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白粉病防治办法综述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3547754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麦白粉病防治办法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麦白粉病防治办法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麦白粉病防治办法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麦白粉病防治办法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麦白粉病防治办法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麦白粉病防治办法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麦白粉病防治办法综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麦白粉病防治方法综述作者:指导老师:鲍永美摘要:小麦白粉病是威胁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但是目前小麦品种对白粉病 的抗性普遍较差,故人工防治及其重要。目前用于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手段主要为 使用化学药剂和培育抗性新品种,但两种方法各有其不足。本文对常用抗白粉病 化学药剂的组成、使用,和现阶段已培育出的抗白粉病小麦品种及其具体的选育 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这两种防治方法进行了对比,最后对未来防治小麦白粉病 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关键词:小麦;白粉病防治;化学药剂;抗病品种Summary of wheat powdery mildew controlAuthor: Ting Zeng Instructo

2、r: Yong-mei Baosummary : Wheat powdery mildew is a threat to wheat production, one of the important diseases. However, wheat varieties resistant to powdery mildew generally poor, so manual control and its importance. Currently used to control the main means of wheat powdery mildew for the use of che

3、mical pesticides and cultivation of new varieties of resistance, but both methods have their own inadequacies. In this paper, powdery mildew resistance to commonly used chemical composition, use, and has been produced at this stage of the wheat powdery mildew resistance and its selection methods are

4、 reviewed, and the two control methods were compared, and finally to wheat powdery mildew control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is prospected.Key words: wheat; powdery mildew control; chemicals; resistant varieties小麦白粉病是由专性寄生真菌Erysiphe grami n/s D C f.sp. tritici Marchal(近年来被重新定名为Blumeria graminis D

5、C f.sp.tritici)引起的世界性重 要病害【1】。过去主要发生在冷凉、潮湿、多雨地区。近些年来,随着矮杆、半 矮杆品种的推广种植和栽培水平的提高,如密植、灌溉,特别是氮肥施用量的增 加等,其危害日益严重,在世界主要麦区由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成为影响 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之一【2】。在中国,小麦白粉病过去主要发生在云、贵、 川及沿海等湿润多雨的地区,但近二十年来,由于栽培条件的改变和矮杆品种的 大面积推广,其发生的范围和面积不断扩大,危害程度日益加重。据统计,1990 年,全国小麦白粉病发病面积约1207万hrn2,占全国小麦总面积(3073万hm2) 的39%,造成小麦产量损失

6、14.38亿kg【3、4】。目前,小麦白粉病已成为威胁中 国小麦生产的主要常见病害之一【5】。当前采用的防治手法众多,总体上可以分成化学药剂防治法和培育抗性品种 防治法两种。其中化学防治具有更普遍的应用,目前用于化学防治的药剂主要有 不同剂量的三唑酮、禾果利、已唑醇、酮甲、烯唑醇、粉唑醇、戊唑醇等;而 培育抗性品种则多为将黑麦、偃麦、簇毛麦等杂草体内的抗白粉病基因通过杂交 育种、细胞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手段转移到小麦,并诱导其表达。1、利用化学药剂目前小麦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普遍较差,药剂防治成了控制病害的重要手 段,广泛用于全世界,防治效果良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使用最广泛的就是 三唑

7、酮。但是自90年代初报道抗三唑酮菌株的产生以来,又出现了多种新的化 学药剂。1.1用15%三唑酮和12.5%禾果利防治小麦白粉病15%三唑酮每667m2用60100克防治小麦白粉病【6】13次,在病害发生 较轻的年份均能达到防治的目的。一般30天防治效果在70.27%91.89%, 12.5% 禾果利每667m2用1020克防治小麦白粉病。30天防治效果为86.49%1 00%。 15%三唑酮每667mz用药60克。12.5%禾果利每667mz用药10克在小麦白粉病 发生轻的年份防治一次即能控制病害流行,发生重的年份需要防治几次合适, 尚待试验。1.2用5%已唑醇悬浮剂用于防治小麦白粉病已唑醇

8、为唑类杀菌剂,是留醇脱甲基化抑制剂,对真菌尤其是担子菌和子囊 菌引起的病害有广谱性的保护和治疗作用【7】。5%已唑醇悬浮剂10 g/667m处理 区的防效为77.8%,5%已唑醇悬浮剂20 g/667m处理区的防效为80.1%,5%已 唑醇悬浮剂30 g/667m处理区的防效为80.3%, 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40到667m 处理区的防效为75.7%; 5%烯肟菌胺乳55 g/667m处理区的防效为75.5%。试验 药剂5%已唑醇悬浮剂2030 g/667m处理区对小麦白粉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对小麦生长无不良反应5%已唑醇悬浮剂按2030 g/667m均可有效的防治小麦 白粉病,对小麦生

9、长无不良反应,生产上可与防治小麦白粉病的常用药剂三唑酮、 烯肟菌胺等交替使用,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1.3用20%酮甲可湿性粉剂防治小麦白粉病20%酮甲可湿性粉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与用药量成正相关【8】,其900、1 200、1 500 g/hm。处理第1次药后7 d的防效分别为60.7,65.1、66.5%;第2 次药后7 d的防效分别为64.0%、69.7、73.1 ;第2次药后14 d的防效分别为 61.2%、67.4 2, 5、71.1 2, 5,比对比药剂15 9, 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分别高1.3、 7.5、11.2个百分点,比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分别高9.1、15.3、19.04

