志:博物志:“食当避其异常味,不食食当避其异常味,不食牛心、白犬肉、鲤鱼

11、头。牛心、白犬肉、鲤鱼头。”n博物志:博物志:“妊娠者不可啖兔肉。又妊娠者不可啖兔肉。又不可见兔,令儿唇缺。又不可啖生姜,不可见兔,令儿唇缺。又不可啖生姜,令儿多指。令儿多指。”Page 30n博物志:博物志:“揪人妊娠未满三月,着揪人妊娠未满三月,着婿衣冠,平旦左绕井三匝,映祥影而婿衣冠,平旦左绕井三匝,映祥影而去,勿反顾,勿令人知见,必生男。去,勿反顾,勿令人知见,必生男。n南宋南宋陈自明妇人良方总论陈自明妇人良方总论巢氏病源巢氏病源论:论:“欲生男,宜佩弦,执弓矢。欲欲生男,宜佩弦,执弓矢。欲生女施环佩。是谓外象而内感者也。生女施环佩。是谓外象而内感者也。”Page 31“良好的情绪是最

12、佳之胎教良好的情绪是最佳之胎教”n中国数千年传统的母教式胎教,符合中国数千年传统的母教式胎教,符合现代的科学优生要求。现代的科学优生要求。n注重情志养生,乐观豁达,始终保注重情志养生,乐观豁达,始终保持一颗愉悦的平常心。持一颗愉悦的平常心。n生活环境舒适,起居有常,不妄作生活环境舒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睡眠充足。劳,睡眠充足。Page 32n膳食结构平衡合理,不偏食、不挑膳食结构平衡合理,不偏食、不挑食,保证孕妇及胎儿生长发育的需求。食,保证孕妇及胎儿生长发育的需求。衣食住行讲究卫生,预防疾病,避衣食住行讲究卫生,预防疾病,避免外感风寒,也就是现代医学中所谓免外感风寒,也就是现代医学中所谓的病毒感染。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的病毒感染。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慎用各种可能对胎儿不利的药物或礼慎用各种可能对胎儿不利的药物或礼品。品。 Page 33Page 34Page 35Page 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