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余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docx(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余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二二一年十一月目 录总 则 1一、地质灾害防治现状与形势 2(一 ) 地质 灾 害现状 2(二 ) “ 十 三五 ”规 划地质 灾 害 防 治 成效 2(三 ) 当 前地质 灾 害 防 治存在 的 主要 问题 6(四 ) 地质 灾 害 防 治形 势分析 8二、规划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9(一 ) 指导 思 想 9(二 ) 规 划原 则 9(三 ) 规 划 目标 10三、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和防治规划分区 13(一 ) 地质 灾 害 易发程度分 区 13(二 ) 地质 灾 害 重 点 防 治 区 14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 14(一 ) 完善地质 灾 害 管 理
2、体 系、 工作机 制 14(二 ) 加 强地质 灾 害调 查评价 工作 15(三 ) 完善地质 灾 害监 测预 警体 系 17(四 ) 建 立健全地质 灾 害应 急体 系 19(五 ) 实施地质 灾 害 综合 治 理 20(六 ) 提升基层 防 灾 能 力 22五、保障措施 26(一 ) 政 策保 障 26(二 ) 组 织保 障 26(三 ) 科技保 障 26(四 ) 资金保 障 27(五 ) 监督保 障 27附 图1.江西省新余市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2.江西省新余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附 表1.江西省新余市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说明表2.江西省新余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说明表总 则为全面谋划和科学地做好
3、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或最 大程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 全,促进经济与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依据地质灾害防 治条例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 革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江 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全国地质灾害防治 “十四五”规 划江西省地质灾害防治 “十四五”规划江西省新余 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新余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 做好我市 “十四五”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等有关地质 灾害防治工作的要求,编制本规划。本规划所指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 下形成的,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地 质作用或地质现象,主要包括崩
4、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 陷等。本规划基准年为 2020 年,规划期为 2021 2025 年。本 规划是新余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市政府各 职能部门和各县 ( 区 ) 政府(管委会)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的主要依据,适用范围为新余市所辖行政区域。1一、地质灾害防治现状与形势( 一 ) 地质灾害现状“十三五”期间,全市共发生地质灾害 61 起,造成 1 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 265.85 万元。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全市共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 684 处,其中渝水区 25 处,仙女湖区 53 处,高新区 3 处, 分宜县 603 处; 险情等级大型 2 处, 中型
5、11 处,小型 671 处。共威胁人 口 8113 人,潜在经济损失 20699.97 万元。(二) “十三五”规划地质灾害防治成效“十三五”期间,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一步压实了 各级党委、政府地质灾害防治主体责任及各相关部门的工作 责任,强化了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核查工作,提升了监测预警 水平,推进了工程治理项目的建设进程,各项工作得到了有 效落实,基本完成了 “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1. 构建了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机制按照 “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进一步明确了各级 党委、政府地质灾害防治的主体责任及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责 任,共同构建了 “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和市场机 制广泛参
6、与”的地质灾害预防、应急和综合治理机制。各级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和指2导监督工作,协助同级党委、政府将有关防灾工作落实到相 关部门、具体单位和人员;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地质灾害 防治相关职能工作,组织协调地质灾害现场应急处置与救援 工作;发展改革、财政、住建、交通运输、水利、农村农业、 教育、气象、文化旅游、卫健、工信、铁路、通信、 电力等 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相关领域地质灾害隐患排 查、监测和治理等防治工作;市、县 ( 区 ) 地质灾害防治技 术支撑单位积极协助当地做好地质灾害调查、巡 (排) 查、 监测、应急处置等工作,加强专业队伍与装备建设,及时提 供专业技术
7、支撑服务。2. 强化了隐患排查核查工作全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开展了汛期地质灾害隐 患巡查排查活动,贯彻落实了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 查 “三查”制度。 “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开展地质灾害 巡查排查人数 1912 批次 5294 人次、11706 点次;派出专家 工作组 129 批次 345 人次;避险转移群众 254 户 909 人,发 放防灾避险明白卡 1550 份。完成了山地丘陵区农村切坡建房 2334 个图斑核查任务, 完善了重要隐患点应急预案,落实了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 切实提高了地质灾害隐患风险掌控能力。3. 提升了监测预警水平县乡两级建立完善了以村组干部和群众骨干为主体的
