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地理 教师用书 第1部分 第一单元 小专题 大智慧 (一)光照图的判读课件 鲁教版必修1

re****.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54MB
约32页
文档ID:567936429
高中地理 教师用书 第1部分 第一单元 小专题 大智慧 (一)光照图的判读课件 鲁教版必修1_第1页
1/32

第一单元小专题大智慧(一)专题讲坛第1部分专题专练   ( (一一) )光照图的判读光照图的判读 1.光照图的类型.光照图的类型 (1)地球侧视图:地球侧视图: 一般北极在上、南极在下,赤道为一直线、居中,晨一般北极在上、南极在下,赤道为一直线、居中,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并平分赤道二分日时,晨昏线起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并平分赤道二分日时,晨昏线起止于南北两极点;二至日时,晨昏线起止于与南北极圈相止于南北两极点;二至日时,晨昏线起止于与南北极圈相切的两切点;除二分日以外的时间,晨昏线与极地的某两切的两切点;除二分日以外的时间,晨昏线与极地的某两纬线圈纬线圈(纬度度数相同纬度度数相同)相切 以上三图在纵切面上昼夜半球平分,下面的图在纵切面以上三图在纵切面上昼夜半球平分,下面的图在纵切面上昼夜半球不等分上昼夜半球不等分 (2)极地俯视图:极地俯视图: 中心为极点,外圆为赤道,虚线为南北回归线和南北中心为极点,外圆为赤道,虚线为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3)矩形投影图:矩形投影图: 矩形投影图是将南北极点、南北极矩形投影图是将南北极点、南北极圈、南北回归线放大到与赤道一样长,圈、南北回归线放大到与赤道一样长,它与实际图相比有很大的变形,离赤道它与实际图相比有很大的变形,离赤道越远,变形越大。

判读此类图的关键是晨昏线、极昼、极越远,变形越大判读此类图的关键是晨昏线、极昼、极夜和赤道上的日出夜和赤道上的日出(6点点)、日落、日落(18点点)时间等 2.光照图上的直射点.光照图上的直射点(1)直射点直射点(A)的图示:的图示: (2)如何画出直射点:如何画出直射点: 先在光照图上找到晨昏线和地心,再过地先在光照图上找到晨昏线和地心,再过地心作晨昏线的垂线并延长,它与地球表面的交心作晨昏线的垂线并延长,它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即是点即是(如图中如图中A点点) (3)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确定纬度: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度确定纬度: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度数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互余,即数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互余,即α°++β°==90°;晨昏线与地轴夹角的度数等于;晨昏线与地轴夹角的度数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即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即α1==α2 确定经度:昼半球中间经线确定经度:昼半球中间经线(l1)即为太阳直射的经线即为太阳直射的经线 (4)确定直射的范围和次数:确定直射的范围和次数: 就纬度而言,太阳直射点范围是由黄赤交角决定的,就纬度而言,太阳直射点范围是由黄赤交角决定的,即位于即位于23°26′N~~23°26′S之间,如下图。

之间,如下图图甲图甲 据上图可知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据上图可知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图示如下:图示如下: 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全,全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有两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有两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如图甲的大值如图甲的φ1、、φ2和图和图A 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90°,全年有一,全年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如图甲中的如图甲中的M、、N和图和图B 回归线至极点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小于回归线至极点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小于90°,全年没有太阳直射现象,一年中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全年没有太阳直射现象,一年中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如图最大值 3.光照图上的晨昏线.光照图上的晨昏线(圈圈) (1)区分:晨线、昏线是由地球自转决定的。

顺着自转区分:晨线、昏线是由地球自转决定的顺着自转的方向,由夜到昼的半圆的方向,由夜到昼的半圆(线线)为晨线,反之为昏线所以,为晨线,反之为昏线所以,地球自转方向是区分晨线与昏线的关键地球自转方向是区分晨线与昏线的关键 (2)几种常见的表示方法:常见的晨昏线图有侧视图、几种常见的表示方法:常见的晨昏线图有侧视图、俯视图和投影图等,另外,局部图和组合图也时有出现俯视图和投影图等,另外,局部图和组合图也时有出现 ①①全球侧视图:在此类图上显示了完整的晨线或昏线全球侧视图:在此类图上显示了完整的晨线或昏线 ②②极地俯视投影图:在此类图上的晨昏线是由赤道到极地俯视投影图:在此类图上的晨昏线是由赤道到极点范围内的一半晨线和一半昏线组合而成的极点范围内的一半晨线和一半昏线组合而成的 上图中,晨线分别为上图中,晨线分别为NB、、OA、、PA′,昏线分别为,昏线分别为NA、、OB、、PB′ ③③圆柱投影图:此类图与实际图相比有很大的变形,圆柱投影图:此类图与实际图相比有很大的变形,越靠近极地,变形越大越靠近极地,变形越大上图中,晨线分别为上图中,晨线分别为OB、、O′A′,昏线分别为,昏线分别为OA、、O′B′。

