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的治疗新幻灯片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7365940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7.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腹泻的治疗新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小儿腹泻的治疗新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小儿腹泻的治疗新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小儿腹泻的治疗新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小儿腹泻的治疗新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儿腹泻的治疗新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腹泻的治疗新幻灯片(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讲人:XXX 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症。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一岁以内约占半数,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1、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少,酶活力偏 低,不能适应食物质和量的较大变化;2、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相对较多,且婴儿食物以液体为主,进 入量较多,胃肠道负担重;3、机体防御功能差 A、婴儿胃酸偏低,胃排空较快,对进入胃内的细菌杀灭能 力较弱; B、血清免疫球蛋白(尤其是IgM、IgA)和胃肠道分泌型 IgA(SIgA)均较低; 4、肠道

2、菌群失调 5、人工喂养 母乳中含有大量体液因子、巨噬细 胞和粒细胞、溶菌酶、溶酶体,有很强的抗肠 道感染作用。家畜乳中虽有上述成份,但在加 热过程中被破坏;1.感染因素:1)肠道内感染: A.病毒感染:轮状病毒、星状病毒、杯状病毒、 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诺沃克病毒等 B.细菌感染:致腹泻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耶尔 森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 C.真菌感染:念珠菌、曲菌、毛霉菌等 D.寄生虫等感染:蓝氏贾第鞭毛虫、阿米巴原虫、 隐孢子虫等2) 肠道外感染: 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泌尿 系感染、皮肤感染或急性传染病等2.非感染因素:1)饮食因素: a.喂养不当 b.过敏性腹泻

3、c.原发性或继发性双糖酶(主要为乳 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2)气候因素: 气候突变,腹部受凉;天气过热, 消化液分泌减少。渗透性腹泻- 肠腔内存在大量不能吸收的具有渗透活性的物质 分泌性腹泻- 肠腔内电解质分泌过多渗出性腹泻- 炎症所致的液体大量渗出肠道功能异常性腹泻- 肠道运动功能异常临床上,很多腹泻并非某种单一机制引起,而是在多种机制共同作用下产生病毒侵入小肠粘膜绒毛上皮细胞并复制粘膜受累,绒毛被破坏绒毛缩短微绒毛肿胀,紊乱并脱落线粒体、内质网膨胀载体减少消化吸收面积减少双糖酶活性下降双糖吸收减少糖、脂肪吸收减少葡萄糖钠与载体结合偶联转运吸收障碍渗透压增加1分子乳糖-6分子乳酸水样腹泻病毒性

4、腹泻发病机制肠毒素引起的肠炎发病机制细胞内ATP cAMP产毒性大肠杆菌在小肠上部,通过菌毛上的粘附因子附着到小肠粘膜上进行繁殖不耐热肠毒素耐热肠毒素肠 毒 素腺苷酸环化酶鸟苷酸环化酶激活激活细胞内GTP cGMP抑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Na+、Cl-和水,并促进Cl-分泌肠液中Na+、Cl-和水总量增多,超过结肠吸收限度大量水样腹泻注:ATP三磷酸腺苷 CAMP环磷酸腺苷 GTP三磷酸鸟苷 cGMP环磷酸鸟苷饮食不当引起的腹泻发病机制食物质、量不当消化功能障碍食物消化吸收障碍而淤积在上消化道胃酸度下降肠道下部细菌上移并繁殖内源性感染发酵、腐败分解食物有机酸(乳酸、乙酸)胺类肠腔内渗透压增高肠

5、蠕动增强腹泻、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 肝解毒功能不全毒素进入血循环中毒症状按病程分期:(1)急性腹泻:病程在2周以内 (2)迁延性腹泻:病程 在2周2个月(3)慢性腹泻:病程在2个月以上轻 型中型重 型病因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肠道内感染多见肠道内感染多见肠道内感染肠道内感染起病缓缓可急可缓可急可缓急急大便特性黄色、黄绿色,有酸味,黄色、黄绿色,有酸味,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和泡沫,便次增多,但和泡沫,便次增多,但量不多量不多大便每天大便每天1010次以内,次以内,稀薄,呈黄色或黄绿稀薄,呈黄色或黄绿色,稍有酸味色,稍有酸味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含黄色水样或

