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开发区机械制造产业园集中供热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4385378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 页数:84 大小:5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开发区机械制造产业园集中供热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经济开发区机械制造产业园集中供热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经济开发区机械制造产业园集中供热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经济开发区机械制造产业园集中供热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经济开发区机械制造产业园集中供热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开发区机械制造产业园集中供热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开发区机械制造产业园集中供热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某开发区机械制造产业园集中供热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1、 总 论1.1 项目背景1.1.1 项目名称某经济开发区机械制造产业园集中供热工程1.1.2 承办单位概况1.企业名称:某经济技术开发区通源投资有限公司2.法定代表人:*投资有限公司是*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下属的国有独资企业。公司成立于2005年6月24日,注册资金为1.2亿元。公司主营基础设施建设及项目投、融资业务。公司经营期限50年。1.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 *经济开发区机械制造产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 *经济开发区机械制造产业园区现状总平面图。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GJJ34-2002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4. 中

2、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92)5. 建设部颁发的市政工程设计文件组成及深度规定2004.36.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7.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8. *经济开发区发展和改革局委托我院编制吉林*经济开发区机械制造产业园集中供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的设计任务委托书9. 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基础资料。1.1.4 项目提出的理由和过程*经济开发区是2002年7月18日,经市政府市政函200236号文件批准成立的。经过几年来的建设和发展,开发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经济总量有所提高,有效地拉动了全市经济的增长。截止至2004年底,开发区基

3、础设施建设投资累计7300万元。先后完成了起步区内一座长308米、宽17.5米的跨江大桥工程,14750平方米的道路工程,1450延长米的排水工程,6000延长米的高压电路和一座变电所工程,完成了开发区起步区部分给水工程、铺设了通讯管网、平整了河滩地,开发区起步区初步实现“五通一平”。2006年开发区实现工业生产总值2.5亿元,销售收入3.3亿元,税收收入0.5亿元,财政收入0.5亿元。2007年,预计实现工业生产总值3.0亿元,销售收入4.5亿元,税收0.6亿元,财政收入0.6亿元。冶金、机械制造、医药、食品和建材等产业已显雏型。进区52户企业,有恒诚建筑安装有限公司、吉林弘大精密带钢有限公

4、司、*通冶螺旋管有限公司、*克菲尔有限公司、金伟顺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吉林紫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随着*市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居住和生活环境不断改善,和谐生活是城市发展的目标,所以要求在城区内的工业企业逐步搬离城市。吉林*经济开发区机械制造产业园作为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发展方向为机械加工制造产业、食品医药产业及其附属产业和配套设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现已初具规模,其中道路、给水、排水、电力设施已基本完成,只有集中供热工程还没有做。园区现有通电集团、标准化厂房、*市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经济开发区金伟顺塑料包装科技有限公司、吉林中旺克菲尔食品有限公司、*市石油工具厂、*市

5、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选址在机械制造产业园区,随着一些重要工业项目的加入和招商引资的不断扩大,园区现有基础设施已不能满足发展需求,迫切需要建设区内的集中供热工程。因此,建设园区的集中供热工程,以解决城区内已经建成和陆续兴建的企业单位和居民的供热问题,本工程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2007年3月,吉林*经济开发区发展和改革局委托我院编制吉林*经济开发区机械制造产业园集中供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我院接到设计任务委托书后,立即着手本工程的可研设计工作。对提供的热负荷情况进行分析,收集有关资料,对建设单位提供的锅炉房场址及交通、煤、电、水等外部条件进行研究落实,并到现场实地考察,对锅炉

6、房场址及设计方案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主要设计原则。1.2 项目概况1.2.1项目地理位置*市位于吉林省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55112618,北纬41324151,距省会长春350公里。南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隔江相望,西与辽宁省接壤,北与吉林市、辽源市毗邻,东与白山市相连。*是梅(河口)集(安)、鸭(园)大(栗子)、浑(江)白(河)铁路枢纽,是集(安)锡(林郭勒)、鹤(岗)大(连)公路交汇处。扼长白山交通咽喉,19世纪末20世纪初,*曾是浑江水路要津。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成为*开发不可多得之地利。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市西北部,浑江南岸。区域范围东至哈尼河大桥,南至哈尼河,西部至电站

7、桥,北部至山脚,区域规划用地面积206公顷。见区域位置图。1.2.2项目规模与目标本项目建设规模:总供热面积139万平方米;四台29MW高温水锅炉房一座;独立设置的换热站9座;供热一次网总长度3.5公里。工程建成后将解决区内已经建成和陆续兴建的企业单位和居民的供热问题。1.2.3主要建设条件*市是吉林省南部山区的中等工业城市,东西向108公里,南北向238公里,现辖柳河县、*县、辉南县、梅河口市、集安市及二道江区和东昌区,幅员面积15195平方公里,人口225.3万人,其中市区面积76l平方公里,市区人口45.2万人。*市是吉林省东南部的主要的中心城市,全省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以医药、食品、矿

8、产、建材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2000年以来的五年间,*市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17.8亿元,比1999年增长67.4%,年均增长10.9%;财政收入实现20.03亿元,比1999年增长74.3%,年均增长1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1.5亿元,比1999年增长64.4%,年均增长10.5%。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15.4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2.8倍。金融机构存款和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30.1亿元、188.5亿元,比1999年增长59.5%、63%。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0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2.3亿元,5年平均递增9.