10、百 分点。对比药剂15 9,6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的防效除第1次药后7 d时略高于20 酮甲可湿性 粉剂900 g/hm。外,第2次药后7 d和14 d的防效均低于20%酮甲 可湿性粉剂900 g/hm。,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各次调查的防效均低于 供试药剂各用量处理。经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对防效进行统计分析,药后 7 d、14 d 和 21 d 时 20%1.4用5烯唑醇教乳剂、25腈菌唑乳油防治小麦白粉病20%酮甲可湿性粉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9】与用药量成正相关,以商品用 量1 200-1 500 g/hm。时对小麦白粉病的药效比对比药剂好,且对作物安全,施 药时选择无风早晨或傍

11、晚进行。3.2由于试验没有进行测产,因此对最佳用药量 还需通过保产效果试验才能确定。同时该药剂对/J、麦条锈病的防效也需设置试 验进行研究。1.5粉唑醇、戊唑醇防治小麦白粉病三唑类杀菌剂(triazole fungicides)为有机杂环类化合物,是70年代以来发 展 较快的一类高效杀菌剂,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病菌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使菌体细胞 膜功能受到破坏,因而抑制或干扰菌体附着胞及吸器的发育、菌丝和抱子的形成。 史建荣等研究表明,三唑类杀菌剂通过破坏细胞膜结构,致使膜渗漏加剧,从而 降低病原菌致病力【10】。12.5%粉唑醇SC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随着单位用量的 增加而增加。药后14 d, 12

12、.5%粉唑醇SC3个处理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可达71.8% 以上,且最高剂量处理的防效明显高于25%3唑酮WP的150 a.i.g/ hm处理的防 效;药后30 d,防效可达97.6%以上,3个剂量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且与25%3 唑酮WP的150 a.i.g/hm处理的防效也无显著差异。25%戊唑醇EW、80%戊唑 醇WP和12.5% .粉唑醇Sc防治小麦白粉病药效试验表明药后14 d,12.5%粉唑 醇SC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3个处理的防效分别为70.7%、89.8%和90.5%, 其中较高剂量两处理防效明显高于低剂量处理,且两处理的防效相当,并与25% 三唑酮WP150 a.i.g/hm

13、处理的防效 无显著差异。药后30 d,12.5%粉唑醇SC3 个处理的防效分别为77.0%、88.3%和92.9%,低、中剂量处理低于25%三唑酮 WP的150 a.i.g/hm处理的防效;高剂量处理防效与25%三唑酮WP的150 a.i. hm 处理的防效相当,无显著差异。药后14、30 d,25%戊唑醇EW的120 a.i.g/ hm处 理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高于80%戊唑醇WP120 a.i.g/hm。处理;与12.5%粉唑醇 SC两种较高剂量处理差异不显著;戊唑醇两种制剂120 a.i. hm防效均低于25% 三唑酮WP的150 a.i.g/ hm处理。12.5%粉唑醇Sc防治小麦白粉病

14、药效试验结果 表明药后14 d,12.5%粉唑醇SC3剂量处理防效和对照药剂防效相当,无显著差 异。1.6用25%奥宁WP防治小麦白粉病25%奥宁可湿性粉剂是江苏盐城双宁农化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内 吸性三唑类杀菌剂【11】。用25%奥宁可湿性粉剂,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亩用 25%奥宁可湿性粉剂l0、20、30g,l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60g和空白对照,共5 个处理,重复3次。小麦品种为“扬麦158”。5月6日施药,每亩用药量均兑水 40,对照区喷施相同量的清水。由于2005年小麦白粉病发生特迟,试验田5月 初见病,5月6日施药时小麦已进入灌浆初期,亩用25%奥宁可湿性粉剂l0、20、

15、 30g,药后3、7d两次田间观察,对小麦生长均无不良影响。药后7d调查,对照 区上部2张功能叶平均病叶率54%,严重率6.18%; 25%奥宁可湿性粉剂随用药 量增加,防治效果明显提高,亩用l0、20、30g,防效依次为64.5%、73.8%和 85.3%;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60g的防效药后14d,因上部2张功能叶大 多已发黄而未能进行第2次防效调查。25%奥宁可湿性粉剂防治小麦白粉病,对 小麦后期生长无不良影响,亩用2030g,防治效果可达73%85%,较现行药 剂粉锈宁有明显优势。1.7用12.5%粉唑醇悬浮剂防治小麦白粉12.5%粉唑醇用40、50、60 ml/667 nl,施

16、药后7 d调查,对小麦白粉病的 防病效果分别为79.0%、86.2%、89.6% 2】,方差分析,处理间差异极显著(F值 =21.441 F。=6.991),不同剂量间的防病效果随用药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40 ml/667 m的防病效果与对照三唑酮相近,无明显差异,50、60 ml/667 m的防病 效果极显著高于对照三唑酮;施药后15 d调查,粉唑醇三个剂量的防病效果分 别上升到84.6%、91.2%、94.6%,方差分析,处理间差异极显著(F值 =16.293Fo.01=6.99), 50 ml/667 m 的防病效果显著高于 40 ml/667 m2 的防效, 与三唑酮相当,无显著差异,60 ml/667 m的防病效果极显著高于4o ml/667 m及 对照三唑酮的防效,显著高于50ml/667 m的防病效果。粉唑醇、三唑酮各处理 区小麦生长发育正常,未见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12.5%粉唑醇悬浮剂对小麦 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有效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