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方广用门纯德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3405258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3.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方广用门纯德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名方广用门纯德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名方广用门纯德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名方广用门纯德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名方广用门纯德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方广用门纯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方广用门纯德(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方广用(8)门纯德一、温经汤 金匮要略【组成】吴茱萸 9g桂枝 6g当归 9g生白芍 6g川芎 6g人参 6g阿胶 6g牡丹皮 6g 甘草 6g半夏 6g 麦冬 9g【用法】水煎服【主治】1. 冲任虚寒,淤血阻滞,漏下不止,月经不调,痛 经,不孕。【方义体会】 冲任虚寒,淤血阻滞血虚而淤,非纯用祛淤之法所宜,当 以温经散寒与养血祛淤并用,使血得温则行,血行淤消,诸 证可愈。方中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兼通血脉;当归川 芎活血化淤,养血调经;阿胶、芍药、麦冬合当归和肝血养 肝阴;丹皮既可助桂枝,川芎祛淤通经,并能退虚热;人参、 甘草,生姜、半夏,益气和胃,以资生化之源各药合剂, 以奏温经通脉,养

2、血祛淤之功。【临床应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例:阎XX,男,62岁。1964年,8月7日初诊。患者会阴部胀痛三月余,伴有排尿困难,尿频尿痛等症。入院治疗, 经直肠指诊,前列腺充血增大、压痛,诊为前列腺炎。中西 医治疗月余不效,邀余诊之。诊见:形体消瘦,情绪低沉, 脉沉而细,舌淡苔白,自诉:会阴部隐痛不休,痛引少腹, 腰酸重。每与热水坐浴,少得舒适,辨此为下焦虚寒、淤血 阻滞。拟吴萸 9克、当归12克、生白芍 9克、川芎6克、 党参15克、桂枝 9克、阿胶10 克(烊化)、丹皮 6克、麦 冬 9 克、半夏 6 克、生姜 9 克、炙甘草 6 克,水煎服。服用 五剂,诸痛大减,精神好转,又拟上方与“当归

3、生姜羊肉汤” 二方各服五剂,此症渐愈。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生殖系常见病,且中老年居多。久病此 患,下焦气血淤阻,往往误用清热解毒及抗生素类,使其局 部淤滞加甚临证需明此理;慢性感染系局部淤血阻散日久 所致,其本乃属血滞寒凝,固多采用温经汤,温经散寒、养 血祛淤。曾治此类数例,皆取效。治疗痛经例:范XX,女,24岁,痛经二年多,服药多剂,终不见愈。 主诉:经期先后不定,经色暗红,并伴血块,每痛经时,手 足厥冷,饮食不进,其状甚苦;触其六脉沉而细弦。手足不 温,拟温经汤原方,嘱其每逢经前四,五日、服之二、三剂, 当月服后即效,后自持此方,按嘱服药,痛经解除。二、桂枝芍药知母汤 金匮要略【组成】桂枝

4、12g 芍药 9g 知母 12g 防风 12g 附子 6g 麻黄 6g白术 15g 甘草 6g 生姜 15g【用法】水煎服【主治】1. 风湿痹痛。【方义体会】 风湿日久,正气日衰,身体尫羸,肢节疼痛,阳气久虚,湿 邪上乘,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此类风寒湿邪痹阻为阳气不 达,湿气不运,营卫不和。故以温阳驱寒,化湿祛风,健脾 和营为治。方中附子、白术温阳健脾,驱寒除湿;麻黄、防 风解表驱风;桂枝、芍药、生姜、甘草调和营卫,温运胃气; 知母养阴佐燥。诸药配伍,温中有补,燥中有制,散而有和, 通而有助,是治疗风寒湿痹日久,气血阻滞的好方剂。 【临床应用】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历节

5、病”。若为“行痹”,肢体关 节疼痛,腕、肘、膝、踝关节痛无定处,伸屈不利,伴有恶 寒发热,苔薄白、脉浮,常以防风汤、桂枝芍药知母汤二方 交替服用治之;若为“痛痹”,肢体关节疼痛剧烈,遇寒加重, 掣痛不得屈伸,舌嫩苔白,脉弦紧,常以乌头汤与乌头桂枝 汤或甘草附子汤、桂枝附子汤与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治之; 若为“着痹”,肢节疼痛沉重,皮肤麻木,局部肿胀,舌苔白 腻,脉濡缓,常以防己黄芪汤、麻杏薏甘汤与桂枝芍药知母 汤交替服用洽之;若为“热痹”,关节疼痛局部红肿发热,关 节不利,重者身热,口渴烦躁,舌红苔黄而燥,脉象滑大而 数,常先以白虎桂枝汤、千金三黄汤清热通痹,然后再 配合桂枝芍药知母汤治之;若风

