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职工带薪年休假的二十一种核算公式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7271658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37.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职工带薪年休假的二十一种核算公式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职工带薪年休假的二十一种核算公式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年职工带薪年休假的二十一种核算公式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年职工带薪年休假的二十一种核算公式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年职工带薪年休假的二十一种核算公式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职工带薪年休假的二十一种核算公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职工带薪年休假的二十一种核算公式(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工带薪年休假的二十一种核算公式随着国家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及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的颁布,年休假越来越成为企业和员工不断关注的重点,员工关心可以休多长时间, 如何休?而企业更多关心的是到底应该给几天年休假?是不是给的合理?有没有少给?如员工 A,2008 年 10 月 15日新进用人单位,入职前累计工作时间为11 个月,那么 A在 08 年可以休年假吗?如果可以, 能休几天?如果职工的年休假不能计算出准确天数,一旦发生少算少给的情况,可能引发诸如损害劳动者权益要求解除劳动关系给予经济补偿金、要求按照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等劳动争议,用人单位将面临巨大的经济风险。但是对于

2、一个上百人的企业来说,要准确核算出每位员工当年度的年休假天数是不容易的。笔者根据企业与员工的实际情况,对相关情况与计算公式做了分析,希望能给人力资源管理者一定的启发。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五条的规定和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五条的精神,考虑到大中型企业人数众多、情况复杂的原因,笔者建议按照企业按照自然年度为周期计算员工的年休假天数,而不是按照员工入职日期为年度周期起点计算员工年休假。针对上面 08 年 10 月 15日入职,累计工作时间11 个月的情况,根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三、四条,职工连续工作满12 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的规定,员工

3、自 08年 11月 15 日起就满足工龄满一年的条件可以享受年休假。问题是从08 年 11 月 15 日到 08年 12月 31日,企业应该给几天年休假呢?同理,如果员工是 08 年新进用人单位, 他的累计工作时间在 08 年内达到 1 年或 10 年或 20 年,那么 08年年度内企业应该给几天年休假呢?如果员工不是08 年新进用人单位,但是在08年内他的累计工作时间达到1年或 10 年或 20年的情况, 08 年应该给几天年假呢?如何公平、合理解决这些问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9 页困扰着我们人力资源管理者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把员工累计工作时间达到1 年(12 个月)或 10 年(120个月)或 20 年(240 个月)的那一天称之为 “ 临界点 ” 。考虑到实际操作情况,我们使用“ 月” 累计工作时间的计算单位。当本年度内遇到临界点日期,根据上述两个条例和办法的相关条款,我们采用分段安排年休假的方式计算当年度总的年休假天数,即分别计算临界点前可以享受的年休假和临界点后可以享受的年休假。在计算过程中,一般需要用到以下几个数值:累计工作时间(月)、年初或者入职之日距临界点日期的天数、临界点日期距年底的天数、全年天数等,具体计算公式根据不同情况在下文有所详细说明。同时根据员工的入职时间,我们把员

5、工的情况分为本年度新进用人单位和非本年度新进用人单位两种情况,在每一种情况下,又存在职工累计工作时间是否为零、年度内职工累计工作时间是否达到临界点等不同状态。对于入职前的累计工作时间,我们简称为社会工龄。对于入职后的累计工作时间,我们简称为本司工龄。通过以上分类分析,我们发现有二十一种年休假核算公式。一、本年度新进用人单位1、社会工龄为零:这是最简单的情况。员工本年度内年休假为零。一般常见于应届毕业生第一次工作。例如:姓名 入职时间社会工龄(月)08 年年休假天数A2008.1.100B2008.5.2000C2008.10.13002、有社会工龄:1) 社会工龄小于12个月,员工入职后在本年

6、度遇到临界点。计算公式为临界点日期距年底的天数 /全年天数 5 天。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9 页例如: 2008 年 5 月 20 日入职,入职前社会工龄是10 个月,那么到 2008 年 7 月 20日就满足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条件,这一天我们称之为临界点。从临界点到2008年 12 月 31 日,一共 165 天,占全年天数的比例为165/366,165/366 52.25 天,则 08 年度年休假为2 天。姓名 入职时间社会工龄(月)08 年年休假天数A2008.1.1104B2008.5.20102C20

