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糖代谢7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9054758 上传时间:2024-07-27 格式:PPT 页数:144 大小:4.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04章糖代谢7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4页
第04章糖代谢7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4页
第04章糖代谢7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4页
第04章糖代谢7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4页
第04章糖代谢7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04章糖代谢7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04章糖代谢7版(1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目 录录Metabolism of Carbohydrates第第 四四 章章糖糖 代代 谢谢目目 录录糖糖(carbohydrates)即即碳碳水水化化合合物物,其其化化学学本本质质为为多多羟羟醛醛或或多多羟羟酮酮类类及及其其衍衍生生物物或或多多聚聚物。物。糖的化学糖的化学(一)糖的概念(一)糖的概念目目 录录(二)糖的分类及其结构(二)糖的分类及其结构根据其水解产物的情况,糖主要可分为根据其水解产物的情况,糖主要可分为根据其水解产物的情况,糖主要可分为根据其水解产物的情况,糖主要可分为以下四大类。以下四大类。以下四大类。以下四大类。单糖单糖单糖单糖 (monosacchride)(mon

2、osacchride)寡糖寡糖寡糖寡糖 (oligosacchride)(oligosacchride)多糖多糖多糖多糖 ( (polysacchridepolysacchride) )结合糖结合糖结合糖结合糖 ( (glycoconjugateglycoconjugate) )葡萄糖葡萄糖(glucose) 已醛糖已醛糖果糖果糖(fructose) 已酮糖已酮糖 1. 单糖单糖 不能再水解的糖。不能再水解的糖。目目 录录半乳糖半乳糖(galactose) 已醛糖已醛糖 核糖核糖(ribose) 戊醛糖戊醛糖 目目 录录目目 录录2. 寡糖寡糖常见的几种二糖有常见的几种二糖有麦芽糖麦芽糖 (m

3、altose) 葡萄糖葡萄糖 葡萄糖葡萄糖蔗蔗 糖糖 (sucrose) 葡萄糖葡萄糖 果糖果糖乳乳 糖糖 (lactose) 葡萄糖葡萄糖 半乳糖半乳糖能水解生成几分子单糖的糖,各单糖之间借能水解生成几分子单糖的糖,各单糖之间借脱水缩合的糖苷键相连。脱水缩合的糖苷键相连。目目 录录3. 多糖多糖 能水解生成多个分子单糖的糖。能水解生成多个分子单糖的糖。常见的多糖有常见的多糖有淀淀 粉粉 (starch)糖糖 原原 (glycogen)纤维素纤维素 (cellulose) 淀粉淀粉 是植物中养分的储存形式是植物中养分的储存形式淀粉颗粒淀粉颗粒-1,4-糖苷键糖苷键 糖原糖原 是动物体内葡萄糖的

4、储存形式是动物体内葡萄糖的储存形式 纤维素纤维素 作为植物的骨架作为植物的骨架 -1,4-糖苷键糖苷键目目 录录4. 结合糖结合糖 糖脂糖脂 (glycolipid):是糖与脂类的结合物。是糖与脂类的结合物。糖蛋白糖蛋白 (glycoprotein):是糖与蛋白质的结合物。是糖与蛋白质的结合物。 常见的结合糖有:常见的结合糖有: 糖与非糖物质的结合物。糖与非糖物质的结合物。目目 录录第第 一一 节节 概概 述述Introduction目目 录录 一、糖的生理功能一、糖的生理功能1. 氧化供能氧化供能如糖可提供合成某些氨基酸、脂肪、胆固醇、如糖可提供合成某些氨基酸、脂肪、胆固醇、核苷等物质的原料

5、。核苷等物质的原料。3. 作为机体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作为机体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这是糖的主要功能。这是糖的主要功能。2. 提供合成体内提供合成体内其他物质的原料(提供碳源)其他物质的原料(提供碳源)如糖是糖蛋白、蛋白聚糖、糖脂等的组成成分。如糖是糖蛋白、蛋白聚糖、糖脂等的组成成分。目目 录录二、糖的消化与吸收二、糖的消化与吸收(一)糖的消化(一)糖的消化人人类类食食物物中中的的糖糖主主要要有有植植物物淀淀粉粉、动动物物糖糖原原以以及及麦麦芽芽糖糖、蔗蔗糖糖、乳乳糖糖、葡葡萄萄糖糖等,其中以等,其中以淀粉淀粉为主。为主。消化部位:消化部位: 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目目 录录淀

6、粉淀粉 麦芽糖麦芽糖+麦芽三糖麦芽三糖 (40%) (25%)-临界糊精临界糊精+异麦芽糖异麦芽糖 (30%) (5%)葡萄糖葡萄糖 唾液中的唾液中的- -淀粉酶淀粉酶 - -葡萄糖苷酶葡萄糖苷酶 - -临界糊精酶临界糊精酶 消化过程消化过程 肠粘膜肠粘膜上皮细胞上皮细胞刷状缘刷状缘 胃胃 口腔口腔 肠腔肠腔 胰液中的胰液中的- -淀粉酶淀粉酶 目目 录录食食物物中中含含有有的的大大量量纤纤维维素素,因因人人体体内内无无 - -糖糖苷苷酶酶而而不不能能对对其其分分解解利利用用,但但却却具具有有刺刺激激肠肠蠕蠕动动等等作作用用,也也是是维维持持健健康康所必需。所必需。目目 录录(二)糖的吸收(二

7、)糖的吸收1. 吸收部位吸收部位 小肠上段小肠上段 2. 吸收形式吸收形式 单单 糖糖 目目 录录ADP+Pi ATP G Na+ K+ Na+泵泵小肠粘膜细胞小肠粘膜细胞 肠肠腔腔 门静脉门静脉 3. 吸收机制吸收机制Na+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Na+-dependent glucose transporter, SGLT)刷状缘刷状缘 细胞内膜细胞内膜 目目 录录4. 吸收途径吸收途径 小肠肠腔小肠肠腔 肠粘膜上皮细胞肠粘膜上皮细胞 门静脉门静脉 肝脏肝脏 体循环体循环SGLT 各种组织细胞各种组织细胞 GLUT GLUT:葡葡萄萄糖糖转转运运体体(glucose tran

8、sporter),已已发发现现有有5种种葡葡萄萄糖糖转转运运体体(GLUT 15)。目目 录录 三、糖代谢的概况三、糖代谢的概况 葡萄糖葡萄糖 酵解途径酵解途径 丙酮酸丙酮酸 有氧有氧 H2O及及CO2 糖异生途径糖异生途径 乳酸、氨基酸、甘油乳酸、氨基酸、甘油 肝糖原分解肝糖原分解 糖原糖原 糖原合成糖原合成 磷酸戊糖途径磷酸戊糖途径 核糖核糖 + + NADPH+H+淀粉淀粉 消化与吸收消化与吸收 30 or 32 ATP 无氧无氧 乳酸乳酸 2ATP目目 录录第第 二二 节节糖的无氧分解糖的无氧分解 Glycolysis目目 录录 一、糖酵解的反应过程一、糖酵解的反应过程 第一阶段第一阶

9、段 第二阶段第二阶段* 糖酵解糖酵解(glycolysis)的定义的定义* 糖酵解分为两个阶段糖酵解分为两个阶段* 糖酵解的反应部位:糖酵解的反应部位:细胞液细胞液在在缺缺氧氧情情况况下下,葡葡萄萄糖糖生生成成乳乳酸酸(lactate)的的过过程程称之为称之为糖酵解糖酵解。 由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由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pyruvate),称之为,称之为糖酵解途径糖酵解途径(glycolytic pathway)。由丙酮酸转变成乳酸。由丙酮酸转变成乳酸。目目 录录 葡萄糖葡萄糖磷酸化为磷酸化为6-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ATP ADPMg2+ 己糖激酶己糖激酶(hexokinase)Glu G-6-P

10、 F-6-P F-1,6-2PATP ADP ATP ADP 1,3-二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丙酮酸丙酮酸磷酸二磷酸二羟丙酮羟丙酮3-磷酸磷酸甘油醛甘油醛NAD+NADH+H+ADPATPADP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葡萄糖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 (一)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一)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目目 录录哺哺乳乳类类动动物物体体内内已已发发现现有有4种种己己糖糖激激酶酶同同工工酶酶,分分别别称称为为至至型型。肝肝细细胞胞中中存存在在的的是是型型,称称为为葡葡萄萄糖糖激激酶酶(glucokinase)。它它的的特特点是:点是