8、3群测群防员队伍,加强了群测群防员遴选、补齐、培训和激 励工作,落实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399 人。市自然资源局与市气象局建立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 警机制,签订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合作协议,及时 发布气象预警预报信息。市自然资源局与市技术支撑单位江西省新达地质灾害 防治研究院建立了技术服务合作机制,加强专业队伍与装备 建设,成立了市技术应用专家组。汛期安排了专业技术人员 应急值班,配备了无人机等专用设备。在仙女湖区安装了 3 处自动化监测设备,分宜县安装了 1 处自动化监测设备、8 处简易监测设备。4. 推进了灾害工程治理建设“十三五”期间,全市积极推进地质灾害工程项目治 理,共投入各级财政资
9、金 1620.51 万元,实施了 18 处地质灾 害治理工程,保护人数 1000 余人。消除了地质灾害隐患, 改善了地质环境条件,保障了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取得了良 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当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5. 健全了应急处置体系市人民政府于 2016 年编制发布了新余市突发地质灾 害应急预案,2020 年组织了修订并重新发布。全市建立了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应急管理机制,在市委、市政府的领 导下,各县区及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同联动、密切配合,4共同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当发生特大型、大型、中型突发地质灾害,或者出现超 出灾害发生地县 ( 区 ) 人民政府 (管委会) 处置能力需要由
10、 市人民政府负责处置的群发性小型地质灾害时,市人民政府 成立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市 内中型以上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督促、指 导县 ( 区 ) 人民政府 (管委会)、市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地 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县 ( 区 ) 人民政府 (管委会) 根据地质灾情险情分级响 应的要求和抢险救灾的需要,成立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指挥机构,领导和指挥现场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6. 提高了基层防治保障能力完成了分宜县的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 “十有县”建设。 按照有制度、有机构、有经费、有监测、有预警、有评估、 有避让、有宣传、有演练、有效果的 “十有县”建设内容, 推进了分宜
11、县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提 高了地质灾害防治水平。开展了分宜县地质灾害基层防治体系建设。按照 “预防 为主、综合防治”原则,通过综合实施调查评价工程、监测 预警建设、简易治理工程、基层防灾能力建设、科普宣传与 培训共五大工程,建成县- 乡镇-村-组四级地质灾害综合防 治体系,切实把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重点从灾后治理转移到5灾前预防上来,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提供 地质安全保障。( 三 ) 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1. 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与区划研究程度不够我市当前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的精度和广度还达不到防 治工作的需求,与全国新形势下防灾减灾工作的新要求存在 一定差距。
12、大部分区域未开展孕灾地质条件调查,对已知地 质灾害隐患点的核查还不全面,对工程治理、搬迁避让、 自 然灭失等原因需要进行核销的隐患点未调查到位,对各类承 灾体的变化未调查更新,各县区未开展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 和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工作。2. 监测预警手段落后全市专业监测点数量与现有灾害隐患比例偏低,监测方 式总体上还是实行群测群防的 “人海”战术,大多数处在肉 眼观察、定点丈量和经验判断的水平,缺乏科学性、准确性。 遇到紧急情况时,还是依靠放广播、吹口哨、敲锣打鼓等老 方式向群众传递信息。缺乏地质灾害监测专业人员和监测设 备。3. 防治机构尚未健全我市一县三区的地质灾害防治机构尚未独立设立,因编
13、制太少,没有设定专职人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由自然资源6部门矿管、矿储等股室人员兼任。基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缺 机构、缺人员、缺技术的问题难于得到根本解决。4. 防治经费投入不足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的投入与防治任务的落实不相匹配。 一方面,我市地质灾害隐患存在点多面广、规模小、危害大、 突发性强的特点,防治难度大,防治资金需求大;另一方面 地质灾害防治经费未列入地方财政预算,采矿权价款收入也 未提取地灾防治专项资金,每年投入到地质灾害防治的各级 财政资金有限,资金来源渠道单一,难于满足地质灾害防治 资金需求。5. 应急调查装备短缺目前全国已有部分先进省市更新配备了应急调查车、车 载型应急通信保障车、三
14、维激光和无人机航摄成像系统等地 质灾害应急调查的标准配置。我市、县 ( 区 ) 地质灾害应急 装备相对欠缺且落后,有待进一步加强。6. 少数干群防灾意识不强新余历年来地质灾害发生相对较少,发生的地质灾害规 模不大,损失较小,少数干群认为新余是 “ 一方福地”,年 年讲、年年防,从未出现重大地质灾害事故,存在侥幸心理 和麻痹思想。表现为个别领导干部对地质灾害防治既匮乏相 应的知识、又无明确的认识,在工作中常常存在 “说起来重 要、计划中重要、实施中不重要的倾向,制约着防灾工作7的开展。还有少数群众讲利益不计危害、讲风水不讲科学, 如背靠 “大山”切坡建房,基础设施建设未进行地质灾害危 险性评估等
15、等,人为因素埋下了地灾隐患。( 四 ) 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分析十四五规划期内,全市自然地质环境条件发生明显变化 的可能性极小,气候因素和人为活动将是影响地质灾害发生 的重要因素。随着人类活动强度和方式的变化,地质灾害特 别是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有增多的趋势。1. 交通、工程建设高速公路、铁路,国道、省道及县、 乡、村级公路及风 景区道路的改造扩建等存在大量的人工切坡;其它重要工程 建设 (如水利工程建设、开发区工程建设等) 的人工切坡, 这些边坡有的未进行工程治理,在一定诱发条件下,存在崩 塌滑坡的可能性。2. 采矿工程露采矿山(如采石场等),存在高陡的人工边坡面,遗弃 了大量的废石 ( 渣 ),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 害;坑采矿山易产生冒顶型地面塌陷及岩溶型地面塌陷等。3. 气候变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