7、08.10.131002) 社会工龄小于12个月,且员工入职后在本年度无临界点。年休假为0。例如:姓名 入职时间社会工龄(月)08 年年休假天数A2008.4.130B2008.5.2030C2008.10.13303) 社会工龄大于12个月小于 120 个月,员工入职后在本年度遇到临界点。计算公式为入职日期到临界点的天数/全年天数 5 天+临界点日期到年底天数/全年天数 10天。例如: 2008 年 5 月 20日入职,入职前社会工龄是118 个月,那么到临界点2008年7 月 20 日就满足连续工作十年以上的条件。从临界点到 2008 年 12 月 31 日,一共 165 天;从入职当日到

8、临界点的天数是62 天,则 08 年度年休假计算公式为62/366 5+165/366 105.35 天,按照不满一天不算,即年休假为5 天。姓名 入职时间社会工龄(月)08 年年休假天数A2008.4.11186B2008.5.201185C2008.10.13118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9 页4) 社会工龄大于12个月小于 120 个月,员工入职后在本年度无临界点。计算公式为:入职日期到年底天数/全年天数 5 天。例如: 2008 年 5 月 20日入职,入职前社会工龄是105 个月,那么从入职日到08

9、年年底,一共有226 天,则 08 年度年休假计算公式为226/366 53.08 天,按照不满一天不算,即年休假为3 天。姓名 入职时间社会工龄(月)08 年年休假天数A2008.3.11054B2008.5.201053C2008.10.1310515) 社会工龄大于120 个月小于 240 个月,员工入职后在本年度遇到临界点。计算公式为入职日期到临界点的天数/全年天数 10 天+临界点日期到年底天数/全年天数 15 天。例如: 2008 年 5 月 20日入职,入职前社会工龄是238 个月,那么到临界点2008年7 月 20 日就满足连续工作二十年以上的条件。从临界点到2008年 12月

10、 31日,一共 165 天;从入职当日到临界点的天数是62 天,则 08 年度年休假计算公式为62/366 10+165/366 158.45天,按照不满一天不算,即年休假为8 天。姓名 入职时间社会工龄(月)08 年年休假天数A2008.3.123811B2008.5.202388C2008.10.1323826) 社会工龄大于120 个月小于 240 个月,员工入职后在本年度无临界点。计算公式为:入职日期到年底天数/全年天数 10 天。例如: 2008 年 5 月 20 日入职,入职前社会工龄是130 个月,由于到本年底没有临界点,则 08 年度年休假计算公式为226/366 106.17

11、 天,按照不满一天不算, 即年休假为 6 天。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9 页姓名 入职时间社会工龄(月)08 年年休假天数A2008.3.11308B2008.5.201306C2008.10.1313027) 社会工龄大于240 个月。计算公式为:入职日期距年底天数/全年天数 15天。例如:姓名 入职时间社会工龄(月)08 年年休假天数A2008.3.124212B2008.5.202429C2008.10.132423二、非本年度新进用人单位A)无社会工龄1) 本单位年初工龄小于12 个月,本年度有临界点。年

12、休假计算公式为临界点日期到年度天数 /全年天数 5 天。例如: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08 年年休假天数A2007.5.2003B2007.6.2002C2007.8.20012) 本单位年初工龄大于12 个月小于 120 个月,本年度无临界点。年休假为5 天。例如:姓名 入职时间社会工龄(月)08 年年休假天数A2002.3.105B2005.10.1305C2006.5.20053) 本单位年初工龄大于12 个月小于 120 个月,本年度有临界点。年休假公式为年初到临界点天数 /全年天数 5+临界点日期到年底天数/全年天数 10。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

