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必修一文学常识与名句默写错字集句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7389781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00.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人教版必修一文学常识与名句默写错字集句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2年人教版必修一文学常识与名句默写错字集句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2年人教版必修一文学常识与名句默写错字集句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2年人教版必修一文学常识与名句默写错字集句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2年人教版必修一文学常识与名句默写错字集句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人教版必修一文学常识与名句默写错字集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教版必修一文学常识与名句默写错字集句(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必修一文学常识归纳一、先秦散文 : 秦代以前的散文。分两类:、先秦历史散文( 左传 、 国语 战国策等)、先秦诸子散文(论语 、 孟子 、 墨子 、 庄子等)二、史书的体例及代表作品:、编年体史书:以年代为纲春秋孔子编订(是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司马光 ( 北宋)(最大的编年体通史)、纪传体史书:以人物传记为纲史记司马迁 (西汉)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班固 ( 东汉)(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国别体史书:以国家为纲国语左丘明 (春秋)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刘向 (西汉) (编) (国别体断代史)左传 :传 zhu n,解说。原名左氏春秋传 ,又称春秋左氏传

2、。它与春秋公羊传 、 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史。相传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 240 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战国策 :西汉学者刘向所编辑、校订的一部国别体的史书。该书记载了战国时期二百三四十年间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语言流畅,记人、记事形象生动。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东周、

3、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刘向, 原名更生,字子政,沛县(今属江苏)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作品有说苑史记叙述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 篇,包括本纪 12 篇,世家 30 篇,列传 70 篇,书 8 篇,表 10 篇,共 130篇,凡 526500 字。史记是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成就了史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 ,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列为前“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

4、。因此司马迁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史圣。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 与司马相如合称“文章西汉两司马”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三、诗歌体裁 : (一)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8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古体诗 ( “古风” ) :“楚辞”和“近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歌、行、吟”是古体诗的主要体裁。、近体诗 ( “格律诗” ) :(1) 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 (五字) 、七律( 七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颈联必须对仗。(2) 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 (五字) 、七绝(

5、 七字),二、四句押韵。(二)词:兴起于隋唐,成就于宋代。初为“曲子”、 “杂曲子”、 “曲子词”,又称乐府、长短句、诗余。分小令(58 字以内 )、中调 (58-96 字) 、长调(96 字以上 )。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词的流派:豪放派、婉约派(三)曲:即散曲,分为“小令” 、 “套数” 。四、孔子及论语1.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我国古代伟大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古文献整理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曾修诗书 ,订礼乐 ,序周易,作春秋。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2. 孔子

6、思想*他在鲁国做过官,又曾游说四方,一生的主要活动是聚众讲学,由此建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私家学派儒家孔子经其终生倡导和历代儒家的发展,使中国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作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逾两千余年。*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德治主义,他执著地倡导德化社会与德化人生。德化社会的最高标准是“礼”,德化人生的最高价值是“仁” 。孔子教导人们积极奉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放人”的忠恕之道” ,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倡明“天人合一” 之教,以善处人与自然的关系, 他还阐述和弘扬了人不仅要 “仁民” ,也要“爱物”的道理。*孔子坚决主张国家要实行“富之教

7、之”的德政,使社会与文化得到发展。孔子认为文明的最高成就在于造就理想人格以创立理想社会,通过潜志躬行“内圣外王之道”,以达到“天下为公” 、 “大同世界”:之境界。由于孔子的卓越贡献和思想影响深远,他才被中国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被尊为“至圣”“素王” 。孔子与孟子并称“孔孟” ,他们的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3. 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 , 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的对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 论语记录孔子的言论大致有四种体式: 格言体、答问体、对话体、议事体,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8、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与大学 孟子 中庸合称“四书”。五、戴望舒(19051950) ,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1925 年入上海复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法国象征派影响。1928 年开始创作现代派诗歌。著有诗集: 我的记忆望舒草 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8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因受西方象征派影响,意象朦胧、含蓄。代表作是雨巷,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

9、后期(抗战爆发后)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情感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积极、明朗。代表作是我用残损的手掌。一生留下了诗篇 92首。六、1、徐志摩( 18961931) ,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20 年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剑桥就是诗歌中的康桥。1922 年 8 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 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新月诗派的主要人物。 1928 年诗人重游英国, 在乘船归国途中, 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诗歌 , 作品收录在徐志摩文集。1931 年 11 月 19日,诗人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

10、于泰山脚下,时年35 岁。诗集: 再别康桥、 志摩的诗、 翡冷翠的一夜、 猛虎集等。散文: 自剖 、 想飞 、 我所知道的康桥、 翡冷翠山居闲话等。2、徐志摩是新月派诗人。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 . 该诗派大体上以 1927 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 ?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1927 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 次年又创办 新月月刊, 新月派 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 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

