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考语文《论语》《三峡》复习课件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7273068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PPT 页数:8 大小:32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中考语文《论语》《三峡》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中考语文《论语》《三峡》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中考语文《论语》《三峡》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中考语文《论语》《三峡》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中考语文《论语》《三峡》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中考语文《论语》《三峡》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中考语文《论语》《三峡》复习课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语八则三峡复习案论语八则三峡复习案 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年中考语文复习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2、),则不复也。” 2、“而”的用法,有的表顺接,有的表转接,请区别下列句中“而”的不同用法: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敏而好学学而不厌择其善者而从之3、解释下列成语:不耻下问学而不厌择善而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亦乐乎温故知新诲人不倦 4、翻译下列句子。(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_(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_(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_(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_(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_ 5、根据提示,用课文中的语句填空。(1)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2)论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3)认为

3、应该虚心求教、博采众长的句子是:6、你还知道哪些指导我们如何学习的名言? 【强化训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店铺),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久而不闻其香”与“人不知而不愠”中“而”字的用法相同。B、“与善人居”中“居”的意思是居住。C“鲍鱼之肆”代指污浊的环境,也比喻恶人聚集的地方。D“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可译为:因此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必须慎重地选择和他相处的人。2根据文意,君子要“慎处”的原因,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近朱者

4、赤,”。3对这个成语所包含的观点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回答。【拓展练习】中考说明与训练P67(十) 【基础复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解释文中加点的字。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解释文中加点的字。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良多趣味(2)林寒涧肃(3)属引凄异(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2分)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译文:3填空:文中用“”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2分)4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3分)【强化训练】中考说明与训练】中考说明与训练P65(八)(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