11、:对葡萄糖的亲和力很低对葡萄糖的亲和力很低受激素调控受激素调控 目目 录录 6-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转变为转变为 6-磷酸果糖磷酸果糖 己糖异构酶己糖异构酶 GluG-6-PF-6-PF-1,6-2PATPADPATPADP1,3-二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丙酮酸丙酮酸磷酸二磷酸二羟丙酮羟丙酮3-磷酸磷酸甘油醛甘油醛NAD+NADH+H+ADPATPADP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6-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 6-磷酸果糖磷酸果糖 目目 录录 6-磷酸果糖磷酸果糖转变为转变为1,6-双磷酸果糖双磷酸果糖 ATP ADP Mg2+ 6-6-磷

12、酸果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1-1GluG-6-PF-6-PF-1,6-2PATPADPATPADP1,3-二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丙酮酸丙酮酸磷酸二磷酸二羟丙酮羟丙酮3-磷酸磷酸甘油醛甘油醛NAD+NADH+H+ADPATPADP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6-磷酸果糖磷酸果糖 1,6-双磷酸果糖双磷酸果糖目目 录录1,6-双磷酸果糖双磷酸果糖 磷酸己糖磷酸己糖裂解成裂解成2分子分子磷酸丙糖磷酸丙糖 醛缩酶醛缩酶(aldolase)GluG-6-PF-6-PF-1,6-2PATPADPATPADP1,3-二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

13、油酸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丙酮酸丙酮酸磷酸二磷酸二羟丙酮羟丙酮3-磷酸磷酸甘油醛甘油醛NAD+NADH+H+ADPATPADP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二羟丙酮磷酸二羟丙酮 3-磷酸甘油醛磷酸甘油醛 +目目 录录 磷酸丙糖磷酸丙糖的同分异构化的同分异构化磷酸丙糖异构酶磷酸丙糖异构酶 GluG-6-PF-6-PF-1,6-2PATPADPATPADP1,3-二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丙酮酸丙酮酸磷酸二磷酸二羟丙酮羟丙酮3-磷酸磷酸甘油醛甘油醛NAD+NADH+H+ADPATPADP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3-

14、磷酸甘油醛磷酸甘油醛 磷酸二羟丙酮磷酸二羟丙酮 目目 录录 3-磷酸甘油醛磷酸甘油醛氧化为氧化为1,3-二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 Pi、NAD+ NADH+H+ 3-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uG-6-PF-6-PF-1,6-2PATPADPATPADP1,3-二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丙酮酸丙酮酸磷酸二磷酸二羟丙酮羟丙酮3-磷酸磷酸甘油醛甘油醛NAD+NADH+H+ADPATPADP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3-磷酸甘油醛磷酸甘油醛 1,3-二磷酸二磷酸甘油酸甘油酸 目目 录录 1,3-1,3-二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二

15、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转变成转变成转变成转变成3-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 ADP ATP 磷酸甘油酸激酶磷酸甘油酸激酶 GluG-6-PF-6-PF-1,6-2PATPADPATPADP1,3-二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丙酮酸丙酮酸磷酸二磷酸二羟丙酮羟丙酮3-磷酸磷酸甘油醛甘油醛NAD+NADH+H+ADPATPADP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在在以以上上反反应应中中,底底物物分分子子内内部部能能量量重重新新分分布布,生生成成高高能能键键,使使ADP磷磷酸酸化化生生成成ATP的的过过程,称为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

16、。底物水平磷酸化。 1,3-二磷酸二磷酸 甘油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 目目 录录 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转变为转变为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 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变位酶变位酶GluG-6-PF-6-PF-1,6-2PATPADPATPADP1,3-二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丙酮酸丙酮酸磷酸二磷酸二羟丙酮羟丙酮3-磷酸磷酸甘油醛甘油醛NAD+NADH+H+ADPATPADP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 目目 录录 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转变为转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

17、酸 烯醇化酶烯醇化酶(enolase)GluG-6-PF-6-PF-1,6-2PATPADPATPADP1,3-二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丙酮酸丙酮酸磷酸二磷酸二羟丙酮羟丙酮3-磷酸磷酸甘油醛甘油醛NAD+NADH+H+ADPATPADP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2- 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 + H2O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目目 录录ADP ATP K+ Mg2+丙酮酸激酶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GluG-6-PF-6-PF-1,6-2PATPADPATPADP1,3-二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

18、酸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丙酮酸丙酮酸磷酸二磷酸二羟丙酮羟丙酮3-磷酸磷酸甘油醛甘油醛NAD+NADH+H+ADPATPADP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成转变成丙酮酸丙酮酸, 并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并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丙酮酸丙酮酸 目目 录录 ( (二二) ) 丙酮酸转变成乳酸丙酮酸转变成乳酸丙酮酸丙酮酸 乳酸乳酸 反应中的反应中的NADH+H+ 来自于上述第来自于上述第6 6步反步反应中的应中的 3-3-磷酸甘油醛脱氢反应。磷酸甘油醛脱氢反应。乳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LDH) NADH +

19、 H+ NAD+ 目目 录录E1:己糖激酶己糖激酶 E2: 6-磷酸果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1 E3: 丙酮酸激酶丙酮酸激酶 NAD+ 乳乳 酸酸 糖糖酵酵解解的的代代谢谢途途径径GluG-6-PF-6-PF-1, 6-2PATP ADP ATPADP1,3-二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 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 丙丙 酮酮 酸酸 磷酸二羟丙酮磷酸二羟丙酮 3-磷酸甘油醛磷酸甘油醛 NAD+ NADH+H+ ADP ATP ADP 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E2E1E3NADH+H+ 两葡两果两丙糖两葡两果两丙糖三酸二酮一乳酸三酸二酮一乳酸目目 录录糖酵解小结

20、糖酵解小结 反应部位:细胞液反应部位:细胞液 糖酵解是一个糖酵解是一个不需氧不需氧的产能过程的产能过程 反应全过程中有三步不可逆的反应反应全过程中有三步不可逆的反应G G-6-P ATP ADP 己糖激酶己糖激酶 ATP ADP F-6-P F-1,6-2P 磷酸果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1 ADP ATP PEP 丙酮酸丙酮酸 丙酮酸丙酮酸激酶激酶 目目 录录 产能的方式和数量产能的方式和数量方式: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净生成净生成ATP数量:数量:从从G开始开始 22-2= 2ATP 从从Gn(糖原)开始(糖原)开始 22-1= 3ATP(一次脱氢,二次底物水平磷酸化)(一次脱氢,

21、二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终产物乳酸的去路终产物乳酸的去路释放入血,进入肝脏再进一步代谢。释放入血,进入肝脏再进一步代谢。分解利用分解利用 乳酸循环(糖异生)乳酸循环(糖异生)目目 录录二、糖酵解的调节二、糖酵解的调节关键酶关键酶 己糖激酶己糖激酶 6-磷酸果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1 丙酮酸激酶丙酮酸激酶 调节方式调节方式 别构调节别构调节 共价修饰调节共价修饰调节 目目 录录 (一)(一) 6-磷酸果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1(PFK-1) * * 别构调节别构调节别构激活剂:别构激活剂:AMP; ADP; F-1,6-2P; F-2,6-2P(最强)(最强)别构抑制剂:别构抑制剂: 柠檬酸柠檬酸;

22、; ATP(高浓度)高浓度) 此酶有二个结合此酶有二个结合ATP的部位:的部位: 活性中心底物结合部位(低浓度时)活性中心底物结合部位(低浓度时) 活性中心外别构调节部位(高浓度时活性中心外别构调节部位(高浓度时) F-1,6-2P 正反馈调节该酶正反馈调节该酶 F-6-P F-1,6-2P ATP ADP PFK-1磷蛋白磷酸酶磷蛋白磷酸酶 Pi PKA ATP ADP Pi 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 ATP cAMP 活化活化 F-2,6-2P +/+AMP +柠檬酸柠檬酸 AMP +柠檬酸柠檬酸 PFK-2(有活性)(有活性)FBP-2(无活性)(无活性)6-磷酸果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2 P