11、家、方玮德、卞之琳等。前期理论:他们不满于 五四 以后 自由诗人 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 理性节制情感 ,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 三美 主张,即 音乐美(音节) 、绘画美(词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它是针对当时的新诗形式过分散体化而提出来的。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学派的理论基础,对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七、艾青,原名蒋海澄, 1910 年出生。中国诗坛上一颗明亮的星。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代表性诗篇除大堰河我的保姆外,还有光的赞歌、 古罗马的大斗技场 、 手推车 、 我爱这土地、 雪落

12、在中国的土地上等。在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聂鲁达称他为“中国诗坛泰斗” , 1985 年荣获法国艺术文学艺术最高勋章。八、1、鲁迅( 1881.9.251936.10.19 ) ,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鲁迅”是他于 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2、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小说集: 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 ( 阿 Q正传等皆收于呐喊中)散文集: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共收录10 篇散

13、文) (含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文学论著: 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 野草 (含风筝、 雪 ) 论文集: 门外文谈杂文集: 坟 热风 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 花边文学伪自由书附集 准风月谈集外集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 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9 部和很多另外的杂文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8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九、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1904 年 11 月 25 日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

14、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 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巴金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 ,1929 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 砂丁 索桥的故事萌芽和著名的激流三部曲 : 家 、春 、 秋 ,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 爱情三部曲: 雾 雨 电1982 年获“国际但丁文学奖” 。散文集随想录 (包括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 ) 。其中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抗战后期创作了中篇小说憩园和第四病室。1946年完成长篇小说寒夜 。短篇小说以神鬼人为著名。20XX年 11 月 25 日,巴金百岁生日,国

15、务院在上海授予巴金“人民作家”光荣称号。十、梁实秋,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文字创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雅舍小品、 英国文学史 、 莎士比亚全集。编撰远东英汉大辞典 。十一、梁启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光绪举人等。汉族,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深度参与了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伟大社会活动家,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教授之一、著名新闻报刊活动家。他的文章富有

16、独特的历史视角,令人深思,启蒙思想。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十二、 夏衍,原名沈端先,汉族,浙江省余杭县(今浙江杭州)彭埠镇严家弄人。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文学艺术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2、主要作品:作有电影剧本狂流、 春蚕 ,话剧秋瑾传、 上海屋檐下及报告文学包身工 ,改编创作野草、 烈火中永生、 祝福、 林家铺子等电影剧本,著有写电影剧本的几个理论问题等理论专著。话剧剧本有赛金花、 上海屋檐下、 心防 、 法西斯细菌、 复活 、 戏剧春秋、 方草天涯等。著述甚丰,有夏衍剧作选、 夏衍选集 、 夏衍剧作集、 夏衍电影剧本集、 夏衍杂文随笔

17、集、 夏衍论创作等。3、夏衍话剧创作特点:(1)日常生活的戏剧性: 善写普通知识分子与小市民平凡的人生。小市民( 都会的一角中秋 重逢赎罪 娼妇 ) 上海屋檐下市民家庭司空见惯的感情摩擦和人事纠纷中痛苦的发现。取材的平凡性、构思的朴素性和内在的深刻性结合。 (2)简约含蓄的情节结构:上海屋檐下在同一舞台空间里,同时展开五家人家的悲喜剧,主线突出,结构单纯,又保持了生活本身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准确传神的勾勒,极端简洁与鲜明。“黄梅天气”的多层象征意义。微温而含蓄的态度,不动声色的控诉,含着眼泪的鞭挞。 (3)人道主义观点:与民主主义立场结合,关注大时代中个人的命运,浓郁的人情味,含泪的笑类似契诃夫

18、。文化常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8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1. 万户侯:食邑万户以上,号称“万户侯” (汉代侯爵最高的一层,其中卫青与霍去病是典型代表) ,后来泛指高官贵爵。周代爵位等级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周公居摄改制,大其封,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秦穆公、晋侯、郑伯2. 古人称谓:1、宗族称谓祖上:最早的祖先称为始祖。后世的皇帝一般以他们可知的祖宗作为始祖,如宋朝以僖祖作为始祖。后世的人在修家谱、作家传时,也往往喜欢攀附古代的名人为自己

19、的始祖。如曹操、曹植、曹睿祖孙三代就分别把曹振铎、姬姓、虞舜称作曹氏家族的始祖。太祖:始封之君也就是王朝的建立者为太祖。如三国魏以曹操为太祖,唐以李渊为太祖,宋以赵匡胤为太祖,明以朱元璋为太祖,清以努尔哈赤为太祖。太祖是一朝的开国之君,所以他的太庙百世不迁。祖宗:是对始祖及先世中有功德者的尊称。从我国汉代开始,凡是创业的国君死后,他们的庙号一律为祖,如汉称刘邦为高祖,唐称李渊为高祖等等。凡是有功德的帝王死后,他们的庙号一律称为宗,如汉称文帝刘恒为太宗,唐称李世民为太宗等。子嗣、太宗、小宗:古代宗法制度规定,同一始祖的嫡系长房继承系统为大宗、余子为小宗。宗子:大宗的嫡长子叫宗子。对大宗来讲,他是

