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六单元 达标测试卷人教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3752352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4.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六单元 达标测试卷人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六单元 达标测试卷人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六单元 达标测试卷人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六单元 达标测试卷人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六单元 达标测试卷人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六单元 达标测试卷人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六单元 达标测试卷人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单元达标检测卷2用“划去用错的音或字。(9分)(1)大公鸡傲慢极了 ,似(shs)乎全世界只有它最美丽似(shs)的。(2)有的(汽气)车的燃料是(汽气)油 ,有的是天然(汽气)。(3)(再在)次见到明明的时候 ,他(已以)有一米五那么高了。(4)天气(晴情)好 ,战(士土)们准备去练习射击。3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12分)4.先补充词语 ,再选词填空。(填序号)(10分)风雨交() 鹅()大雪 云开雾()电()雷鸣 ()风刺骨 冰天()地(1)寒冷的冬天 ,窗外下起了()。(2)()这个词语指寒风吹到身上 ,就如同刺在骨头里一般。5判断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填序号。(8分) 比喻 拟

2、人 夸张(1)淘气的风拿了我的手绢 ,擦过了汗 ,扔到地上。 ()(2)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3)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 ,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4)大象又高又大 ,身体像一堵墙 ,腿像四根柱子。 ()6按要求写句子。(9分)(1)照样子把句子写完整。(把事物当作人来写)例:淘气的风拿了我的手绢 ,擦过了汗 ,扔到地上。早晨 ,太阳_夜深了 ,小星星_(2)照样子 ,写句子。例: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 ,一朵美丽的白云。天空飞过一只小鸟。_7查字典的方法常用的有三种:数笔画查字法;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遇到“云雾lio绕的“lio不会写 ,应

3、用第_种查字法 ,先查_ ,再查_。遇到“悬崖的“悬不知读音 ,应用第_种查字法 ,先查_ ,再查_。8填一填。(6分)(1)一九二九_ ,三九四九_ ,五九六九 ,沿河看柳(2)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 ,自己却化成了_ ,太阳晒着晒着 ,他变成了很轻很轻的_。飞呀 ,飞呀 ,飞上天空 ,变成了一朵_ ,一朵_的白云。9根据诗意写出相应的诗句。(5分)(1)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 ,好似有一百尺的样子 ,人在楼上好似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_(2)天空蓝蓝的 ,原野辽阔无边。风儿吹过 ,牧草低伏 ,显现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众多牛羊。_家乡的冬天家乡的冬天 ,有着晶莹的洁白。雪 ,当然是冬的主角 ,

4、家乡昨天还穿着金色的盛装 ,今天 ,就换成了粉妆玉砌的模样。你看:漫天的雪花 ,像无数洁白可爱的小精灵 ,悠悠然从天空中飞落下来。它们在天空中翩翩起舞 ,是多么洁白 ,多么轻柔 ,似玉、像雾 ,不一会儿 ,地上就铺上了一层银色的地毯。正如诗中所云:“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大地一片银装素裹 ,分外妖娆(ro)。不由令人流连忘返 ,陶醉其中。10写出以下词语的近义词。(4分)洁白() 陶醉()11想一想 ,文中画线句中的“它们指的是_。(2分)12请你也用“多么多么写一句话吧。(4分)_13仔细观察图画 ,图中是什么季节?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他们的心情怎样?想一想 ,写一段通顺的话。第七

5、单元达标检测卷 一、1.危楼散步岸边浑身赶快苍茫于是唱歌田野兴旺3灬十熊猫黑山三岁月岩木六木桥柏4加毛散闪寒雪(1)(2)5(1)(2)(3)(4)6(1)爬得老高 ,笑眯眯地望着大地。眨眨眼 ,进入了梦乡。(2)天空飞过一只小鸟 ,一只可爱的小鸟。二、7.Llio心七画三、8.(1)不出手冰上走 (2)水水汽白云美丽9(1)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2)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 ,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 ,颖悟非凡貌 ,属句有夙性 ,说字惊老师。于是看 ,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

6、考官也为“老师 ,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那么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 ,“教师一说是比拟晚的事了。如今体会 ,“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 ,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异。辛亥革命后 ,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 ,故又称“教师为“教员。四、10.雪白沉醉“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 ,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 ,“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 ,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 ,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 ,何至于此?等等 ,均指“

7、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 ,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 ,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 ,“先生之根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 ,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 ,首见于?礼记?曲礼? ,有“从于先生 ,不越礼而与人言 ,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 ,与教师、老师之意根本一致。11雪花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

8、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锋利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根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12例如:荷叶上的露珠多么光滑 ,多么透亮。五、13.略。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