23、FK-2(无活性)(无活性)FBP-2(有活性)(有活性)PP果糖双磷酸酶果糖双磷酸酶-2 目目 录录目目 录录(二)丙酮酸激酶二)丙酮酸激酶1. 别构调节别构调节别构抑制剂:别构抑制剂:ATP, 丙氨酸丙氨酸别构激活剂:别构激活剂:1,6-双磷酸果糖双磷酸果糖目目 录录2. 共价修饰调节共价修饰调节丙酮酸激酶丙酮酸激酶 丙酮酸激酶丙酮酸激酶 ATP ADP Pi 磷蛋白磷酸酶磷蛋白磷酸酶(无活性)无活性) (有活性)(有活性) 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 PKA, CaM激酶激酶PPKA:蛋白激酶蛋白激酶ACaM:钙调蛋白钙调蛋白目目 录录 ( (三三) ) 己糖激酶或葡萄糖激酶己糖激酶或葡萄糖激

24、酶* 6-磷磷酸酸葡葡萄萄糖糖可可反反馈馈抑抑制制己己糖糖激激酶酶,但但肝葡萄糖激酶不受其抑制。肝葡萄糖激酶不受其抑制。* 长链脂肪酰长链脂肪酰CoA可可别构抑制肝葡萄糖激酶。别构抑制肝葡萄糖激酶。目目 录录 三、糖酵解的生理意义三、糖酵解的生理意义1. 是机体在缺氧情况下获取能量的有效方式。是机体在缺氧情况下获取能量的有效方式。2. 是某些细胞在氧供应正常情况下的重要供能途径。是某些细胞在氧供应正常情况下的重要供能途径。 无线粒体的细胞,如:红细胞无线粒体的细胞,如:红细胞 代谢活跃的细胞,如:白细胞、骨髓细胞代谢活跃的细胞,如:白细胞、骨髓细胞目目 录录第第 三三 节节糖的有氧氧化糖的有氧

25、氧化 Aerobic Oxidation of Carbohydrate目目 录录糖糖的的有有氧氧氧氧化化(aerobic oxidation)指指在在机机体体氧氧供供充充足足时时,葡葡萄萄糖糖彻彻底底氧氧化化成成H2O和和CO2,并释放出并释放出能量能量的过程。是机体主要供能方式。的过程。是机体主要供能方式。* * 部位部位:胞液及线粒体胞液及线粒体 * * 概念概念 目目 录录一、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一、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 第一阶段:酵解途径第一阶段:酵解途径 第二阶段:丙酮酸的氧化脱羧第二阶段:丙酮酸的氧化脱羧 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 G(Gn) 第四阶段:氧化磷酸化第四

26、阶段:氧化磷酸化 丙酮酸丙酮酸 乙酰乙酰CoA CO2 NADH+H+ FADH2H2O O ATP ADP TAC循环循环 胞液胞液 线粒体线粒体 目目 录录(一)丙酮酸的氧化脱羧(一)丙酮酸的氧化脱羧 丙酮酸进入线粒体,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为乙酰氧化脱羧为乙酰CoA (acetyl CoA)。丙酮酸丙酮酸 乙酰乙酰CoA NAD+ , HSCoA CO2 , NADH + H+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总反应式总反应式: 目目 录录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组成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组成 酶酶E1:丙酮酸脱氢酶:丙酮酸脱氢酶E2:二氢硫辛酰胺转乙酰酶:二氢硫辛酰胺转乙酰酶E3:

27、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HSCoANAD+ 辅辅 酶酶 TPP 硫辛酸(硫辛酸( ) HSCoA FAD, NAD+SSL目目 录录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催化的反应过程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催化的反应过程1. 丙酮酸脱羧形成羟乙基丙酮酸脱羧形成羟乙基-TPP。 2. 由由二二氢氢硫硫辛辛酰酰胺胺转转乙乙酰酰酶酶(E2)催催化化形形成成乙乙酰酰硫硫辛辛酰胺酰胺-E2。3. 二二氢氢硫硫辛辛酰酰胺胺转转乙乙酰酰酶酶(E2)催催化化生生成成乙乙酰酰CoA, 同同时使硫辛酰胺上的二硫键还原为时使硫辛酰胺上的二硫键还原为2个巯基。个巯基。4. 二二氢氢硫硫辛辛酰酰胺胺脱脱氢氢酶酶(E3)使使还还原

28、原的的二二氢氢硫硫辛辛酰酰胺胺脱氢,同时将氢传递给脱氢,同时将氢传递给FAD。5. 在在二二氢氢硫硫辛辛酰酰胺胺脱脱氢氢酶酶(E3)催催化化下下,将将FADH2上上的的H转移给转移给NAD+,形成,形成NADH+H+。CO2 CoASHNAD+NADH+H+5. NADH+H+的生成的生成1. -羟乙基羟乙基-TPP的生成的生成 2.乙酰硫辛酰乙酰硫辛酰胺的生成胺的生成 3.乙酰乙酰CoA的生成的生成4. 硫辛酰胺的生成硫辛酰胺的生成 目目 录录三三羧羧酸酸循循环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TAC)也也称称为为柠柠檬檬酸酸循循环环,这这是是因因为为循循环环反反应应中

29、中的的第第一一个个中中间间产产物物是是一一个个含含三三个个羧羧基基的的柠柠檬檬酸酸。由由于于Krebs正正式式提提出出了了三三羧羧酸酸循循环环的的学学说说,故故此此循循环环又称为又称为Krebs循环,它由一连串反应组成循环,它由一连串反应组成。所有的反应均在所有的反应均在线粒体线粒体中进行。中进行。 (二)三羧酸循环(二)三羧酸循环* * 概述概述* * 反应部位反应部位 CoASHNADH+H+NAD+COCO2 2NAD+NADH+H+COCO2 2GTPGTPGDP+PiGDP+PiFADFADH2NADH+H+NAD+H2OH2OH2OCoASHCoASHH2O柠檬酸合酶柠檬酸合酶顺乌

30、头酸酶异柠檬酸脱氢酶异柠檬酸脱氢酶-酮酮戊二酸脱戊二酸脱氢氢酶酶复合体复合体琥珀酰CoA合成酶琥珀酸脱氢酶延胡索酸酶苹果酸脱氢酶GTPGDPATPADP核苷二磷酸激酶核苷二磷酸激酶1.反应过程反应过程目目 录录柠檬酸柠檬酸异柠檬酸异柠檬酸( (顺乌头酸顺乌头酸) ) - -酮戊二酸酮戊二酸琥珀酰琥珀酰CoACoA 琥珀酸琥珀酸延胡索酸延胡索酸苹果酸苹果酸草酰乙酸草酰乙酸乙酰乙酰CoACoA三羧酸循环三羧酸循环HSCoAHSCoAH H2 2O OH H2 2O OH H2 2O OH H2 2O OCOCO2 2COCO2 22H2HHSCoAHSCoA2H(FAD)2H(FAD)2H2HHS

31、CoAHSCoA(1 1)(2 2)(2 2)(3 3)(4 4)(5 5)(6 6)(7 7)(8 8)GTP GDT+Pi2H2H乙酰草酰成柠檬,乙酰草酰成柠檬,柠檬又成柠檬又成-酮,琥酮,琥酰琥酸延胡索,苹酰琥酸延胡索,苹果落在草丛中。果落在草丛中。 目目 录录小小 结结 三三羧羧酸酸循循环环的的概概念念:指指乙乙酰酰CoA和和草草酰酰乙乙酸酸缩缩合合生生成成含含三三个个羧羧基基的的柠柠檬檬酸酸,反反复复的的进进行行脱脱氢氢脱脱羧羧,又又生生成成草草酰酰乙乙酸酸,再再重重复复循循环环反反应的过程。应的过程。 TAC过程的反应部位过程的反应部位是线粒体。是线粒体。目目 录录 三羧酸循环的要

32、点三羧酸循环的要点 经过一次三羧酸循环,经过一次三羧酸循环,l消耗一分子乙酰消耗一分子乙酰CoA,l经四次脱氢,二次脱羧,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经四次脱氢,二次脱羧,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l生成生成1分子分子FADH2,3分子分子NADH+H+,2分子分子CO2, 1分子分子GTP。l关键酶有:关键酶有:柠檬酸合酶柠檬酸合酶 异柠檬酸脱氢酶异柠檬酸脱氢酶 -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整个循环反应为不可逆反应整个循环反应为不可逆反应目目 录录草酰乙酸草酰乙酸必须不断被更新补充,其来源如下:必须不断被更新补充,其来源如下: 草草酰酰乙乙酸酸 柠檬酸柠檬酸 柠檬酸柠檬酸柠檬酸柠檬酸裂解酶