20、家长;对于小宗来讲,他是族长,宗子继承始祖的爵位,主持始祖庙的祭祀。世子:世子也就是太子,古代的“世”与“太”字意义相通。支子:古代把嫡长子以外的其它儿子称为支子。嫡子:古代把正妻所生的儿子称作嫡子。同时也指正妻所生的长子。嫡子有继承父亲地位的权力,在社会地位上远远高于庶子。别子:古代把诸侯嫡长子以外的儿子都叫别子。庶子:古代把妾所生的儿子称作庶子,庶子的地位比嫡子低,不能承奉祖庙的祭礼和承袭父祖的地位。嗣子:无子而以他人之子作为儿子,既为嗣子。嗣子一经礼法认可,地位与亲子等同。古代礼法对嗣子问题,有明确的规定。一、必须是同姓。二、必须是同宗的支子。三、辈分必须相当。公子:诸侯王 ( 公) 嫡

21、长子以外的其它儿子称为公子。另外诸侯的女儿也可以称作公子。考妣:父母又称为考妣。后多指已死的父母,即亡父亡母。继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8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生父死后,母亲再嫁之夫称为继父。八母:八种身份不同的母亲,即指嫡母、继母、养母、慈母、嫁母、出母、庶母和乳母。嫡母:妾的子女称父之正妻为嫡母。对于嫡母,服制是斩衰三年。继母:父亲的后妻称为继母,对于继母,服制也是齐衰三年。养母:过继儿子称收养他的母亲为养母。对养母服制是斩衰三年。慈母:妾所生之子,其母死后,其父令别的妾抚育,此别妾就是此子的慈

22、母。嫁母:亲母因父亲死后再嫁,称作嫁母。为嫁母服齐衰杖期。出母:被父亲休弃的生母称作出母。为出母服齐衰杖期。庶母:父亲的妾称为庶母。士为庶母服缌麻。乳母:父妾之中曾乳育己者称她为乳母。为乳母服缌麻。九族:九族所指,说法不一。一说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孙、子、己身、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说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即:姑之子( 姑姑的子女) 、姊妹之子 (外甥 ) 、女儿之子 ( 外孙) 、己之同族 (父母、兄弟、姊妹、儿子 );母族三即:母之父 ( 外祖父 ) 、母之母 ( 外祖母) 、从母子 ( 娘舅);妻族二是岳父、岳母。如何称呼自己的亲属:在称呼自家的亲属时,我们

23、常会听到或见到“家、舍、亡、先、犬、小”这几个字。 家 :是用来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活着的亲人,含有谦恭平常之意。如称己父为家父、家严,称母为家母、家慈,称丈人为家岳,祖父为家祖,以及家兄、家嫂等等。 舍 :是用来谦称比自己卑幼的亲属,如舍弟、舍妹、舍侄、舍亲,但不说舍儿、舍女。 先 :含有怀念、哀痛之情,是对已死长者的尊称,如对已离世的父亲称先父、先人、先严、先考,对母尊称先母、先妣、先慈,对祖父称先祖,等等。 亡 :用于对已死卑幼者的称呼,如亡妹、亡儿。对已故的丈夫、妻子、挚友,也可称亡夫、亡妻、亡友。 犬 :旧时谦称自己年幼涉及不深的子女,如犬子、犬女等。 小 :对人常用来称己一方的谦

24、词,如自称自己儿女为小儿、小女等。 六亲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8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六亲即六种亲属。对六亲的说法,历来众说纷纭,大致有以下几种,一说指父子、兄弟、姊妹、甥舅、婚媾、姻亚。二说指父子、兄弟、夫妇。三说:指父母、兄弟、妻子。四说指父母、兄弟、从父兄弟、从祖兄弟、从曾祖兄弟、同族兄弟。五说指外祖父母、父母、姊妹、妻三弟之子、从父母亡子女之子。隶巍,指父、母、兄、弟、妻、子,是现代比较通行的说法,现代汉语中六类也泛指亲属。古代兄弟排行称谓:古代以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

25、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父之兄称“父”,父之次弟称为“仲父” ,仲父之弟称为“叔父”,最小的叔叔称“季父” ,后来父之弟都统称为“叔父” 。古今妻子称谓:我们现在称男人的配偶为妻子。而从古至今,对妻子的称呼竟有近四十种之多。小君、细君:最早是称诸侯的妻子,后来作为妻子的通称。皇后:皇帝的妻子。梓童:皇帝对皇后的称呼。夫人:古代诸侯的妻子称夫人,明清时一二品官的妻子封夫人,近代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荆妻:旧时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又谦称荆人、荆室、荆妇、拙荆、山荆、贱荆,有表示贫寒之意。娘子:古人对自己妻子的通称。糟糠:形容贫穷时共患难的妻子。内人:过去对他人称自

