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学科知识体系梳理(讲稿)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7368230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19.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学科知识体系梳理(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科学学科知识体系梳理(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科学学科知识体系梳理(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科学学科知识体系梳理(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科学学科知识体系梳理(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学科知识体系梳理(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学科知识体系梳理(讲稿)(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络知识讲座“小学科学学科知识体系梳理”草坡小学校;杨乾辉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根据课题组的安排,今天在这里给大家进行网络知识讲座, 题目是小学科学学科知识体系梳理。首先对小学科学教材进行分析首先对小学科学教材进行分析、 小学科学教材: 每册四个单元, 三、 四年级每个单元 7 课时,五、六年级每个单元 8 课时。、教材内容归类(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1) 物质世界物质世界是小学科学学习的重点,共有18 个单元,每册都有,贯穿整个小学科学学习。(2) 生命世界生命世界的内容明显呈现一个从点到面、从具体到一般、从单一知识到综合理解运用的特点。 在中年级主要通过对单个生

2、命体的细致的观察研究,发现理解一些生命个体的常识,如观察蜗牛、养蚕、种凤仙花等, 到了高年级,重点放在对生命世界共性特征以及差异性的研究,如归纳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特点。此外,高年级还紧紧将生命世界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如保护环境、污水处理、垃圾填埋等。(3) 地球与宇宙地球与宇宙知识主要分布在高年级(三年级没有安排) ,第 1 页这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特别是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是有密切关系的。 这部分内容特点比较明显, 即地球与宇宙的研究活动大部分是无法复制的,如火山喷发、地震、日食、月食,需要运用好模拟实验、图解、演示等手段。、教材使用的几点建议(1) 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实施载体。 “用教材

3、教而不是教教材”是重要的指导思想,但“用教材教”的前提是对教材全面的渗透和理解,我的理解是“会教教材” ,所以“用教材教”的基础是“会教教材” 。(2) 活动性是科学教材的主要特点。我们的科学教材是由一系列典型的科学探究、认识活动组成的。(3) 重视并理解教材的编排特点。 (1)要重视前后知识的有机联系。从教材编排来看,整个小学科学教材很多内容前后关系密切,如生命科学的知识,三四年级主要是生命世界最基本的科学知识, 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植物、动物以及生命世界最基本的特征, 五六年级则对生命世界进行概括和延伸,需要先前所学知识有力的支撑,所以,一定要做好前后联系和衔接。 (2)要掌握教材单元的结构特

4、点,一般以总分总或分总结构组成一个单元, 尤其是每一单元最后一课,是对单元知识的梳理和总结,或者是对单元知识的综合运用。 (3)要重视第 2 页对科学概念的整合。多用归纳的方法,对科学概念进行整合,形成相应的概念。科学概念的形成要符合学生的特点, 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解释和陈述,力求做到短小、准确,不要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标准的科学概念,甚至要求死记硬背,最重要的是深入探究生物生命活动中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如研究食物链, 不要去记住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消费者,什么是生产者,而是要结合现实生活去深入了解食物链的结构以及共性的特征。(4) 要重视课外知识对已有科学知识的补充, 帮助形成科学概念,

5、要充分重视单元资料库的价值。其次对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内容进行分析其次对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内容进行分析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有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前言前言,主要阐述科学的重要意义、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课程意义方面主要包括一、科学技术在当代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二、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性质方面有:一、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核心课程。第 3 页二、小学科学课程把探究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三、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的课程。四、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与其他学科有密切联系的课程。课程基本理念方面主要有:一、小学科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

6、二、小学科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宗旨,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三、小学科学课程以探究式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四、小学科学课程中,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五、小学科学课程中,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六、 小学科学课程采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和科学素质形成的评测体系。第二部分为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并为他们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分目标”中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四大部分。第三部分为内容标准内容标准。内容标准部分是说明课程要求学生学什么以及达到的程度,共分三个部分:科学知识、设计与技术、科学探究。

7、 科学知识是学生学习内容的主要部分, 从物质科学、 生命科学、第 4 页地球与宇宙科学三个主要的自然科学领域中选取了 21 个主要概念,要求学生认识和理解。科学来源于生活实际,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服务,以保持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第四部分为实施建议实施建议。实施建议部分是对如何进行教学实践的建议。中国国土广阔,各地区情况差别较大,各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将标准具体运用于教学实践之中。最后对小学科学教师知识结构进行分析最后对小学科学教师知识结构进行分析小学科学学科知识内容包括: 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和宇宙科学这三个领域。一、物质世界物质世界1、 物体与物质部分。 经过对物体-材料-物质