33、裂解酶裂解酶裂解酶 乙酰乙酰CoA 苹果酸苹果酸 苹果酸苹果酸苹果酸苹果酸脱氢酶脱氢酶脱氢酶脱氢酶 NADH+H+ NAD+ 天冬氨酸天冬氨酸 谷草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草转氨酶 - -酮戊二酸酮戊二酸 谷氨酸谷氨酸 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起起催化剂催化剂的作用的作用 丙酮酸丙酮酸 丙酮酸丙酮酸丙酮酸丙酮酸羧化酶羧化酶羧化酶羧化酶 CO2 (主要来源)2. 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1)三大营养物)三大营养物质氧化的共同途质氧化的共同途径。径。 9ATP1分子乙酰分子乙酰CoA10ATP(2)三羧酸循环是联系糖、脂肪、氨基酸代谢的枢纽)三羧酸循环是联

34、系糖、脂肪、氨基酸代谢的枢纽葡萄糖葡萄糖丙氨酸丙氨酸氨基酸氨基酸丙酮酸丙酮酸甘甘 油油脂肪酸脂肪酸脂肪脂肪2004.1糖代谢(3)循环中的某些物质可以用于合成其他物质)循环中的某些物质可以用于合成其他物质目目 录录H(H+ + e) 进入进入呼吸链呼吸链彻底氧化生成彻底氧化生成H2O 的同时偶联的同时偶联ADP磷酸化生成磷酸化生成ATP。NADH+H+ H2O、2.5ATP O H2O、1.5ATP FADH2 O 二、有氧氧化生成的二、有氧氧化生成的ATP 目目 录录葡萄糖有氧氧化生成的葡萄糖有氧氧化生成的ATP 反反应应辅辅 酶酶ATP 第第一一阶阶段段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

35、-1 6-磷酸果糖磷酸果糖1,6-双磷酸果糖双磷酸果糖-1 23-磷酸甘油醛磷酸甘油醛21,3-二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NAD+ 22.5或或2 1.5* 21,3-二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 2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2 1 2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2丙酮酸丙酮酸2 1 第二阶段第二阶段2 丙酮酸丙酮酸2 乙酰乙酰CoA2 2.5 第第三三阶阶段段2异柠檬酸异柠檬酸2 -酮戊二酸酮戊二酸2 2.5 2 -酮戊二酸酮戊二酸2 琥珀酰琥珀酰CoA2 2.5 2琥珀酰琥珀酰CoA 2 琥珀酸琥珀酸2 1 2琥珀酸琥珀酸2 延胡索酸延胡索酸FAD 2 1.5 2苹果酸苹果酸2 草酰乙酸草酰

36、乙酸NAD+ 2 2.5 净生成净生成32(或或30)ATP NAD+ NAD+ NAD+ 目目 录录 胞浆内生成的胞浆内生成的NADH+H+,如果,如果经苹果酸经苹果酸-天冬氨天冬氨酸穿梭酸穿梭进入线粒体,进入线粒体,1分子分子NADH+H+可生成可生成 2.5分分子子ATP;如经;如经 磷酸甘油穿梭磷酸甘油穿梭,则可生成,则可生成1.5分子分子ATP。目目 录录有氧氧化的生理意义有氧氧化的生理意义 糖的有氧氧化是机体糖的有氧氧化是机体产能最主要的途径产能最主要的途径。它不。它不仅仅产能效率高产能效率高,而且由于产生的能量逐步分次,而且由于产生的能量逐步分次释放,相当一部分形成释放,相当一部

37、分形成ATP,所以所以能量的利用能量的利用率也高率也高。简言之,即“供能”目目 录录三、有氧氧化的调节三、有氧氧化的调节关关键键酶酶 酵解途径:酵解途径:己糖激酶己糖激酶 丙酮酸的氧化脱羧:丙酮酸的氧化脱羧: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三羧酸循环:三羧酸循环:柠檬酸合酶柠檬酸合酶6- 6-磷酸果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1 -1丙酮酸激酶丙酮酸激酶异柠檬酸脱氢酶异柠檬酸脱氢酶-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目目 录录1.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别构调节别构调节别构抑制剂:乙酰别构抑制剂:乙酰CoA; NADH; ATP 别构激活剂:别构激活剂:AMP; ADP;

38、NAD+ * 乙酰乙酰CoA/HSCoA 或或 NADH/NAD+ 时,时,其活性也受到抑制。其活性也受到抑制。 共价修饰调节共价修饰调节 目目 录录目目 录录乙酰乙酰CoA 柠檬酸柠檬酸 草酰乙酸草酰乙酸 琥珀酰琥珀酰CoA - -酮戊二酸酮戊二酸 异柠檬酸异柠檬酸 苹果酸苹果酸 NADH FADH2 GTP ATP 异柠檬酸异柠檬酸 脱氢酶脱氢酶柠檬酸合酶柠檬酸合酶 -酮戊二酸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脱氢酶复合体 ATP +ADP ADP +ATP 柠檬酸柠檬酸 琥珀酰琥珀酰CoA NADH 琥珀酰琥珀酰CoA NADH +Ca2+ Ca2+ ATP、ADP的影响的影响 产物堆积引起抑制产物堆

39、积引起抑制 循循环环中中后后续续反反应应中中间间产产物物别别位位反反馈馈抑抑制前面反应中的酶制前面反应中的酶 其他,如其他,如Ca2+可可激活许多酶激活许多酶2. 三羧酸循环的调节三羧酸循环的调节目目 录录有氧氧化的调节特点有氧氧化的调节特点 有氧氧化的调节通过对其有氧氧化的调节通过对其关键酶关键酶的调节实现。的调节实现。 ATP/ADP或或ATP/AMP比值全程调节。该比值比值全程调节。该比值升高,所有关键酶均被抑制。升高,所有关键酶均被抑制。 氧化磷酸化速率影响三羧酸循环。前者速率降氧化磷酸化速率影响三羧酸循环。前者速率降低,则后者速率也减慢。低,则后者速率也减慢。 三羧酸循环与酵解途径互

40、相协调。三羧酸循环三羧酸循环与酵解途径互相协调。三羧酸循环需要多少乙酰需要多少乙酰CoA,则酵解途径相应产生多少则酵解途径相应产生多少丙酮酸以生成乙酰丙酮酸以生成乙酰CoA。目目 录录四、巴斯德效应四、巴斯德效应* 概念概念* 机制机制 有氧时,有氧时,NADH+H+进入线粒体内氧化,丙进入线粒体内氧化,丙酮酸进入线粒体进一步氧化而不生成乳酸酮酸进入线粒体进一步氧化而不生成乳酸; 缺氧时,缺氧时, NADH+H+不能被氧化,不能被氧化,NADH+H+在胞浆浓度升高,丙酮酸作为氢接受在胞浆浓度升高,丙酮酸作为氢接受体生成乳酸。体生成乳酸。巴斯德效应巴斯德效应(Pastuer effect)指有氧

41、氧化抑制指有氧氧化抑制糖酵解的现象。糖酵解的现象。葡萄糖的分解代谢途径葡萄糖的分解代谢途径糖酵解和有氧氧化的主要特点比糖酵解和有氧氧化的主要特点比较较胞液、线粒体胞液、线粒体目目 录录第第 四四 节节 磷酸戊糖途径磷酸戊糖途径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目目 录录* 概念概念磷酸戊糖途径磷酸戊糖途径是指由葡萄糖生成是指由葡萄糖生成磷酸戊磷酸戊糖糖及及NADPH+H+,前者再进一步转变成前者再进一步转变成3-磷酸甘油醛磷酸甘油醛和和6-磷酸果糖磷酸果糖的反应过程。的反应过程。目目 录录* * 细胞定位:细胞定位:胞胞 液液 第一阶段:氧化反应第一阶段:氧化反应 生成生成磷酸

42、戊糖磷酸戊糖,NADPH+H+及及CO2一、磷酸戊糖途径的反应过程一、磷酸戊糖途径的反应过程* * 反应过程可分为二个阶段反应过程可分为二个阶段 第二阶段则是非氧化反应第二阶段则是非氧化反应 包括一系列基团转移。包括一系列基团转移。 目目 录录6-磷酸葡萄糖酸磷酸葡萄糖酸 5-磷酸核酮糖磷酸核酮糖 NADPH+H+ NADP+ H2O NADP+ CO2 NADPH+H+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H HCOCOH HCH2OH C O 6-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酸内酯磷酸葡萄糖酸内酯 1. 磷酸戊糖生成磷酸戊糖生成 5-磷酸