26、己的妻子。书面语也称内人、内助。尊称别人妻称贤内助。内掌柜的:旧时称生意人的妻子为“内掌柜”,也有称“内当家”的。太太:旧社会一般称官吏的妻子,或有权有势的富人对人称自己的妻子为“太太”,今有尊敬的意思,如“你太太来了” 。妻子:指的是妻子的儿女。早期有“妻子” 、 “妻室” ,也有单称妻,有的人为了表示亲爱,在书信中常称贤妻、爱妻。老伴儿:指年老夫妻的一方,一般指女方。娘儿们、婆娘、婆姨:有些地方称妻子为娘儿们,或婆娘,或婆姨。堂客:江南一些地方俗称妻子为堂客。媳妇儿:在河南农村普遍叫妻子作媳妇儿。老婆:北方城乡的俗称,多用于口头语言。老爱:因称老婆太俗语,称爱人拗口,所以取折衷的方法叫老爱

27、。继室、续弦:妻殁再聚约。家里、屋里人、做饭的:都是方言对妻子的称谓。女人:一些农村称妻子为女人,或孩子他娘。贱内、贱媳:古人对妻子的谦称,爱人:男女互称。老马子、后头人:河南农村对妻子的称呼。右客:湖北鄂西山区对妻子的一种称呼。伙计、搭档:现代都市流行的对妻子的俗称。参谋长、内务部长:现代人对能干持家贤惠妻子的尊称。附: 旧时对妾的称呼有“侧侄” 、 “偏房” 、 “小星” 、 “如夫人”、 “妇君”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8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古今对丈夫的称谓我们对女子的配偶称作丈夫。此外对丈

28、夫的称谓还有丈人、君、外子、官人、老公、爱人、当家的、前面人、掌柜的、外面人、郎君、老伴、老头子、那口子、男人、老爱、那位老板等。古今对父母的称谓:父母又称高堂、椿萱、双亲、膝下、考妣等。古今对夫妻的称谓:夫妻在古今有结发、鸳鸯、伉俪、配偶、伴侣、连理、秦晋、百年之好等。“鸳鸯” :原指兄弟,我国古代曾把鸳鸯比作兄弟。鸳鸯本为同命鸟,双栖双宿,所以古人用它来比喻兄弟和睦友好。后用鸳鸯来比夫妇,始于唐人卢照邻。什么叫“丈人”“丈人”现在通常指称岳父。但在古代“丈人”就不仅指岳父了。一、 “丈人”是对老者和前辈的尊称。二、 “丈人”指家长或主人。三、 “丈人”是女子对丈夫的称呼。四、 “丈人” 代

29、表岳父。“结发”的含义:我国古代,年少之时结为夫妻,称为结发。后因以“结发”为结婚,指原配夫妇。“连襟”趣话:在我国民间,通称姐妹们的丈夫为“连襟”, “连襟”的来历与我国著名的诗人杜甫、洪迈有关。礼俗称谓君:周代称诸侯为君。君在天子之下,大夫之上,指的是诸侯。秦统一天下后,称皇帝为君。君还是战国、秦汉时期贵族、功臣的封号。如齐国田文号盂尝君,魏以子无忌号信陵君,汉郦食其号广野君,刘敬号奉春君,君后来又引申为对男子的尊称,故父和夫也可称君。臣:上古指男性奴隶。后来“君”与“臣”对举,臣包括因君外的任何人。后“臣”引申为对己的谦称。士:商、西周、春秋时统治者的最低层及其成员。周天子有天下,诸侯有

30、国,卿大夫有家。家是卿大夫的统治区域,担任家的官职的通常是士,称为家臣。士大夫受过教育,有知识、有才能,因此,后来逐渐成为知识分子的通称,在军事上、政治上、外交上形成不可忽视的力量。战国时代的士大体分为四类,一类为学士,如庄子、荀子等。一类为策士,如苏秦、张仪,即所谓纵横家。一类为方士或术士。最下的一类为食客,这类人有士之名,无士之实,多是贵族的鹰犬。民:上古时把奴隶称作民。或称黎民、群黎、苗民、众人、庶人、庶民,通称庶民。臣与民在上方都是奴隶,但有区别:臣是柔顺驯服的奴隶,民是暴戾难以驾驭的奴隶。奴隶:为奴隶主劳动没有人身自由的人, 常被奴隶主任意买卖甚至杀死。“工” 、 “奴” 、“奚”

31、、 “臣” 、 “妾”等都是奴隶,小臣、仆侍、妾婢、阍人( 看门人 )、寺人 ( 宦) 等是从事家务劳动的奴隶,金工、车工等是从事工业生产的奴隶,大量的则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奴隶。君子:古代对贵族男子的通称。又泛指有道德的人,君子常常和小人或野人对比。此外,妻称夫也叫君子。百姓:古代对贵族的总称。商代的奴隶主是贵族,总称为“百姓”( 因为当时只有贵族才有姓 ),商王是贵族的最高代表,自称为“余一人” ,周代仍有这种称号,战国以后,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8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百姓”为平民的通称,与“民”