6、寒湿热相杂为“痹”,肢节疼 痛不利,头晕短气,两足发肿,遇寒则痛,遇热不减,多与 风寒、阴雨气候有关,局部时冷时热,舌苔黄,脉滑,当以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之。上述证例很多,不胜枚举。 荨麻疹久治不愈荨麻疹,多以寒湿内生,风邪骚扰,蕴积肌肤,营 卫不和为病机。余以桂枝芍药知母汤加蝉退 9克,治之即效。 例:王XX,男,30岁。78年9月初诊。患者每遇风寒,皮 病突起,身体各部皮肤可见小如麻子,大似豆瓣,呈紫红色 瘾疹。有时发痒,有时无痒无痛,常服“朴尔敏”之类,一二 日渐愈。近来,汗出当风,诸症又起,时已十余日,治之不 愈,找余诊之。见其病机属上,处以桂枝芍药知母汤加蝉退 9 克,服药二剂而愈

7、,五年未犯。坐骨神经俑 此病证型较多,但见疼痛较甚,遇寒加重,无明显阴虚症状 者,均可投之。例:马X之母,69岁,坐骨神经痛多年。老妇终年不分寒暑, 下穿棉裤,疼痛时轻时重,针灸数月有小效。日前因感冒过 后,病痛加重,不能下地行走。其女亦为中医,多法与治, 不效,找余索法。询脉证:下肢微肿,掣痛不已,舌苔薄白, 脉弦。遂出具桂披芍药知母汤。其以此方治之,不逾一周, 疼痛解除而能下地活动。色素沉着 对于久治不愈,且面积较大的色素沉着,余常以“逍遥散”与 “桂枝芍药知母汤”配合治疗,效果很好。肾病综合征 此病主要为浮肿,胸腹积液,营养不良,贫血,肌肉萎缩, 周围循环衰竭,畏寒肢冷,体温偏低,神情淡

8、漠,血容量不 足等症,临床以激素治疗时,减药或者停药,均可使上症再 犯。余常以桂枝芍药知母汤,附子汤,寄生肾气汤、当归芍 药散等类联合方组与治,其效益彰,一者可减轻停、减激素 的并发症,再者起治疗作用。例:王男,19岁,患肾病综合征,服激素“强的松”(60mg/ 日)半年之久,治疗效果很好。遵医嘱开始减药,减药一月 后(减至40mg/日)岀现精神疲倦,食差腹胀,骨节疼痛, 轻度浮肿诸症,医院建议中医治疗。余以桂枝芍药知母汤、 寄生肾气汤、当归芍药散之类联合方组与治二月余,激素按 期减量(减至20mg/日),诸症无恙。又以此法加减调治二月余,激素逾期停止,患者基本痊愈。三、小半夏汤 金匮要略【组

9、成】半夏 12g 生姜 12g【用法】水煎服【主治】 诸呕吐,谷不得下者;或心下有支饮,呕不渴者。【方义体会】 小半夏汤为止呕之祖方。大凡呕吐,皆由胃气上逆所致。胃 主受纳,以降为顺,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诸呕吐”系指各 种原因引起的呕吐,由于小半夏汤所用半夏、生姜,善能降 逆和胃,为治呕吐之要药,故本方随证化裁得当,即可治诸 般呕吐。仲景设止呕方剂多类,然首列半夏、生姜为剂。【临床应用】一、中风呕逆征例:田氏,女,59岁,1 981年12月30日突因中风偏瘫入 医院抢救。医院诊为脑血管意外,并采取急救措施。次日, 患者神志渐清欲饮水,少饮片刻,即呕吐。此后,呕逆频 作,饮食不进。余以半夏12

10、 克、生姜15 克冷水煎后缓缓服 下,嘱其服后少进米粥,未再犯呕。次日饭后又作呕逆又 以此方治效。后家属持此方药煎取数杯,每于饮食前服之几 勺,直至病情稳定出院,呕逆未再发作。二、治疗肾病综合征呕逆 本病常因氮质等代谢物潴留,引起明显的胃肠系症状,呕吐、 恶心严重。一般慢性肾功衰竭,病机常属水气内停,肾阳虚 衰。治疗原则是先降水逆,继化浊阴;待阳气得复,阴霾渐 消,然后扶助肾阳,鼓动气血,缓缓图本。余治此类 20余 例,大都先以小半夏汤加茯苓、茯龙肝和胃止呕,以降水逆, 投之即效。 是症呕恶,水气上逆。金匮:“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 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故以小半夏加茯苓汤降逆安中,

11、引水下行,配伍茯龙肝意在调中燥湿,止呕很好,余每用之。四、半夏泻心汤 伤寒论【组成】半夏 10g 黄芩 9 干姜 6g 人参 6g 川黄连 6g 炙甘草 6g 大枣 4 枚【用法】用水久煎温服主治】 1. 胃气不和,症见心下痞满不痛。或干呕、或呕吐, 肠鸣下利,舌苔薄黄而腻,脉弦数。【方义体会】 本方原治少阳证因误下而成的痞证。少阳证误下则使脾胃之 气受损,邪气乘虚而入,使寒热互结于中焦,致使中焦脾胃 升降失调,气机不畅,运化失职而见心下痞满,呕逆及肠鸣 下利等证。方中半夏为君,辛苦入胃,以和胃消痞降逆止 呕,辅以干姜辛温散寒,增强其辛开散结之功;黄连、黄芩 苦寒泄热,增强其苦降除逆之力;佐以