43、核糖磷酸核糖 目目 录录催化第一步脱氢反应的催化第一步脱氢反应的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是此代谢途径的关键酶。是此代谢途径的关键酶。两次脱氢脱下的氢均由两次脱氢脱下的氢均由NADP+接受生成接受生成NADPH + H+。反应生成的磷酸核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间反应生成的磷酸核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间产物。产物。G-6-P 5-磷酸核糖磷酸核糖 NADP+ NADPH+H+ NADP+ NADPH+H+ CO2 目目 录录每每3分子磷酸戊糖同时参与反应,在一系列反应分子磷酸戊糖同时参与反应,在一系列反应中,通过中,通过3C、4C、6C、7C等演变阶段,最终生等演变阶段,最终生成成3-磷酸

44、甘油醛磷酸甘油醛和和6-磷酸果糖磷酸果糖。3-磷酸甘油醛磷酸甘油醛和和6-磷酸果糖磷酸果糖,可进入酵解途,可进入酵解途径。因此,磷酸戊糖途径也称径。因此,磷酸戊糖途径也称磷酸戊糖旁路磷酸戊糖旁路(pentose phosphate shunt)。2. 基团转移反应基团转移反应 目目 录录5-磷酸核酮糖磷酸核酮糖(C5) 3 5-磷酸核糖磷酸核糖 C55-磷酸木酮糖磷酸木酮糖 C55-磷酸木酮糖磷酸木酮糖 C57-磷酸景天糖磷酸景天糖 C73-磷酸甘油醛磷酸甘油醛 C34-磷酸赤藓糖磷酸赤藓糖 C46-磷酸果糖磷酸果糖 C66-磷酸果糖磷酸果糖 C63-磷酸磷酸甘油醛甘油醛 C3目目 录录磷磷酸

45、酸戊戊糖糖途途径径第一阶段第一阶段 第第二二阶阶段段 5-磷酸木酮糖磷酸木酮糖 C55-磷酸木酮糖磷酸木酮糖 C57-磷酸景天糖磷酸景天糖 C73-磷酸甘油醛磷酸甘油醛 C34-磷酸赤藓糖磷酸赤藓糖 C46-磷酸果糖磷酸果糖 C66-磷酸果糖磷酸果糖 C63-磷酸磷酸甘油醛甘油醛 C36-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C6)3 6-磷酸葡萄糖酸内酯磷酸葡萄糖酸内酯(C6)3 6-磷酸葡萄糖酸磷酸葡萄糖酸(C6)3 5-磷酸核酮糖磷酸核酮糖(C5) 3 5-磷酸核糖磷酸核糖 C53NADP+ 3NADP+3H+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3NADP+ 3NADP+3H+ 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

46、酶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3CO2目目 录录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磷酸戊糖途径简要反应过程磷酸戊糖途径简要反应过程H2O目目 录录总反应式总反应式 36-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 + 6 NADP+ 26-磷酸果糖磷酸果糖+3-磷酸甘油醛磷酸甘油醛+6NADPH+H+3CO2 目目 录录二、磷酸戊糖途径的调节二、磷酸戊糖途径的调节 * *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此酶为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酶,其活性此酶为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酶,其活性的高低决定的高低决定6-磷酸葡萄糖进入磷酸戊糖途径的磷酸葡萄糖进入磷酸戊糖途径的流量。流量。此此酶酶活活性性主主要要受受NADPH/NADP+比

47、比值值的的影影响响,比比值值升升高高则则被被抑抑制制,降降低低则则被被激激活活。另外另外NADPH对该酶有强烈抑制作用。对该酶有强烈抑制作用。目目 录录 三、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三、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一)为核苷酸的生成提供(一)为核苷酸的生成提供核糖核糖 (二)提供(二)提供NADPH作为供氢体参与多种作为供氢体参与多种代谢反应代谢反应 目目 录录1. NADPH是体内许多合成代谢的供氢体是体内许多合成代谢的供氢体 2. NADPH参与体内的羟化反应,与参与体内的羟化反应,与生物生物合成合成或或生物转化生物转化有关有关3. NADPH可维持可维持GSH的还原性的还原性 2G-SH G-

48、S-S-GNADP+ NADPH+H+A AH2 目目 录录蚕豆病:红细胞缺乏蚕豆病:红细胞缺乏6-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目目 录录第第 五五 节节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Glycogenesis and Glycogenolysis目目 录录是动物体内糖的储存形式之一,是机体能是动物体内糖的储存形式之一,是机体能迅速动用的能量储备。迅速动用的能量储备。肌肉:肌糖原,肌肉:肌糖原,180 300g,主要供肌肉收缩所需主要供肌肉收缩所需 肝脏:肝糖原,肝脏:肝糖原,70 100g,维持血糖水平维持血糖水平 糖糖 原原 (glycogen) 糖原储存的主要器官及其生理意

49、义糖原储存的主要器官及其生理意义 1. 葡萄糖单元以葡萄糖单元以 -1,4-1,4-糖苷糖苷 键键形成长链。形成长链。2. 约约1010个葡萄糖单元处形成分个葡萄糖单元处形成分枝,分枝处葡萄糖以枝,分枝处葡萄糖以 -1,6-1,6-糖苷键糖苷键连接,连接,分支增加,溶分支增加,溶解度增加。解度增加。3. 每条链都终止于一个非还原每条链都终止于一个非还原端。端。非还原端增多,以利于非还原端增多,以利于其被酶分解。其被酶分解。糖原的结构特点及其意义糖原的结构特点及其意义 目目 录录目目 录录一、糖原的合成代谢一、糖原的合成代谢 (二)合成部位(二)合成部位(一)定义(一)定义糖原的合成糖原的合成(

50、glycogenesis) 指由葡萄糖指由葡萄糖合成糖原的过程。合成糖原的过程。组织定位:主要在肝脏、肌肉组织定位:主要在肝脏、肌肉细胞定位:胞浆细胞定位:胞浆目目 录录1. 葡萄糖磷酸化生成葡萄糖磷酸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 ATP ADP 己糖激酶己糖激酶;葡萄糖激酶(肝)葡萄糖激酶(肝) (三)糖原合成途径(三)糖原合成途径 (活化、链延伸和链分枝)活化、链延伸和链分枝)目目 录录1- 1-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6- 6-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 2. 6-磷酸葡萄糖转变成磷酸葡萄糖转变成1-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

51、这这步步反反应应中中磷磷酸酸基基团团转转移移的的意意义义在在于于:由由于于延延长长形形成成-1,4-糖糖苷苷键键,所所以以葡葡萄萄糖糖分分子子C1上上的的半半缩缩醛醛羟羟基基必必须须活活化化,才才利利于于与与原原来来的糖原分子末端葡萄糖的游离的糖原分子末端葡萄糖的游离C4羟基缩合。羟基缩合。半缩醛羟基与磷酸基之间形成的半缩醛羟基与磷酸基之间形成的O-P键具键具有较高的能量。有较高的能量。目目 录录* UDPG可看作可看作“活性葡萄糖活性葡萄糖”,在体内充作葡萄,在体内充作葡萄糖供体。糖供体。+UTP 尿苷尿苷 PPPPPi UDPG焦磷酸化酶焦磷酸化酶 3. 1- 磷酸葡萄糖转变成尿苷二磷酸葡

52、萄糖磷酸葡萄糖转变成尿苷二磷酸葡萄糖 2Pi+能量能量 1- 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尿苷二磷酸葡萄糖 ( uridine diphosphate glucose , UDPG ) 目目 录录* 糖原糖原n 为原有的细胞内的较小糖原分子,称为为原有的细胞内的较小糖原分子,称为糖原引物糖原引物(primer), 作为作为UDPG 上葡萄糖基的接上葡萄糖基的接受体。受体。 糖原糖原n + UDPG 糖原糖原n+1 + UDP 糖原合酶糖原合酶(glycogen synthase) 4. -1,4-糖苷键式结合糖苷键式结合 限速酶限速酶5. 糖原分支的形成糖原分支的形成 分分 支支 酶

53、酶 (branching enzyme) -1,6-糖苷键糖苷键 -1,4-糖苷键糖苷键 目目 录录目目 录录 (1) 关键酶关键酶 糖原合酶糖原合酶 ; (2)UDPG是葡萄糖是葡萄糖的直接供体的直接供体; (3)每)每增加一个增加一个G单位单位,需,需消耗消耗 2 分子分子ATP; (4)需分支酶催化形成分枝;)需分支酶催化形成分枝; (5)部位:)部位: 胞液。胞液。糖原合成特点:目目 录录 二、糖原的分解代谢二、糖原的分解代谢 * 定义定义* * 亚细胞定位:亚细胞定位:胞胞 质质 * * 肝糖原的分解肝糖原的分解 (磷酸解和链脱枝)磷酸解和链脱枝)1. 1. 糖原的磷酸解糖原的磷酸解