32、为同义词。黎民:平民也称黎民,亦即“众民”的意思。因“黎”通“骊”,黑色, “黎民”因黑发而名。黔首:黔首是战国时秦国及秦代对平民的称呼。黔,黑色。“黔首” ,犹如黑头。据说秦商黑色,平时平民都用黑布包头,帮称“黔首”。布衣:即“平民”,古代人富人穿丝,平民穿麻布,所以称“布衣”。庶人:又叫“庶民”,西周以后对农业生产者的称谓。西周时庶人可作为被封赐的对象,其身份比奴隶高。春秋时,庶人的地位在士以下,工商奴隶之上。秦汉以后,泛指没有官的一般平民。对自己的谦称类寡人:皇帝自谦:寡德之人。鄙人:“鄙人”本意指发居于郊野之人。后古人用来谦称自己,表示地位不高,见识浅陋。臣:古人对自己的谦称。“臣”表

33、示自谦, 多有君臣关系在内。 后采也完全表示谦称。仆:旧时男子自称谦词。仆即奴仆,下对上,幼对长自称奴仆,借以表示对对方的敬重。小可:宋元间人自称谦词。小生:旧时晚辈对尊长称自己的谦词。小子:旧时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自称的谦词。晚生:旧时父人对前辈称己的谦词。不肖:旧时男子自谦词。不肖原指子不似其父那样贤能,故男子在其父母死后多借以自称,表示谦恭。不才:旧时男子自谦词。不才即没有才能,故借以自称,以示谦恭。不妄:旧时男子对自己的谦称。不妄意为无才能的意思。不敏:古人称自己不聪明,不敏捷,故自谦“不敏”。 晚生 后学 晚侍 年轻人在年长者面前的谦称。在下:自称的谦词,古时坐席,尊长在上座,所以自称

34、在下。妾:旧时妇女自称的谦词。妾是旧时正妻之外的小妻、侧室、偏房,在家庭中地位极低,故妇女借以自称,表示对对方的敬重。奴、奴家:旧时妇女自称的谦词。奴即表示不自由,从人役使的仆役,故借以自称,表示对对方的敬重。有时男子亦以之为谦称。未亡人:寡妇的自称。尊称类父:古代对男子的尊称。“父”本义不是父亲,而是父系氏族社会中司火的长者,后成为对男子的尊称。大约至周代, “父”才成为父亲的别称。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甚至父亲对儿子说话,有时也以“公”相称,用来表示郑重或爱重。子:古代尊称,男女皆可称之。学生对老师也称“子”。夫妻之间又互称“内子”和“外子” 。长者:古代尊称。指有德行受尊敬的人。卿:古代

35、尊称,古时使用较广,君称臣为“卿”,夫妻之间称“卿”或“卿卿” 。先生:古代尊称,多称师长、老人或有德行的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8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阁下:是旧时对一般人的尊称。常用于书信之中。原意也是由于亲属同辈间互相见面不便直呼其名,常常先呼其阁下的侍从转告,而将侍从称“阁下”,后来逐渐演变为对至友亲朋间尊称的敬辞。足下:在古代称谓上,或同辈相称,都用“足下”,足下意为“您”。麾下:是对将帅的尊称。陛下: “陛下”的“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 “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

36、时,不敢直口乎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对帝王的敬辞。殿下:和“陛下”是一个意思,原来也是对天子的尊称。汉代以后演变为对太子、帝王的尊称,唐代以后只有皇子、皇后、皇太后可以称为“殿下”。令尊:旧时称对方父亲的敬词。令有善、美之意,故用为敬词。尊公:亦称“尊大人”、 “尊大君”。旧时称对方父亲的敬词。尊与卑相对,指地位或辈分高,故用敬词,如“尊翁” 、 “尊驾” 。令堂:旧时称对方母亲的敬词。令郎:旧时称对方儿子的敬词。原称“令郎君”。令嗣:旧时称对方儿子的敬词,同“令郎”。令子:旧时称对方儿子的敬词。令爱:并作“令嫒”。旧时称对方女儿的敬词。令正:旧时称对方嫡妻的敬词。

37、令兄:旧时称对方之兄的敬词。令弟:旧时称对方之弟的敬词。令坦:旧时称对方大婿的敬词。仁兄:旧时对同辈友人的敬称。常用于书信。贤兄:旧时对同辈友人的敬称,贤指德才之众,故用为敬词。仁弟:旧时对同辈中青年者的敬称。师长对学生,年长者对幼子亦常以之为称,表示爱重。贤弟:贤弟意为“仁弟” ,贤有德行好、才能出众之意,故习以为敬词4、古代交友的称谓布衣之交:普通老百姓相交的朋友。刎颈之交:哪怕砍头也不变心的朋友,又称为“生死之交”。莫逆之交:意谓彼此心志相通,情投意合。杵臼之交:指交友不嫌贫贱,亦称为“杵臼交”。车笠之交:不以贵贱而异,友谊深厚。忘年之交:年岁差别大,行辈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总角之交:

38、幼年就相认的朋友。竹马之交:形容小儿时天真无邪,亲昵嬉戏之状。5、古代对媒人的称呼媒人:撮合男女成婚的人,多为老年妇女充当。月老:媒人之代称。红娘:媒人之代称。取于元代杂剧西厢记中莺莺的婢女。三姑六婆: 指从事九种职业的女人。“三姑”即从事宗数活动的三种职业女人:尼姑、道姑、卦姑。 “六婆”中“牙婆”指贩卖人口的贩子, “媒婆”指专门撮合婚姻的, “师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8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即区婆, “虔婆”指妓院的鸨母, “稳婆”指接生婆,“药婆”职业不详。6、古代对老师的称呼师父、师傅

39、:对老师的尊称。 “师傅”原为春秋时国君的老师。夫子:古代对老师的一种尊称,尤其流行于旧时私塾。师长:教师的尊称。外傅:古代对教师的特称。博士:经学教师称“博士”。至唐朝时期,各专业学校更有“律学” 、 “算学” 、 “书学”博士之分。教授:原为学官称谓,自宋始于宋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均设“教授”,以传授学业,后世相沿。讲师: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的教师谓“讲师”。助教:古代学官名。教师。西晋武帝咸宁四年设置,协助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南北朝、隋代相沿设置。唐代国子学、太学、广文馆、四门学等都设有助教。明、清两代,仅仅有国子监助教。为国子学(即后来的“国子监” ) 教师。教渝:宋代京师所设小学和

40、武学中的教师称谓,到元、明、清的县学照样设置。教习:明朝人选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后,教师仍用其名。经师:汉代以后历代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的教师称“经师”。训导:明清时府设教授,州设学正,县设教渝,掌教育生员,其副职皆称“训导”。先生:古时对“门馆” 、 “私塾”老师中年长者的尊称。老师:原为宋元时期“小学”教师的称谓。服务员的古代称呼:古代服务员被称为店小二,这是因为自宋以来直到民初,老百姓是没有名字的,只有上学才有学名,一旦做官,就有官名,古代服务员为平常百姓,所以被称为店小二,而店老板自然是店老大了。7、皇族称谓皇帝:中国在公元前 22 重年,秦王羸政统一六国后,

41、自认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称“始皇帝”,从此历代封建君主都称皇帝。万岁:皇帝的代名词,一种说法认为在朝贺时对君主经常使用,久而久之,便成了皇帝的尊称;另一种说法认为是从西汉元封元年( 公元前 110 年) 汉武帝登华山后,由他开始用“万岁”自称,而相沿下来的。天子:古代君王的尊称。夏、商、周代,天子的正号是王,如周武王即可被称天子;在秦汉至清代,天子则指皇帝。所谓“天子”,意指君主君临天下,犹天之子。皇后:皇帝的正妻称皇后。秦汉以后历代沿称。太上皇:帝王尊其父为太上皇;历代皇帝传位于太子,并自称太上皇;天子之父参与国政,称太上皇帝。皇太后:皇帝的母亲称皇太后,秦汉以后历代沿称。皇太子:皇帝

42、所指定的继承人,一般为皇帝的嫡长子,但常有例外,由皇帝选定册立。清代自雍正以后不立皇太子。一般称预定继承君位的长子为“太子”。贵嫔:妃嫔的称号。汉元帝时始置,原为妃嫔中之第一级。自魏晋至明均设置,但地位已经下降。昭仪:妃嫔的称号。三国魏文帝时始置,仅次于皇后,晋及南北朝多沿置。才人:妃嫔的称号。始设于晋武帝,自南北朝至明多曾沿置,唐制,才人初为宫中之正五品,后计正四品。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8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贵妃:妃嫔的称号。南朝宋武帝时始置,位次于皇后,自隋至清多沿置。七子:女官名,位在美人

43、、良人下,在长使少使上。良人:西汉妃嫔的称号。美人:妃嫔的称号。贵人:妃嫔的称号。东汉位次于皇后,清代贵人已降在妃嫔之下。世子:帝王示诸侯的正妻所生的长子,也称太子,清代则封亲王的嫡长子为世子。孺子:太子妃嫔名,太子有妃、良娣、孺子,共三等,又古代贵族的妾也称孺子。太孙:皇帝的长孙称太孙。历代王朝往往于太子殁后册立太孙为预定之皇位继承人。公主:帝王之女的称号。始于战国,汉制规定,皇帝之女称公主,帝之妹称长公主,帝姑称大长公主,后历代大致沿用。翁主:汉代制度,诸王之女称翁主,即后世的郡主。附马:皇帝的女婿称驸马,非实官。清代称“额驸”。帝姬:古代对皇帝女公主、姊妹、姑母等的称呼。8、官场称谓中国