6、蛋花汤样,含有少量粘液,少数患儿也有少量粘液,少数患儿也可有少量血便每日可有少量血便每日1010余次余次或数或数1010次次伴随症状大多无发热,食欲不振,大多无发热,食欲不振,偶有呕吐或溢乳偶有呕吐或溢乳 可有低热,呕吐,溢可有低热,呕吐,溢奶奶高热或体温不升,食欲低高热或体温不升,食欲低下,常有呕吐,严重者可下,常有呕吐,严重者可呕吐咖啡样物,烦躁不安,呕吐咖啡样物,烦躁不安,精神萎靡,嗜睡精神萎靡,嗜睡合并症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轻度脱水及中毒症状轻度脱水及中毒症状重度脱水、电解质紊乱、重度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休克、昏迷酸中毒、休克、昏迷按病情轻重分类 1.大肠杆菌

7、肠炎:发病季节:多发于气温较高的季节, 5-8月份为多易感人群:2岁以下婴幼儿较多临床症状: 1)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 潜伏期1-2天 轻症:仅大便次数增多,性状轻微改变,排泄几次稀便后即可痊愈。重症:腹泻频繁,量多,呈水样或蛋花汤样,显微镜检查可见少量白细胞,常伴呕吐,但多无发热及全身症状,病程3-7天,亦可较长。 2)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 症状与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相似。 细 菌 性 肠 炎 3)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 潜伏期13-24小时,起病急,高热,腹泻频繁,大便黏冻样含脓血,常伴恶心、呕吐、腹痛和里急后重。可以出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甚至休克。需做大便培养与细菌性痢疾鉴别。 4)黏附聚集

8、性大肠杆菌肠炎: 症状与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相似。 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 大便次数增多,开始为黄色水样便,后转为血水便,有特殊臭味,大便显微镜检查有大量红细胞,常无白细胞。伴腹痛。个别病例可伴发溶血尿毒综合征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空肠弯曲菌肠炎:发病季节:多发于夏季易感人群: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传播途径:经口感染,可由动物或人直接感染人,或通过污染的水、食物传播。临床症状:与痢疾相似,患儿可有发热、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头痛和肢体疼痛等症状,大便次数多,一般每日少于10次,初为水样,迅速转变为粘液性或脓血便,有恶臭。腹痛剧烈或伴血便者,易误诊为阑尾炎或肠套叠,可通过腹平片、腹部CT、

9、腹部B超鉴别。辅助检查:大便显微镜检查可见大量白细胞和数量不等的红细胞。 3.鼠伤寒沙门菌小肠结肠炎:发病季节:全年发病,以6月-9月发病最高易感人群:年龄多在2岁以下,易在新生儿室流行。传播途径:常由污染的水、牛奶和食物经口感染。临床症状:发热、腹泻。病情轻重不等,年龄越小,病情越重,并发症越多。大便次数多为每日610次,重者1020次,大便性状多变可为黄绿色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部分新生儿间隙排出白色胶冻样便,多为重症。重者可出现中毒症状,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少数出现败血症的症状,合并肺炎和其他化脓病灶。辅助检查:大便显微镜检查为多量白细胞及数量不等的红细胞。 4. 耶尔森菌小

10、肠结肠炎:发病季节:多发生于冬季和早春易感人群:年龄多在5岁以下传播途径:动物是重要的感染源,以粪-口途径感染为主,由动物或人直接传染或通过污染的水、食物传播临床症状:腹泻或腹痛,大便为水样、粘液样或脓血便。多半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呕吐和腹痛。此外可引起咽炎和颈淋巴结炎。重症 病例可出现肠穿孔和腹膜炎。辅助检查:大便显微镜检查有大量白细胞及数量不等的红细胞 5. 细菌性痢疾:发病季节:夏秋季多发易感人群:多见于27岁儿童传播途径:经粪-口传播。痢疾杆菌随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通过污染的手,日常生活接触,污染食物或水源,或借苍蝇传播,经口传染给易感者。临床症状: 普通型:发热、头痛、恶心呕吐

11、、粪便中有脓血、粘液,量少,里急后重。 中毒型菌痢:起病急骤,突然高热,体温可很快升至39.0度以上,可伴头痛、畏寒,肠道症状往往在数小时或十数小时后出现。 分 型: 1.休克型(皮肤内脏微循环障碍型): 初起面色灰白,唇周青灰,皮肤发花,四肢冷,脉细速,心率增快;后期出现青紫,心音低钝,脉细弱,尿量减少,无尿,血压下降。重者心率减慢,心音微弱,血压测不出。 2.脑型(脑微循环障碍型):初起患儿烦躁或萎靡、嗜睡,严重者出现惊厥,惊厥可反复发作,开始发作前后神志清楚,继而转入谵妄昏迷,并可在持续惊厥后呼吸突然停止。 3.肺型(肺微循环障碍型):主要表现为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为重,病死率高。辅助检