54、糖原分解糖原分解 (glycogenolysis )习惯上指肝糖原分习惯上指肝糖原分解成为葡萄糖的过程。解成为葡萄糖的过程。限速酶限速酶糖原糖原n n+1 +1 糖原糖原n + 1-n + 1-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 磷酸化酶磷酸化酶 H3PO4脱支酶脱支酶 2. 脱支酶的作用脱支酶的作用 转移葡萄糖残基转移葡萄糖残基水解水解 -1,6-糖苷键糖苷键 磷磷 酸酸 化化 酶酶 转移酶活性转移酶活性 -1,6糖苷糖苷酶活性酶活性 目目 录录目目 录录 1-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3. 1-磷酸葡萄糖转变成磷酸葡萄糖转变成6-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

55、糖 4. 6-磷酸葡萄糖水解生成葡萄糖磷酸葡萄糖水解生成葡萄糖 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酶磷酸酶 (肝,肾)(肝,肾)葡萄糖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 目目 录录* * 肌糖原的分解肌糖原的分解肌糖原分解的前三步反应与肝糖原分解过程相肌糖原分解的前三步反应与肝糖原分解过程相同,但是生成同,但是生成6- -磷酸葡萄糖之后,由于肌肉组磷酸葡萄糖之后,由于肌肉组织中织中不存在不存在葡萄糖葡萄糖- -6- -磷酸酶磷酸酶,所以生成的,所以生成的6- 6-磷磷酸葡萄糖不能转变成葡萄糖释放入血提供血糖,酸葡萄糖不能转变成葡萄糖释放入血提供血糖,而只能进入酵解途径进一步代谢。而只能进入酵解途径进一步代谢

56、。目目 录录(1) 关键酶关键酶 磷酸化酶磷酸化酶 ; (2)脱支酶)脱支酶催化分支点催化分支点3个糖单位转移个糖单位转移,及生成少量,及生成少量游离葡萄糖;游离葡萄糖; (3)部位:)部位: 胞液;胞液; (4) 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酶磷酸酶是肌肉缺乏的是肌肉缺乏的糖原分解特点:目目 录录糖原的合成与分解总图糖原的合成与分解总图UDPG焦磷酸化酶焦磷酸化酶 G-1-P UTP UDPG PPi 糖原糖原n+1 UDP G-6-P G 糖原合酶糖原合酶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己糖己糖(葡萄糖葡萄糖)激酶激酶 糖原糖原n Pi 磷酸化酶磷酸化酶 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酶(肝)磷酸酶

57、(肝) 糖原糖原n 目目 录录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区别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区别 肝糖原肝糖原 肌糖原肌糖原1.含含 量量 受摄食影响大受摄食影响大 较恒定较恒定 2.合成原料合成原料 糖和非糖物质糖和非糖物质 仅血糖仅血糖3.主要功能主要功能 主要补充血糖主要补充血糖 氧化产能氧化产能目目 录录 三、糖原合成与分解的调节三、糖原合成与分解的调节 关键酶关键酶 糖原合成:糖原合成:糖原合酶糖原合酶 糖原分解:糖原分解:糖原磷酸化酶糖原磷酸化酶 这两种关键酶的重要特点:这两种关键酶的重要特点:* * 它们的快速调节有它们的快速调节有共价修饰共价修饰和和变构调节变构调节二二种方式。种方式。* * 它们都以活

58、性、无(低)活性二种形式存它们都以活性、无(低)活性二种形式存在,二种形式之间可通过磷酸化和去磷酸在,二种形式之间可通过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而相互转变。化而相互转变。目目 录录调节有调节有级联放大级联放大作用,效率高;作用,效率高; 两种酶磷酸化或去磷酸化后活性变化相反;两种酶磷酸化或去磷酸化后活性变化相反; 此调节为酶促反应,调节速度快;此调节为酶促反应,调节速度快; 受激素调节。受激素调节。 1 1. 共价修饰调节共价修饰调节 腺苷环化酶腺苷环化酶 (无活性)(无活性)腺苷环化酶(有活性)腺苷环化酶(有活性) 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ATP cAMP PKA

59、(无活性无活性) 磷酸化酶磷酸化酶b激酶激酶 糖原合酶糖原合酶a 糖原合酶糖原合酶b-P PKA(有活性有活性) 磷酸化酶磷酸化酶b 磷酸化酶磷酸化酶a-P 磷酸化酶磷酸化酶b激酶激酶-P Pi 磷蛋白磷酸酶磷蛋白磷酸酶-1 Pi Pi 磷蛋白磷酸酶磷蛋白磷酸酶-1 磷蛋白磷酸酶磷蛋白磷酸酶-1 磷蛋白磷酸酶抑制剂磷蛋白磷酸酶抑制剂-P 磷蛋白磷酸酶抑制剂磷蛋白磷酸酶抑制剂 PKA(有活性)(有活性) 目目 录录2. 别构调节别构调节磷磷酸酸化化酶酶二二种种构构象象紧紧密密型型(T)和和疏疏松松型型(R) ,其其中中T型型的的14位位Ser暴暴露露,便便于于磷磷蛋蛋白白磷酸酶磷酸酶-1催化其去

60、磷酸而失活。催化其去磷酸而失活。* 葡萄糖是磷酸化酶的变构抑制剂。葡萄糖是磷酸化酶的变构抑制剂。 磷酸化酶磷酸化酶 a (R) 磷酸化酶磷酸化酶 a (T) 葡萄糖葡萄糖 故血糖故血糖肝糖原分解肝糖原分解目目 录录肌肉内糖原代谢的二个关键酶的调节与肝糖原不同肌肉内糖原代谢的二个关键酶的调节与肝糖原不同 * 在在糖原分解代谢时肝主要受糖原分解代谢时肝主要受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的调的调节,而肌肉主要受节,而肌肉主要受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调节。调节。 * 肌肉内糖原合酶及磷酸化酶的变构效应物主肌肉内糖原合酶及磷酸化酶的变构效应物主要为要为AMP、ATP及及6-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 糖原合酶糖原合酶磷

61、酸化酶磷酸化酶a-P磷酸化酶磷酸化酶bAMPATP及及6-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Ca+调节小结调节小结 双向调控双向调控:对合成酶系与分解酶系分别进行:对合成酶系与分解酶系分别进行调节,如加强合成则减弱分解,或反之。调节,如加强合成则减弱分解,或反之。 双重调节双重调节:别构调节和共价修饰调节。:别构调节和共价修饰调节。 肝糖原和肌糖原代谢调节各有特点:肝糖原和肌糖原代谢调节各有特点: 如:分解肝糖原的激素主要为如:分解肝糖原的激素主要为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 分解肌糖原的激素主要为分解肌糖原的激素主要为肾上腺素肾上腺素。 关键酶调节上存在关键酶调节上存在级联效应级联效应。 关键酶都以关键酶都以

62、活性、无(低)活性二种形式活性、无(低)活性二种形式存存在,二种形式之间可通过在,二种形式之间可通过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而相互转变。而相互转变。目目 录录 四、糖原积累症四、糖原积累症糖原累积症糖原累积症(glycogen storage diseases)是是一类遗传性代谢病,其特点为体内某些器官组一类遗传性代谢病,其特点为体内某些器官组织中有大量糖原堆积。引起糖原累积症的原因织中有大量糖原堆积。引起糖原累积症的原因是患者先天性缺乏与糖原代谢有关的酶类。是患者先天性缺乏与糖原代谢有关的酶类。 目目 录录型别型别缺陷的酶缺陷的酶受害器官受害器官糖原结构糖原结构葡萄糖葡萄糖-6-6-

63、磷酸酶缺陷磷酸酶缺陷肝、肾肝、肾正常正常溶酶体溶酶体1414和和1616葡葡萄糖苷酶萄糖苷酶所有组织所有组织正常正常脱支酶缺失脱支酶缺失肝、肌肉肝、肌肉分支多,外周分支多,外周糖链短糖链短分支酶缺失分支酶缺失所有组织所有组织分支少,外周分支少,外周糖链特别长糖链特别长肌磷酸化酶缺失肌磷酸化酶缺失肌肉肌肉正常正常肝磷酸化酶缺陷肝磷酸化酶缺陷肝肝正常正常肌肉和红细胞磷酸果糖肌肉和红细胞磷酸果糖激酶缺陷激酶缺陷肌肉、红细肌肉、红细胞胞正常正常肝脏磷酸化酶激酶缺陷肝脏磷酸化酶激酶缺陷脑、肝脑、肝正常正常糖原积累症分型糖原积累症分型目目 录录第第 六六 节节 糖糖 异异 生生Gluconeogenesi