44、历代主要官职称谓宰相:我国封建社会主管政事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意为君主的最高幕僚、百官的首长。丞相:官名。长期以来丞相常用作宰相的通称,但宰相不一定是丞相。太尉:官名。秦时的太尉为全国最高的军事长官。汉初与丞相、御史大夫合称三公,东汉又与司徒、司空并为三公。后代沿置,但一般为加官而无实权,至明代废。御史大夫:官名。秦朝时始设,其位相当于副丞相。侍郎:官名。汉武帝时始置的郎官,是常侍皇帝左右的近臣。郎中:官名。始设于秦,在宫闱中掌皇帝宿卫。自隋代,为各司的主官,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部员。卿:古代高级官员或爵位的称谓。三阊大夫:官名。战国时楚国的三阊大夫,以掌王族中势力最大的昭、屈、景三姓子弟的

45、教育事。将军:官名。春秋时,诸侯以卿统率军队,始有将军的称呼。后用于都督军事的武官。大将军:官名。战国时始置,汉代沿置,掌统征战,是将军最高称号。太师:官名。古代三公之一( 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后以太师、太傅、太保为加官,仅示荣宠而无实职。太师还是辅导太子的官,称太子太师。太傅:官名。古代三公之一,名同太师。西汉时把辅导太子的官称为太子太傅。司马:官名。西周时始设。春秋、战国时沿用,掌管军政和军赋。汉代司马为兵部尚书的别称。隋、唐以后,司马地位有所削减。巡抚:官名。始置于明太祖朱元璋,职能同于中央官员巡抚地方的“钦差大臣”。总督:是管辖一省或数省军政的地方最高长官。都督:汉末始设。三国

46、时都督为率兵打仗的将帅,魏晋以后,都督成了驻地的刺史,成了辖区的军政总首长。提督:清朝官居要职。一种为提督学政,又称学政、学台,掌科举大权;一种为提督军务总兵官,负责一个省的军务。钦差大臣:明代由皇帝亲自派遣临时出外,办理重大事件的官员,称钦差大臣。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18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节度使:官名,武将统兵出战称总管,无事时镇守边地则称大都督。唐代,节度使权力不断增大,形成所谓“藩镇割据” 。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

47、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 。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 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 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 “枢

48、密” 。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出师表提到的郭攸之、费讳即是侍中。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如荆轲刺秦王: “诸郎中执兵,

49、皆陈殿下。 ”此指宫廷侍卫。张衡传 “公交车特征拜郎中” , “郎中”是管理车骑门户的官名。参军: “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经略使:也简称“经略” 。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太守:参见“刺史”条。又称“郡守” ,州郡最高行政长官。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 。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 。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

50、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 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 ) 、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 ) 、礼部( 管典礼、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18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科举、学校等 ) 、兵部 ( 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 、刑部 (管司法刑狱,相当

51、于现在的司法部 )、工部 ( 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 ) 。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官职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如后序中的“于是辞相印不拜”,就是没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职。(2)除:拜官授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后序 )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3)擢:升官职,如战国策?燕策 : “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

52、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 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就是贬官。(6)黜: “黜”与、 “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如国语 : “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 ”(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如张衡传: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古代称谓中国号称文明古国,世人誉之为礼仪之邦、君子之国,即使是在唇枪舌剑的论战中,我们的先人也同样讲

53、究语言美。 礼记仪礼道:“言语之美,穆穆皇皇。 ”穆穆者:敬之和;皇皇者,正而美。就是说,对人说话要尊敬、和气,谈吐文雅。现在我们称呼对方的代词只有“你”和“您”,而古代,虽然有“汝,尔、若、而、乃”等好几个称法,但是他们无论对长辈、平辈说话时,从来不用这些词,认为如此称呼不礼貌。古人有多种多样表示尊敬的方法,大概有如下数种。1、用“道德高尚”的说法称呼对方,如称人为“子、夫子、先生”等等。2、从辈份上尊称对方,如称人为“父老、父、丈人、母、媪、老伯”等。3、称对方的字、号。4、称对方的身份时加上“贤、尊、高”等字眼。如“贤侄”、 “贤婿”等。5、用对方的部下来代称对方, 表示由于尊敬的缘故,

54、 不敢直接指呼对方。 例如, “陛下”代称帝王;“殿下”代称皇后、太子; “阁下” 、 “足下”等代称一般人。古代第一人称代词除了“我”以外,还有“余、吾、予、朕、台、卯”等。但古人对长辈或平辈说话时,也不用他们而是毫无例外地用谦称。例如:1、用“道德不高尚”或“不聪明”的说法来称呼自己。如自称“鄙人、小人、愚、愚弟”等。2、 “用辈份低”的说法来称自己。例如自称“小弟、小侄”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18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3、用“地位卑 *”的说法来称呼。例如自称“臣、仆、在下、*子、牛马、自己

