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学信息技术小组合作型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7290959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0.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小学信息技术小组合作型课堂教学模式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年小学信息技术小组合作型课堂教学模式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2年小学信息技术小组合作型课堂教学模式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2年小学信息技术小组合作型课堂教学模式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2年小学信息技术小组合作型课堂教学模式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小学信息技术小组合作型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小学信息技术小组合作型课堂教学模式探索(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信息技术小组合作型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小学信息技术小组合作型课堂教学模式探索摘要:新课程,新理念,要求新的学习方式。本文针对信息技术课程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着重介绍了作为新课程所倡导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分析了其面向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所具有的基本特点,同时介绍了这种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的基本程序以及注意的问题。为了使读者对此教学方法有一个感性认识,文中还展示了一个典型的课堂教学实例。关建词:信息技术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一、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分析。信息技术(计算机)课程在中小学已经开设多年了。这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学生可以综合应用自己所学到的各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2、利用计算机, 完成各项任务, 实现自己的创意。 同时,在这种实践过程中, 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想象能力、审美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信息技术课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面向新世纪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笔者在几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由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特点,在教学目标的实施及实现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信息技术是一门特殊的、新兴的学科,因此,其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也应随着技术的发展进行变革和创新。 然而目前一些传统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还在影响着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致使课堂教学沉闷、缺乏生气与乐趣,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3、。第二,目前信息技术课的内容是以课堂操作实践为主,而教师也大多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来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但由于学生的先备知识存在差别,接受和掌握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知识的能力也各有异同, 这必然导致学生在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例如,在布置课堂操作任务后,一些学生可能只用五分钟就完成了,而另一些学生可能直到整堂课结束也还无法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这无疑又给教师对于课堂任务的设计及课堂纪律控制方面增加了难度。第三,学校领导、 老师、学生及学生家长对信息技术课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些独有的特

4、点,想要在这里上好一堂信息技术课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使得大多数学校信息技术教学以两三人共用一台电脑玩游戏为主。所谓的信息技术教学就是玩, 课堂教学纪律很差, 根本达不成教学目的。 再者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也没有既定的模式,特别是适合小学现有特点的, 所以许多老师体会, 在现有条件下, 要上好信息技术课,一个字难! 本人在从事多年小信息技术教育中体会,在课堂中使用小组合作型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有着更为有效的学习效果。二、小组合作型课堂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又称合作学习)于70 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并且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实践。它的产生除了美国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之外,主要是出于克服传

5、统教学存在的弊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它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之中,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 基本做法是将全班学生依其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每组3-6 人) ,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通过相互合作, 小组成员共同达到学习的预期目标。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学校改革课堂教学,也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应用与研究。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 都验证了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堂教学常规组织形式在提高学习效果方面的有效性。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

6、提高教学效率的新策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略。 三、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现在学校普遍存在机少人多,由于教学条件限制,多是两人或三人一台电脑。上课时,如同学间不加强合作, 配合地学习, 将会使更多的同学无从着手,坐在那里叽叽喳喳,使得有机会学的,想学的也无心、无从着手学习。开展小组合作型课堂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中有着更为现实的意义,它可以: 1 、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研究性学习, 开发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教学效率。 研究性学习并非培养天才儿童的超常教育, 也不同于偏重少

7、数特长学生的课外活动,它面向的是全体中小学生; 它并不十分注重研究的结果, 而是要让每个智力正常的学生历经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提高自己的创造意识和能力。原来的课堂,由于机少人多,许多学生坐在那里,没能操作,更多机子有一人空闲,当然只有讲话或争玩电脑,小组合作学习避免了班级集体教学中往往出现的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充分的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不得不处于“旁观”、 “旁听”地位的被动学习状况,赋予全体学生远比传统课堂教学中多得多的参与学习的机会和权利。每个学生都能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的研究性课题,并在课题小组中担当一部分研究任务,随着研究的深入,参与程度的提高, 自身的潜能得到发挥, 获得了新知识, 提高

8、了研究、创新能力。不讲话了,学习认真了,参与操作了,自然就达到了提高课堂教学高效率。所以,对于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高效率的组织形式。 2 、更适宜于让学生获得从事科学研究的体验和技能。当今时代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式是集体研究。 科研工作者开展科学研究, 通常都是组建课题小组或项目小组,按照一定方案, 由小组成员分工合作, 有序地研究并最终达到研究目标的。以小组合作形式开展研究性学习, 与科研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的组织形式十分相似。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中, 通过与同伴的共同努力, 寻找问题的答案或结论。 为学生获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9、 - -第 3 页,共 8 页得科学研究与学习的相关体验提供了基础。 3 、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 在研究性学习中,合作学习小组基本由兴趣相同的学生自愿组成,研究课题的选择、研究方案的制订、 研究途径与手段的选择、 实践研究并取得研究结果, 也都由小组学生按自己意愿去完成。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学生始终拥有高度的自主性,能够对学习过程自我设计、 自我控制,而教师对学习过程的干预和控制降低到最低限度,仅仅在必要时给予学生以研究方法和学习条件方面的支持而已。 4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在接受性学习中, 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往往体现为结构化的教学程度,而在研究性学习中, 小组合