9、6%,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实现12亿元,递增1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5亿元,递增8.6%;“九五”期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2亿元,比“八五”增长66.6%。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三次产业结构由24.240.635.2调整到18.944.536.6。粮食产量稳定在140万吨水平。畜牧业、特产业发展迅速,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新进展。通过国家绿色标识认证的农产品60个。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69亿元,比1999年增长1.1倍;实现利润16亿元,比1999年增长1.7倍。累计完成技改投资61.2亿元,比上一个五年增长2.4倍;新产品新增产值60

10、亿元、利润8.1亿元。医药、食品、冶金建材三大产业增加值达到全市工业增加值的86%。“医药城”建设迈上新台阶,医药工业产值、利润分别比1999年增长2.8倍和1.8倍。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79.7亿元,比1999年增长74%。累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9.4亿元,比上一个五年增长10.5倍。信息产业产值达到8.6亿元,比1999年增长1.3倍。民营经济已占全市经济总量的43%,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35%。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市及市以下国有工业企业基本实现改制任务,集体企业改革取得新成效。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到82户,有限责任公司发展到470户。组建企业集团13户。实施了农村税费改革和土地使用权改革。财税、

11、粮食、商贸、供销、物资、住房和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改革不断深化。归集住房公积金8.1亿元。实行了国有土地收购储备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取得成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审批事项削减68.8%。推行了党政机关机构改革。累计完成招商引资项目1890个,引进资金155.8亿元。新批外商投资企业71户;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6.1亿美元,比上一个五年增长2.4倍。梅河口、集安开发区、通快工业走廊和张家、金厂园区保持了较快发展势头。 生态市建设全面启动。实施生态市建设项目92项。营造红松阔叶林62.2万亩、速生丰产林38万亩,封山育林624万亩,退耕还林29.6万亩。实现了连续5

12、0年无重大森林火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3.5万亩,被评为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城市。新建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10个,龙湾高山湿地、哈泥河湿地分别列入国家和省级保护区。集安市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市,柳河县被评为省级生态示范区,*县被评为省级生态县。打击毁林犯罪、整治各类矿点、矿产资源规划保护、地下水开采管理取得成效。市区重点污染源治理任务基本完成。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列入国家和省科技发展项目285项,取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52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36户。*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被评为国家优秀特色产业基地。强化了教育管理体制,素质教育得到加强。改造薄弱校430所,调减学校232所,新建校舍18万平方米。组

13、建了*师院分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职业教育中心、吉林大学*医药学院。节日文化、广场文化、社区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成效明显。100余部文艺作品在省级以上评比中获奖。文化市场管理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和考古发掘工作取得新突破。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4.5%和95.6%,有线电视区域联网居全省前列。加强了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改造农村卫生院84所。防止了非典疫情发生。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推进,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获省级以上金牌458枚,取得了全国第十届冬运会第三名的好成绩。社区组织初步建立,办公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妇女儿童、

14、老龄、残疾人、民族、宗教等各项事业继续发展。外事、侨务、审计、统计、物价、邮政、保险、石油、烟草、海关、检验检疫、人防、气象、地震监测、地方志、红十字会以及驻外办事处的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城乡环境建设取得新突破。新建、改建公路23条2500公里。通梅、通五一级公路建成通车。新建农村水泥路4770公里。修建江河堤防1000公里,完成了一批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县城以上城市防洪达到50年一遇标准。桃园水库工程完工。建成农村人畜饮水工程132处。电话、互联网用户达到105.7万户。长流变电所投入使用。全市完成城建重点工程208项。新建、改造街路巷路557条,市区和各县城街巷基本实现了硬覆盖。县城以上

15、城市改造供水管网17.7万延长米,解决了14.4万人的吃水问题;集中供热面积980万平方米,其中市区达到430万平方米。有4个县城实现区域联片供热;新增燃气用户3万户;开发建设城市住宅457万平方米,改造旧城和棚户区247.7万平方米;建成*广场、滨江公园、*县团结广场、柳河世纪广场等公共设施,城市新增绿地面积233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6.55平方米。市区、县城、重点城镇亮化工程初见成效。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得到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和公路沿线治理取得明显成果。*市获全国城市环境整治先进市和省级卫生城称号、城市和农村环境整治优胜奖、2004中国魅力城市提名奖。*县被评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1)地形地貌:项目建设区域主体为*市东昌区,位于长白山脉西南部,老岭支脉与龙岗支脉之间的浑江拗陷带盆地中,城区四周环山,为侵蚀构造低山区。最高处在金厂镇与*县交界处的白鸡腰子山峰,海拔1318.3米。最低处在金厂镇江沿村六组的浑江河谷,海拔332米,高低差为986.3米。全境平均高程为海拔493米。沿浑江两岸环绕城区为低山区。浑江北岸(右岸)属长白山系龙岗山脉,多为火山碎屑岩,呈圆顶,圆丘状峰顶,为低山、丘陵地貌。浑江南岸(左岸)为长白山系老岭山脉,属中山、低山地貌,以变质岩为主,山峰多险峻,以大理岩、石灰岩构筑,山峰尖峭,呈岩溶峰林地貌。(2)气候条件区域属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