55、下走”等等。4、称自己的身份、职务,有时还加上“卑、小、贫”等字眼。例如自称“弟子、学生、小生、贫僧、卑吏、卑职”等。5、直呼自己的名。例如孔子自称“丘” 。古人的礼貌语言还表现在:凡是说到与对方有关的行为、人物、事情、物品时,大都要使用尊敬、委婉的说法,例如:称别人的姓、名和字为“贵姓、大名、尊讳、尊字”等。称别人年龄为“贵庚、尊庚、芳龄、高寿”等。称别人的住处为“尊府、府上、尊寓、华居”等。称别人的神态、相貌为“风采”等。称别人的身体为“玉体”等。称别人的亲属去世为“作故人、谢宾客、仙游”等。同样地,说到与自己有关的人和事物时,也一律采用谦虚的说法。例如:称自己的妻子为“ *内、拙荆”。称

56、自己的孩子为“ *息、犬子”。称自己的朋友为“敝友” 。称自己的事情为“ *事” 。称自己的意见为“愚见、愚计” 。把自己的官叫“待罪” 。向别人询问叫“拜问” 。回答别人称“上报”等等。古汉语中还有一类很突出的词,叫“谦敬副词”。例如“蒙、窃、幸、猥、辱、敬、惠、谨”等等。这些谦敬副词,和上面所谈的尊称、谦称以及委婉语、讳饰语等等,都是我国古代的礼貌语言,体现了我国古代语言美的优良传统。常用敬词请:有求于对方。请问:请求对方解答问题。赐教:请人给予指教。高见(高论) :称对方的看法,见解。贵姓(尊姓) 大名:询问对方姓中。贵庚(芳龄) :询问对方年龄。高寿(高龄) 用于问老年人的年龄。尊府(

57、府上、尊寓、华居 ) :称对方的住处。拜望:探望。拜访:访问。拜托:托人办事。拜辞:告别。敬请:恭敬地请求。恭候:恭敬地等候。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18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光临:客人到来。光顾(惠顾) :商店欢迎顾客前来。晚安:晚上道别。奉陪:陪伴。 ( 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的用“奉字”) 奉送:赠送。奉还:归还。奉告:告诉。奉劝:劝告。奉养:侍奉和赡养 (尊亲) 。恭喜:祝贺对方已经取得成功。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画、作品赠人时用此辞,表示请对方指教。斧正(指正) :请人对自己的诗文、书画、作品加以

58、修改、指教。常用客气语恕:请求别人谅解,不要计较。有劳:用于拜托或答谢对方帮助做事。相扰:打扰。难为:感谢对方的帮助。久仰:敬仰思慕已久。久违:很久未见。劳驾:用于请对方做某事。劳神:耗费精神。借光:请人给予方便。包涵:请人宽容或原谅。指教:敬请指教。多谢:很感谢。失敬:责备自己礼貌不周。失礼:自己感到礼貌不周。失陪:表示因故而不能陪伴别人。留步:请等一等或不必再送行。礼节:【孝悌】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 “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孟子也把孝悌视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秦汉时的孝经则进一步提

59、出:“孝为百行之首。 ”儒家提倡孝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 左传 ; 曹刿论战中有这样的话: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三牲】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18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太牢、少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 ,猪 )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

60、、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家祭】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唐代即有专人制订家祭礼仪,相沿施行。宋代陆游示儿诗中有这么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揖让】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揖让之礼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为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三为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一指禅让,即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长揖】这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拱】古代的一种

61、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论语 ?; 微子中有这样的记载: “子路拱而立。”【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如丘迟与陈伯之书 : “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丘迟顿首。”【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

62、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九拜】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周礼谓“九拜”: “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日空首,四曰振动,五日吉拜,六日凶拜,七日奇拜,八日褒拜,九曰肃拜。 ”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跪】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坐】古代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为了表示对人尊重,坐法颇有讲究: “虚坐尽后,食坐尽前。 ” “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谦恭;“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坐席而对人不敬。【冠礼】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 ) 加冠

63、的礼节。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分别表示有治人、为国出力、参加祭祀的权力。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给起一个与俊士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18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德行相当的美“字”,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贵族成员。因为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以后世将二十岁称作“弱冠”。【斋戒】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斋戒” 。 “斋”又称“致斋”,致斋三日,宿于内室,要求“五思”(思其居处、笑语

64、、志意、所乐、所嗜) ,这主要是为了使思想集中、统一。 “戒”又称“散斋” ,散斋七日,宿于外室,停止参加一切娱乐活动,也不参加哀吊丧礼,以防“失正”、“散思” 。古人斋戒时忌荤,但并非忌食鱼肉荤腥,而是忌食有辛味臭气的食物如葱、蒜等,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祭祀时口中发出的臭气,对神灵、祖先有所亵渎。【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旧时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膜拜】古代的拜礼。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今人多用“顶礼膜拜”形容对某人崇拜得五体投地。【折腰】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晋书?; 陶潜传载:

65、陶渊明曾为彭泽县令,州郡派督邮巡视至县,县吏劝陶束带迎见,他感叹地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后来引申为倾倒、 崇拜,如毛泽东沁园春 ?; 雪 :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六礼】中国古代婚姻的六种手续和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举案齐眉】古代妻子为丈夫捧膳食时要举案于眉,表示相敬。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8 页,共 1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