64、s目目 录录糖异生糖异生(gluconeogenesis)是指从非是指从非糖化合物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糖化合物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 部位部位* * 原料原料* * 概念概念 主要在主要在肝肝、肾细胞的胞液及线粒体、肾细胞的胞液及线粒体 主要有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主要有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目目 录录一、糖异生途径一、糖异生途径 * 定义定义* * 过程过程 酵酵解解途途径径中中有有3个个由由关关键键酶酶催催化化的的不不可可逆逆反反应应。在在糖糖异异生生时时,须须由由另另外外的反应和酶代替。的反应和酶代替。糖异生途径与糖异生途径与酵解途径酵解途径大多数反应大多数反应是共有的、

65、可逆的;是共有的、可逆的;GluG-6-PF-6-PF-1,6-2PATPADPATPADP1,3-二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丙酮酸丙酮酸磷酸二磷酸二羟丙酮羟丙酮3-磷酸磷酸甘油醛甘油醛 NAD+ NADH+H+ ADPATPADP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糖异生途径糖异生途径(gluconeogenic pathway)指指从丙酮酸生成葡萄糖的具体反应过程。从丙酮酸生成葡萄糖的具体反应过程。目目 录录1. 丙酮酸转变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转变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丙酮酸丙酮酸 草酰乙酸草酰乙酸 PEP ATP ADP+Pi C

66、O2 GTP GDPCO2 丙酮酸羧化酶丙酮酸羧化酶(pyruvate carboxylase),辅酶,辅酶为为生物素生物素(反应在线粒体)(反应在线粒体)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反应在线粒体、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反应在线粒体、胞质)胞质)目目 录录丙酮酸丙酮酸 丙酮酸丙酮酸 草酰乙酸草酰乙酸 丙酮酸羧化酶丙酮酸羧化酶 ATP + CO2ADP + Pi 苹果酸苹果酸 NADH + H+ NAD+ 天冬氨酸天冬氨酸 谷氨酸谷氨酸 -酮戊二酸酮戊二酸 天冬氨酸天冬氨酸 苹果酸苹果酸 草酰乙酸草酰乙酸 PEP 磷酸烯醇型丙酮酸羧激酶磷酸烯醇型丙酮酸羧激酶 GTP GDP + CO2 线线粒粒

67、体体胞胞质质目目 录录糖异生途径所需糖异生途径所需NADH+H+的来源的来源 糖异生途径中,糖异生途径中,1,3-二磷酸甘油酸生成二磷酸甘油酸生成3-磷磷酸甘油醛时,需要酸甘油醛时,需要NADH+H+。 由乳酸为原料异生糖时,由乳酸为原料异生糖时, NADH+H+由下述由下述 反应提供。反应提供。乳酸乳酸 丙酮酸丙酮酸 LDH NAD+ NADH+H+ 目目 录录 由由氨氨基基酸酸为为原原料料进进行行糖糖异异生生时时, NADH+H+则则由由线线粒粒体体内内NADH+H+提提供供,它它们们来来自自于于脂脂酸酸的的-氧氧化化或或三三羧羧酸酸循循环环,NADH+H+转转运运则则通通过过草草酰酰乙酸

68、与苹果酸相互转变而转运。乙酸与苹果酸相互转变而转运。苹果酸苹果酸 线粒体线粒体 苹果酸苹果酸 草酰草酰乙酸乙酸草酰草酰乙酸乙酸NAD+ NADH+H+ NAD+ NADH+H+ 胞质胞质 目目 录录2. 1,6-二磷酸果糖二磷酸果糖 转变为转变为 6-磷酸果糖磷酸果糖 1,6-双磷酸果糖双磷酸果糖 6-磷酸果糖磷酸果糖 Pi 果糖二磷酸酶果糖二磷酸酶-1 3. 6-磷酸葡萄糖水解为葡萄糖磷酸葡萄糖水解为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 葡萄糖葡萄糖 Pi 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酶磷酸酶 目目 录录目目 录录二、糖异生的调节二、糖异生的调节 在前面的三个在前面的三个反应过程中,作用反应过程中,作

69、用物的互变分别由不物的互变分别由不同酶催化其单向反同酶催化其单向反应,这种互变循环应,这种互变循环称之为称之为底物循环底物循环(substratecycle)。6-磷酸果糖磷酸果糖 1,6-二磷酸果糖二磷酸果糖 6-磷酸果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1 果糖二磷酸酶果糖二磷酸酶-1 ADP ATP Pi 6-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 葡萄糖葡萄糖 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酶磷酸酶 己糖激酶己糖激酶 ATP ADP Pi PEP 丙酮酸丙酮酸草酰乙酸草酰乙酸 丙酮酸激酶丙酮酸激酶 丙酮酸羧化酶丙酮酸羧化酶 ADP ATP CO2+ATP ADP+Pi GTP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羧激酶羧激酶GD

70、P+Pi +CO2 目目 录录因此,有必要通过调节使因此,有必要通过调节使糖异生途径糖异生途径与与酵酵解途径解途径相互协调,主要是对前述底物循环中的相互协调,主要是对前述底物循环中的2 2个底物循环个底物循环进行调节。进行调节。当当两两种种酶酶活活性性相相等等时时,则则不不能能将将代代谢谢向向前前推推进进,结结果果仅仅是是ATP分分解解释释放放出出能能量量,因因而而称之为称之为无效循环无效循环(futile cycle)。目目 录录6-磷酸果糖磷酸果糖 1,6-二磷酸果糖二磷酸果糖 ATP ADP 6-磷酸果磷酸果糖激酶糖激酶-1 Pi 果糖二磷果糖二磷 酸酶酸酶-1 2,6-二磷酸果糖二磷酸

71、果糖 AMP 1. 6-磷酸果糖与磷酸果糖与1,6-二磷酸果糖之间二磷酸果糖之间 胰高血糖素的调节?胰高血糖素的调节? 目目 录录2.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与丙酮酸之间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与丙酮酸之间PEP 丙丙 酮酮 酸酸 ATP ADP 丙酮酸激酶丙酮酸激酶 1,6-二磷酸果糖二磷酸果糖 丙氨酸丙氨酸 乙乙 酰酰 CoA 草酰乙酸草酰乙酸 目目 录录 三、糖异生的生理意义三、糖异生的生理意义(一)维持血糖浓度恒定(一)维持血糖浓度恒定 (二)(二)补充肝糖原补充肝糖原 三碳途径三碳途径: 指进食后,大部分葡萄糖先指进食后,大部分葡萄糖先在肝外细胞中分解为乳酸或丙酮酸等三碳化在肝外细胞中分解为乳酸或

72、丙酮酸等三碳化合物,再进入肝细胞异生为糖原的过程。合物,再进入肝细胞异生为糖原的过程。(三)肾糖异生增强有利于维持酸碱平衡(三)肾糖异生增强有利于维持酸碱平衡糖异生活跃糖异生活跃有葡萄糖有葡萄糖-6磷酸酶磷酸酶 【】肝肝 肌肉肌肉 四、乳酸循环四、乳酸循环(lactose cycle) (Cori 循环循环) 循环过程循环过程 葡萄糖葡萄糖 葡萄糖葡萄糖 葡萄糖葡萄糖 酵酵解解途途径径 丙酮酸丙酮酸 乳酸乳酸 NADH NAD+ 乳酸乳酸 乳酸乳酸 NAD+ NADH 丙酮酸丙酮酸 糖糖异异生生途途径径 血液血液 糖异生低下糖异生低下没有葡萄糖没有葡萄糖-6磷酸酶磷酸酶 【】目目 录录 生理意

73、义生理意义 乳酸再利用,避免了乳酸的损失。乳酸再利用,避免了乳酸的损失。 防止乳酸的堆积引起酸中毒。防止乳酸的堆积引起酸中毒。 乳酸循环是一个耗能的过程乳酸循环是一个耗能的过程 2分子乳酸异生为分子乳酸异生为1分子葡萄糖需分子葡萄糖需6分子分子ATP。 目目 录录G G- -6-P6-P的来源和去路的来源和去路 G- -6- -PG- -1- -P 糖原糖原糖异生糖异生Glucose糖酵解糖酵解糖有氧氧化糖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糖原合成 葡萄糖(肝)葡萄糖(肝)目目 录录第第 七七 节节 血糖及其调节血糖及其调节Blood Glucose and The Regulation