8、这三个层次的观察与探讨,了解物质一些基本的性质及变化过程, 使学生的认识逐渐由具体向抽象过渡。这个主题包括:1.物体的特征;2. 材料的性质与用途;3.物质的变化;4.物质的利用。2、运动与力部分。使学生了解位置与运动的概念,知道力与运动变化的关系,了解常见的简单机械。3、能量的表现形式部分。讨论了:声、热、光、电、磁这些物理现象,并使学生知道它们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能量之间是可以互相转换。第 5 页4、小学生对物质的认识,更多的是从身边的自然现象、生活生产中一些事实、情景当中感受到物质是无处不在的, 物质的性质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的物质会有一些相同的性质, 有些物质有自己的特性,而且物

9、质的变化也是非常奇妙的, 从而构建起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的概念。二、生命世界生命世界1、科学课程要让学生接触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 “生命世界”是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去认识不同种类、不同环境中的生物,进而对多种多样的生物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并能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2、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先学习了植物单元,再紧接着动物单元,让学生能运用植物单元的探究方法和思路来研究动物 ,并能在此基础上有所提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植物的生长变化 ,第二单元是动物的生命周期 ,这两个部分的知识无疑是对植物 、 动物学习的深入和延续,学生在了解常见动植物的特征之后,再进一步了解它们一生的生长变化

10、和生命周期, 为学生后面的探究学习打下了基础。四年级上册学习了我们的身体 ,认识了自己的身体,当学生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的结构、 身体各种器官功能和工作时,他们对健康便会有新的理解和认识。四年级下册新的第 6 页生命 单元, 学生在前面的科学课中, 已经观察认识了生命体的特征,建立起了生命体的概念,并通过种植凤仙花、养蚕等活动,认识了动植物的一生所要经历的主要生长过程及其变化, 建立起了生命周期的概念。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学习,为学生以后生物与环境、生物多样性打下基础。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学生通过植物对环境的需要、动物对环境的需要,生物之间及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研究,建立

11、起初步的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将学生的视野引向生物的多样性。本单元的知识体系的编排具有明显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一是层次清楚,脉络清晰。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是认识生物多样性的前提和基础,而且避免了过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的知识,同样,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必须先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因此,这三章内容从知识的逻辑排列上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二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既是对前面所学的各类生物的回顾、总结,让学生对整个生物界的全貌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从中学习科学的分类方法,同时也对后面将要学习的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的本质、意义打好了基础。先从感性的角度去

12、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接着是从理性的角度去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则让学生有具体的实践行动, 由此可见,这几部分内容的关系是从感性入手,上升到理性的高度,然第 7 页后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之中。三、地球与宇宙三、地球与宇宙1、 “地球的运动”与我们前面学习的有关地球的内容是不同的。我们无法直观地感知到地球的运动, 必须通过一些地理现象和借助其他天体的运动来帮助理解,可以说,在地球运动的学习活动中,对知识掌握、逻辑思维、空间想象、探究能力的要求都有所提高,学生学习起来是有一定困难的。 地球自转和公转带来的昼夜和四季现象是学生非常熟悉的, 对于它们的成因, 学生们已经通过各种渠道有所了解,并形

13、成了自己的解释。但据了解,学生的认识是不完整、不全面的,有些甚至是错误的。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对地球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也将为六年级学习宇宙空间的知识打下基础。2、本单元要让学生重演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最终认识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学生多角度地、持续地收集地球运动的证据,如:资料、理论、模拟实验等,教科书采用了多种学生所能接受的方式引导他们进行探究。如模拟实验、游戏、代表性的资料等。这些方式不仅会让学生感到有趣,而且还能促进他们的思考,使他们认识到:复杂而不可直接观察的地球运动, 是可以被理解和认识的, 构建起核心概念: 自转和公转。第 8 页3、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通过模拟实验、建模型等方式,使学生对宇宙的理解建立在一些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究活动基础之上,构建核心概念:月相、日食、月食、星座、星系。讲座到此结束,请大家多提宝贵的建议,谢谢各位老师的聆听!2014-11-18第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