④④公转轨道图上的晨昏线图: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公转轨道图上的晨昏线图: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是先选取是先选取A点点(或或C点点),过地心作阳光的垂线,向着阳光的,过地心作阳光的垂线,向着阳光的一侧为昼半球,另一侧为夜半球,然后根据自转方向判定一侧为昼半球,另一侧为夜半球,然后根据自转方向判定是晨线还是昏线是晨线还是昏线 4.光照图中的日期界线.光照图中的日期界线 地球上划分日期的分界线有两种类型:自然界线和人地球上划分日期的分界线有两种类型:自然界线和人为界线 (1)自然界线:即自然界线:即0时所在的经线,它是不断变化的,时所在的经线,它是不断变化的,自西向东过自西向东过0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自东向西过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自东向西过0时所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减一天在经线日期要减一天 在光照图上,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在光照图上,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时,如甲图中如甲图中D点、乙图中点、乙图中C点、丙图中点、丙图中c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与之相对应的另一条经线的地方时为与之相对应的另一条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时或0时,如甲图中时,如甲图中E点、乙图中点、乙图中F点、丙图中点、丙图中d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2)人为界线:即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人为界线:即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为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日界线的西侧是地球上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日界线的西侧是地球上一天中最早的地点,东侧是地球上一天中最晚的地点一天中最早的地点,东侧是地球上一天中最晚的地点自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日自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期要加一天 (3)日期范围:日期范围: 地球上新一天开始于地球上新一天开始于0时所在经时所在经线,随线,随0时经线西移,时经线西移,“今天今天”的范围的范围逐渐扩大,逐渐扩大,“昨天昨天”的范围逐渐缩小,的范围逐渐缩小,0时经线和国际日界线时经线和国际日界线(180°经线经线)把全球分为两个日期区把全球分为两个日期区如右图所示如右图所示 5.光照图上的面.光照图上的面(1)晨昏线晨昏线(圈圈)平面:平面: 晨昏线晨昏线(圈圈)平面平面(如上图如上图)是经过地心,与太阳光线保是经过地心,与太阳光线保持垂直的平面,持垂直的平面,AB在此平面内,所以在此平面内,所以AB垂直于太阳光垂直于太阳光线,图中的线,图中的M点为太阳直射点,若点为太阳直射点,若M向北移动时,则向北移动时,则A点点向南、向南、B点向北移。

点向北移 当当M向北移动到一年中的最北位置时,向北移动到一年中的最北位置时,A、、B到达一年到达一年中的最低纬度,此时为中的最低纬度,此时为6月月22日前后日前后(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夏至日),,A、、B分别位于北极圈和南极圈位置,分别位于北极圈和南极圈位置,A、、B所在的纬度为极昼所在的纬度为极昼(夜夜)的最低纬度当的最低纬度当M向南移动到赤道上时,向南移动到赤道上时,AB与地轴重合,与地轴重合,晨昏线过极点并与经线重合,此时全球昼夜平分晨昏线过极点并与经线重合,此时全球昼夜平分 同样道理和方法,可以推断同样道理和方法,可以推断M移到地球最南位置时的情移到地球最南位置时的情况 (2)极昼极昼(夜夜)范围球面:范围球面: 知道极昼知道极昼(夜夜)的最低纬度,就知道了太阳直射点的纬的最低纬度,就知道了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两者度数互余,此纬度到邻近极点为极昼度,两者度数互余,此纬度到邻近极点为极昼(夜夜)根据北极点地区的极昼北极点地区的极昼(夜夜)情况,可以推断昼夜长短状况、正情况,可以推断昼夜长短状况、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直射点的移动方向、节气与季节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直射点的移动方向、节气与季节情况及进行地方时、区时计算等。

情况及进行地方时、区时计算等 6.光照图上的角.光照图上的角 太阳光照地球图上涉及的角主要有黄赤交角太阳光照地球图上涉及的角主要有黄赤交角θ1、地轴与黄、地轴与黄道面夹角道面夹角α2、晨昏线和地轴之间的夹角、晨昏线和地轴之间的夹角(θ2)、经过极昼、经过极昼(夜夜)最低最低纬度切点的晨昏线与赤道的锐角纬度切点的晨昏线与赤道的锐角α(α==β)、地轴与赤道面的夹角、、地轴与赤道面的夹角、太阳光线与晨昏线的夹角等太阳光线与晨昏线的夹角等 (1)垂直关系的角:太阳光线垂直关系的角:太阳光线⊥⊥晨昏线、地轴晨昏线、地轴⊥⊥赤道 (2)相等关系的角:相等关系的角:θ1==θ2==θ3、、α==β==α2 (3)互余关系的角:互余关系的角:θ1(θ2、、θ3)++α2(α、、β)==90° (4)晨昏线和极昼圈的切点晨昏线和极昼圈的切点(A点点)地方时为地方时为24::00(或或0::00),晨昏线和极夜圈的切点地方时,晨昏线和极夜圈的切点地方时(B点点)为为12::00 (5)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θ2)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

二分日而变化二分日θ2==0°,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与经线,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全球昼夜平分;二至日重合,全球昼夜平分;二至日θ2==23°26′,太阳直射,太阳直射23°26′,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极圈内出现极昼,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极圈内出现极昼(夜夜)现象 点击进入专题专练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