12、查:大便镜检见较多红细胞、白细胞;大便培养可见痢疾杆菌基本治疗要点: 1.抗感染: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阿米卡星等 喹诺酮类: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 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 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红霉素 磺胺类:复方新诺明 2.抗毒素:糖皮质激素 3.肠粘膜保护剂:蒙脱石散 4.调整肠道菌群:微生态制剂 5.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6.积极控制并发症注意:细菌性肠炎避免使用止泻药:如洛哌丁胺,复方苯乙哌啶,因为此类药物抑制肠道蠕动,可以增加细菌繁殖和毒素的吸收。 1.轮状病毒性肠炎:发病季节:轮状病毒为小儿秋冬季腹泻最常见的病源易感人群:多发生在6-24个月婴幼儿,

13、4岁以上者少 见,呈散发或小流行。传播途径:经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感染临床症状:潜伏期1-3天,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一般无明显中毒症状。病初1-2天先发生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多,每天多在10次以内,少数达数十次,黄色或淡黄色,粪便含水分多,呈水样或蛋花样,无腥臭味。常并发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本病为自限性疾病,数日后呕吐渐停,不喂乳类的患儿恢复更快,自然病程约3-8天。近年报道,轮状病毒可侵犯多个脏器,产生神经系统症状,50%患儿出现心肌受累。辅助检查:大便镜检偶有少量白细胞,1-3天即有大量病毒自大便中排出,病毒检测在3天内阳性率较高,目前多采用ELIS

14、A法检测病毒抗原,或PCR及核酸探针技术检测病毒抗原。病 毒 性 肠 炎 2.诺沃克病毒性肠炎:发病季节:9月至次年4月易感人群:多发生在110岁,多见于年长儿。传播途径:经粪-口途径传播或人人之间传播临床症状:潜伏期1-2天,起病急慢不一,可有发热和呼吸道症状,表现为轻重不等的腹泻和呕吐,伴有腹痛,大便量中等,为稀便和水样便。病情重者体温较高,伴有乏力、头痛及肌肉痛等症状。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症状持续13天。辅助检查:病初12天大便排出的病毒最多,发病三天后不易测出病毒。粪便及周围血象检查一般无特殊发现。基本治疗要点: 1.绝对不用抗生素:在明显合并感染时,应先控制腹泻,然后选用对肠道菌群影响

15、较小的抗生素。 2.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阿昔洛韦,干扰素等 3.抑制肠道蠕动:复方苯乙哌啶片 用量:(患儿体重-1)片分成12顿,如患儿8kg, 7片分为12顿口服 4.减少肠道分泌:消旋卡多曲 1.5mg/kg 5.调整肠道菌群:四联活菌片、乳酸菌素片、金双歧、米雅、妈咪爱 6.保护肠道粘膜:蒙脱石散 7.收敛止泻药:次碳酸铋片 用量:10%100200ml/kg重度不明显稍凉凹陷干燥苍白弹性差减少明显少萎靡烦燥5%至10%50100ml/kg中度无温稍凹陷稍干燥稍减少轻有稍差略烦燥5%50ml/kg轻度休克征四肢眼窝前囱皮肤黏膜尿量口渴眼泪精神失水 量脱水程度- 腹泻的补液疗法腹泻的补液

16、疗法 -脱水性质的临床分类脱水性质的临床分类脱水性质的临床分类脱水性质的临床分类150mmol/L增高电解质丢失比水少高渗性脱水130150mmol/L正常电解质、水成比例丢失等渗性脱水130mmol/L降低电解质丢失量比水多低渗性脱水血清钠血浆渗透压丢失成份分类儿童每日水的生理需要量: 年龄(岁) 需水量(ml/kg) 1岁 120-160 1岁-4岁 100-140 4岁以上 70-110 10-14岁 50-90 1.口服补液(ORS):用于腹泻时预防脱水及纠正轻、中度脱水, 呕吐不严重的患儿。 轻度脱水:50-80ml/kg 中度脱水:80-100ml/kg 要求频频喂给,(每5-10

17、分钟喂一次,每次10-20ml),于8-10小时补足累积损失量2.静脉补液:用于中度以上脱水、吐泻严重或腹胀的患儿。 第一天: 总量:生理需要量+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 轻度脱水: 90-120ml/kg 中度脱水: 120-150ml/kg 重度脱水: 150-180ml/kg 腹泻的补液疗法:重度脱水补液的三大阶段第一阶段: 改善循环 (扩容) 0.51小时第二阶段: 继续纠正 累计损失 812小时第三阶段: 继续补液 阶段 1216小时20ml/kg 2:1等张含钠液等渗性脱水情况改善低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2/3张含钠液1/2 2/3张含钠液1/3张含钠液补充继续损失和生理需要量 用1/3