13、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9 页例如:1998 年 5 月 20 日入职,入职前无社会工龄, 2008 年前的工龄是大于12 个月,且 2008 年 5 月 20 日到达临界点,满足连续工作十年以上的条件。按照分段计算的原则,先计算年初到临界点的天数为(366-226)140 天,从临界点到年底天数为226 天;则 08年度年休假计算公式为140/366 5+226/366 108.08 天,按照不满一天不算,即年休假为8 天。姓名入职时间社会工龄(月)08 年年休假天数A1998.3.109B1998. 5.2008C1998. 10.13064) 本单位年初工龄大

14、于120 个月小于 240 个月,本年度无临界点。年休假为10 天。例如:姓名入职时间社会工龄(月)08 年年休假天数A1989.3.1010B1989.5.20010C1989.10.130105) 本单位年初工龄大于120 个月小于 240 个月,本年度有临界点。年休假公式为年初到临界点天数 /全年天数 10+临界点日期到年底天数/全年天数 15。例如:计算过程参见前例姓名 入职时间社会工龄(月)08 年年休假天数A1988.3.1014B1988.5.20013C1988.10.130116) 本单位年初工龄大于240 个月,则年休假天数为15 天。例如:姓名 入职时间社会工龄(月)08

15、 年年休假天数A1986.3.1015B1986.5.20015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9 页C1986.10.13015B) 有社会工龄1) 本年度年初综合工龄(即社会工龄+年初的本司工龄,以下同)小于12 个月,且本年度有临界点。年休假公式为:临界点日期到年底天数 5 天。例如:2007 年 5 月 20 日入职, 入职前社会工龄为4 个月,2008 年 1 月 20 日到达临界点,满足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条件。临界点到08 年年底的天数为347 天,则 08年度年休假计算公式为347/366 54.74天,按

16、照不满一天不算,即年休假为4 天。姓名 入职时间社会工龄(月)08 年年休假天数A2007.4.124B2007.5.2044C2007.10.13422) 本年度年初综合工龄大于12 个月小于 120 个月,且本年度有临界点。年休假公式为年初到临界点天数/全年天数 5+临界点日期到年底天数/全年天数 10 天。例如:2007 年 5 月 20 日入职, 入职前社会工龄为105 个月,2008年 8 月 20 日到达临界点,满足连续工作十年以上的条件。临界点到08 年年底的天数为134 天,则 08 年度年休假计算公式为(366-134)/366 5+134/336 106.83 天,按照不满

17、一天不算,即年休假为6 天。姓名 入职时间社会工龄(月)08 年年休假天数A2007.3.11057B2007.5.201056C2007.10.1311593) 本年度年初综合工龄大于120 个月小于 240 个月,且本年度有临界点。年休假公式为年初到临界点天数/全年天数 10+临界点日期到年底天数/全年天数 15天。例如:计算过程参见前例姓名 入职时间社会工龄(月)08 年年休假天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9 页A2007.3.122814B2007.5.2023214C2007.10.13232124) 本

18、年度年初综合工龄小于120 个月,且本年度无临界点。年休假为5 天。例如:姓名 入职时间社会工龄(月)08 年年休假天数A2005.3.1105B2007.5.20105C2007.10.131055) 本年度年初综合工龄大于120 个月小于 240 个月,本年度无临界点。年休假为10 天。例如:姓名 入职时间社会工龄(月)08 年年休假天数A2005.3.111510B2005.5.2011510C2005.10.13115106) 本年度年初综合工龄大于240 个月,本年度无临界点。年休假为15 天。例如:姓名 入职时间社会工龄(月)08 年年休假天数A2007.3.123815B2007

19、.5.2023815C2007.10.13238157) 社会工龄大于240 个月,年休假为15 天。例如:姓名 入职时间社会工龄(月)08 年年休假天数A2007.3.124215B2007.5.2024215C2007.10.1324215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9 页笔者通过以上分析,根据不同的入职时间和社会工龄,运用不同的公式进行分段计算,并结合 EXCEL 函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仅实现了年休假计算的公平合理,也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减少了计算差错,为企业避免了隐形的劳动争议风险。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