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诱发的病因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4932482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宫颈癌诱发的病因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宫颈癌诱发的病因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宫颈癌诱发的病因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宫颈癌诱发的病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宫颈癌诱发的病因(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病因: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是由两种形式引发的。第一是由病毒诱发的病变,常自然消退,很少发展为浸润癌;第二种就是多因素(婚产 因素、宫颈糜烂、包皮垢、包括病毒) 诱发的病变,具有癌变潜能,可能发展 为浸润癌。由于宫颈癌的发生与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有关,特别是高危型HPV感染,因感染率在增加,近年CIN发生率有增高趋势。1.性行为 初次性交年龄过早、多个性伴侣及男性伴侣的性行为,都被认为和宫颈癌的发 生相关。认为这与青春期宫颈处于扁平上皮化生时期,对致癌物较为敏感有关。2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是宫颈癌的 主要危险因素。流行病学

2、调查及临床资料分析显示,在目前发现的 80 余种 HPV 型别 中 约有 30 余型与性生殖道病变有关。根据HPV致病力的大小及不同CIN和宫颈癌组织中HPV感染的分布情况,HPV分为高 危型和低危型两大类。低危型多导致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I)及扁平疣类病变,主 要有HPV 6,11,30,39,42,43及44。高危型主要导致CINIIIII及宫颈癌的发生, 主要有HPV 16,18,31,33,35,45,、52,56等。表3中所示与正常宫颈及CIN相 比,宫颈浸润癌中HPV 16及18型的阳性率最高,CIN次之。而HPV 6/11型则多见于 CIN中。HPV16、18型在CINI

3、I、III级中较常见,而HPV6,11型则在CIN I级中多见。 HPV各亚型在宫颈浸润癌中的分布如表4,以16型最多见,其次为18型,45,31,33 型占 2%5%。另有研究指出,宫颈腺癌中以 HPV18 型最常见,而与鳞癌关系最大的是 HPV 16型。3月经及分娩因素有关初潮年龄、绝经年龄及卫生因素与宫颈癌的关系很少报道,Zhang等 (1989)指出在中国农村(靖安县)卫生不良(不洗外阴等)以及月经经期延长的妇女,宫颈癌的 危险明显升高;另一组调查亦发现经期、产褥期卫生不良,在病例组及对照组间的 RR 为 2.27(廖彩森,1986),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此外,越来越多的事实说明多产和

4、宫颈癌密切 相关。4男性性行为及有关因素一些研究说明男性性行为与宫颈癌关系密切。一些学者对比了宫颈癌 及健康妇女配偶的性行为及其他行为方面的特点,以研究男性在宫颈癌发病中的作用。所有 这些研究均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即宫颈癌配偶的性伴侣数远较对照组配偶的性伴侣数为多。 研究还指出宫颈癌患者的配偶大多有各种性病史,包括生殖器疣、淋病、生殖器疱疹,而配 偶经常用避孕套的妇女则宫颈癌危险性低。对靖安县415例宫颈癌的队列研究结果表明,随 着初次性交年龄的提前、本人及丈夫婚外性伴侣的增加,宫颈癌的相对危险性亦上升,丈夫 有两个婚外性伴侣者,其妻子宫颈癌的相对危险性上升5 倍, 306对配对调查(廖彩森,

5、1986) 也说明本人及配偶性混乱不论在配对调查中或高、低发区正常人群的对比调查中,病例组均 高于对照组,高发区高于低发区。5. 吸烟 吸烟可能是宫颈癌的发病因素之一。6. 避孕方法 口服避孕药和宫颈癌危险度的关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性行为的影响。 大多数研究在考虑到有关因素作用后,证明其危险性仍然增加。口服避孕药$8年者,危 险性增加 2 倍。一些研究指出口服避孕药者发生腺癌的危险性较高,这与描述性调查中显 示在年轻妇女中腺癌发病率增加是一致的。应用屏障避孕法(子宫帽、避孕套)者宫颈癌的 危险性很低,推测很可能是由于减少了接触感染的机会,子宫帽的保护作用可能部分是由 于同时应用了具有抗病

6、毒作用的精子杀灭剂。7. 疱疹病毒II型(HSV- II)及其他HSV- II是最早被认为在宫颈癌病因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种 病毒。国内一些单位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了 HSV-II与宫颈癌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宫颈 癌患者中HSV-1抗体阳性率高达80%以上,而对照组则仅为14.14%57.14%,其抗原阳性 率也远较正常对照及慢性宫颈炎者为高。应用核酸原位杂交及 HSV-IDNA 探针检测,亦发 现宫颈癌组织中 HSV-IDNA 相关序列远较正常宫颈组织为高。此外,湖北、湖南、江西、 北京等地均从宫颈癌患者宫颈刮取物中分离出HSV-1病毒颗粒,经鉴定大多为HSV-1型。 有学者将分离的病毒株进行细

7、胞转化及小鼠诱发宫颈癌的研究,均获阳性结果。以 PAP 法 进行城市及山区(高发区)人群及宫颈癌患者宫颈脱落细胞HSV-II抗原及血清学检测,证明 山区HSV-II感染率高,且山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HSV-II抗原阳性率较当地正常人高, 说明宫颈癌在HSV-II流行地区的发病率高。进一步研究发现HSV-II的抗体滴度在高发区 明显高于城市,同时男性血清HSV- II抗体滴度的几何均值两地亦有明显差异。有研究发现, 血清HSV- II抗体水平和宫颈癌的死亡率明显相关。症状:阴道排液增多,伴或不伴臭味或有接触性出血,宫颈光滑或仅见 局部红斑、白色上皮。HPV 感染: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要特别注意 H

8、PV 感染的影响:80-90%的CIN有HPV感染。主要发生在宫颈移行带上皮。HPV感染后可呈游离状态持续存在于染色体外,不引起病变或只引起良性病变,如尖锐湿疣、轻度不典型增生。但具有转录活性的HPV-DNA片段可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中,导致宿主细胞的恶性转化,高危HPV亦可导致抑癌基因P53失活,有利于肿 瘤形形成。真美妇科专家凭借对宫颈疾病的深入研究,提醒广大女性要按 照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不同的恶化症状,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及早进行 预治。CIN-I :在CIN-I的患者中,65%的病变可以自行消退;20%的病变持 续存在,保持不变;只有 15%的病变持续发展。而这 15%的患者目前较难 预测。故可继续随访,亦可给予物理治疗。CIN-II:可进行物理治疗,如冷冻、电凝、激光等。但如能行环形电 切术(LEEP)治疗更好。因其能够保留组织标本性病理检查,不会漏掉一 小部分未发现的早期宫颈癌。CIN-III:年轻、希望生育者可行宫颈锥形切除术,术后密切随访(LEEP 或冷刀),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者可直接行全子宫切除术。任何级别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在治疗后都必须进行细胞学检查随 访。在术后 3-6 月第一次复查,并确定日后的随诊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