18、1/2张含钠液第二天及以后的补液: 入液量: 生理需要量 + 继续损失量 (1/3-1/5张含钠液) (1/2-1/3张含钠液) 继续损失量的原则:丢多少补多少,随时丢随时补 注意:继续补钾,纠正酸中毒一、酸中毒: 临床表现: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呼吸深大,口唇樱桃红,腹痛,呕吐,昏睡,昏迷等 辅助检查:血气分析:PH2秒,尿少或无尿。 休克晚期:休克晚期:表现为DIC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治治 疗:疗: 1.1.扩充血容量扩充血容量: :腹泻引起的休克多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扩容是最基本和最有效的措施,以尽可能保证组织和器官的有效灌注,改善微循环,阻止休克的进展。首批快速扩容以生理盐水1020ml/kg

19、计,在2030分钟内快速输入,之后重新评估。晶体液之后可选择胶体液,如低分子右旋糖酐液,白蛋白、新鲜冰冻血浆。 2.2.血管活性物质应用血管活性物质应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肾上腺素、莨菪类药物、米力农等。 3.3.其他治疗:其他治疗:控制感染,纠正酸中毒等。 肠套叠: 病因:在腹泻时,炎症、毒素刺激肠道产生痉挛,使肠蠕动功能节律紊乱或逆蠕动,而引起肠套叠。 发病人群:1岁以内多见,以410个月婴儿为多,男女之比:2-3:1. 临床表现: a.阵发性哭闹不安:患儿突然阵发性有规律的哭闹,持续约10-20分钟,伴手足乱动,面色苍白,拒食,异常痛苦等表现,然后有510分钟的安静,如此反复

20、发作。哭闹间期与肠蠕动间期一致。一部分体质较弱,或全身中毒症状较重的患儿,哭闹不明显,而表现为烦躁不安。 b.呕吐:初为奶汁或乳块或其他食物,以后转为胆汁样物,12天后转为带臭味的肠内容物。 c.腹部包块:在2次哭闹的间歇期触诊,可在右上腹肝下触及腊肠样、有弹性、稍活动并有轻压痛的包块,右下腹有空虚感,肿块可沿结肠移动,有时在横结肠,或左侧中下腹触及马蹄样肿块。 d.果酱样血便:婴儿肠套叠发生便血者达80%,多在发病后612小时排血便,早者发病后34小时即可出现。 诊断:在临床上,同时具有以上典型表现的患儿极少,尤其是婴儿,大多数仅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呕吐,少数患儿甚至无呕吐症状,仅表现为哭闹。

21、故当患儿以反复哭闹前来就诊时,需考虑肠套叠。儿童起病较缓慢,多表现为不完全性肠梗阻。肛门指诊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若指套上有粘液血便,便可考虑肠套叠。 辅助检查:腹部B超:在肠套叠横断面上显示为“同心圆”或“靶环”征纵切面上呈“套筒”征 腹部平片: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液平面 腹部CT和放射性核素消化道扫描治疗: a.非手术疗法:病程不超过24小时,全身症状良好,无明显脱水及电解质紊乱,无明显腹胀和腹膜炎者,可用灌肠复位法: 1.B超监视下灌肠复位 成功率95.5% 2.空气灌肠复位 成功率95% 3.钡剂灌肠复位 目前国内很少应用 表现为不完全性肠梗阻的,可持续胃肠减压, 禁食,动态复查。 b.手术

22、疗法:1.非手术疗法禁忌症的病例 2.应用非手术疗法失败的病例 3.小肠套叠 饮食及护理: 1. 去乳糖饮食: 腹泻患儿多伴随一过性乳糖酶缺乏,故 在腹泻急性期应给予不含乳糖的饮食。吃奶 的婴儿应暂停母乳或普通奶粉,予腹泻期专 用奶粉;幼儿应以流质、半流质易消化食品 为主,忌生冷、油腻。 2.注意饮食卫生 3.保证热卡及营养摄入 1.提倡母乳喂养,避免夏季断奶,适时添加辅助食品,采取逐步过渡方式。 2.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注意玩具、食具的定期消毒。 3.气候变化时,避免过热或受凉,居室通风,夏季多喝水。 4.避免滥用抗生素,防止肠道菌群失调。 5.加强卫生宣传,做好水源和食品卫生管理。腹泻病的预防 学习结束,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