74、 of Blood Glucose Concentration目目 录录* 血糖,血糖,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指血液中的葡萄糖。* 血糖水平,血糖水平,即血糖浓度。即血糖浓度。 正常血糖浓度正常血糖浓度 :3.896.11mmol/L 血糖及血糖水平的概念血糖及血糖水平的概念 目目 录录血糖水平恒定的生理意义血糖水平恒定的生理意义 保证重要组织器官的能量供应,特别是某保证重要组织器官的能量供应,特别是某些依赖葡萄糖供能的组织器官。些依赖葡萄糖供能的组织器官。脑组织脑组织不能利用脂酸,正常情况下主要依赖葡萄不能利用脂酸,正常情况下主要依赖葡萄糖供能;糖供能;红细胞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完全通过糖酵解获能

75、;没有线粒体,完全通过糖酵解获能;骨髓及神经组织骨髓及神经组织代谢活跃,经常利用葡萄糖供能。代谢活跃,经常利用葡萄糖供能。目目 录录血血糖糖食食 物物 糖糖 消化,消化,吸收吸收 肝糖原肝糖原 分解分解 非糖物质非糖物质 糖异生糖异生 氧化氧化分解分解 乳酸、乳酸、CO2 + H2O 糖原合成糖原合成 肝(肌)糖原肝(肌)糖原 磷酸戊糖途径等磷酸戊糖途径等 其它糖其它糖 脂类、氨基酸合成代谢脂类、氨基酸合成代谢 脂肪、氨基酸脂肪、氨基酸 血糖来源和去路血糖来源和去路尿糖尿糖目目 录录 二、血糖水平的调节二、血糖水平的调节主要调主要调节激素节激素降低血糖:胰岛素降低血糖:胰岛素(insulin)

76、 升高血糖: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胰高血糖素(glucagon)、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 * 主要依靠激素的调节主要依靠激素的调节 * *主要器官:肝脏主要器官:肝脏 目目 录录(一)(一) 胰岛素胰岛素 促进葡萄糖转运进入肝外细胞促进葡萄糖转运进入肝外细胞 ; 加速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加速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 加快糖的有氧氧化;加快糖的有氧氧化; 抑制肝内糖异生;抑制肝内糖异生; 减少脂肪动员。减少脂肪动员。 体内唯一降低血糖水平的激素体内唯一降低血糖水平的激素 胰岛素的作用机制胰岛素的作用机制:目目 录录(二)胰高血糖素(二)胰高血糖素 促进肝糖原分解,抑制糖原合

77、成;促进肝糖原分解,抑制糖原合成; 抑制酵解途径,促进糖异生;抑制酵解途径,促进糖异生; 促进脂肪动员。促进脂肪动员。 体内升高血糖水平的主要激素体内升高血糖水平的主要激素 * * 此此外外,糖糖皮皮质质激激素素和和肾肾上上腺腺素素也也可可升升高高血血糖糖, 肾上腺素主要在肾上腺素主要在应急状态应急状态下发挥作用。下发挥作用。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机制: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机制: 目目 录录(三)糖皮质激素(三)糖皮质激素引起血糖升高,肝糖原增加引起血糖升高,肝糖原增加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可能有两方面: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可能有两方面: 促进肌肉蛋白质分解,分解产生的氨基酸转促进肌肉蛋白质分解,分解产

78、生的氨基酸转移到肝进行糖异生。移到肝进行糖异生。 抑制肝外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抑制点为抑制肝外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抑制点为丙酮酸的氧化脱羧。丙酮酸的氧化脱羧。 * * 此外,在糖皮质激素存在时,其他促进脂肪动此外,在糖皮质激素存在时,其他促进脂肪动员的激素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间接抑制周围员的激素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间接抑制周围组织摄取葡萄糖。组织摄取葡萄糖。目目 录录(四)肾上腺素(四)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的作用机制肾上腺素的作用机制通通过过肝肝和和肌肌肉肉的的细细胞胞膜膜受受体体、cAMP、蛋蛋白白激激酶酶级级联联激激活活磷磷酸酸化化酶酶,加加速速糖糖原原分分解解。主主要要在在应激状态应激状

79、态下发挥调节作用。下发挥调节作用。 目目 录录*葡萄糖耐量葡萄糖耐量(glucose tolerence)正常人体内存在一套精细的调节糖代谢正常人体内存在一套精细的调节糖代谢的机制,在一次性食入大量葡萄糖后,血糖的机制,在一次性食入大量葡萄糖后,血糖水平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和持续升高。水平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和持续升高。指人体对摄入的葡萄糖具有很大的耐受能指人体对摄入的葡萄糖具有很大的耐受能力的现象。力的现象。目目 录录糖耐量试验糖耐量试验(glucose tolerance test, GTT) 目的目的:临床上用来诊断病人有无糖代谢异常。临床上用来诊断病人有无糖代谢异常。 口服糖耐量试验的方法口服

80、糖耐量试验的方法受受试试者者试试验验当当日日早早晨晨空空腹腹静静脉脉取取血血后后,在在5分分钟钟之之内内饮饮入入250毫毫升升含含75克克无无水水葡葡萄萄糖糖的的糖糖水水,服服糖糖后后的的1/2、1、2h(必必要要时时可可在在3h)各各测测血血糖糖一一次次。以以测测定定血血糖糖的的时时间间为为横横坐坐标标(空空腹腹时时为为0h),血糖浓度为纵坐标,绘制糖耐量曲线。,血糖浓度为纵坐标,绘制糖耐量曲线。目目 录录糖糖耐耐量量曲曲线线 正常人:正常人:服糖后服糖后1/21h达到高峰,然后逐渐降低,达到高峰,然后逐渐降低, 一般一般2h左右恢复正常值。左右恢复正常值。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高

81、于正常值,服糖后血糖浓空腹血糖高于正常值,服糖后血糖浓度急剧升高,度急剧升高,2h后仍可高于正常。后仍可高于正常。目目 录录 三、血糖水平异常三、血糖水平异常(一)高血糖及糖尿症(一)高血糖及糖尿症1. 高血糖高血糖(hyperglycemia)的定义的定义2. 肾糖阈的定义肾糖阈的定义临床上将空腹血糖浓度高于临床上将空腹血糖浓度高于6.9mmol/L称为称为高血高血糖糖。当血糖浓度高于当血糖浓度高于8.899.99mmol/L时,超过了时,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则可出现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则可出现糖尿糖尿。这一血糖水。这一血糖水平称为平称为肾糖阈肾糖阈。目目 录录3. 高血糖及糖尿的病理

82、和生理原因高血糖及糖尿的病理和生理原因 a.持续性高血糖和糖尿,主要见于糖尿病持续性高血糖和糖尿,主要见于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型(胰岛素依赖型)型(胰岛素依赖型)型(非胰岛素依赖型)型(非胰岛素依赖型)b. 血糖正常而出现糖尿,见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血糖正常而出现糖尿,见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引起肾对糖的吸收障碍。征等引起肾对糖的吸收障碍。c. 生理性高血糖和糖尿可因情绪激动而出现。生理性高血糖和糖尿可因情绪激动而出现。 糖尿病可分为二型糖尿病可分为二型: 目目 录录( (二)低血糖二)低血糖1. 低血糖低血糖(hypoglycemia)的定义的定义2. 低

83、血糖的影响低血糖的影响空腹血糖浓度低于空腹血糖浓度低于3.0mmol/L时称为时称为低血糖低血糖。血血糖糖水水平平过过低低,会会影影响响脑脑细细胞胞的的功功能能,从从而而出出现现 头头晕晕、倦倦怠怠无无力力、心心悸悸等等症症状状,严严重重时时出现昏迷,称为出现昏迷,称为低血糖休克低血糖休克。 目目 录录3. 低血糖的病因低血糖的病因 胰性(胰岛胰性(胰岛 - -细胞功能亢进、胰岛细胞功能亢进、胰岛 - -细胞细胞功能低下等)功能低下等) 肝性(肝癌、糖原积累病等)肝性(肝癌、糖原积累病等) 内分泌异常(垂体功能低下、肾上腺皮内分泌异常(垂体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等)质功能低下等) 肿瘤(胃癌等)肿瘤(胃癌等) 饥饿或不能进食饥饿或不能进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