10、作学习作为基本组织形式贯穿学习过程始终。 课题研究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小组成员间合作的好坏。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 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了解、彼此信任, 经常进行交流,互相帮助和支持, 还需要妥善地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同学之间建设起一种融洽、 友爱的亲密伙伴关系。 可以认为, 研究性学习对于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人际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的机会。四、小组合作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行。笔者在尝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时,也碰到了种种困难,产生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与实际教学不合拍的困惑。迷茫、急噪、放弃都不是办法。在专家的指导下, 静下心来认真仔细的思考后, 进行了探索。 1 、形成“学习

11、合作小组”。我们对学生中存在差异的实际情况,把学生归类, 从学生的性别、兴趣、能力水平等方面进行搭配,组成合理结构的“学习合作小组”。学习合作小组则体现在座位表的编制上, 一般以两人同桌的形式, 应根据学生学习活动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 保证小组成员的友好合作与互补性。我们对全班学生按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分成学习小组,每组4-6 人。 在教学活动中采取“小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8 页竞争” “共同达标”的形式促进小组内的合作与小组间的竞

12、争,同时注意“代做”的现象,应加强监督与教育。 怎样组织好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活动?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就是对教学内容的组织, 对此我们提出把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具体的小任务,也就是“任务驱动”式教学。 “任务驱动”是指把学生的学习环境设置到复杂的、 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 通过让学生完成设计的任务,来学习隐含于任务中的知识与技能,通常也叫做“基于任务的学习”。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 “任务”的驱动下展开学习活动, 老师引导帮助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让学生获得清晰的思路和方法, 提高他们的信息能力和自学能力。 2 、小组合作型课堂教学模式的

13、实行。 教学实施流程当然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一般要根据任务的性质、教学时间、教学策略、学生实际来进行灵活安排。一般的流程如下:复习引入。复习上一堂课的内容, 这是任何一堂课都可以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目的是为了本堂课更顺利的开展, 也使得课堂教学连接有序。 这一过程一般是教师谈话,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任务。教师把预先设计好的任务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布置给各小组,同时下发有关调查表格、 评价标准等资料。 这一阶段的重点是要让各小组明确完成本任务的基本要求、目标,并帮助指导一些小组的内部分工及职责的落实。进行分组。依据教材内容、任务的复杂程度等因素决定组别数量及各组人数。 通常每组的

14、人数在六个人以下, 讨论的效果比较理想。而且应采取异质性的分组,包括学习能力、先备知识、动机等,甚至应考虑性别的差异。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在小组学习当中,包括分配角色以及依教学目标进行学习与讨论。角色分配主要分为支持工作角色与学习工作角色二项,支持工作角色宜平均且轮流分担,学习工作角色则应是每位成员在每次的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8 页论中都必须参与。小组汇报和师生讨论。小组必须向教师及其他小组汇报小组活动成果, 并且可以针对学习情形及活动结果,讨论在小组合作的历程中所遭遇的问题,心得体会,以及如何改进和提高。小

15、组学习成就表扬。这也是合作学习教学法中, 非常重要的教学策略。 表扬学习成就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小组成就的表扬更能激发小组成员的荣誉感及成就感。对于个别学生的表扬, 可以根据其进步情况或特殊表现等具体说明。点评总结。这是总结延伸阶段。教师评价各小组的合作成果, 并对各小组在合作技能等方面的进行纵向和横向的评定,并给出小组合作学习得分和个人进步得分,通过口头评定、 广播作品等方式表扬优秀小组和先进个人。 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一般要体现“两个结合, 两个侧重” ,即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五、开展

16、小组合作型课堂教学模式要注意的问题。 1 、组建合作小组, 培养得力的组长。 组建人为一组的合作小组,这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尽量使成员在性格、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业成绩等诸多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同时选一些思想品德好、学习成绩较好,具有专长、口齿清楚、说话流利的同学当组长,并进行积极培养。 2 、加强课堂纪律的调控,培养学生具有倾听的意识和习惯。 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 不善于倾听他人,唯我独尊,是现在孩子的通病。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你说,我也说,课堂乱糟糟的,不仅影响讨论效果,还无法使讨论深入。因此,要求学生在讨论是要相互尊重,学会倾听;倾听他人的意见, 就

17、是尊重他人。同时,告诉学生这也是人际交往的必备素质。这样通过教师的引导 , 让学生在相互尊重中把合作学习搞得更加融洽,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 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学会交流与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8 页作。 3 、要使得学习合作有效,必须将小组评价与个人责任相合。也就是说,当合作小组达到规定的目标时, 必须给予小组恰当的评价。 这样才能使小组成员感到有共同的奋斗目标。从而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成绩,同时,小组的所有成员必须都对小组的成功做出贡献。当一名小组成员对小组的成绩负有责任时,所有成员才会积极地参与到

18、小组的活动中去,使所有的成员都有取得进步的机会。否则,极有可能产生责任扩散和“搭便车”现象。保证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是确立一种促进学生在小组集体中不仅个人努力上进并且乐于与同学互助合作的良性制约机制。 这就必须改变过去单纯鼓励个人竞争的作法和相应的评价方式,实行鼓励小组成员之间互助合作,将整个评价的重心由激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变为激励小组集体合作达标,确立全新的合作学习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 当然,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的优势,教师还要在其他很多方面做好工作,如:关注组队的技巧;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实施不同的合作学习策略;课堂提问的技巧;学生兴趣点的激发;师生关系的处理等多方面还需进行探讨。总之,只要我们用心去探索、去总结,就能让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成效,最终让这种教学法在结合学校情况、学生特点、教师个性化教学中结出课改的硕果。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