12、人参,炙甘草,大枣 补脾益气以和中。本方寒热,辛苦,补泻同施,配伍合理, 用药巧当,从而使胃气得和,升降复常则痞满吐利诸症自除。 【临床应用】本方因立法周全,配伍合理,用药巧当,临床上不仅仅是治 少阳误下成痞。凡寒热互结成痞,以及湿热中阻脾胃虚弱, 升降失调所造成的痞证均可应用,且效果满意。 一、慢性胃炎杨XX,男,47岁。患慢性浅表性胃炎三年余,常自服各种 健胃西药及中成药以调理。病情时好时坏近日因进甜食量 多,则病情加剧,症见:脘腹胀闷、噫气、呕逆;有时酸水 上泛,舌苔薄白,脉细弦。投以半夏泻心汤,半夏 10克, 川黄连6克,黄芩9克,干姜9克,炙甘草 6克,党参12 克,大枣 4 枚,水

13、煎饭前服三剂一剂后腹胀除,余症轻, 二剂后诸症消然。二、治疗消化性溃疡王X,男,67岁。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二十余年,曾多方求袷,终未痊愈。见痛苦病容,形体消瘦。自述:心口隐隐作 痛,或嘈杂烦乱,满闷不适,每饥饿时发作,常噫气吞酸、 恶心欲吐,饮食不下,大便溏薄,诊其脉象细紧,舌尖略红。余先与半夏泻心汤,半夏9克、党参15克、川黄连6克、 黄芩9克、干姜9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水煎饭前服 三剂。二诊:诸症见轻,精神亦好转,唯胃脘隐痛尤在。又 予上方减芩连用量令服二剂。三诊,药毕后,症状大见好转, 胃脘虽偶有隐痛,但亦无嘈杂之苦。后余配以自拟和胃散调 治二月余,诸症消除,身体逐渐康复,现已近八

14、旬,仍未复 发。三、治疗急性肠胃炎赵x之女,7岁。因食不洁之物而腹痛,吐泻不止,大便溏薄, 完谷不化,指纹青紫,体温38。59,腹胀拒按。此乃小儿 为稚阴稚阳之体,脾胃之气尚健,故饮食不适则脾胃运化受 限。今食物不洁之,当损伤脾胃之气,且邪热结于胃肠,致 升降失调,运化失职,而见腹胀痛,吐泻不止等证急当投 予半夏泻心汤以调和肠胃,降逆止泻。处方:半夏6克,党 参6克,川黄连3克。黄芩9克,干姜3克,炙甘草3克大枣 2 枚,水煎饭前服,一剂后热退,二剂后吐泻止。四、治疗慢性肝炎白XX,男,37岁。曾患慢性肝炎,每遇肝区疼痛时见:口 苦咽干、食欲不振,胃脘憋胀不适,哎腐吞酸,烦满失眠, 溲黄便溏、

15、脉弦,舌苔黄予半夏泻心汤加枳壳6 克、香附9 克,服后疗效甚佳后与半夏泻心汤、膈下逐淤汤二方交 替不间断地服用半月,症状消失。五、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症状初见者服半夏泻心汤一剂, 可防止发展成脓血性痢疾。六、体弱、消化不良,尤其是胃酸过多,有嗳腐吞酸症状者, 服之即效。七、胃肠功能失调所见之呕恶、烦闷、虚痞便溏等证均可使 用本方。五、黄芩汤 伤寒论【组成】黄芩 12g 芍药 12g 炙甘草 6g 大枣 4 枚【用法】水煎服【主治】1.湿热下利。症见身热口苦、腹痛下利,或痢疾腹痛有热,舌质红,脉弦数。【方义体会】 本方原治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用以清里热。里热清则 下利止,且在表之热可除。方中黄芩苦寒入大肠,清湿热止下利;芍药酸寒和营,缓急 止痛;炙甘草、大枣甘温益气,健脾和中。四味药配伍精当, 组成合理,既可清热止利,又能和中止痛。【临床应用】 余常以此方治疗急性肠炎和痢疾初起。若急性肠炎原方可加 半夏9克,生姜 9克,名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多数剂取效, 例不赘述。曾以此方加味,抢救一菌群失调综合征患儿,其 例如下: 付XX,男,6个月。患儿发热十余日,体温30。59,咳嗽、 喘,住医院诊断为:支气管肺炎,菌群失调综合征。连续九 天出现绿色稀水样便,进乳即吐、腹部胀满、昏睡不醒、呼吸浅促,经用多种抗生素、输液、给氧等病势日进,邀余会 诊。诊见:患儿高热、意识朦胧、面色苍白、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